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五十六章 离开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五十六章 离开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天的会议,参与的人不多,除了总管府之外,也就是一些有分量的大人物,如皇甫惟明、韦光乘等人。

他们主要是提供一些参考,并没有决定权。

决定权在李琩,因为今天要商议的,是伏俟城驻军问题。

“伏俟城距离最近的边城,是安人城,这个地方设镇,应归属陇右,”皇甫惟明笑道:

“我不是在抢地盘,以地理形态划分,以防卫应援考虑,都应该是陇右,隋王如果觉得河西节制合适的话,就当我没说。”

李琩笑道:“正是因为需要考虑周全,所以今天才请诸位一起来商量,至于归谁,其实都无所谓,总归都是大唐的疆域。”

伏俟城比较尴尬的一点就是,它距离陇右更近,那么做为大唐在西北最前方的战略重地,补给线自然是越短越好。

皇甫惟明的建议是中肯的,事实确实如此。

但问题是,地盘是河西打下来的,想要让盖嘉运吐出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韦光乘点头道:“我也赞成节帅的看法,伏俟城这个地方怎么看,都应该归陇右。”

他是出于运输补给考虑,因为安人城、石堡城、积石城,是鄯州这块盆地唯独的三个缺口,虽然道路曲折,但终归是正经路。

如果从河西补给伏俟城,有两条线,

一个就是哥舒翰从河西南下的路线,需要翻过祁连山、大通山。

第二,就是河西要经过鄯州防区,走安人城这条线,补给伏俟城,这个选择完全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盖威最担心的问题就在这里,于是他道:

“从安人城到伏俟城,快则两天,长则三天,从我们河西的祁连城至伏俟城,快则三天,长则四天,不差多少,何况龙驹岛已经拿下,哥舒翰在西海北畔,也正在营造一座军镇,有这两个地方做为仓储之地,并不麻烦,我们驻守这里,也为鄯州增加了一道屏障,对陇右来说是好事。”

从地图上看,安人城距离伏俟城,要比祁连城距离伏俟城,距离少很多,但是实际走过之后,需要的时间却差别不大。

对此,古代很多人都不明白,明明地图上更近,为什么路程却没有相差多少呢?

原因很简单,地图是平的,但地球是圆的。

即使在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坐飞机去美国,需要横跨太平洋,但你只要看过竖版的世界地图之后就知道,我们去美国,是穿越俄罗斯北部,经过白令海峡、加拿大,最终抵达。

李琩当然也认为将伏俟城归属陇右,从地理上是最合适的,但是从利益上考虑,他必须要照顾盖嘉运。

河西藩镇,掌控着河西走廊,祁连城是其中一座贸易大镇,远远比安人城规模更大,仓储能力也更强。

而祁连城到伏俟城之间,是有条商路的,是当年吐谷浑对外贸易的一条重要路线,路肯定是不好走,但便于经商。

总的来说,各有各的优点,安人城近,路好走,补给线短,祁连城便于经商,方便西海的货物进入河西走廊贩卖,也拥有补给伏俟城的能力。

本来这种事情,肯定是朝廷考虑的,李琩擅自划分边境,有点越权了。

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这件事就算拿到中书门下去议,也是要暂时划拨给河西的,但是以后,肯定还是归陇右。

为什么呢?就因为是河西打下来的,你不交给人家,河西上上下下都不会服气的,除非你能拿等量的补贴做为交换筹码,但是朝廷现在肯定不想在西北再花钱了。

杜希望开口道:

“我们还是要从实际角度来考虑,打个比方,伏俟城归河西,陇右会是什么反应?”

盖威赶忙接话道:“有则锦上添花,无则安之若素。”

“呵呵”王难得冷笑道:“我们会怎么想,你能知道?你能代表我们的想法吗?”

杜希望抬了抬手,示意王难得安静,后者肯定要给面子,瞪了盖威一眼,在一旁撇嘴冷笑。

只见杜希望看向盖威,继续道:

“那么伏俟城归了陇右,你们河西又会怎么想呢?”

