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38章 万人产业园开业与承接水运业务

杨文东惊喜道:“说。”

魏泽涛道:“杨生,以塑料做袋子的专利,早在1902年就已经被注册了,现在早就过期了,只是塑料袋做起来成本比较高,使用起来也非常的麻烦,甚至还容易割伤手,根本就没办法使用。”

“嗯,材料原因,那聚乙烯呢?”杨文东又问道。

他倒是没想到塑料袋的创意被发明的这么早,但仔细想想也正常,毕竟人类的生活都是需要袋子的。

而塑料在19世纪就开始被使用,这个创意被人想出来也很正常;不像便利贴,在它被发明之前,是没有同类型的东西的。

在他前世看民国电视剧的影响中,似乎也没看到过塑料袋,蛇皮袋也没有,包一般都是布的,说明那个时候的石油工业还是不够发达,不然早就被中国进口了。

魏泽涛又回道:“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1933年被发明出来,后来广泛用于军事行业,二战之后就开始转向民用,主要是用于管道密封、电线线缆。”

“还没有用于袋子?这种材料?”杨文东反问道。

魏泽涛说道:“从目前查到的信息,应该没有,我已经让张律师去查全球专利,关于袋子的,不过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认;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已经被发明了,但还没有普及。”

“有这个可能性。”杨文东想了想,道:“估计材料方面还有重大缺陷问题。”

如果前世那种使用方便的塑料袋,真的出现了,那绝对会以极快的速度席卷全球,实在是太方便使用了。

除非质量有问题,或者成本非常高,但其成本不太可能比竹篮子还要贵,不至于说很多地方都没有。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是的,理论上是这样。”

杨文东又说道:“先不管这个了,你亲自去一趟湾湾,跟王永庆商量下,让他想办法研究一下这個聚乙烯,看看能不能生产出来;

这个东西其实也不仅仅是我需要,正常社会也都是需要的,做出来了,对他也有大好处。”

要做塑料袋,那必须得有原材料才行,这个东西,涉及石油工业,以香港的基础,目前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而王永庆就比较适合了,福懋已经是湾湾最大的塑料制品供应集团,同时湾湾那边也有石油化工产业的基础,又离香港近,没有这样更完美的供应商了。

“好的,我会去一趟。”魏泽涛又说道:“不过后天就是产业园的开业仪式了,要不等这件事结束了再去?”

“行,也不急着这几天。”杨文东同意说道:“正好再仔细让张律师查一查全球专利库,以及盯着部分地方,看看有没有类似产品出现了。”

“好的。”魏泽涛答应说道。

11月8日,长兴万人产业园的开工仪式,正式开始。

这一次,来的记者更多,因为就在昨天晚上,杨文东收到了港府的消息,港督柏立基会亲自前来参加长兴产业园的开工庆祝仪式,而显然,很多记者媒体也收到消息了。

港督要来,杨文东自然也需要亲自迎接了,香港社会每天都有企业开业,但能让港督前来的,就屈指可数了。

“这柏立基,还玩起了突袭,突然说要来。”产业园大门口,杨文东看着一堆等待的记者,有笑了笑说道。

魏泽涛则回道:“正常,政界的人就喜欢玩突袭,有的时候,就是故意给媒体制造一个热点,早早就说要来,还不一定有这个效果。”

“嗯”杨文东想想也有点道理。

似乎以后国内内地的官员不喜欢这么玩,西方政客却喜欢这样。

……

很快,数辆警车开道,一辆英国莲花牌轿车来到了正门口,不少保镖及政府官员已经散在了四边,堵住了想靠近的一些记者。

“咔嚓、咔嚓~”无法靠近的情况下,记者们也就在远处开始了拍照。

港督柏立基从汽车中走出,非常礼貌的对着四周的人及记者挥手。

杨文东也在一些保镖的护送下,来到了柏立基面前,伸手相握说道:“港督先生,非常荣幸您能够来参加这次长兴产业园的开工仪式。”

“杨生,这是我应该做的。”柏立基说道:“身为港督,我希望我的子民能够安居乐业,能够在大英帝国女皇光辉的照耀下,所有人都能有着稳定的工作。

而杨生的出现,更是女皇保佑我们香港,能够带来上万的工作岗位,消灭贫穷。”

“这是我的荣幸。”杨文东淡笑说道。

除了那个什么“女皇”,其他观点杨文东也是认可的。

作为企业家,他也愿意招聘更多的华人来工作,一个自己赚钱,另外就是真的能够消灭贫穷。

这个时代的人欲望不高,只要有的吃有个不是很差的地方来住人,那也就够了。

……

就在这时,一名记者突然冲破了保镖的防护圈,走进来靠近了港督与杨文东。

奇怪的是,里层的保镖没有动作,倒是杨文东身边的几人下意识的围了过来,只是数量不太够。

柏立基则是摆摆手,示意保镖们不要紧张,随后对着记者说道:“你好。”

那名记者说道:“你好,我是南华早报的记者,港督先生,可否问您几个问题。”

“当然可以,请问。”柏立基笑说道。

【南华早报?】

杨文东也是明白了过来,这个采访肯定就是故意的,南华早报的偏向靠近英国,且听说与港府的关系非常不错,很多港府的重要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是指定南华早报的。

这个记者显然就是早就安排好的了,一般港督出面,多多少少也是要接受一点采访的,借着机会告知社会自己的一些执政理念或者未来的策略,那一般情况下,自然也会优先选择自己的喉舌了。

……

记者问道:“港督先生,关于如今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港府有没有什么决策能够帮助普通人?”

