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胆子小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五十五章 胆子小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对李光弼这个人有多大好感,谈不上。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喜好,李琩不会因为对方在历史上非常牛逼,就刻意去拉拢结交。

交朋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也需要缘分,李琩觉得,自己跟李光弼,似乎没有那个缘分。

一大帮子的人围在院子里吃羊肉,气氛非常好,或坐或蹲或站,都比较随意。

看上去,似乎五六个人就能吃掉这头羊,实际上,一只羊足够二十个人吃了,这玩意是看着能吃下,实则吃不了多少,因为太实在,太顶饱。

撒一把盐就足够了,不需要其它佐料。

“军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卑职还是不要跟着隋王回长安了,”李光弼啃着羊肉小声说道。

李琩笑了笑,抹了一把嘴,道:

“怎么?担心去了,就回不来了?”

李光弼呵呵一笑,低头不说话,算是默认了。

他知道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离开赤水军,甚至都包括皇甫惟明,因为皇甫惟明看重的是他这个人,不是赤水军副使的身份。

如今他身上有了俘虏敌军大将的功劳,放在藩镇是板上钉钉的一镇主将,就算不在赤水军,去了其它地方级别也不会低。

但是李光弼肯定不想走,因为赤水军兵马使距离一镇节度使,已经非常近了,最多熬个七八年,将老一辈都熬下去,差不多就轮到他了。

但是皇甫惟明认为李光弼回了河西会被打压,所以劝李光弼向朝廷递交申请,留在陇右任职。

皇甫非常看好李光弼,打算为少阳院扶持这颗新的将星。

“你和王难得,都要跟我回长安,”李琩将碗放在一旁,道:“这对你们俩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想不想听听为什么?”

李光弼点头道:“卑职洗耳恭听。”

李琩继续道:

“我能理解你希望留在藩镇的念头,而且我也支持你留在藩镇,但是你今后想要往上走,还是要让长安记住你的名字,慕容阿波谒是被你杀的,索达赤是被你俘虏的,郎支都被王难得阵前斩杀,这样的功劳,朝廷必然是希望你们入京献俘的,而你们这一趟去了,会在长安勋贵以及百姓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对你将来的升迁变动,有很大裨益,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头,你现在非常需要让天下人知道,河西有你李光弼这么一号人物。”

李光弼听罢陷入沉思,他当然希望自己名头响亮,人尽皆知,但是眼下的情况是,他认为盖嘉运以及皇甫惟明,都不希望他继续留在赤水军。

那么这俩人背地里会如何运作,谁也不知道,也许突然一天,调动的诏令就送到他手上了。

他今天来找李琩,就是希望对方帮忙跟盖嘉运打个招呼,高抬贵手。

至于皇甫惟明的小动作,他倒是不怎么放在心里,盖嘉运不点头,皇甫也没能耐将他从河西要走。

虽然他是圣人安排的,但是军中有惯例,当你无法领导一支军队的时候,圣人只会换了你,就像滕哈赫被曼联解雇一样。

而盖嘉运一句话,就可以让赤水军反他。

眼见对方沉默,李琩笑着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

“放心,我将你带走,自然会将你送回来,我知道你也许信不过我,但我一定能帮你做到。”

“不会不会,卑职怎么会信不过隋王呢?”李光弼赶忙道。

实际上他心里也是吃不准的,嘴上答应的事情,有时候是可以不作数的,即使隋王是真心实意,但其它外界因素是否会影响结果,谁也不知道。

只听李光弼道:“盖帅与我之间,应该是有些误会,卑职希望隋王能做个中间人,至于盖威对我的成见,我会找机会亲自登门请罪。”

“你呀你,”李琩指着李光弼笑道:

“你也太小瞧盖嘉运了,他如果真的是小肚鸡肠,没有容人之量,河西那么多将领,会对他死心塌地吗?”

李光弼对盖嘉运的个人魅力,是非常敬仰的,但是两人之间呢,有条无法修复的裂痕,那就是李楷洛的死。

“盖帅之品德,卑职惟有仰慕,”李光弼道。

李琩点了点头:“给盖嘉运的信,我前天就派人送出去了,信里面主要谈的就是你的问题,尽管安心,赤水军需要你这样的大将坐镇,无论是圣人还是我,还是盖嘉运,都属意你,不要多想了,休息几天,跟我回长安。”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光弼肯定是满意了,于是转移话题,开始与李琩聊起了这段时间的战事。

他们的话题当中,自然避不开一个人,郭子仪。

郭子仪以驻防积石城为由,没有来鄯州,而且人家与李思恭完成城防交接之后,就会离开陇右,返回朔方。

也就是说,他和李琩这对翁婿,不会见面。

不过李琩带来的郭子琇,眼下就在积石城,是李琩派去慰军的

“你这个人,隋王就在鄯州,离这里又不远,应该去见见的,”身为大哥,郭子琇自然认为弟弟找理由不去鄯州而感到不满。

人家是大总管,你该见吧?还是你女婿?该见吧?

