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27章 新船购买与修船厂建设计划

家乐福超市的具体经营操作,杨文东这个老板自然不清楚该怎么做,也就只能依赖在沃尔玛有着相关经验的刘华宇一行人了。

锁定方向,投入资金,招聘专业人才,自己再适当的了解与指导,是杨文东如今从事几个产业的基本逻辑。

接下来,就等着他们将超市的框架建好后,自己再去看看,以一个前世见过很多零售行业的眼光来提点意见。

不过,这种事也不能完全说前世的经验就是好的,意见就算执行也是需要看效果的,包括刘华宇等人在美国的行事经验,在香港也不一定能够符合市场。

一切,都是需要慢慢摸索、犯错再改正。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会有很多的困难,但得到的好处就是未来更强的经验以及先行者效应的名气。

从吉利大厦的最高层下来后,杨文东来到了位于第六层的长兴航运公司总部所在地。

“杨生。”郑玉华也早就知道老板来了,连忙出来迎接。

“不用客气。”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来这里也是想跟你了解一下最近长兴航运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一些规划。”

“好的,我已经准备好了上半年的财务资料。”郑玉华说道:“你稍等一会,我去将资料带过来。”

随后,郑玉华安排一人给杨文东倒了茶,并送过来了一些小水果。

过了3分钟左右,郑玉华再次返回,手上还拿着一份稍厚的文件,道:“杨生,这里就是上半年长兴航运的财务数据文件里,您请过目。”

“好。”杨文东接过文件,看了起来。

郑玉华在也一旁介绍道:“我这边财务将购买的货轮,分为三年期折旧,也就是将买船的成本,摊进了前面三年。

扣掉这個成本后,外加日常运营、人工、燃油维护等费用,上半年我们一共盈利112万港元。”

“112万?难怪都说航运是暴利啊。”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还是算过折旧了,看来两年时间,就能把船给额外赚回来了。”

虽然看起来半年利润比不上长兴地产,可那也是因为地产动用了银行的高杠杆,加上自己知晓未来,可以闭着眼睛往前冲。

就一个正常人来经营,那这航运的暴利还是超过一般地产行业的,因为杨文东的先知优势,在经营航运产业的时候,没什么优势。

“是的。”郑玉华说道:“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大资本想着要进入航运行业了。

不过我们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比其他同行要强一些的。”

“怎么说?”杨文东反问道。

郑玉华解释道:“第一是因为我们的8艘货船,7艘的成本非常低,这初期投入均摊下来,自然会提高利润。”

“嗯,也对。”杨文东点点头:“只是这种好事,以后也不一定有了,接下来,就算再买二手船,也得恢复到正常价格了。”

“是的。”郑玉华又说道:“第二点就是我们有着长兴实业稳定的订单,虽然给了不小的折扣,但任何行业对于稳定订单给折扣,也是常态。

而稳定的订单即使优惠点,也是有着不小的利润的,且又因为行李箱太空了,所以我还特意找了很多重物海运货物来压船。

这些重货,在正常的海运订单中是不被喜欢的,价格也高,我们大批量接手,反而能够赚取很高的利润。”

“哈哈,这的确是我们的优势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轮船其实如同卡车一样,装运太重的东西或者太轻的东西,都不划算,前者会轻易超过载重,后者又太占空间拉不到重量导致亏损。

因此,散装货轮,主打的就是一个轻重搭配,而正常货运中,大部分船只需要考虑的都是总重量问题,因此空间小又太重的货物不是很受欢迎。

但到了长兴航运这边,就反过来了。

郑玉华又说道:“杨生,您手中文件,后面几页就是每艘货轮的运营情况。”

“嗯!”杨文东也逐一的看了下,虽然不是很懂船运,但郑玉华写的很清楚,特别是营收与花费情况。

这些数字他也不担心会作假,自己旗下的几个产业,每年都会被总部办公室审查,外加杨文东本人随机会挑选第三方会计公司来审查。

一旦发现异常,那就会是很严重的问题了。

另外,太专业的花费数字,也会找一些同行来确认合理性。

过了一小会,杨文东道:“各种数据还算正常,不过这维护数据,加起来挺高的。”

“是的。”郑玉华说道:“我们的船都是旧船,这一块必须要花大钱保证不出问题,不然在路上出现故障,那就麻烦了。”

“嗯,旧船的确是有这个风险。”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太老的船,维护费用高、油耗高、速度慢一点什么的,都是能接受的,买家买船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

可半路停船,那就是致命的风险了,要知道,海运如同航空公司一样,什么时候出发、走什么路线、什么时候到目的地,都是有着规划的,也需要上报给国际船运组织,以方便各个码头进行协调。

半路如果船坏了,那这些就全废了,还需要救援,这就是天量的费用。

而更重要的是,船舱里可是有着大量合约在身的货物的,如果不能及时送到,违约金也是非常大的数字,也会影响航运公司的名声。

虽说这也是小概率事件,可谁也不敢赌,一旦出现了,那可能一艘船都不够赔的。

郑玉华又说道:“所以为了确保安全,在维护上,我们不得不加大成本,每次出行前,都会在香港的船坞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这个费用很贵。”

“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二手船毕竟便宜,这也是有得必有舍了。”杨文东顿了顿,又问道:“上次你建议购买新船,是不是也是因为这方面的考虑?”

