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

大唐的宴会风气,是非常开放的。

因为大唐特别尊重女性,而我们知道,任何的宴会上,女性都是最受欢迎的。

宗室外戚这边的席位,武明堂自然便是众星捧月了,你是裴敦复的媳妇,不要紧,我又没有歪心思,只是单纯的想和美女聊聊天说说话,或者多看你几眼。

而武明堂呢,算是将男人的心思都拿捏死了,一副冰清玉洁的模样,却又欲拒还迎,像那盛开的牡丹一样,招来群峰群蝶。

她头上的发髻很重,所以转头不易,因此养成了斜眼看人的习惯,越是这样越是会挑起男人征服的欲望,什么?你看不起我?啪~~能不能看得起?啪~~叫爸爸。

她的眼神如湖水般深邃,透露着一种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她内心的小九九。

“听说你这个表姐,在洛阳名气很大啊,”

韦妮儿挽着丈夫的胳膊,欣赏着远处高台上的乐舞,柔声道:

“她为什么要嫁给裴敦复这样的老头子呢?好多人都在打量这边呢,她今晚也算是出尽风头了。”

杨玉环是大唐第一美人,而武明堂是洛阳第一美人,大家肯定不敢将目光都放在贵妃身上,而没有与丈夫同行的武明堂,自然是所有人一饱眼福的最佳人选。

李琩抚摸着妻子的手掌,小声道:

“在家里的时候,你别招惹她,我这个表姐可不好惹,做什么事情都让人看不明白,你没有见过裴敦复吗?人家的模样可不差。”

裴敦复也是一个标准的大帅哥,虽然年纪大了,依然很帅,跟李适之一个水平线。

古代女子喜欢老男人,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老男人身体是老了,但是权利可是越老越大,女人喜欢的是位高权重能给她带来安全感的男人,绝对不是小鲜肉。

裴敦复做为当下的裴家三大佬之一,不是一般人,能嫁给人家做夫人,绝对是非常光鲜的。

就看眼下频频向武明堂敬酒的那帮人,哪个不是表现的谦谦君子,但凡有人稍有逾矩,就等于得罪裴家。

而且还都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不知轻重,年纪大的没有一个敢过去的,就怕裴敦复将来跟他们算账。

“这是盖擎来长安过的第一个上元节,你与其妻相熟,过去陪陪她吧,你看她那副拘谨的样子,”李琩朝韦妮儿道。

卢氏是非常完美的妻子,落落大方,温文尔雅,但毕竟常年跟着丈夫在边关,对长安的风俗人情不熟悉,认识的人也非常少。

也没有参加过上元节这类盛大的宫廷宴会,自然是有些不适应的。

像这种时候,其实是最容易获得卢氏情感依赖的,因为她在长安的友情处在空白期。

韦妮儿做为长安贵妇圈的核心人物,最适合帮助卢氏拓展人脉,开阔交际。

“好的,”韦妮儿爽利的起身,朝着盖擎那边过去了。

卢氏远远看到韦妮儿离开坐席,朝她们这个方向走来,其实心里也在期盼着,韦妮儿是来寻她。

她在宴会上没熟人,有个亲戚卢奂吧,又是远亲,所以她一直在注视着李琩这边的动静。

李琩的三个女人,她还真就是与韦妮最熟悉。

“三娘,”

直到与走近的韦妮儿眼神相接,卢氏终才确定人家是来找她,赶忙起身相迎。

韦妮儿一把抓起卢氏的手,朝盖擎笑道:

“向将军借夫人一用,我要带她见见我长安的朋友,若是醉了,将军可不要怪我。”

“哈哈”盖擎起身抬手:

“请随意。”

盖擎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心知韦妮儿来邀请自己的妻子不过是个幌子,其实是李琩邀请他。

于是他拿起酒壶,朝李琩那边走了过去。

这种来往之间推杯换盏的景象遍地都是,没有人会注意李琩在跟谁聊天,因为大家也都在聊天。

“我明天要去鄯州,你给盖威写封信,我离开时带上,”李琩面带微笑,看似在与盖擎客套寒暄,实际上说的都是些军国大事。

盖擎没有表露出丝毫惊讶,微笑小声道:

“放心,我会嘱咐他,一切听隋王调遣。”

之所以是盖威,是因为盖威就在陇右,李光弼带着的两万赤水军,骑兵都在盖威手里,盖威不点头,李光弼压根就调不动。

李琩抵达鄯州之后,如果直接指派盖威,盖威多半会先请示一下他爹盖嘉运,那样太浪费时间,有了盖擎的手书,就会很方便。

李琩是要坐镇鄯州的,不会去凉州,而盖嘉运也绝对不会离开凉州。

盖擎没有多问一句废话,但是内心肯定还是震惊的。

三十年了,终于有一个皇子践任封疆了,虽然是临时性的,但这项任命,无疑对十王宅有着空前的打击。

因为李琩打破了惯例,势必会引发十王宅的蠢蠢欲动。

盖擎兴奋了,因为他觉得自己跟对了人。

他比他爹的野心还大,他觉得他爹就是个粗人,混到节度使已经是顶天了,但是他不一样,他觉得自己可以进中枢。

盖嘉运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早早便培养儿子读书,熟读典籍,硬生生培养出来一个文武全才。

盖擎兴奋了,要么不玩,要么咱就玩大的

杜甫这小子,按理说宫宴不该有他的位置。

但是这小子只要在长安,年年都能参加上元宴,实在是人脉太广了,都不用找他舅舅刑部尚书崔翘,好朋友当中,一大堆能帮将安排进来。

历史上杜甫自述:舅氏多人物、吾舅尽知名,属于是爹妈两边都牛逼的顶级贵族子弟。

他在李隆基那边,甚至都混了个脸熟,基哥还曾经问过李龟年:杜家小儿还未中举?

