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五十七章 你怎么这么贱?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五十七章 你怎么这么贱?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比李琩他们更早到达长安的,肯定是捷报了。

李隆基这个人,对于军功是很看重的,非常非常的看重,花钱无所谓,花钱有回报,就值得。

从他收到消息的第二天开始,每日常朝就没有断过,因为他要享受大臣们赞颂他的丰功伟绩。

没错,功劳是人家的,李琩最多就是辛苦跑了个腿。

李林甫也是松了口气,西北的战事总算是消停了,再拖下去,将大唐的财政问题全都暴露出来,会出大事的。

他现在就仿佛是一座危楼的总工程师,支撑着大唐这座大楼不要倒塌,这是非常艰难的工作,远比拆倒重建更为艰难。

朝会结束之后,李林甫返回家中,在进入偃月堂的那一刻,脸上从早晨挂到现在的笑容倏然消失,整个人颓废的盘腿坐下,双手捂面。

他太累了,实在是想好好的歇一歇。

宗正寺少卿嗣齐王李珍,已经在偃月堂外等了很久,相府的管家不让他进,理由是右相乏累,正在小憩。

一直等到晌午,李珍才被人叫了进去。

他轻手轻脚的将一份公文放在李林甫面前,笑道:

“宗正寺今年的预算,还是要请右相批复一下的。”

李林甫当下正端着碗稀粥,闻言抬起筷子将那份公文夹了过来,然后再一页一页的夹起,直到阅完。

“这个事情不要找我,去找陈希烈吧,”李林甫淡淡道。

宗正寺的这份公文,还是去年的事情,圣人颁发诏书,在全国各郡县修建玄元皇帝庙,去年只是开了个头,今年才是大开支。

修庙这种事情,从前其实用不着朝廷调拨,地方上自己可以想办法,一座庙嘛,地方衙门都有公廨田,有自己的收入,实在不行,可以找当地的商人募集一些,再不行抢去,总是能够解决的。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叫做统一标准。

玄元皇帝庙修成什么规格,神像做成什么样,全国都是要统一的,而李隆基也豪气,他主动承担了这笔开支,当做是奖励天下百姓,今后可以在家门口祭拜玄元皇帝。

也算是统一信仰的一种国家级政策。

李林甫眼下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了,等到李琩回京,才是真正的犒赏三军,以圣人一向大方的尿性,还不知道要赏出去多少,他现在是一点都不敢动国库了,否则届时圣人赏赐,你拿不出来,折了圣人的面子,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他要推给陈希烈,而陈希烈管不了户部,自然也会往其它地方推,但绝对不会给李林甫再踢回来。

李珍一脸为难道:“户部出纳,都是要中枢门下披红的,右相不签字,没人敢签啊。”

“等他们签了,老夫再签,”说罢,李林甫摆了摆筷子,李珍无可奈何的告退出去。

国库没钱的事情,是不能让人知道的,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林甫当下拿不出钱给宗正寺,那就只能是拖了,拖到有钱的时候再说。

官大一级压死人,李珍是过继给了当今圣人的亲兄弟李隆范,即使如此,在李林甫面前仍旧是低三下四。

人家甩了甩筷子,他就得赶紧滚蛋,得罪了人家,宗正寺未来两年,什么款项都批不下来。

为什么是两年呢?因为宗正寺的主官嗣宁王李琳,还是有点牌面的,只不过眼下在服丧。

像这样的财政开支,李林甫每天不知道要面对多少,国库的钥匙在他手里管着,亏空了,圣人也只会找他算账。

难啊

这时候,李岫进来了,见他爹只是吃了一碗粥,便搁下碗筷,主动上去又给他爹盛了一碗,小声道:

“千难万难,这次总算是挺过来了,韦光乘已经派快马送信过来,阿爷要不要看一看。”

“你先看,看完念给我听,”李林甫将碗筷推开,示意女婢们将餐几收拾一下,他要开始办公了。

李岫点了点头,拆开信封,将信上的内容念了出来。

李林甫听罢之后,点头道:

“增加犒赏抚恤,这都是小钱,隋王给我省了大钱,小钱上咱们就不能在乎了,伏俟城设郡,也是势在必行的,届时让吏部从守选官员当中挑选一些出来,让他们去辅佐哥舒翰处理内政,我只给他免一年赋税,明年的时候,该交多少就得给我交多少,哥舒翰要是没这个本事,明年就换了他。”

李岫在一旁坐下后,皱眉道:

“十八郎偏袒盖嘉运的心思太过明显,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与节度使走的太近,圣人恐怕会不高兴啊。”

“他是例外,”李林甫淡淡道:

“皇甫只要在陇右一天,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盖嘉运那样的独断人物,因为圣人不允许,而隋王拉拢盖嘉运,已经形成与少阳院的对立态势,圣人是乐见的,这样一来,盖嘉运与圣人中间,便又多了一个上司,圣人可以通过隋王来控制盖嘉运,今后三法司但凡有弹劾隋王与盖嘉运的奏疏,中书门下全都压着。”

李岫又问道:“那么阿爷的意思,西海这块地盘,就按照十八郎的意思,交给河西节制?”