盖威冷哼道:“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人神共愤。”

“言重了,陇右河西是一家,”杜希望笑了笑,看向李琩道:

“老夫认为,还是应归河西暂时节制,否则军心躁动,儿郎们怨言太大,于统战不利。”

李琩点了点头:“杜公老成之言。”

说罢,李琩看向皇甫道:

“地方是河西打下来的,交给陇右,目前来说不合适,河西军此番出了大力,损耗极大,这种时候,我不能做有违将士心意的决定,朝廷也不会这么做。”

你怎么知道朝廷不会这么做?你能代表朝廷?皇甫惟明呵呵笑道:

“这件事,恐怕隋王做不了主,虽然大总管有署理内政之权,但疆域划分,是国之内政,要需要经过中书门下,由圣人授意方可,我看呐,哥舒翰当下该怎么做怎么做,但是西海到底归谁,还是要圣人做主。”

“过河拆桥,不外如是,”盖惟冷笑道:

“我们河西儿郎这么多条人命,在皇甫节帅这边,似乎只是一个数字。”

皇甫惟明双目一眯,看向盖威道:

“卑官轻慢上司,只凭这一条,我现在就能斩了你,你要感谢你爹,若不是给他面子,我今天必杀你。”

“你杀了一个看看!”盖威猛地起身拔刀,怒目相向。

李琩顿时怒了,指着盖威骂道:

“好个狗东西!堂前动刀,来人!拖出去给我打。”

马敦和胡四立即进来,将仍是骂骂咧咧的盖威给拖出去了,他们俩负责行刑的话,那就是挠痒痒。

大家都知道,李琩不过是做做样子,给皇甫和盖威一个台阶下,否则任由这小子继续跟皇甫顶嘴,人家真能办了他。

“节帅不要跟他一般见识,这就是一个愣头青,”李琩笑呵呵的看向皇甫。

皇甫笑了笑:“无妨的,跟他老子一个性子,听不得忠言啊。”

“分明就是一个混蛋,”王难得冷笑道:

“敢在节度使面前拔刀,也就是节帅大度,换做别人,他今天惟死而已。”

“你闭嘴吧,”杜希望狠狠瞪了王难得一眼,你是非得让隋王开口训斥你才舒服吗?

堂下的哥舒翰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坐着,从他个人角度来看,肯定还是倾向于继续跟着盖嘉运混。

因为在河西,盖嘉运一个人可以说了算,但是在陇右,皇甫惟明受到的制约太大了。

安思顺听到这里,赶忙岔开话题,看向哥舒翰道:

“西海北畔的军镇建成之后,驻军多少合适?”

他这么一开口,将大家的注意力便转移开了。

哥舒翰答道:“一千即可,甚至可以更少,这座军镇主要做为龙驹岛的补给中转,防卫任务并不大,毕竟距离安人城并不远。”

“那么伏俟城呢?”安思顺又问。

哥舒翰想了想,看向韦光乘道:“四千应该差不多了,但是需要有两千匹战马。”

韦光乘点了点头:“这一点我会上报朝廷,等中书门下批了你们的建制,再做筹备,当下嘛,暂时由你麾下的赤水军驻扎,伏俟城将来肯定是要设郡的,太守,应该还是你来兼着,但是内政官员,还是要长安派人来的。”

哥舒翰点了点头:“一切听从朝廷安排。”

安思顺笑了笑,看向李琩道:

“伏俟城、龙驹岛,还有这座军镇,都要有新的名字,取名一事,隋王当仁不让。”

杜希望也赶忙道:“是啊,如今归属我大唐,肯定不能再用旧名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希望李琩取名。

这是符合惯例的,不需要上报朝廷,西北藩镇的军镇名称,圣人取名的只有几个,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节度使自己取的。

李琩道:“新建之军镇,就叫神威城吧,以彰显我大唐军威,龙驹岛改名应龙城,应龙者,为雷雨之神,专杀白狗,取震慑妖神之意,至于伏俟城,还是回到长安之后,由圣人亲自赐名。”

“是这个道理,”李峘微笑点头:

“此城战略意义重大,今后好好经营,可拓展疆域千里,将吐谷浑当年旧地归入我大唐版图,亦可震慑吐蕃,还是圣人赐名更为合适。”

至于西海地盘到底归谁,也没有个结论,人家皇甫惟明不同意,李琩也没办法强来。

会议结束之后,韦光乘跟着李琩后面,小声道:

“国政大事,隋王还是不要自己拿主意,这件事暂且作罢,等到回来长安,听听右相的意思。”

李琩长出一口气,道:

“陇右与河西本为兄弟藩镇,本该是血脉一体,荣辱与共,如今却成了争家当的兄弟,一个个的仿若仇敌,从前可不是这样。”

韦光乘笑道:

“从前节度使可以入京当宰相,但是现在可不行了,所以他们将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看的特别紧,谁也不想吃亏,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节度使位高权重,返京之后,除了宰相,别的职位他们也看不上。”

李琩笑道:“那么为什么?他们如今不能入朝拜相呢?”

