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四十章 中枢大官候补第一顺位

李峘、李岘,元载、张巡、吕諲,这是李琩挑选的五位总管府成员,其余的都是出自他的幕府。

他派武庆通知大家,明日巳时(早上九点),所有人在明德门外碰头,然后直奔陇右。

现在通知你,是要告诉你,睡不睡觉看你们自己,反正明天赶路的时候,你们别瞌睡。

李琩是自己一个人回去的,韦妮儿肯定是要熬夜过节的,杨绛更走不开。

赶路是要骑马的,李琩可不愿意在马背上打瞌睡,万一摔下来,非死即伤。

这一次离京,他从左卫挑选了三百人,由翊一府中郎将韦寡悔统领,右金吾五十名河西兵随行,李晟统领。

郭淑知道丈夫天明后会离京,所以一夜未眠,一直在清点丈夫出行需要准备的印玺、文书、衣物、干粮等物。

她并不担心丈夫的安危,因为李琩这个级别,一般在大后方,不会去前线。

而郭子仪当下的危险处境,她又不知道,所以也谈不上有多么担心,最多是担心丈夫气候不适,水土不服,患病而已。

长安依然处在狂欢之中,而李琩却早已睡下。

上元节三天,三天都非常的热闹,只有在每日早上八点九点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冷清局面,因为大家要歇一歇,十点一过,便又是百戏游行,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所以李琩挑选这个时间离开长安,是比较顺畅的,城内不会拥挤。

张巡今年三十三岁,正值壮年,这个年纪本该是无限热情,追求上进的黄金年龄,但是他却在东宫任职。

人家是中了进士的,分配到太子通事舍人,已经足足六年,仿佛钉死在了那个岗位上,一步都挪不动。

这个官职其实不算差,品级也配得上进士,但是呢,眼下是个虚职,只有基本工资,没有绩效奖。

空荡荡的东宫,给人一种无比荒凉的感觉,再火热的心,住在那边久了,也会被浇凉的,何况他住了六年。

他对太子,是没什么情谊的,也谈不上臣属,毕竟东宫就是个摆设,除了有限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几乎都见不到太子本人。