郑玉华回答说道:“是的,新船有着船厂的6-10年质保期限,会安稳很多。

再一个就是,我能接到一些日本公司的租船需求。”

“租船?”杨文东也知道,这个时代的香港船东,主要盈利点就是将船租出去。

不过大部分都是短租,也就包玉冈特立独行搞长租。

郑玉华说道:“是的,我之前也就认识很多日本的海运公司,他们不会自己买船,而是以租船为主。”

“什么价格?”杨文东好奇问道。

郑玉华说道:“这就要看船型了,前几年一艘百万美元的货船,租给日本公司的费用普遍在60-70万美元左右。”

“这么高?”杨文东惊讶问道。

郑玉华解释道:“价格看起来很高,但所有运营都是归船东负责,的,人工成本、船只维护,日本公司是不管的。

甚至如果船只在路上出了问题,耽误了他们的交货,还是被重罚的,所以香港船东想接这样的生意,是万万不敢用太旧的二手船的。

而且日本公司也比较挑剔,他们不会为了租金便宜点就租二手旧船的。”

“原来是这样。”杨文东点点头:“所以香港船东的暴利,其实就是来自于对航运成本的控制了。”

“对,对成本控制的越低,那利润就越大。”郑玉华说道。

“嗯。”杨文东又问道:“这个市场还没有饱和吗?”

郑玉华说道:“没有,现在新船只还是很吃香的,因为全球经济发展很快,新造船的速度,还是比不上需求。

只要我们现在有船,那就不可能租不出去。”

“那好。”杨文东说道:“那你跟日本那边的造船厂联系下,我们也可以购置新船。”

离67年也就6年时间了,一旦中东那边乱起来,苏伊士运河关闭,航运价格就会暴涨。

欧公子会全球买单的。

这个机会,比香港地产危机的机遇还要大,且获得的收益还全是现金,同时正好60年代末香港地产恢复,从航运赚到的资金再买楼,简直完美配合。

“好的。”郑玉华又问道:“那我们买几艘,买什么样的货轮?”

杨文东回道:“几艘的话,还得看日本与香港银行的贷款情况,还有就是跟船厂的沟通了。

类型的话,就先买散装货轮,就算租不出去,我们也可以给自己运货。”

郑玉华答应说道:“明白,那我先放出消息,让日本的船厂来主动联系我们。”

“行。”杨文东又问道:“日本那边生产集装箱货轮吗?”

“有的,但是,不太适合我们购买。”郑玉华解释说道:“现在全球,已经有部分港口开始进行集装箱装卸了,大家也能看出来,这种模式是航运的未来。

只是能这样装卸的前提是港口需要有配套的大型设备,甚至很多现在的港口还不能改,要换位置,这就需要涉及到很大的基建投资了。

目前国际上的情况是绝大部分码头还是传统模式,我们如果买了集装箱货轮,那就只能租给极少数城市的航运公司,这不利于我们的生意。”

“你这样说倒也对。”杨文东同意说道:“就是香港到现在也没有搞集装箱的意思。”

其实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旧的码头乃百万漕工所依,要是大改革,这些人怎么办?西方国家就算有钱,也不敢大动干戈,只能慢慢来。

哪怕谁都知道集装箱是未来,可工人们才不会在乎,比如说原先历史上,英国是欧洲最大的装卸码头之一,当时代潮流滚滚而来的时候,英国政府想搞货柜化,可码头工人进行了大罢工,最终英国政府被迫妥协,暂缓了货柜改革。

而结果就是人工模式比不上集装箱,英国错失了货柜改革机遇,让鹿特丹成为了欧洲第一大港口。

郑玉华又说道:“不过杨生放心,现在的造船厂以及很多船东也看出了这个趋势了,所以目前造的货轮,都在倾向于,未来可以改成集装箱货轮。

虽说运输空间效率肯定还是比不过专门的集装箱货轮的,但可以两用。”

“这样也好,很不错。”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就向日本那边放出购船的意思,不过,二手货轮也要继续收购,长兴实业在观塘的工厂一旦开工,产能会大涨的,对货运需求也会更高。”

“明白。”郑玉华又说道:“这半年来我又搜集到了5艘二手货轮的信息,等我跟它们现在的船东先沟通的差不多了,再将资料一起给你过审。”

“行。”杨文东跟着说道:“要保证好质量,哪怕是长兴实业自家企业,也不能出现延期交货,他们也是有客户的。”

“好的,杨生放心,我肯定会最重视质量的。”郑玉华顿了顿,又说道:“杨生,其实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可能涉及到的投资会比较多。”

“什么投资?”杨文东问道。

郑玉华说道:“杨生您也曾经说过,会重投资航运市场,这就必然会有大量的海轮,特别是长兴实业的需求量很大,还需要购置大量的二手货轮。

这样一来,我们的修船与维护船只任务就非常的多,花钱很多先不说,耽误的时间就很长,因为香港的几艘修船厂,很多时候是需要排队的。

所以我想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修船厂,那就会节省大量的时间与成本,甚至就算是新船,有了自己的维护地点,那自己人用心一点,对它的寿命都可能有着很大影响。”

“我们自己建修船厂?”杨文东想了想,问道:“大概需要多少投资?”

郑玉华回答说道:“这就要看土地费用了,因为船坞必须要在深海港口附近,这是非常稀缺的资源,或者自己填海,这个成本也非常高。

而修船厂本身的投资,大概是在1000万左右,小一点的几百万也足够了,可以等我们以后规模大了再扩大投资。

不过,要提前购买好土地。”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适合建修船船坞的位置了?”杨文东想了想说道。

……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