韦光乘一愣,支支吾吾的不说话了。

还能为什么?李林甫不允许呗

三月初十,李琩要返回长安了。

陇右与河西接下来怎么布置,那是皇甫和盖嘉运的事情,李琩不便多插手,毕竟他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外行指挥内行,终究是不妥的。

比他提前一步离开的,是老丈人郭子仪,振武军在陇右这一战,损耗非常大,来的时候兵强马壮,回去的时候残兵疲将。

不过不要紧,无论多大的折损,只要建制在,就能依照建制补充,这方面朝廷是会拨钱的。

就好比一个单位,编制是五十个,那么只会多不会少,多出来的当然就是编外人员了。

朝廷对军镇的政策就是,编内的工资,我这边统筹,编外的,你要是能养得起,你自己张罗,但不能超标。

而实际上,都会超标。

振武军的编制,是领兵9000人,战马1600匹,但这次郭子仪来的时候,可是带了一万人,而且还不是他振武军的全部家底。

这就是为什么历来地方武装造反,明明你的编制没多少人,却能拉起来一大票人,因为很多都游离在编外,振臂一呼,全都来了。

李光弼和王难得,做为此番功劳最大的两名战将,将会随李琩一起返京。

如果单从战场角度考虑,安思顺比王难得贡献更大,但是四大军功是有排名的,最容易的是陷阵,其次先登,再次夺旗,最难的是斩将。

臧希液占了先登,但他是将功折罪,因为他丢了安人城。

安思顺是占了陷阵,本来索达赤应该被他俘虏,但是胜利果实让李光弼给摘走了。

而李光弼的俘虏敌军将领,跟斩将是一个级别的。

李琩来的时候,牛车马车上面拉的全是辎重,回去的时候,多了十几辆牛车,上面拉的都是财物。

谁给的?下面人送的呗。

皇甫惟明有一份,杜希望有一份,安思顺有两份,因为人家还有一份是希望李琩转送给李林甫。

这个不叫贪腐,这在大唐,是正常的人情往来。

战争,不论胜败,都是发财的机会,况且大唐这一次还胜了。

安思顺的缴获是非常恐怖的,索达赤部全军覆没,他的临洮军和李光弼的赤水军抢夺战利品,赤水军没有抢过他们。

因为李光弼这个人爱惜名声,又重军纪,对麾下约束非常严厉,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俘虏了索达赤,也就不好意思再跟人家出了大力的抢缴获了。

皇甫惟明带着一众陇右官员将领,一直将李琩送出鄯州城十里之外,双方才道别,各走各的路。

也就是在皇甫惟明返回节帅府的时候,有一个人在等着他。

“徐忠?你没有走?”皇甫惟明骤然见到此人,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拉着对方来到自己的公房,皱眉问道:

“你留下来干什么?”

徐忠道:“阿郎让我留下,负责在鄯州购置一批葡萄酒,送回长安,眼下商栈的货物还没有备全,需要等上几天。”

皇甫惟明那么精明一个人,自然听得出话里的意思:

“这只是借口,以防旁人生疑,说吧,大郎有什么事情要你转托于我?”

徐忠道:“大郎说,死的那个不是王孝德,真的王孝德,在隋王返京的其中一辆马车上。”

皇甫惟明下意识的拳头一紧,但是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点了点头:

“好的,我知道了,你去办差吧。”

徐忠施手行礼,转身离开。

房间内,皇甫惟明闭上眼睛,长长的叹息一声。

这可真是阴沟里翻船,我怎么能被他这么粗浅的小伎俩给愚弄了?

皇甫惟明摇头苦笑。

他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做事情一向不会给人留下把柄,结果这一次针对的李琩的小动作,先是被王孝德这个SB用朱漆,给坑了一回,接着,又因为过于信任李峘,大意之下,上了李琩的当。

你找不到血吗?杀鸡杀羊杀牛,那不都是血?为什么比偏偏要用最不该用的朱漆?

最简单的办法,你拿刀子在白狗肚皮上划拉字也可以啊,你特么怎么敢用朱漆?

至于截杀王孝德,是李峘给他报的信,他当时完全没有想过李琩是故意透露给李峘的,如今看来,人家是拿李峘给他下套,来钓他。

这下好了,试出来了,没错,就是我皇甫惟明干的。

这么大一个把柄落在人家手里,这可怎么了得?

