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28章 谋划未来的葵涌货柜码头

“对。”郑玉华说道:“最不好找的,就是合适的可以建港口的位置。

只要有了合适位置,那后续只要投钱就行了,香港现在本土的船就很多,贸易量也在增加,这就导致了现有的修船厂经常不够用。

如果我们能够建个新的,自己的船再维护、维修会很方便,还能接外面其他船只的生意。”

“是个不错的想法。”杨文东赞同说道:“看好航运,除了直接投资做航运,也可以做相关服务配套。”

郑玉华回道:“是的,香港大一点的航运公司,都是有修船船坞的,太古、怡和、黄埔、会德丰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服务了。

这些英资修船厂,甚至还可以修军舰,也是英国军舰在亚洲的维护中心。”

“嗯。”杨文东点点头:“这样看投资这样的一个船坞还是很划算的,就是需要先找到合适的地方了。”

郑玉华说道:“对,据我所知,目前香港周边应该没有这样的天然港口了,不然香港开埠100多年,英国佬早就占用了。

想建一个新船坞,就需要填海了,但在哪個位置填海,就又需要大量的测绘工作了。。”

“嗯,千万港元对比寻找合适的位置,的确算不了什么。”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会让长兴地产去寻找合适的位置。”

郑玉华答应说道:“好的,那我等着您的好消息。”

……

第二天一早,杨文东又来到了吉利大厦的顶层,郑志杰与刘华宇自然也前来了。

杨文东问道:“昨天去现场看的怎么样?”

刘华宇回答说道:“位置很不错,周围交通很便利,地下也有停车场,附近也有巴士站,这些都符合超级市场或者百货商场的需求。

供货方面,昨天下午到晚上,我与赵先生核对了很多,也看了他仓库的一些商品,基本上他那边就能满足我超市一半左右的需求,就是因为采购量还不大,价格方面还有点高。”

“嗯,先把超市开起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前期就依赖赵成光就行了,后期等我们店铺数量多了,采购量足够大,那无论从赵成光这边购买还是我们自己自建采购链,都是可以的。”

赵成光的业务是给香港的很多杂货店或者商场供货的,自然也符合超级市场的需求。

这也算是杨文东一直都非常看重赵成光的原因之一,他知道迟早会需要这样的资源渠道。

刘华宇说道:“好的,的确只有等超市开业了,我们才能自己逐步的开发不同供应商。”

杨文东点点头:“嗯,不过,以后等我们规模大了,也要适当的照顾一下赵成光,我的不少业务,都受过他的帮助。”

对于早期帮助过自己的人,他现在都会给与足够的回报,唯独艾琳娜这个女老外不肯接受自己的好处。

但港府那边似乎也知道她与自己的关系不错,也就开始看重她,并委以她一定的扶贫责任,这倒也算是满足了她一生唯一的追求了。

赵成光与自己的合作,虽然当初也是利益关系,可的的确确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发展的机会了,因此,后来长兴实业在香港的市场,也都是给他的。

如今自己开超市,就算未来开拓自己的供应链,但也不可能全部自己负责,前世的沃尔玛也做不到,那很多离散的业务也可以交给赵成光。

“好的,没问题。”刘华宇答应说道:“昨天我和郑生去看了中环附近的,3个商铺,面积也不小,就位置来看,也是符合我们建新超市的。”

“哪三个位置?”杨文东问道。

“我这边有地图。”郑志杰连忙取出一份中环地图,上面有几个手画的圆圈。

递给了杨文东后说道:“这三个地方,其实我之前一共选了8个位置,郑生看了后,觉得这三个不错。”

“嗯。”杨文东看完后说道:“看起来是不错,相互之间位置有点距离,商业位置看起来也还行。”

“是的。”刘华宇说道:“交通也不错,中环这边的巴士站还是很密集的。不过黄生那边还是答应会建几个更靠近的站点。”

“行。”杨文东又看向郑志杰问道:“这三处物业卖吗?”

郑志杰回道:“只有一家愿意谈谈,另外两家背后分别是置地与会德丰,没的商量,只肯租。

不管是租还是买,我们得快点决定,不然被其他人抢了就没了。”

“好,那该买就买,该租就租。”杨文东说道:“不过价格方面要谈好,特别是租期,时间要长,不然我们做出成绩了,人家不续就麻烦了。”

虽然知道做超市或者其他服务业,有自己的物业会更好,但再怎么样也不太可能保持100%的物业持有率。

除非是一个新市场,刚刚进去的时候地方随便自己挑,比如改开之后的内地。

在香港的话,这边已经发展了几十上百年,非要锁定一种物业的特性再收购的话,必然是很难的。

而超市需要规模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先租也是能接受的。

“好的。”刘华宇与郑志杰都答应下来。

杨文东又说道:“老郑,这种超市行业,是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的,一个地方有了,就很难再开第二家,甚至其他百货商城、小店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后面,你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锁定整个香港所有适合开超市的物业,列个清单出来,等待时机,再收购。

老刘,你这边的任务,主要是了解香港市民的消费习惯,整理出一套适合亚洲人消费的超市经营方法,然后还要在这几年培养各种基层管理。”

这几年先学习经验、培养人才外加整合采购供应链,等66年地产价格大暴跌的时候,再专门收购可以开超市的物业就行了。

只要借着地产危机,将超市全部开到香港各个角落,占了先机,那其他人,就算再进场,也很难竞争了。

当然,类似怡和这样的巨头,如果进场,肯定也会烧钱的,自己占了先机,也可以避免与这样巨头对拼损耗太大。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说:“老刘,那你先去忙吧,我还有事要单独与老郑谈谈。”

“好,杨生,那我告辞了。”刘华宇说完后便离开了。

杨文东则对着郑志杰说道:“老郑,长兴航运那边,提出了一个投资计划,他们想在香港建一个可以修理、维护船只的船坞。

要求是……”

听着老板将事情说完,郑志杰问道:“杨生,这个项目归长兴地产吗?”

