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刺激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三十五章 刺激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隆基眼下,是非常看重李林甫意见的,所以李林甫举荐裴耀卿出任兵部尚书的事情,基哥非常麻利的就给批了。

放在以前,裴宽在范阳,那么裴耀卿在中枢就不能掌大权,但基哥为什么批的这么痛快呢?

因为他看得出,裴耀卿现在正在走牛仙客的路子,差不多快成为李林甫的牵线木偶了。

那就没必要压制了,李林甫自己就会压制。

眼下的李林甫已经坐进了席位,他周围都是顶格大佬的位置,而且没有人过来敬酒。

为什么呢?级别太高了,你想过来,结果走到半道就被人给拦下了。

见中枢大员,是要预约的,怎么个预约法呢?由五品以上的大官帮你引荐,没人引荐的话,你都过不了这边。

眼下的李林甫手里,有两份圣旨,一份是制,一份是敕。

制叫做《授裴耀卿兵部尚书制》,敕叫做《命钱物兼用敕》,都是李林甫刚刚从基哥那里拿回来的。

裴耀卿这件事就不说了,为什么会出现钱物兼用的敕文呢?

因为李林甫已经收到消息,恶钱集团过了上元节,要搞事情。

以前嘛,可以利用户部及太府寺储备,跟他们打一场金融战,但是眼下,国库被西北的战事抽空了,难以应对恶钱集团的主动出击。

李林甫肯定不能在这个时候动武,边关在打仗,他要是在长安掀起金融打击的风暴,会影响更大。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命钱物兼用敕》全文如下:

“货币兼通,将以利用,而布帛为本,钱刀是末。贱本贵末,为弊则深,法教之间,宜有变革,自今已后,所有庄宅口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买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

这就很明白了,一千钱以上,也就是一贯钱以上,优先使用布帛交易,等于直接给了恶钱集团一记闷棍。

你们想在长安给我来个釜底抽薪,断了恶钱流入,造成通货膨胀,好,我以布代钱,直接让钱币的作用降低一半,看你们能掀起多大浪来。

当然了,这样的办法只是权宜之计,毕竟布帛也是硬通货,存量也不多,能够支撑一时,支持不了太久。

这样的敕文,是在鼓励纺织业加大出货量,等到西北的战事消停一点后,会对钱币市场造成一些冲击,但作用还是有限的。

毕竟真正的市场交易行为,大多不看敕文,明里暗里给你搞个阴阳价,你也没办法。

李林甫只是暂时以此法应对,等到国库充盈了,再盘算长远之策。

裴耀卿入席之后,李林甫将那封任命的制文交给对方:

“刚从圣人那里知道了一件事,要不要听一听。”

他现在是要笼络裴耀卿的,那么笼络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人觉得你跟他交心,什么都不瞒他。

裴耀卿愣道:“不便说就不要说。”

李林甫笑道:

“没什么不能说的,西北的事情,圣人应该是知道了,但是他没有训斥我,可见是不希望西北的事情被捅出来,过了上元节,我们也没必要再说了,大家都装傻,等到隋王西行无功,才是咱们挨骂的正经时候。”

裴耀卿皱眉道:“隋王要去陇右?是他主动奏请,还是圣人授意?”

李林甫小声道:

“是圣人的意思,你我都能看的出,隋王乃不二人选,圣人目光如炬,难道看不出来吗?明天就会走,此事莫要传于他耳,所有西北的奏报,兵部全都压着,哪些能呈给圣人,哪些不能,你我亲自把关。”

“明白了,”裴要卿点了点头。

圣人眼下的态度叫什么呢?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装作不知道。

那么下面的人,也要帮着去掩饰这千疮百孔的太平盛世。

明面上,岁月静好,暗地里,所有的问题都要悄悄去解决,不能让人知道,原来太平盛世并不太平。

“我刚才在花萼楼,见到了李适之,圣人询问他太府寺由谁接手为宜,你猜他怎么说?”李林甫道。

裴耀卿想了想,沉声道:“他一定说,圣人属意谁,那就是谁。”

李林甫哈哈一笑,指着裴耀卿道:

“果然还是焕之,挺之便猜错了。”

李适之为什么会这么回答呢?因为当下最适合接手太府寺的,就是韩朝宗,连李林甫都没办从麾下找出一个能顶替人家的,圣人自然心里更清楚了。

但是李适之没有举荐,因为太府寺的烂账还没捅出来,韩朝宗想要接手的是一个需要重新整顿的太府寺,而不是一个还没有暴雷的垃圾股。

这个雷不暴,韩朝宗也不愿意接啊,人家还希望干户部尚书呢。

“人买回来了吗?”裴耀卿问道。

李林甫点了点头:“上了杨三娘的套了,本以为她将人保下,定是觉得奇货可居,没曾想那三个女侍所知有限,钱花的冤枉,不过至少我们知道了,圣人了解的也不多。”

“那么,关键就在那个韩珠团了,”裴耀卿道:

“此女最好的下场,就是消失,可是进了隋王宅,就是圣人在暗示所有人,谁也不能碰她,此女活着一天,不知道多少人会因此难眠。”

李林甫听到声音,望向正朝这边走来的萧炅,低声道:“首推这个糊涂蛋。”

裴耀卿会心一笑,起身迎接萧炅:

“怎么来迟了?”