再者他刚进东宫的时候,太子是李瑛,所以太子李绍也没有将张巡当成自己人,也不认为张巡有多大本事。

如今憋在一个地方五年之久,终于有机会外任,张巡肯定是无比激动的,他从早上六点开始,便带着四个随从等在了明德门外。

长安白天是温暖的,但是早晚温差很大,尤其是清晨。

张巡冻得直流鼻涕,但人却仿佛一尊雕塑一般,站的笔直,面朝明德门,几乎一动不动。

好不容易有一次外出的机会,他希望自己能给隋王留下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

五个人连一匹马都没有,因为张巡比较拮据。

他的俸禄本就不多,又不是实职,没有一点额外收入,家里又养着七八个人,老家河东祖田也不多,收上来的田税,全都用来给儿子读书请老师了。

他是卷上岸了,但儿子还没有,加上儿子又不在跟前,他也没办法亲自教导,所以家里本来的两匹马也给卖了,倒是有头驴子,不好意思骑出来。

他身边的四个随从,都是他小时候在河东的家仆,也是玩伴,从小一起长大。

六年前进京参加科举的时候,四人护送他进京,便也随着在长安定居下来,宅子是租的,每年七百贯的老破小。

四个随从,每人配一柄横刀,背上还挂着一张长弓,箭囊三十支箭的标配,没有甲胄。

大概等到七点半,左卫府的三百卫士从明德门而出,为首的一人甲胄鲜明,一看就级别不低。

张巡凭借队伍甲胄上的左卫徽记判断出,对方应该跟他一样,都是要去陇右的。

但是他没有上前打招呼,因为为首的那名将领一脸的傲气,模样颇为不近人情,而他呢,又不是个能弯腰低头的,于是便移开目光,只当做没有看到。

进士,是科举中最牛逼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属于当年度水平最高的一拨人。

每年录取的进士名额不是固定的,定额的话容易出现滥竽充数,大多数情况下是二十来个人,历史记载最多的一次,是天宝十二载,有56个。

为什么是这一年呢?因为这一年李林甫死了,杨国忠掌控了铨选,有意从进士中培养自己的班底,清洗李林甫党羽,所以加设了很多名额。

但他运气不好,两年后安禄山便反了。

大唐一直以来的惯例,进士是优先提拔的,所以一般中了进士的人,本身便有一股子傲气。

虽然眼下过的不尽人意,但是张巡还是不愿看轻自己,或许是文人的傲骨吧。

左卫这位统领,便是翊一府中郎将韦寡悔,级别不低了,出身京兆韦氏勋国公房,他的爷爷跟韦家恶钱集团话事人韦昭明的爷爷,是亲兄弟。

这个人胖乎乎的,坐在马上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当他的坐骑很可怜。

韦寡悔也看到了张巡,但是彼此并不认识,再加上张巡一行五人的装束看起来跟猎户似的,也就没有上前打招呼。

他麾下三百人,四百马,还有二十辆马车驮着辎重,此刻已经纷纷下马,原地等待李琩。

接下来出城的,是李峘、李岘兄弟,这哥俩在长安也是非常低调,主要是不敢高调,别人的爹如果牛逼,儿子也会跟着很牛逼,他们正好相反,必须等到爹死了,才能牛逼。

信安王活着一天,他们都不能太张扬,只要一死,这俩肯定会被越级提拔。

大哥李峘长相比较粗糙,一看就是受过苦的,在长安养尊处优多年,仍是消除不了年轻时候在陇右给他留下的痕迹,浓密的胡须粗犷的脸。

老三李岘就是白白净净了,人也比较深沉,少言寡语的。

兄弟俩就带了一百多名随从,老少皆有。

“南宫郎,三郎,二位这么早离城作何?”韦寡悔见到两人,笑呵呵的上前打招呼。

老大李峘微微点头,道:“跟你一样,去陇右。”

韦寡悔笑了笑,点了点头,他其实也猜到了,毕竟兄弟俩一看就是要出远门,谁又会在上元节出远门呢?

李峘兄弟俩是知道队伍名单的,其他人都不知道。

从前的时候,侍郎、郎中、员外郎,都可以被称为南宫郎,因为他们的办公场所,都在宫城南边,但是发展到现在,就成了某一位极有前途的郎君的雅称。

也就是说,皇城里只有一个南宫郎,这个人将来可能会直接进中枢,属于中枢大官候补第一顺位。

所以别看李峘现在只是工部屯田郎中,他爹一死,直接进中枢。

老三李岘与韦寡悔寒暄几句后,便径直过去与张巡打招呼,因为李岘也是东宫通事舍人,这两人是同事,还是在一个衙门上班。

整天闲的蛋疼,除了聊天就是聊天了。

韦寡悔这才知道,那个面容古板,模样看起来跟个悍匪似的,竟然在东宫任职,还是个进士?

长成这样,也能中进士?

没错,进士也是看长相的,张巡的模样确实很凶,属于一眼看上去,就像个杀人犯。

韦寡悔要是城内巡查的话,见到这样的人,一定会上去好好盘问盘问,凶神恶煞的,让人看着就不舒服。

也就是这时候,大家的目光看向城门方向,一辆华贵的马车从明德门而出,随车的侍卫都穿着甲胄,整个队伍非常彪悍,属于一眼惹不起。

“王忠嗣?”老三李岘皱眉道:“他好像没有回京吧?”

韦寡悔哈哈一笑:

“三郎久在皇城还不知道,大将军的女儿从太原抵京之后,日常出行便一直乘坐大将军的车辇,虽然逾制,但没有人会说闲话,圣人也不会在意。”

王忠嗣的级别,马车是非常华丽的,随行人员可以配甲,这是圣人特批,按理说,也只有王忠嗣可以使用这样的乘舆级别,他女儿指定不行。

但是呢,人家不还是圣人义子嘛,王韫秀是可以称呼圣人祖父的。

所以也就没人管她了。

“她来干什么?”老三李岘皱眉道。

韦寡悔摇了摇头,笑道:“这我去哪知道啊?不过看样子,好像是在等人。”

“不会是要去朔方吧,与我们同行一程?隋王没打招呼啊?”李岘话刚说完,便见城门方向跑出来一个年轻人。

只身一人,背上背着包裹,肩上还搭着塔链,腿上绑了束脚,一看就是个要出远门的。

那人出城之后,见到王忠嗣的马车,脸上表情一瞬间显得非常尴尬,愣在原地三秒之后,便朝着李峘等人的方向跑了过来:

“诸君在上,小人元载,敢问可是隋王护军?”

老三李岘当即挑眉道:“你就是元载?既然白身,隋王为何要招募你入总管府,你小子跟哪位沾亲带故啊?”

说罢,李岘看向王忠嗣的马车。

他是个极为聪明的人,已经猜到元载多半是跟王家有关系。

“小人也不知道啊,不瞒诸君,小人并未见过隋王,不知为何会被隋王选上,”元载一脸卑微道。

这时候,从远处的马车上走下一位少女,径直朝着他们这边走来。

“小女王氏,见过诸位郎君,”王韫秀今天非常的客气,毕竟心上人要出远门了,她自然希望路途上有人能照拂着点。

李峘笑道:“可是大将军的女儿?”

“正是,家中排行十二,”王韫秀微笑道:“此番路途辛苦,小女这位友人,便托付给诸君了。”

“自然自然,”

李峘一脸懵逼的点了点头,他很想问问,元载是你家亲戚,还是王忠嗣的门生?但想了想,还是不要问一个女人了,待会可以问隋王嘛,他肯定知道,要不然为何会招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白身呢。

但是,王韫秀接下来的一句话,他已经不用再问了。

只见王府的侍卫牵过一匹青海骢,王韫秀接过之后,直接将缰绳递给元载,道:

“元郎定要珍重,我在长安等你。”

好家伙李峘等人顿时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敢情是王忠嗣未来的女婿啊。

都说女生外向,这也太外向了吧?私定终身?王忠嗣能看上一个白身?