李林甫呵呵道:“谁不让我花钱,就给谁,同理,将来若是让我花钱了,那就换给别人。”

西海这块地方,如果给了陇右,河西势必会跟朝廷要钱,我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打了下来,你不给我,那就给赔偿我的损失,你要是给我,损失我也不要了,我就靠这块地自己赚钱回本。

韦光乘并没有返京,他还有很多收尾工作要做,但是在李琩离开之前,他就已经派人将所有事情做了一个汇总,呈报给了李林甫。

其中提到了臧希液。

李琩故意将牛仙客的那封信透露给了韦光乘,而韦光乘是聪明人,猜到牛仙客这是要托付后事了。

这对李林甫来说,是好事,虽然他也不清楚,牛仙客为什么要选择李琩。

即使李琩当下再膨胀,但终究名义上不是皇储,这是巨大的劣势,我呢,是因为跟太子已成不死不休,没办法,你图什么啊?

说起来,挺可笑,牛仙客是信了一个道士的话。

玄都观道士王皎,此人在长安非常出名,以相术著称,曾经在不认识杨玉环的情况下,看出此女将来贵不可言,也不知道他是蒙的还是咋地,总之因为这件事,他的名气更大了。

人在快死的时候,是非常迷信的,牛仙客也不例外,他希望自己死后在地下也能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又或者说,直接成仙。

王皎的专业是相面,不是修仙,但是名气太大了,所以有时候也会被人请去揽一些专业之外的活儿。

牛仙客毕竟是宰相,虽然推算国运这种事情,是朝廷坚决不允许的,属于谶言一类的违禁行为,但是他还是请王皎推算了一下,毕竟牛仙客特别关心国事,他还想知道,李林甫和李祎什么时候死。

而王皎告诉他,大唐的龙气在安兴坊,不在十王宅。

安兴坊还能有谁呢?李琩呗。

牛仙客当时就动容了,私底下仔细分析之后,越来越认为李琩会干掉太子上位,正巧臧希液此时来信求助,他便干脆将臧希液托付给李琩了。

其实牛仙客是因为有了王皎先入为主的推算,所以在思考的时候会逐渐朝李琩偏移,以至于得出了最后的答案。

一个是宰相,一个是道士,这两人每天在一起探讨玄学,而王皎确实有真本事,所以在牛仙客这里赚了不少。

胆子大才能挣到钱,他并不担心推算国运的事情会传出去,牛仙客无论如何都不会泄露,人家可不是杨慎矜,干这种事的时候,竟然还有婢女在场。

听起来牛仙客这种行为,似乎太过不可思议,实则在古代屡见不鲜。

教员的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实际上是给了所有中国人一次开智的机会。

但即使如此,迷信这种事情在后世,依然是非常火热的一个行业。

有一位富商得了重病,各地求医没有结果,然后被几个寺庙里的人盯上了,于是上门找到富商,说能给他续命五年。

富商即使不是个迷信的人,但是在所有医学手段对自己病情完全无效的情况下,还是想试一试的。

结果呢,钱也花了,法事也做了,半年就挂了。

他的儿女找上寺庙要说法,在双方争论的过程中,寺庙里的人得知富商之前出门旅游了一趟,是去的西边,于是便说富商五行属木,西方是金,金克木,是他自己破了自己的命理。

这件事最后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后世都有大把人信这东西,别说牛仙客了。

而牛仙客自然也希望续命,他的方式是金丹,而且也清楚王皎不是炼丹出身,于是便找了一位来自王屋山的道士帮他炼丹。

所以他挂了,就挂在李琩即将返京的前一天

“你确定消息是真?”