“不迟不迟,”萧炅哈哈笑道:“在宫门口盘桓了一阵。”

他这句话,是在暗示李林甫,我的屁股我自己擦,你别担心。

谁能在宫门口,让他停步呢?自然是女婿崔圆了。

崔圆昨天就从太极宫过来了,未来两个月,都会在兴庆宫巡查门禁,李隆基最信任高力士,高力士又信任崔圆,那么上元节的防务,自然都是用最可靠的人。

萧炅是不屑说出自己是在交代崔圆,因为他觉得这个女婿丢人,拿不出手。

官员是有鄙视链的,中枢的就是看不上卫府的,因为眼下的卫府不比从前了,从前的卫府大将军,相当牛逼的,现在嘛,取而代之的叫节度使。

崔圆做为李琩的好友,也是萧炅唯一可以探听隋王宅消息的线人,他需要知道,那个韩珠团到底会泄露出什么样的秘密。

萧炅和杨慎矜在太府寺共事那么多年,身上能干净到哪去呢?

连李林甫都不清楚

随着乐声响起,所有官员纷纷起身。

六面巨大的团扇,将李隆基与他的嫔妃们遮挡着,缓缓朝着主位上行去。

等到抵达高台,扇开,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落在了杨玉环身上。

因为她今天穿着的礼服,与她的身份不匹配,乃皇后礼仪。

朱红色的钿钗礼服,绣有十二行锦鸡花纹,内着蔽膝,长至膝盖,下盖之以裙裳,脚着朱红色履。

大唐皇后的标准服饰,分为深青色和朱红色两种。

深青为祭祀礼服,而朱红则是朝服或者宴会礼服,《大唐开元礼》记载:朱衣,排罗为之,制如青衣,宴见宾客则服之。

人家这个朱,与下面那帮贵妇人的朱色还不一样,杨玉环这个颜色深的发黑。

她的发髻很特别,可以说是今夜唯一。

将头发梳松,发端插上发环,环呈扇形,正中大,两边小,上饰金凤、珠翠等首饰,后佩孔雀翎,两鬓戴步摇。

后世也将这种发式称为玉环髻或杨贵妃髻。

发髻上还有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戴丽水镇库紫磨金步摇,这便是白居易长恨歌当中的“云鬓花颜金步摇”和“翠翘金雀玉搔头。”

开元天宝时期,大唐女子的眉式特点叫做“青黛点眉眉细长”,也就是细长的画眉方式。

后世的影视剧当中,很多唐朝贵妇的眉毛是倒八字,甚至有些将武则天的眉毛也弄成了倒八字,其实那是中唐以后才流行的眉式,叫做“双眉画作八字低”。

眼下的杨玉环,可谓艳压全场,体态丰满、娇憨可爱、贵重端庄,华贵至极,天宫仙女也不过如此了。

当然了,能看清楚的,都是坐在前面的,后面的人和眼神不好的,只能看到李隆基的赤黄和杨玉环的朱红身影。

李隆基特别的开心,他开心的是,天下第一美人落在了他的手里。

没错,今晚所有的贵妇人在杨玉环面前,都要黯然失色。

杨玉瑶够漂亮了吧?跟在贵妃后面像个丫鬟。

武明堂目瞪口呆的望着那一抹朱红,后槽牙都快咬碎了,她嫉妒啊,老娘就算年轻个十来岁,也拼不过眼下这个骚狐狸。

不,不对,她一点都不骚。

天真无邪,憨态可掬,古灵精怪,温婉柔顺,怪不得能让圣人做出那样的事情。

武明堂下意识的看向不远处的李琩,她也是外戚嘛,距离李琩并不远。

“啧啧啧啧”张盈盈不停的感叹摇头,口中故意发出啧啧啧的声音。

算是在埋汰李琩吧,毕竟上面那个女人,李琩也玩过。

“圣人、贵妃,诸宫之主,上元安康,”

礼官唱喝一声,所有人都跟着又重新喊了一遍。

接着便是一拜稽首,再拜稽首,三拜稽首,便算是迎接皇帝入座。

也就是微微躬身揖手行礼,不用跪下,也不用磕头。

“诸卿上元安康,请尽兴,”李隆基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都坐,然后便笑呵呵的握着杨玉环的手入座。