你倒好,找理由也不找个靠谱点的,大战结束了,你留在积石城算怎么一回事?

眼下的屋子里,郭子仪的三个儿子也在,老大郭曜,老二郭旰,老三郭晞。

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算是被郭子仪用到极致了,他眼下拢共就三子四女,三个儿子全在身边了,他也不担心万一出点差池,绝后了咋办?

郭子仪只是呵呵笑着,面对兄长的埋怨也不吱声。

老三郭晞也顺着他大伯的话,劝说其父道:

“总是要见一见的,都说丑媳妇终须见家翁,阿爷倒好,岳父羞得见女婿,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啊。”

他是三兄弟当中唯一见过李琩的,因为前年的时候,他还在朔方进奏院上班,是与李琩的属官郭英乂一起离京去的朔方,他留在了自己亲爹的振武军,郭英乂留在他哥的安北都护府。

老郭家在中枢没人了,所以眼下都寄希望于靠边功光耀门庭。

郭子仪是少有的不在儿子面前摆威严的父亲,要不然历史上他的四儿子,也不会被他惯的醉打金枝。

听到儿子的牢骚,郭子仪也只是道:

“朔方还有很多事情,我不能在此滞留,尽早交接尽早离开,将来总是会见面的,也不急在一时。”

说罢,他看向大哥郭子琇道:

“四娘应该出月子了吧?”

郭子琇一脸没好气道:

“当然,你可算问起你女儿的事情了,四娘的儿子,是被圣人亲自赐名的,叫李佶,隋王眼下需要支持,你这个做岳丈的,休想能够袖手旁观。”

当大哥的,自然了解自己的弟弟,他清楚郭子仪刻意与李琩保持距离,是不想掺和进皇子们的争斗当中。

你想置身事外?可能吗?你闺女是人家的王妃,将来隋王遭祸,你能躲的了清算?

长子郭曜此刻也皱眉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隋王眼下太过耀眼,就算没有别的心思,别人也不会信了,想要保全自身,还是要争一争的。”

郭子仪挑眉看向长子,道:“年轻人就是胆子大啊,你知道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郭曜毫不犹豫道:“知道啊,隋王眼下的处境,与少阳院已经是水火不容了,太子将来一旦继位,咱家没有好结果的,阿爷可以不喜欢隋王,但别忘了,四娘是王妃,还诞下了嫡长子,我要是太子,第一个拿咱们家开刀。”

郭子琇也小声道:“瞧见没?大郎都比你看的通透,如今隋王内有右相佐助,外有盖嘉运支持,完全是有希望的,王府的属官早就看明白了,隋王跟太子将来,必有一战,我们都做好心理准备了,你身为岳丈却想躲清闲?躲的了吗?”

郭子仪笑了笑,没有反驳。

他是在禁军干过的,又受过宁王的指点,比他大哥看的更清楚。

圣人是不会更换储君的,隋王风头越盛,死的越快。

眼下的风光,不过是圣人在拿隋王压制少阳院,等到真正交接的那一刻,圣人只会选择处死隋王,好让太子顺利接班。

所以郭子仪很清醒,自己这个女婿要面对的敌人不是太子,而是圣人。

圣人在逗你玩呢,你还真信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确实被李琩绑架了,这么近的关系,太子继位之后,肯定会收拾他,即使他什么都没有做。

“你们都不要乱来,这些话也切莫传了出去,”郭子仪看向其兄长道:

“阿兄回到长安之后,去一趟华阴,让你弟妹收拾一下,来灵武居住吧。”

他希望妻子王氏能来朔方,万一长安发生变故,能躲一个算一个。

李琩这次携大功返京,必然要与少阳院发生冲突,谁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呢?

