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宁亲公主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六十三章 宁亲公主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的左卫,新进来三个人,一个牛薏苡,牛仙客家里的老四,担任骑曹参军事,一个叫臧希愔(yin),臧希液的四哥,担任翊二府中郎将,一个叫盖明书,张掖郡太守盖庭伦次子,出任亲事府长史。

李琩已经开始以陇右道藩将为班底,开始改造左卫。

做为十六卫之首,一万两千五百人的编制在藩镇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在京兆地区,这已经非常强悍的一股力量。

而这股力量分为六个部分,五府与外番。

外番,也就是镇守在关中以外地区的军士,左卫的外藩只有两个折冲府,一个在山西蒲县,一个在河南梁县,正常来说,外番军也是需要进入长安上番的,但是眼下,因为上番的开支比较大,所以这两个折冲府基本已经不会来长安了。

剩下驻扎在京兆的五府,亲事府中郎将,以前是李光弼,眼下是王仲昇,勋一府中郎将以前是李琩,现在是裴玪(jian),勋二府中郎将王承业,翊一府中郎将韦寡悔,翊二府中郎将臧希愔。

掌控好这五个人,基本上就代表完全掌控左卫。

其中这个裴玪,是基哥直接任命的,举荐人是杨玉瑶,因为裴玪是杨玉瑶死鬼丈夫的堂兄。

王仲昇和王承业都是太原王,与王忠嗣是同族,但关系并不算近,主要是王忠嗣级别太高,这两人够不着人家。

从陇右回来之后,李琩每日都会按时点卯,至少会抽出两个时辰呆在左卫府,剩下的时间就是打个公差条子,该干嘛干嘛。

一卫大将军,事情是非常多的,不可能总是在卫府,卫府也没有那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

而他更多时候,是跟三省六部打交道。

他想更换兵杖,首先要找兵部批条子,还得卫尉寺签字,你才具备申请开库的条件,开库的时候还需六司勘核,步骤是非常繁琐的。

眼下的兵部尚书,是裴耀卿。

但是裴耀卿不在兵部坐堂,而是偃月堂,李琩已经在偃月堂找裴耀卿签了字,今天是来兵部转成正式公文。

兵部侍郎,是两个老熟人,李琩原先的下属,驸马张垍,还有被人誉为素雅高洁之君子的卢绚。

你还别说,老卢家给人的形象都是君子,这个卢绚也是个大帅逼,他的帅气经常被李隆基拿来说事。

李琩肯定不会找张垍啊,毕竟两人有嫌隙,张垍见到李琩进来,也完全没有打招呼的意思,抬头瞥了一眼便继续低头阅读文案。

实际上,官职越高,工作量越小,侍郎的级别这都是副bu级了,正常来说,每天的事情并不多。

但最近这不是不正常嘛,他俩平时也在偃月堂,今天上午没去,下午也会去的,因为要将西北战事的整个损耗统计出来,还有关于西海地区三军建制的方案,以及募兵情事。

最多也就忙一个月,平时都是下边的人忙碌。

卢绚见到李琩,起身相迎,笑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隋王今日前来一定有事,坐下说。”

李琩也笑呵呵的坐下,先是开口闲聊几句,便扯到正题:

“我自从接手左卫以来,很少过问府内事宜,如今去西北历练一趟,也算是对兵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在鄯州的时候,从长安送来的兵械虽然都是全新的,却并没有被将士们玩弄打磨过,太新了也不易上手,所以我要申请左卫更换兵杖,若能让武库之军械圆润光泽,对将士们来说,终究是有好处的。”

没有使用过的武器,弊端是很多的,最常见的就是棱角,毕竟新打造出来的武器虽然有打磨这个过程,但很多地方并不完善,容易被划破手,毕竟是制式武器,成批量打造的,又不是专人定制,没有那么完美。

李琩在鄯州,是实实在在听过这样的抱怨,就是来自臧希液的牢骚,因为他的安人军后来不都是新军嘛。

那铠甲穿在身上,不是摩脖子就是卡肩膀,武器不是这有刺就是那有棱,别说上阵杀敌了,都影响正常行动,原因就是打磨不够完善。

而经年使用过的铠甲,虽然看起来很旧,但是穿戴在身上的时候确实非常舒服,因为不舒服的地方都被人改善过了。

卢绚听罢之后深以为然,他不是不知道这回事,兵部也希望卫府能够常常更换兵械,以确保武库内的军械只要拿出来就能用,但是呢,乐意的人并不多。

卫士们乐意,因为有钱拿,但是大将军不乐意,因为换起来很麻烦,需要找很多部门审批。

难得李琩不嫌麻烦,卢奂欣然道:

“既然有裴尚书的签字,我这边没有问题。”

说罢,卢奂直接取来公文信纸,开始书写兵部批文,还要和李琩商量各类军械具体能给他更换多少,只要是被写上去的数字,那是一件都不能出差池,不多不少,必须按照这上面的数字更换。

写完之后,卢绚吹了吹墨渍,双手递给李琩,笑道:

“武库的存余已经不多了,此番西北战事,差不多快耗光了,这次也只能给左卫更换这么点,等到北都军器监补上了,隋王若有需求,还可以继续更换。”

李琩本来就希望将这个过程拖的久一点,换它个三五八次,既然人家都主动说了,他自然同意道:

“兵部其实可以跟中书门下申请,鼓励其它军府也参与进来,同样是兵器,新的却不如旧的,这也是一个纰漏嘛,兵器不趁手,对将士们来说,不是小事。”

“中肯,”卢绚点头道:“我会记住的。”

这时候,张垍终于说话了,阴阳怪气道:

“隋王操心的事情也太多了吧?兵部的公务都想提意见?新不如旧,我是不同意的,新兵锋锐,杀敌更易建功,武库我去看过,没有你说的这么不堪,否则军器监也不会将这样的兵杖送上来,你的意思是,军器监玩忽职守,送上来的都是残次品?”

杨洄眼下还兼着北都军器监呢,武库很多兵杖,都是他经手从太原送来的,也是他经手送往西北的。

所以张垍揪着这点,意思是如果军械都是残次品,那也是你妹夫搞的。

“库部郎中,掌军州之戎器,厩牧甲仗之数,是你分管吧?”李琩冷冷道:

“军器监要造多少,都是兵部出预算,最后审核勘验也是你的事,军器监固然职责有失,你也脱不了监管失察。”

兵部四司,卢绚管着兵部司和职方司,张垍管着驾部司和库部司,北都军器监名义上是一个独立单位,属于九寺五监当中的一个,但是呢,兵部有监察权。

因为中书门下是决策部门,尚书省是行政部门,九寺五监是具体实施单位,那么他们有一些政策的实施过程肯定受监管的,就像工部一直盯着都水监和将作监,户部盯着太府寺和太仆寺,刑部盯着大理寺。

张垍一听这话,顿时起火道:

“隋王别忘了,你是左卫大将军,不是兵部尚书,也不在中书门下,那么我们的事务,是轮不到你插手的,你想插手可以,请圣人下一道旨,那么我们兵部一定配合你。”

见到两人斗嘴,卢绚第一时间就想当和事老,但是李琩直接抬手放在他的肩膀上,压着他坐了下去,随后走至张垍面前,皱眉道:

“你是不是皮痒痒了?”

张垍顿时大怒,拍案而起:

“难不成隋王还想教训我?呵呵我可不是李志暕,挨你一鞭子连个屁都不敢放,你敢在这跟我动手,我就敢还手。”

“这可是你说的,”李琩说罢,直接一脚踢翻张垍面前的桌子,扑过去就是一拳。

张垍人家也不怵他,挨了一拳之后,立即就是一拳锤在李琩脑门上。

打人与互殴,终究是有区别的。

如果张垍不还手,李琩今天是真的理亏了,毕竟无论如何,你也不能打你姐夫啊。

但是人家张垍压根不鸟他,驸马的身份也容不得他不还手,于是两人便扭打在了一起。

起初,李琩肯定是要收力的,要造成两人就是互殴的局面,大家的打架本事不相上下,谁也占不了便宜。

但是最后邦邦几拳,将个张垍干趴下了,再也起不来了。

不要以为皇城这样神圣的地方就不会干架,世界本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在哪都一样。

李林甫在朝堂还挨过李适之一记耳光呢,张嘉贞和张说两个宰相还当着李隆基的面互殴过呢。

打架嘛,不分年龄的。

谁说成熟稳重的人就不会打架,雷军我军哥不也跟某人约过架吗?

李琩整理了一下衣服,望着目瞪口呆的卢绚笑道:

“君子动口不动手,我可不是什么君子,有些时候啊,那股火气憋不住的,不动手的话我能气死,像这种自找的,就得揍他。”

李琩甩了甩手腕,拿起批文就这么离开兵部。

像这样的事情,都不会闹到李隆基那,大家都会选择低调处理。

张垍也没脸去找基哥告状,咋说啊?我跟你儿子打了一架,没打过?

基哥还要说呢,你特么敢打我儿子?