教坊递上曲单,他要点曲儿了。

李隆基点的是他自己曾经创作过的一首乐词,并且已经改编成了乐舞。

叫做《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从前的上元节,开场一定是大乐,但今年不一样,竟是一首描述男欢女爱的小词,由此可见李隆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他要开始沉迷于享乐了。

乐工舞伎纷纷登场,梨园子弟登台献艺。

一名容貌极为出众的女子,在场内翩翩起舞,舞姿舒展,细腻的步伐配合优雅的身姿,一下子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只见她展开歌喉,声线清脆如黄莺,激荡人心: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

“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不得不说,基哥在这方面的造诣,真的非常过硬,今夜没有人在乐舞方面的研究,可以超过他了,梨园祖师,名不虚传。

宫宴开始,数不清的内侍宫女,手捧托盘,将一盘盘珍馐送至每一位宾客面前。

明月当空,美酒在前,兴庆宫的这场大宴正式开始。

李隆基今夜的兴致非常高,他竟然亲自带着杨贵妃离开座位,依次与人敬酒。

敬这个字,用在这里不适合,但人家真的是这么做了。

首先是老一辈的有功之臣,如信安王李祎、许国公萧嵩等。

“天下承平,开元盛世,皆赖卿等之佐助,朕携贵妃,以敬诸公,”

说着,李隆基举起酒杯,一干老臣已经是泪流满面了,纷纷恭贺李隆基的千秋伟业。

但是他们对杨玉环,似乎并不感冒,只是微微颔首。

这也没办法,大家都是尊周礼的,国家要尊,家族要尊,小家也要尊,这是君子成家立业之根本,这个根本不能破坏。

圣人破坏那是他的事,我们反正不能这么干,这是父子关系当中的彼此尊重。

李隆基似乎并不在意,挨个与他们碰酒,但是他肯定喝不了这么多,毕竟接下来还要与很多人饮酒,所以需要一个替酒的。

谁呢?李适之。

李隆基负责碰杯,李适之跟在屁股后面再敬一回,然后喝光。

接下来便是皇室,包括亲王公主驸马在内,乌压压的一大片。

李隆基难得的与每一个儿子都亲切的寒暄着,嘘寒问暖,场面看上去非常温馨,但李琩总觉得,像是在慰问贫困户。

“臣妾敬太子一杯,”杨玉环朝着太子李绍微微屈膝,随后掩袖一饮而尽。

人家的礼数是非常到位的,她本不用这么客气,但实实在在按照礼仪的话,太子是副君,贵妃还真就得客气点。

因为贵妃,实际上不如太子妃,太子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内命妇。

李绍连称不敢,将自己的杯中酒饮尽,道:

“儿臣愿父皇圣体安康,大唐盛世,千里同贺。”

这句话本来非常官方,也没什么毛病,但是李隆基听了有点不爽,你祝我身体建康啊?你会有这个心吗?

朕还真就要保重身体,福寿延年。

李隆基哈哈一笑,拍了拍太子的肩膀道: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做为儿子,精神萎靡,有气无力的,竟还不如朕,可见平日不知养护,挺直了腰!”

说罢,李隆基笑呵呵的,狠狠的拍了一下儿子的腰部。

李绍赶紧一脸尴尬的直了直身体。

“父皇,我陪你一起吧?女儿也可以帮您饮几杯啊,”咸宜第一个跳出来跟她爹撒娇,打算并入基哥的队伍。

李隆基哈哈一笑:“不用你替朕,你看护好朕的太真,别让她醉了。”

“遵命!”

咸宜笑嘻嘻的过去搀扶起杨玉环的手臂,两女相视一笑。

看这架势,主看台上的席位,基哥多半是都要过一遍了,李琩总觉得自己呆在这里不合适了。

刚才已经有很多人给他使眼色。

于是他朝韦妮儿道:

“父皇过来问起,就说左卫有些事情需要安排,我得出宫一趟,实际上等敬酒完,我就会回来。”

“好,夫君去吧,”韦妮儿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李琩前脚刚走,张盈盈便以出恭的理由也离开了,然后缀着李琩离开的方向,一路急行追了上去。

“你跟着我干什么?”李琩一脸嫌弃看了看周围忙里忙外的宫人内侍,道:

“注意体统。”

张盈盈笑呵呵道:“你忘了咱们那时候在太极宫内追逐吗?你我的体统早没了,在意它干什么?”