李适之大半夜的被儿子叫醒,猛的掀开被子起身,神情激动的看向长子李霅(zhà)。

李霅也是颇为兴奋道:

“还没有确定,但是左相府的人白天在购置丧葬之物,这一点是错不了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如果牛仙客是今天死的,那么他的家眷一定要向中书门下报丧,鸿胪寺肯定也知道了,找来杨銛问一问便知。”

他也是刚从宴会上回来,是在宴席上从别人嘴巴里听说的。

西北大胜的消息传来之后,举城狂欢,不单单圣人和官员们高兴,士子平民也是非常兴奋,所以这两天很多酒楼都是通宵营业,对此,戍卫京师的卫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鸿胪寺负责朝会仪节、宾客接待、吉凶仪礼,高级别官员的白事,是他们负责的。

如果牛仙客死了,需要第一时间报给鸿胪寺,因为牛仙客的葬礼,会是鸿胪寺上报,中书门下批准,国家出钱来给你办。

别以为葬礼花不了多少钱,在古代,葬礼的耗费,甚至要超过结婚生子等家庭大事,甚至可以说,它是人的一生,除了生前购置宅院之外,花费最大的一次。

因为陵寝相当于你死后的宅院。

开元二十九年,李隆基敕令:庶人明器限十五事,皆以素瓦为之,墓田方七步,坟高限四尺。

可见平民的丧事,都是特别当回事的,严重到了需要国家出台政策来限制你。

皇帝层面,有一句话来专门形容唐朝皇帝的墓葬规格,叫做“三分天下贡赋,以一分入山陵”。

而以牛仙客的品级,丧葬规模也是不小的,按制,人家的坟墓,砖瓦鸱兽要八万五千六百九十八口,营墓夫一百人,工资为绢七十五匹,加兵千人功役。

请人写碑文,正常价格是:马一匹并鞍衔及白玉腰带一条,韩愈就是靠这个赚钱的。

以至于刘禹锡形容韩愈为:手持文柄,高视寰海,权衡低昂,瞻我所在,三十余年,声名塞天,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总之,牛仙客的丧葬花费,应该会接近七八千贯。

李适之双眸闪动,道:“眼下什么时辰?”

李霅道:“子夜,父亲明日早点动身,在兴庆门外等到杨銛一问,便能知晓。”

李适之想了想,道:“不,你现在就去宣阳坊一趟,请杨銛过来,为父哪还能睡得着啊。”

说罢,他兴奋的光着脚下床,在屋内来回踱步。

李霅也兴高采烈的去了。

他接任左相的事情,如今已经算是板上钉钉了,圣人已经几次找他谈话,暗地里透漏给了他这层意思。

虽然李林甫一直以牛仙客养病为由拖着,但是眼下,人都死了,你拖不下去了吧?

李适之现在与杨玉瑶的关系更进一步,平日里自然也会刻意与杨銛亲近,所以大半夜的麻烦人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跟你关系好才麻烦你。

我就要当左相了,你不应该巴结我吗?

“深夜打扰,大郎勿怪,快随我进来,”

李适之就在大门口等着杨銛,见到人之后,先是看了儿子一眼,从儿子的眼神中得到肯定答案之后,激动之下,亲自走下台阶,拉着杨銛的手就往家里走。

杨銛也不等李适之开口,直接道:

“左相于昨日清晨驾鹤西去,我也是下晌才收到的消息,还没有来的及去左相府上,今日早朝,正要上报中书门下。”

“唉”李适之闻言,脸上装出一份悲伤的模样,叹道:

“事关重大,我听说之后,便第一时间请大郎来府一叙,以作求证,左相勤恳为政,如今弃世而去,怎不叫人哀痛。”

他是不能幸灾乐祸的,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牛仙客死了,他最高兴。

杨銛被带到静室之后,言语颇为巴结道:

“左相过世,相位空悬,宪台务必要抢在人前,也只有您可以挑起这副担子,让圣人放心。”

他早就从杨玉瑶口中得知,李适之是必然要上去的,故意这么说,也是表达自己支持李适之的态度。

“欸~~~我对这个位置并无期盼,”李适之故作深沉道:

“宰相任命,皆在圣心,你我就不要谈论这些了,大晚上的将你喊来,喝杯热茶吧,等到寅时三刻,你我一同去兴庆宫。”

杨銛微笑点头,开始与李适之喝茶谈心

李琩抵京的最后一站,是武功县。

驿站内,已经有来自长安的官员在这里迎接胜利之师的凯旋,当天夜里,驿站内摆设宴席,犒赏将士。

李琩一路劳顿,实在是太累了,主持开宴之后,与大家随意喝了几杯,便返回居所准备休息。

一路骑马,屁股都快骑烂了,每天在马背上一上一下的颠簸,导致他近来的胃口也不好,整个人瘦了一圈,人也晒黑不少。

如果白白净净的去,白白净净的回,别人还以为你在陇右享福呢,如今这番模样,一看就是受了苦,出了力,人们就会觉得,隋王确实是辛苦了。

李琩刚刚才睡下不久,武庆轻轻的将他拍醒,小声道:

“杨三娘来了,在门外。”

李琩本来还迷糊着,闻言顿时清醒道:“她来干什么?让她走。”

当下驿站内,酒宴正酣,一个个喝的正尽兴呢,都没有睡觉,杨玉瑶在这时候来找自己,李琩也担心会被别人撞见。

“我刚才也劝了,劝不走,杨三娘说是正事,”武庆苦恼道:

“让她进来吧,小心被人看见。”

他说的被人看见,是指李峘李岘兄弟俩,因为他们俩也住在这个院,眼下还没有回来。

李琩无奈起身:“让她进来吧。”

不一会,浑身罩着一件宽大斗篷的杨玉瑶,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也不掌灯,就这么摸黑的来到李琩榻边,小声道:

“十八郎?”

“嗯,”李琩嗯了一声。

杨玉瑶正色道:“你别嗯,说句话。”

她是要确认一下坐下榻上的是不是李琩,虽然她已经闻到了李琩身上的味道。

李琩心知不对劲,对方今晚绝对不是来跟他私会的,必然是有正事:

“到底怎么回事?”

杨玉瑶伸出手,在李琩身上来回摸了摸,确认是熟悉的手感后,小声道:

“你明天不要进京,最好称病在驿站住几天,高将军托我给你带话,你这次回来,要低调,先让李光弼和王难得入京,等你养好病了再回去。”

李琩瞬间反应过来了,基哥是不想让他出风头,让所有人都忽略掉西北的仗是在李琩的主持下打赢的。

“高将军是代圣人传话?”李琩问道。

杨玉瑶干脆摘掉斗篷,脱掉靴子上榻,靠近李琩小声道:

“你想什么呢?圣人怎么会有这种交代?是少阳院那边对你意见太大,打算在你和盖嘉运的关系上做文章,高将军想做这个和事老,三娘又有身孕不能来见你,只能托我来了。”

李琩眉头一皱,陷入沉思,难道真的是高力士自作主张?

不会的,高力士绝对不会背着圣人安排这种事情,多半还是李隆基自己的意思,杨玉瑶是被高力士哄骗了。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我辛苦一趟,回来什么落不着?

“我要是不依呢?你说高力士会不会记仇?”李琩道。

杨玉瑶一听这话,顿时焦急道:

“高将军嘱咐我的时候,语气非常严肃,很少见他那个样子,我当时都吓的不敢多问了,你最好别得罪他,这次咱们就暂且依了他,今后若是有事求到他头上,他也不好推脱不是?”

李琩笑了笑,基本可以确定,肯定是李隆基的意思了。

高力士如果要做和事老,也一定是好言相劝,能劝动就劝,劝不动拉倒,绝不会给杨玉瑶一种事关重大,不得有误的感觉。

看样子基哥是不想给自己论功劳,打算稀里糊涂的含混过去。

少阳院那边,太子肯定是怨气不小,说不定也已经有所动作,基哥这么做,多多少少肯定有安抚太子党的意思。

毕竟李琩这次积攒的威望,已经可以对少阳院造成压力了,太子党绝对不能允许他踩到太子头顶。

“嗯,那我就不回去了,”李琩点了点头。

没办法,他倒是想回去,但就怕违逆基哥意思,回去之后基哥收拾他。

杨玉瑶这才放心,抚着胸口道:

“你这次太出风头了,自从你到了鄯州之后,整个长安都在议论你,尤其是你拿回石堡城,长安已经有传言说你比太子更贤明,更宜为储君,这种风口浪尖上,你躲一躲只有好处,否则你大摇大摆的回去,少阳院立即就会对付你。”

李琩点了点头:“暂时避避也可以,但我和太子翻脸是迟早的事。”

“那也等我拿下李适之再说,”杨玉瑶着急道:

“牛仙客死了,今晨刚死的,李适之要接班了,这个时候妄动,如果将李适之推向太子那边,对你极为不利。”

李琩顿时一震:“牛仙客死了?”

“真死了!”杨玉瑶重重的点了点头:“杨銛第一时间就告诉我了。”

李琩忽然皱眉道:“嘶拿下李适之?什么意思?你们好上了?”

杨玉瑶本来想要解释一下,但是小心思作祟,故意道:

“嗯,你不在长安,我总需找个人慰藉,正好他出现了。”

啪的一个巴掌扇在杨玉瑶脸上,李琩沉声道:

“你怎么这么贱?”

杨玉瑶捂着脸,不怒反笑,咯咯咯咯的不停的笑。

李琩瞬间意识到,打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