张垍的老婆,是宁亲公主,李隆基第八女。

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太子李绍的胞妹。

不过这个女人胆子比较小,或许是因为从小就不算得父亲宠爱,所以在一众公主当中,属于非常低调的那种,虽然她的哥哥当了太子。

李绍兄妹的感情肯定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张垍从前跟太子却不算怎么亲近,一直在刻意保持关系,因为他和他哥张均都很清楚,亲近太子,圣人会不高兴。

但是眼下,他们哥俩正在撺掇李适之,想要将李适之拉入太子党的行列当中,共抗李林甫。

所以李琩今天打张垍,绝不是一时冲动,他就是要告诉张氏兄弟,从今以后,咱们正式过招。

张垍最后挨的那几拳不轻,在兵部的时候都吐出来了,回家之后仍是直不起腰来,快四十的人了,肯定经不轻李琩那么狠的几拳,只觉肚子一阵痉挛,难受的很。

妻子得知丈夫挨打,也是心中憋火,她不是那种习惯出头的人,但是这一次比较严重,不出头的话,显得自己也太软弱了。

要知道,驸马是依附公主而活的,她不替自己的丈夫出头,还有谁呢?

于是她安排车驾,早早去了安兴坊,在隋王宅大门口的巷子内等候。

完全不知道情况的郭淑收到消息后,几次邀请宁亲入府,都被人家冷脸拒绝,只说是等李琩,至于为什么,一字不提。

宁亲也不愿意声张,她不是会去基哥又或是太子面前告状的那种人,基哥那边是因为不习惯,怕挨骂,太子这边是不想给她哥添堵,她知道她哥是什么人,心知就算他哥知道了也没用,因为李琩现在正猖着呢。

郭淑呢,也不好意思就这么冷落人家,她干脆就陪在一旁。

终究是隋王妃,宁亲总是不好意思拒绝人家登车的。

车厢内,

“是不是我家阿郎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得罪了阿姐?您告诉我,我也好心里有数,”郭淑一直在旁敲侧击的试探宁亲。

但是宁亲就是不说:“没什么的,都是小事情,四娘不必多问,等他回来,我跟他掰扯清楚就好。”

郭淑蹙眉沉思,丈夫这几天起早贪黑忙于公务,上哪去得罪宁亲公主?难不成是因为太子?

太子和丈夫的矛盾,宁亲向来都是不插手的啊,因为咸宜也没有插手。

宁亲敢掺和,咸宜就敢下场,而宁亲斗不过咸宜。

“嗯嗯,有误会,一定要当下就解释清楚,咱们是一家人,不能有隔夜怨,”郭淑柔声笑道:

“我府上刚煮了一锅桂圆粥,阿姐进去暖暖身子吧?”

宁亲摆了摆手:“我不冷,也不饿。”

郭淑掀开车帘,朝守在外面的婢女安青道:

“盛一盅粥,送来这里。”

宁亲闻言一愕,本来打算来一句:我都说了不吃了,你怎么还来?

但是她没有说出口,因为说了也白说。

她的本性其实是软弱的,跟她的哥哥一样,源自于父爱缺失,亲妈又走的早,兄妹俩在宫里大多数时候是无依无靠的。

从前哪想过哥哥能做太子,不过李绍当了太子之后,宁亲还是和从前一样,低调不张扬,嫁人之后更是鲜少与其他兄弟姐妹交往。

正常来说,这样的公主,地位应该很高,人家丈夫那可是张说的儿子,但性格决定一切,所以宁亲在长安,名声不显。

车厢内,面对郭淑双手端过来的一碗粥,宁亲是不会不接的,只见她叹息一声,接了过来,舀起一勺送进口中。

一碗桂圆粥,不是珍馐,但美食这种东西,有时候并不在于它的味道。

也看场景,也看心情,也看肚子饿不饿。

眼下都入夜了,宁亲在隋王宅门口等了快两个时辰,嘴上说不饿,其实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那么在这样的时刻,一碗普通的粥,也是美味。

“米很香,也很软儒,是蒸过再煮的吗?”宁亲道。

郭淑点了点头,笑道:“我月子里全靠这个了,别的都吃不进去。”

说罢,郭淑夹起一筷子酱菜放在宁亲碗中,道:

“这是我阿娘送来的,按照河东的法子腌制的,清脆可口,不咸不淡,阿姐尝尝。”

宁亲吃了一口,连赞好吃,这倒不是恭维,一种美食,你第一次吃的时候,肯定会觉得好吃,吃多了就会发现,也就那样。

酱菜就是咸菜嘛,一个地方一种吃法,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这是任何人都避不开的一种食物。

都说皇帝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实际上,咸菜没少吃,古人吃菜是看时令的,冬日和初春,咸菜是必备食物。

两个女人就这么聊着家常,越聊越融洽,宁亲似乎都快忘了她是来干什么的。

百炼刚化作绕指柔,何况宁亲还不是百炼钢,就这么被郭淑的温柔感化,欣然跟着对方进了隋王宅。

而眼下的李琩,正在卢奂的新宅喝酒呢。

卢奂的新宅就在崇仁坊,东边是礼院,西边是李琩妹妹李善安的公主第,这里原本都是杨洄他妈的家。

宅子不大,但绝对的黄金地段。

“你这里是真寒酸,要什么没什么,跟谁装穷呢?”