这小子什么来历啊?竟然让王忠嗣的女儿还未出阁,便以元郎相称?有意思有意思,现在的小年轻,越来越开放了。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好女人,千金之女,见元载拒不收下那匹名贵的骏马,王韫秀直接便将对方的包裹和褡裢强行取下,放在马背上,俨然是一位正在为丈夫送行的妻子。

元载尴尬到了极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来送他,但是王韫秀还是来了,而且还当着这么多的人面。

殊不知,这是人家王韫秀故意这么做的,就是要给他撑腰,以免其他人在路上欺负他。

冲着王忠嗣的面子,李峘等人肯定不会冷落元载。

而李琩,是与吕諲一起出城的,对方是被高力士亲自打了招呼的,所以早早等在隋王宅的大门口,后被李琩邀请进府一起吃了早饭,这才慢悠悠出城。

不早不晚,抵达明德门刚好巳时。

“见过隋王,”一众人朝着李琩行礼。

李琩下马后,眼神在众人身上环顾一圈,笑道:

“大家都互相认识了吧?”

“差不多吧”老三李岘笑了笑,非常有眼色的上前帮着李琩牵马,其他人也随后步行,朝着西面的官道行去。

这帮人也是第一次合作,肯定不可能一见面啥也不说直接赶路,大家需要知晓此行的具体目的以及详细方案,最应该的,就是先彼此认识一下。

王韫秀一直想找机会与李琩交代一下,但是很可惜,李琩好像完全将他忽略了。

所以她也跟着队伍赖着不走,必须亲自嘱咐李琩一番,她才能放心。

李琩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幕僚认识,随后听到背后一阵窃窃私语,转头一看,是王韫秀与一脸尴尬的元载在说悄悄话。

“这个姑娘好面熟啊?”李琩装傻道。

王韫秀一愣,心里的不满顿时减退,原来不是冷落我,而是没认出我来啊?

“叔叔记性好差,两年未见便不识得侄女了吗?”王韫秀上前笑道。

李琩挑了挑眉,眼神虽然是在王韫秀的脸上打量,实际上脑子里已经回忆起了对方那晚的大白屁股。

“嘶~~~十二娘?”李琩恍然道:

“你怎么在这里?你身边这位是?”

“小人元载,见过隋王,”元载第一时间上前几步行礼。

王韫秀则是一脸诧异道:“人是你招募的,你不认识他?”

李琩装作一脸疑惑的在两人身上扫了扫,皱眉道:

“你们俩什么关系?你阿爷知道吗?”

“自然是知道的,隋王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你不认识他,为什么招募他做你的幕僚?”王韫秀一脸疑惑道。

李琩沉声道:“别问那么多,这不是你该问的。”

王韫秀一愣,撇了撇嘴,还真就不敢问了。

圣人的一众皇子当中,她与太子关系最好,与李琩关系最差,虽然性格刁蛮跋扈,但也不敢跟李琩斗嘴。

“立即回去,今天的事我就当做不知道,还未出阁便与男子拉拉扯扯,成何体统?”李琩脸色阴沉道。

王韫秀不敢说话了,躬身纳福之后,依依不舍的看了心上人一眼,然后转身离开。

“王忠嗣是要脸的,今天的事,你们都不要外传,”说罢,李琩看向元载,皱眉道:

“你是嫌自己命长吗?长安脚下也敢乱来?她不懂事,你也不懂?”

元载一脸惶恐道:“不怪十二娘,都是小人的错,多谢隋王搭救。”

“自然是你的错,”老大李峘调侃道:

“能拐了王忠嗣的女儿,你小子比起严武也不差多少了,话说,你是洛阳人?”

一听到这话,元载更尴尬了,姓元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好处,反而带来更多的屈辱。

“小人”元载正要说话,被李琩抬手打断。

只见李琩道:“别小人小人的,你现在是我的幕僚,称卑职即可,你跟着王子杰,去前面探路。”

元载感激李琩为他解围,行礼之后,跟着王人杰走了。

老大李峘见人走远之后,好奇的询问李琩道:

“他出身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犯官之后?”

李琩一脸无奈道:“我说大郎,你的好奇心一向都这么重吗?非要刨根问题?”

“你现在不说,我将来也能查到,”李峘哈哈一笑。

大家都是宗室,肯定要比其他人关系更近一些,虽然李琩几乎没有跟信安王府打过交道。

但是呢,信安王跟宁王走的很近。

因为当年就是宁王负责敲打李祎,让对方一步一步的意识到,再高调下去会出大事,从那时候开始,李祎便与宁王一直保持着联系,方便他从宁王身上,试探圣人对自己的态度。

一行人就这么步行了二里地,大家彼此熟悉之后,这才纷纷上马。

上面有交代,李琩这一次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鄯州,不可延误。

陇右如今打成什么样子了,眼下谁都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