皇甫惟明下意识的取来笔墨,就打算给太子写信,但是提起笔之后犹豫半天,还是放下了。

这件事不能麻烦太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李琩捅出来之后,他矢口否认,一个犯官的供词想要搞垮一个节度使,没那么简单。

只有让太子也觉得他是无辜的,才会全力反驳。

以太子的性子,要是知道就是他干的,恐怕太子自己就先露怯了。

皇甫惟明再叹一声,李峘啊李峘,你也太不小心了,一把年纪的人了,让一个年轻人给耍了?

索达赤,是一个非常健壮的彪形大汉,这在吐蕃人当中并不多见。

因为他们那边的人,大多数是吃不饱的,但凡能吃饱,也不会总是来陇右抢粮食。

你看现在的东突厥,就很少侵犯大唐边境,因为能吃饱。

眼下的索达赤,就跟王孝德一样,手脚被绑,嘴里塞着布团,扔在车厢里。

两人大眼瞪小眼,将会在返回长安的路上,做短暂的狱友。

像索达赤这么重要的囚犯,是不会装在囚车里的,因为担心他冻着,吹着,晒着。

总之,要好吃好喝的照顾好,让他身体健康的进入长安,至于去了长安之后是下油锅还是干什么,李琩就无所谓了。

反正回长安的路上,你不能生病。

所以这辆马车,就跟在李琩屁股后头,由河西兵亲自押运,任何人不得靠近。

李琩骑马而行,将从车队一旁策马而过的元载给叫了过来。

这就是为什么,想要升迁,要时常在领导面前露脸,李琩本来都快忘记这个人了,偏偏今天这小子前前后后跑来跑去,所以好奇之下,招手让其过来。

“你这是在做什么?”李琩皱眉问道。

元载本来准备下马,毕竟坐在马上回话不合礼仪,但是李琩将其拦住了。

于是他道:“我刚刚将左卫二十名卫士的名单给李司马(李岘)送过去了,他要核对之后,以阵亡报给兵部。”

李琩点了点头:“这一次跟我出来,有何感想?”

元载答道:“军务之重,重如泰山,卑职学会了在处理公务的时候,要谨慎小心,核对周全,有时候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容不得半点差池。”

李琩笑了笑,他每次看到对方,就想起了他的大白屁股,那晚从咸宜府上回家之后,实在是忍不住,便将自己的对这对狗男女身份的猜测,告诉了韦妮儿。

韦妮儿的八卦心是很重的,只要与高力士的妻子吕氏谈起,必然能够知晓王韫秀与元载的关系。

“眼下回京,并不耽误你参考,怎么样,准备参加哪一科?”李琩问道。

元载道:“卑职是想考进士的,但是,也会参加道举。”

“一人报两科?谁给你开的后门?”李琩笑道。

科举,没见过同时报两科的,因为你能考中一科,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会有人分心去学习其它科目。

而考进士的,也绝对不会考虑道举,因为道举是给学业不精的人准备的,进士科都是学业太精的人,看不上这个科目,毕竟道举刚刚开设,这一科出来的人能不能进中枢,还没有例子呢。

而进士的升官途径,基本上已经成体系了。

元载不好意思道:“陈黄门担心我考不中进士,所以给我在道举留了一个考生位置。”

他跟王韫秀的关系,此番西行的人都已经知道了,等回到长安,恐怕会有更多的人知道。

所以元载此番回去,也做好了迎接舆论的准备,长安肯定有人会背后议论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个臭穷酸,拐了大将军的女儿,这类风言风语绝对不会少。

唯一能够堵住悠悠之口的,就是考中进士。

所以在他陇右的时候,只要一有空,就会向严希庄,严迪等人请教学问,因为这两人都是进士,还要向裴迪请教诗赋,因为裴迪是此道高手。

李琩也是刨根问底道:“你跟陈希烈是怎么认识的?”

“不瞒隋王,”元载脸红道:

“卑职至今为止,都没有见过陈黄门,是他派人找到我,问我要的行卷。”

李琩噢了一声,这么看来,多半是基哥的安排,因为道举这个科目是给宗室准备的,道士也是宗室嘛,那么谁能考,肯定是基哥说了算。

李白跑断腿都都争取不到的名额,人家元载睡了王韫秀,就办成了。

“这么说,你度牒了?”李琩问道。

元载点了点头:“回隋王,度牒于布政坊的福祥观。”

李琩哈哈一笑,拍了拍对方肩膀:

“回去了好好准备吧,希望你一举高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