说罢,张盈盈环顾左右道:

“跟我来,我有要紧事情跟你说。”

李琩暂时离开,本来就是躲躲风头,避免他和基哥都尴尬,至于去哪无所谓的,只要不在座位上就行。

既然张二娘说有要紧的事情,他也便好奇的跟了上去。

这丫头对兴庆宫是很熟悉的,从前没少跟着他爹妈来这里,而今夜的兴庆宫,叫做外紧内松。

外面是层层把守,一只苍蝇也飞不进来,里面除了基哥的安保,几乎都看不到卫士。

卫士们全在城墙上。

李琩还疑惑对方会带他去哪,结果是一处犄角旮旯的城墙角下。

这里倒也非常隐秘,周围有林木遮挡,又是夜晚,谁也不会注意到这里,除非有人来这里撒尿。

但这是皇宫,除非你不想要小弟弟了。

李琩踏着厚重的枯草,刚刚走了进来,就被张盈盈一把拉了过去,只觉嘴角一阵清凉,竟已被人家堵上了嘴。

真特么的刺激啊,皇城脚下干这种事?

李琩也不废话,直接将张盈盈抱起顶在墙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

有点太快了,因为太激动了,也太紧张了,他还得捂着张盈盈的嘴巴,避免对方叫出声,被城墙上的禁军听到。

“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非得来这说?”事后,李琩在一旁整理衣衫。

张盈盈也重新整理着发髻,春潮满面道:

“没有任何事情,就是想跟你亲热,我太了解你了,你这个人用得着我的时候,才会乖乖跟我走。”

李琩呵呵道:“骗我一次,你就不担心没有下次了?”

“没办法,人家想你嘛,你家有悍妻,我进不了那个门,只能是在外找机会了,好了,我先回去,你待会再回来。”

张盈盈心满意足的摸了李琩屁股一把,然后瞅着四下无人,悄悄的溜回去了。

李琩对她,也谈不上什么情意,纯纯就是好色,因为张二娘总是让他觉得很刺激。

而此时,李隆基也刚好来到了宗室外戚这边。

李适之依然坚挺。

这个人确实能喝啊,能将他放倒的,恐怕也只有全力以赴的汝阳王李琎了。

“好俊的娘子,都说韦家出美人,果然如此,”杨玉环笑着看向李隆基道。

李隆基哈哈一笑,朝韦妮儿笑道:

“朕听说你已有孕,今夜不要多饮,伤了身子,朕可不饶你。”

韦妮儿赶忙低身道:

“儿臣遵命。”

李隆基微笑点头,随后朝着武明堂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他早早的就看到对方了。

还是当年那个样子,还是那么的美艳动人。

随着逐渐接近,李隆基突然觉得袖子被人扯了一下,只见杨玉环拉着他的袖子就往一旁走,口中道:

“三郎来这边,臣妾的二叔三叔要向您敬贺呢。”

咸宜今天罕见的非常机灵,提前一步过去,已经朝着杨家这边的外戚举起了酒杯:

“圣人来了,诸位亲戚们请满杯。”

本来大家早早便站起来了,酒杯也是满的,听到咸宜这句话,又赶紧再添了几滴,不能太满。

后世流行七分满,大唐是九分,九分容易溢出来,所以唐人敬酒,左手是将杯子完全遮盖住的,一来避免溢出,再者,溢出来你也看不到。

本来都已经举起酒杯的武明堂,嘴角一勾,恨恨然的又坐下了。

这个妒妇,我都嫁人了,你防着我干什么?此番进京,至今都没机会跟圣人说话,你个狗贱人!

杨玉环不停的为李隆基介绍着她的家人,虽然见过,但是她怕李隆基记不住。

因为平日里,也就是杨玉瑶和杨銛比较常见。

“朕知道,朕知道,不用太真提醒,”李隆基开怀大笑,指着杨卉道:

“这是朕的大姨。”

说着,他又指向身后的杨玉瑶:“这是朕的三姨。”

“这是朕的八姨,”他又指向叫杨筱。

本来杨绛还是十姨呢,但是这个就不能认了,因为还是儿媳。

因为杨玉环的缘故,李隆基在这里驻留的时间最久,高力士甚至令人搬来坐席,请李隆基坐下,好让圣人与他的新外戚亲热的聊天。

咸宜早就给丈夫招了招手,杨洄见机一溜烟的跑了过来。

杨玉瑶心思通透,第一时间拉扯着杨洄,坐入了老杨家的坐席。

以前是杨洄帮她们,现在该她们帮杨洄了。

“平日里多亏公主驸马照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这个谢字,只说今天这一回,今后可就说不出口了,”

杨玉瑶主动向杨洄敬酒,故意说的大声,就是让李隆基听到。

杨洄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起身接过酒杯:

“为三娘分忧,本属分内之事,今后只管招呼一声。”

杨玉环也罕见的起身道:

“玉环也敬驸马一杯,今后宫外诸多家事,就辛劳你了。”

“臣的荣幸,”杨洄先是向李隆基行礼,随后朝杨玉环深深一揖,然后一饮而尽。

李隆基看在眼中,瞥了自己的闺女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