郭子琇冷笑一声,道:“你真是怂瓜。”

是郭子仪怂吗?不是的,他胆子小,是因为他比其他人看的更清楚,他也确实怂,因为他不敢跟圣人做对。

如果将来有一天,他察觉到圣人确实有易储心思的话,他比谁的胆子都大。

刚硬易折,柔者长存,胆子小的才能有大作为。

中枢有几个胆大的?一个都没有,胆子大的要么被罢官,要么被赐死,小心才驶得万年船啊

与人相处,首先你要了解这个人。

李琩一直都觉得,李光弼是个小心眼,记仇的,如果你不帮他,他会一直记在心里,将来李琩对他多少的好,都抵不上这次对他的不好。

记仇不记恩,是很多人的本性。

李琩也就干脆好人做到底,将盖威和李光弼都叫来,当着他们俩的面,表达了对李光弼支持的态度。

他不担心得罪盖威,盖威这个人好哄,你给他一巴掌,他生气了,转头给个甜枣,气儿就消了。

那么李光弼麾下的赤水军,李琩下令由白孝德暂代军务,先一步率军返回河西,一直等到李光弼从长安回来。

李光弼肯定是要送一送的,也需要嘱咐心腹白孝德一些事情。

趁着这个空档,李琩去了盖威的骑军大营。

“是不是不服气?”李琩朝盖威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坐下。

盖威一脸不服气道:

“卑职只是不清楚,隋王为何要照拂他?这个人是没有立场的。”

他话里的意思是,我们家选择站在你这边了,你应该向着我们才对。

李琩也懒得再拐弯抹角了,毕竟盖威似乎完全看不懂形势,于是他坦白道:

“李光弼是圣人派在河西,制衡盖帅的,正如杜希望在陇右,你小子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盖威一愣,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门外,赶紧走近一些坐下,惊诧道:

“这只是隋王一人的看法吧?”

李琩呵呵道:“你爹,你哥,都清楚。”

盖威嘴角一抽:“那他们为什么不告诉我?”

“不让你知道,就是因为盖帅故意让你在赤水军给李光弼找麻烦,让他不自在,”李琩冷笑道:

“若是让你知道了,你还有胆子打压李光弼吗?”

盖威想了想,还别说,真没这个胆子,他要是知道李光弼的后台是圣人,哪敢像现在一样频频跟对方对着干啊。

“这么说,我对李光弼都做了些什么,圣人都知道?”盖威已经有些后怕了。

李琩摆手道:

“那倒不至于,李光弼不过是一个狗腿,狗腿能总是跟主人发牢骚吗?但是你今后,还是要维持现状,我今早训斥你,是做给李光弼看的,不是让你真的改,无论是你阿爷还是你兄长,都不希望李光弼真的执掌赤水军,但又不能让这个人离开赤水军,如何把握这个尺度,还是要靠你了,但不要做的太过。”

盖威深吸一口气,茫然的点了点头。

他是相信李琩的,因为他崇拜他哥,盖擎给他的信中说的很清楚,要事事听从隋王,而他也从父亲那里知道,他们家现在是跟人家绑在一起的。

李琩在大营没待多久便离开了,当领导就是这样,需要照顾这个的情绪,还需要照顾那个的想法,还要给所有人一种,我信得过你,我非常看好你,我很想重用你的感觉。

因为领导是不做事的,你得哄好下属为你做事。

刚一回到节帅府,被臧希液从石堡城替换回来的王人杰便凑过来小声道:

“人没了。”

李琩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愣道:“什么人没了?”

王人杰继续道:“徐少华回来了,押送假王孝德去京师的左卫军士,没了。”

李琩顿时双目一眯,沉声道:

“将人带来。”

王人杰点头离开

床上坐着人,小板凳上坐着人,两条长凳上,也各坐了三个人。

拥挤的屋子里,李琩信得过的心腹手下,都来了。

而李琩自己,还是坐在小火炉前,听着徐少华将事情的过程详述完毕。

从鄯州至长安,这条线上的驿站是非常多的,是大唐消息传递最为频繁的驿线之一。

李琩派出去,名义上押送王孝德进京的二十名卫士,在伏羌县休整过后,便再没有出现过。

徐少华为了确定情况,带人继续东进,在沿路的各个驿站搜索寻找,找不到任何出入记录,驿站也没有人见过左卫这些人。

而这些左卫军士沿途要在哪些驿站补充住宿,是事先都约好的。

那么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人被灭口了,还被毁尸灭迹。

“看来韦寺卿猜的没错,白狗那件事,还真是皇甫做的,”严希庄皱眉看向李琩,道:

“王孝德眼下还在我们手里,只要带回长安,早晚能问出实话。”

裴迪则是摇了摇头,说道:

“看透不说透,如果这事真的是皇甫做的,就没法追究了,否则便是与太子撕破脸,府主眼下的形势,还不宜如此,但这王孝德这个人,我们还是要牢牢控制在手里的。”

小屋内,王人杰、徐少华两个河西兵都在,因为这两人老练稳重,是能藏得住事的,当下非常得李琩信赖,经常能够参与进来李琩的私密会议当中。

有些人,既然选择用,就要放心的用。

王人杰道:“但是他们会不会已经发现,杀的并不是真的王孝德呢?”