“不是。”杨文东摇头说道:“这个项目归在长兴航运旗下,投资也是他们投资的,我找你,只是因为你在地产行业有经验有朋友,所以要委托你去寻找可以填海建船坞的合适位置。”

“杨生,这件事.”郑志杰有些犹豫的说道:“去海边寻找这样的位置,花钱就可以探测,可问题就是香港沿海的土地太多了,想找到合适的很难;

要不然,这样的事情也轮不到我们了。

其实过去一些年,已经有不少资本做过这样的事情了,也找到一些可以填海操作的地方,但最终还是因为经济效益不适合就停了。”

“这些我也知道。”杨文东没在意,说道:“我有一个朋友,他算是关系比较强的,我从他那知道,在荃湾区的葵涌醉酒湾那边,就有合适的位置。

你安排人去那里调查,合适的话,长兴航运就会在那边建船坞。”

香港未来的货柜码头,就是在葵涌,在原先历史上的60年代末,港府开始在这里与诸多大资本修建货柜码头。

不过现在的葵涌,也还只是跟观塘一样,属于经济普通的城镇。

那这可就是自己的机会了,货柜码头这种大投资,以现在他的财力还是远不够的,不过先去建个船坞,问题不大。

如果自己选中的地方,跟以后葵涌货柜码头的位置重叠了,那不仅仅是能拿到一笔拆迁费,说不定还能参与进去码头项目,毕竟十年后,自己的财力与今天肯定不能同日而语。

甚至自己如果发展的更快,还可以带头牵动这个大项目。

而就算葵涌那边面积很多,船坞与码头不冲突,那码头一旦建成,那自己的船坞,也将会有着更大的生意了。

无论怎么着,自己都是血赚。

“醉酒湾?我听说过那里。”郑志杰点点头,答应说道:“那我就请专业人士去调查一下。”

“行,尽快给我一个答复。”杨文东跟着说道。

三天后,郑志杰再次找到了杨文东,说道:“杨生,醉酒湾那边我找人去看过了,只要肯填海,是可以建船坞的。”

“这么快?才三天啊?”杨文东也是有点惊讶这个效率了。

郑志杰回答说道:“只要有了准确地点,我这边联系上了人,再答应多给一点辛苦费,人家几个专业人士,请假的请假、旷工的旷工,就直接去现场考察了;

具体细节我也不是很懂,他们在那边待了2天,好像测了水深及浅海的坡度,就得出答案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不错,能有这么快,得多给点辛苦费了。”

据说,原先历史上,港府在准备在香港进行货柜改革的时候,就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去海岸线边上寻找合适的地方,也花费了很长时间,最终才找到了葵涌区。

自己则是直接锁定了葵涌区最合适位置的醉酒湾了。

“好的。”郑志杰答应后,又说道:“不过他们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初步结论:当地的地形是适合填海建船坞或者港口码头的;

但需要多少成本,还是得再经过详细计算才能得出结论,目前,还不能说在那里投资,在经济上就是划算的。”

“嗯,行,那就安排专业人士去现场考察。”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另外与港府那边打好招呼,我们想要在香港建个船坞。”

在葵涌建,肯定是划算的,不然也不会有以后的葵涌货柜码头了。

但自己这边也得走正常流程,特别是专业的分析报告出来后,才可以去找港府协商。

“好的,这方面我会让法务部去操作的。”郑志杰又道:“只是这个投资涉及到不少的资金,又是长兴航运公司的大项目,您看,长兴航运那边,也要不要派人参与整个项目,至少也要先派人去看一下现场?”

“说的对。”杨文东想了想说道:“那这样,明天我和郑女士一起过去,我也要去看一下。”

对于未来货柜码头的位置,他也有点兴趣想去看看,荃湾区他其实也去过,但也只是那里的镇中心。

“好,那我来安排行程。”郑志杰答应说道。

这样的大投资,作为经理人,最好还是要老板去现场看看的好,如同长兴地产,大型项目,杨文东一般也都会去现场看看的。

第二天一早,杨文东、郑玉华便跟着郑志杰来到了醉酒湾的海边。

“这你的岩石还挺多的啊?”杨文东看到了海边的情况,笑着说道。

郑志杰说道:“是的,这一块虽然不能说荒无人烟,但的确没多少人来这里,大概东边1公里多一点,就有一些村落了。”

“那走一圈看看吧。”杨文东又说道。

郑志杰道:“好的,杨生,这边。”

众人在砂石与岩石为主的海边走了一圈后,杨文东问道:“老郑,我们向港府申请开发这块地,能直接审批通过吗?”

“问题不大,这边目前没有什么官方开采计划,没冲突。”郑志杰回答说道:“而且港府这些年来其实也想发展荃湾区,但一直没有什么主打的经济。

我们在这里建修船厂,多多少少对本地的经济也是有着很大帮助的。”

“好。”杨文东思考了会后,说道:“立刻安排船坞建设与填海方面的专家,来计算成本,等算出来后,就可以向港府申请建新船坞了。

这附近就多申请一点地皮,以后船乌可能不只一个,也可以搭建一套完善的修船设施,以及员工宿舍等等。”

既然来这里投资了,自然也要顺便多屯点地了,现在的这个位置,完全就是荒地,1元一尺都不要。

郑志杰提醒说道:“杨生,这些只能申请工业用地。”

“我知道,我就是要工业用地。”杨文东笑了笑。

他可没指望这里以后能够跟九龙仓或者太古码头那样能够在未来开发成商业小区或商场,他现在要的就是一个真正的船坞,以及未来部分葵涌码头的权益。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