李琩坐在卢奂家里空空荡荡的会客室,四下张望,只觉寒酸至极,是自己认识的人当中,家里最简朴的。

卢奂笑道:“那你送我一些,好让我归置归置这座新宅。”

“我能送?”李琩以为他在开玩笑,顺着说道:

“你就不怕圣人生气,不怕别人说你又交构我?”

卢奂笑道:“我前番遇刺,说到底就是被你牵连的,你补偿我不是合情合理吗?再说了,这份礼,你不送还真就不行了。”

李琩一脸诧异的看向一旁的卢妻郑氏:

“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郑氏笑道:“我也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

卢奂喝着温酒,淡淡道:“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比较敏感,我是支持左相没错,但我不想跟别人有什么关系,你不要乱想,我不是在说你。”

李琩点了点头:“你是说张均他们?”

“不止张均,”卢奂沉声道:

“随着左相上位,一种新的朝局正在酝酿当中,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

说罢,卢奂看向一旁的妻子,郑氏知机的起身离开。

卢奂继续小声道: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拖李林甫下台的好机会,所以当下,背地里正在与左相建立联系的人有很多,但是我清楚,李林甫暂时下不去,左相如果上了这些人的当,恐怕不会有好下场,我不愿意牵扯其中,但又无法脱身,那么你跟我走的越近,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不信任我,很多事情也就会将我排除在外了。”

“好家伙,原来如此,”李琩笑道:

“你这个主意倒是真绝,一来保证自己立场不变,再者,借我的手,也好使你不要陷入太深,说说看,这些人到底有谁,我倒想知道,能让国宝郎顾忌的,都有哪些大人物。”

卢奂一点不带犹豫的,说了一大串的名字。

李琩听的也是目瞪口呆,李林甫得罪的人,是真的太多了,卢奂的这份名单当中,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与李林甫有利益之争,但更多的,是吃过李林甫的亏。

“就当是我借你的,等到局势稳定之后,我再还给你,”卢奂笑道。

李琩哈哈一笑:“你这句话,连你自己都不信吧?”

两人对视一眼,相视大笑。

卢奂不在乎钱,李琩也不是个在乎钱的,不就是给卢奂装饰一下新家嘛,这点钱,多少人盼着能给卢奂送进来,都没有这个机会呢。

别忘了,人家是铨选四贵之一,管着整个国家的人事任命。

这不是张垍和卢绚这种侍郎能比的。

卢奂也想住的舒服点,他的妻子更想,那么李琩来送,就最合适了,我没有贪污,这是人家送的,我不要,可是拦不住啊。

当初窦锷搞卢奂的时候,其中有一条就是交构隋王,基哥心里再清楚不过,这俩人没有交构。

卢奂的立场,一直都是皇帝,不然能让他主持铨选?李隆基又不是瞎子。

而李琩从卢奂这里得到的消息,也都是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卢奂是不会告诉他的。

“新宅添置家居,要不要添新人呢?”李琩笑道。

卢奂眉毛一挑,心知李琩在说颜令宾,摇了摇头道:

“我并不好女色,也不会因女人影响我一世清名。”

“那你可把人家给坑惨了,”李琩叹道:

“两次被窦锷绑走,受的惊吓太大,至今都未恢复,这里面有我的原因,也有你的原因,你就不想弥补弥补?多情和薄情,你喜欢哪种人?”

卢奂一愣,觉得李琩这句话好像在暗指什么。

他的清廉,这是人设,并不是他真的穷,也不是一点都不贪,只不过人家收的钱,全用在补贴河北进京赶考的士子身上了,所以这小子在河北名声极好,很多士子都受过他的恩惠。

那么李琩口中的多情与薄情,这就又涉及到人设问题了,这两种人,你喜欢跟哪种打交道呢?

自然是多情了。

那么圣人喜欢多情的臣子,还是薄情的臣子呢?答案也一样。

又有谁能不喜欢有情有义的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