“应该不会的,”武庆道:

“若是换成我,我肯定不会派一些认识王孝德的人动手,因为你如果知道王孝德是谁,就未必敢下这个手了。”

没错,是这个道理,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河北军士都知道安禄山是在造反,他们还会跟着造反吗?他们真的以为是清君侧,对付杨国忠呢。

李琩继续询问徐少华道:“有没有查探到一些可疑人的踪迹?”

徐少华看向裴迪手里的一份小册子,道:

“各个驿站的进出记录,全在那上面,大多都是商旅,以及长安方向来的辎重队伍,我问过驿站的人,他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反常的地方,伏羌县周边我也探查过来,没有查到任何线索。”

李琩点了点头:“人家既然敢做,肯定不会让你查到。”

“但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可以猜到,”严希庄沉声道:

“此事关联极大,说明皇甫已经有心对府主下手了,如果是太子授意,事情将非常严重。”

武庆皱眉道:“言重了,不要胡乱攀扯。”

事实上,武庆比严希庄想的还严重,只不过不希望严希庄明着说出来,太子与隋王的矛盾,大家都知道,但你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挂嘴上。

严希庄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可以议论皇甫,但不能牵扯太子,那不是他能牵扯的,于是赶忙噤声,对于武庆的提醒投去感激的目光。

牵扯到太子,保不准会有人反水的,确实需要设防。

而像严希庄这样中过进士的人,自然希望有更大的舞台来展现自己的能力,李琩,是唯一能给他这个舞台的。

李琩沉默片刻后,道:

“正如裴迪所言,此事不要声张,有些事情我们心里有数就好,没必要非得求个水落石出,我们这次商议,故意避开了李峘李岘,他们恐怕已经多想了,他们那边,我来应付,将王孝德看好了,不准任何人见到,等回到长安,再做打算。”

众人点了点头,各自散去。

老三李岘,晚上是住在李琩屋子里的,但是白天,他会和元载一起,负责犒赏三军的筹备安排。

虽然实际事务,是韦光乘在做,但是总管府这边,肯定也是需要协同的,李琩不签字,军饷和抚恤就发不下去。

而李岘就是负责整理之后,找李琩签字的。

至于老大李峘,则是负责与一众将领复盘整个战事过程,以备回到长安之后圣人问询。

当天夜里,大家脱衣服睡觉。

古代的晚上,没啥可以消磨时光的东西,夫妻呢,就是传宗接代,如果一群男人,那就是谈天说地了。

武庆先起的头,聊起了今年的上元宴,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白狗的事情上面。

忽然,李琩侧身转向对面的李岘,道:

“王孝德还在节帅府,被带回京师的那个是假的。”

李岘一愣,猛的坐起身,惊讶道:“这这”

李琩笑了笑:“不要跟别人说,包括你兄长。”

李岘惊讶过后,赶忙道:

“隋王做这样的安排,是担心王孝德被灭口?”

李琩道:“上路的那个假的,已经被灭口了。”

李岘嘴角一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清楚,最怕王孝德进长安的,肯定是皇甫,倒不是因为白狗作祟的事情真的是被皇甫指使的,而是因为长安一定会将这件事定性为,就是皇甫指使的。

长安的司法部门,看似都不在李林甫手里,但最后的决定权,还是人家。

而李林甫,是肯定希望借机办了皇甫的。

李岘苦口婆心的劝说道:“一定不是皇甫做的,隋王要彻查清楚,不能冤枉他,牵扯太大了,这件事,真的没必要这么办的。”

李琩淡淡道:“我也希望不是他做的,所以回京之后,我暂时不会将王孝德交上去,我会自己私底下调查,我不会冤枉他,但也不会排除他。”

李琩今晚故意这么说,就是要借李岘之口,让李峘知道。

虽然他嘴上提醒李岘,不要告诉你哥,但人家是亲兄弟,怎么可能不说。

那么李峘知道之后,有很大可能,是会告诉皇甫的,因为他们都是太子党。

这样一来,王孝德在李琩手里一天,就等于李琩捏着皇甫的一个把柄,后者会投鼠忌器,至于怎么利用,李琩还没有想好。

但是从今往后,皇甫惟明只怕是吃不好,也睡不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