港府柏立基则回答说道:“这个问题很好,在港府的多年努力下,香港的工业也是越来越发达,还出现了像长江实业、长兴实业、华南纺织工厂这样的大型企业。

这些企业能够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只是这几年来,太多移民进入香港,数量太多,加上他们也不熟悉香港社会,所以才导致从表面上来看,失业人群非常的多。

接下来,港府将会从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就是……”

柏立基非常慷慨的继续介绍着,也同时讲述着自己的执政方针。

杨文东就是站在一旁,没有说话,带着微笑看着记者,他也知道,今天港督来这里的目的,参加开业仪式,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不过对于港督所述的问题,他倒是挺认可的。

这几年香港工业快速发展,地产也一样,按理说人员就业问题必然会好转,甚至工价还会上升,可耐不住每年数以十万计的人往里面涌入……

甚至这几年,明明工业大幅度发展了,但人均收入却涨的很慢,甚至有些工厂还可能出现降薪,也就是因为人太多了……

……

待柏立基发表完自己的执政方案后,南华的记者又问道:“港督先生,关于最近的缺水问题,请问港府有什么样的政策?”

柏立基似乎也早有准备,说道:“缺水问题,是香港一直存在的问题,今年年底,内地将会与香港达成卖水协议,购买粤东水库之水。

加上港府也准备与香港的航运公司合作,直接以货船从内地其他口岸买水……”

后续,南华记者又问了几个关于香港民生的问题,采访也就结束了。

柏立基回头说道:“杨生,抱歉占用你的时间了。”

“没事,时间还早。”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能够知晓港府未来的政策,可以让无数香港市民安心,这对整个香港社会也是一件好事。”

“OK,那进去吧。”柏立基示意后,几人一起向内部走去,随后问道:“杨生,对于港府的政策,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我的看法?”杨文东反问。

柏立基点点头说道:“杨生,你现在已经是香港尖沙咀片区的议员,当然可以提意见。

而且你是香港境内这几年来最成功的商人,我们也是非常乐意与你们这样的人交流的。”

“我对港督先生的执政方针很支持。”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不过关于缺水的问题,我担心后面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只靠着一根管道运水,恐怕不够啊!”

“不够?”柏立基有些惊讶,问道:“我们向内地购买水的额度是通过计算的,应该不会有问题。

再说,这两年干旱已经算严重的了,总不至于以后还会长时间不下雨吧?”

“不知道,但也要考虑到会有这个可能性。”杨文东顿了顿说道。

他也不好告知,未来几年干旱会更严重,就算是21世纪的天气预测能力,也没办法预测明年的情况。

随后,他又说道:“港督先生,香港在早年其实是不缺水的,但人口越来越多后,对水的需求就呈现指数级增长。

外加香港发展工业、建筑业,人们经济水平提高后,对水的需求也会增加。

以现在香港经济的发展速度,恐怕未来缺水,会一直成为大问题。”

“嗯……,杨生这么分析也对。”柏立基点头说道:“港府已经在想办法了,但目前只能依赖内地运水。”

杨文东说道:“明白,所以我也愿意帮忙,我旗下的长兴航运准备购置大量的二手轮船,如果港府需要,我可以为香港去内地运输淡水。”

最近一段时间,郑玉华也不仅仅是在日本商讨购买新船之事,二手旧轮也一样在收购。

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为了63年旱灾做准备,反正多买几艘也亏不了,运不了水也能运其他货物。

“杨生,我们运水的价格,可并不是很高的。”柏立基有些奇怪的问道。

商人逐利,可港府的这个单价,基本上也是算过成本之后稍微给一点船运公司利润,这种情况下,就算那几个与港府关系较好的船东,也是不太愿意合作的,毕竟,正常的航运可能能赚更多。

杨文东则说道:“这个没关系,数量上可以弥补。”

能够帮助百万市民才是最重要的,利润有没有都无所谓,作为穿越者,赚钱的方法多了去了,随便买几栋楼就行。

还有就是这件事对自己也有好处,水与电是工业之源,缺水必然会导致工厂出问题,甚至连火电也是非常依赖淡水的

“行,那没问题,我可以答应伱。”柏立基虽然不解,但还是说道:“以后我们如果需求量高了,会优先找你的。

不过,你这边最好也要有其他打算,如果突然大量降水,那我这边就不需要货轮了。”

对于杨文东,港府内部自然也是以拉拢为主。

只要是香港有点能力的华人,都是一样,这也是英国早年的策略。

“明白,多谢港督先生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件事不仅仅是利益问题,在香港旱灾的时候,自己出力最多,那也能带来“名望”上的提高,无论是社会百姓还是港府都会看重这一点。

柏立基又说道:“最近其实也有一些需求,杨生有空船的话,直接去跟水务局商谈就行了,等下午我会通知他们一声的。”

“好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

二人进去后,再次如同十天前长兴商场的剪彩一般。

港督柏立基亲自为长兴产业园剪彩,也足以上明天的头条新闻了。

剪彩之后,所有人加上媒体,也都进去产业园内部,进行采访拍照。

这也就是一个生产基地,也没什么好保密的,只要记者们配合安全员的要求,那基本上都是可以随便走的。

杨文东、魏泽涛、郑志杰几人自然就是陪着港督柏立基,介绍着各个工厂。

都是一些普通的工厂,就是规模大了点,看了半个多小时后,也就结束了。

最后,几人来到了位于最南边的宿舍楼面前。

柏立基问道:“这一栋楼能够住多少人?”

魏泽涛介绍说道:“港督先生,我们的宿舍楼每一间房住6个,一层一共60个房间东西对应,6层楼理论上能居住2160人。”

“这么多?”柏立基有些惊讶。

魏泽涛又说道:“这是理论上,实际还需要考虑男女分宿舍、一些夫妻房等等,还有就是很多人不会住在这里。”

……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