是的,没中,现在都不是小儿了,三十一了,可见基哥问这话的时候,杜甫还年轻着呢,也从侧面反应出,人家是年少成名。

杜甫是长安名士团体第一代领袖岐王李范的朋友,很早就已经混迹于各大社交圈。

他至今为止的人生经历,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官身的人,眼下正与一群四五品的大官把酒谈笑,里面还有三品的。

李适之已经陪着圣人走了一圈,尿了几泡尿,便算是解酒了,人家如今的架势看起来,跟没喝差不多。

他已经开始在劝酒了,将个杜甫灌的晕头转向。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杜甫朝贺知章敬酒之后,端着空杯子直接吟出一个首联。

首联就是一首诗的开篇,为这首诗定一个基调,而且需要非常吸引人。

杜甫的这句开篇,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顿时引来周围人群的注意。

这小子直呼贺知章的名字,倒也不算喝醉无礼,因为在诗词中留名是好事。

“诸君安静,杜子美要作诗了,”

李适之哈哈一笑,朝周围人群压了压手掌,大家瞬间停下手里的动作,静静的等待着杜甫的下文。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杜甫拿过王维面前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朝着众人环敬一圈。

“哈哈,可惜汝阳王今不在,否则定要劝你一壶,”裴迪也在这里凑热闹道。

两句一过,很多熟悉格律的,基本已经猜到,杜甫接下的诗里,还会出现更多好酒的人物。

所以大家开始期盼了,说不定下一句就是自己。

别看杜甫没考上,人家在长安是非常出名的,有道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十四五六岁,出游翰墨场。

这小子在诗坛,已经是很有地位了,那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杜甫在形容他自己。

李杜李杜,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这边的热闹,引来大家的关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朝这边围了过来,等着欣赏杜甫的新作。

“宪台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吟完这句,杜甫直接抱起一个酒坛,给李适之捧了过去:

“宪台请?”

李适之一辈子劝人酒,别人劝的时候,怎么都能耍滑头躲掉,但是这一次恐怕是不能躲了。

只见他哈哈一笑接过酒坛,就这样双手高举,众目睽睽之下,表演了一个什么叫鲸饮。

李琩和盖擎也参与过来了,毕竟大家都喜欢看热闹。

这也是李琩第一次见到,人竟然可以这样喝酒。

整整一坛子,酒线均匀的垂下,落入李适之仰起的口中,没有任何间断出现,像是往另一个坛子里倒。

他的咙竟然没有动?李琩都懵逼了,什么特么的叫鲸饮!

这完全就是灌啊。

“好!”

“彩!”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喝彩,很多人算是开了眼了,只听说李适之能喝,不曾想这么能喝,你都跟着圣人过了一圈了啊?换成别人,恐怕已经是烂醉如泥了。

接下来,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贺知章听罢,抚掌大笑:

“原来是饮中八仙,老夫早该猜到的。”

他们这八个人,在十年前,就已经被称为最能喝酒的八个人,实际上就是八大酒鬼。

李白成名是非常早的,他要没有名气,当年就进不了张说家的大门。

张说那是谁?当时的首辅宰相。

再说了,人家李白先后两个老婆,都是宰相的孙女,八年前,他还给基哥献上过《明堂赋》,那马屁拍也叫一个响。

他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官身,其它方面的条件,已经非常成熟。

人脉、门路、名气、文学水平等等,全都具备了,就是没有品级。

那么之所以杜甫诗里,李白可以自称臣,是因为基哥有过制文:文武之高才者,亦可称臣。

李白那是绝对的高士了,不然他能挑战国家队首席王维?

至于天子呼来不上船,那是描述李白的性格,洒脱不羁、傲世独立、自信狂放。

这三个词放在官员身上,基哥会在意,放在名士身上,基哥会鼓励。

所以不要认为基哥会因为这句诗不高兴,人家大度着呢。

这边的热闹,李隆基自然也关注到了,专门让高力士过去打听打听,那帮风流名士都在干什么。

当他看到高力士递来的手抄稿之后,也是捋须微笑。

他是非常喜欢热闹气氛的,今天的宫宴越热闹,他心情越好,大家尽情把酒高歌,这是在捧他的场,如果冷清了,才是落他的脸呢。

只见李隆基哈哈一笑,朝妹妹玉真公主笑道:

“杜子美这是在为李白造势啊,天子呼来不上船?力士,去唤他过来,朕看看他上不上船。”

要么说李白这个人上不了台面呢?

他竟然已经喝高了

明知道今晚有大事,焦遂在旁边拼命的劝,都没将他劝住,东北话管这叫酒蒙子。

怪不得历史上有种说法,李白是喝酒喝死的。

大唐的酒度数不高,不超过二十度,只要你不是一直喝,不至于这么快就不省人事,你看人家李适之。

高力士抵达现场的时候,也是懵逼的,玉真公主都给你铺好了台阶,打好了招呼,圣人有旨意让你今晚应制作诗,你特么竟然喝醉了?

“不算彻底醉,能唤醒的,高将军稍待,”

焦遂一把年纪了,抓着李白不停的摇晃:“醒醒醒醒高将军来唤你了,李太白李太白我入你娘!”

焦遂左右开弓,咣咣就是几巴掌扇在李白脸上。

“嗯~~~怎么了?”

李白晕晕乎乎的睁开眼,迷迷糊糊的看着眼前的焦遂,远处还站在一个板着个脸的没胡子老头,正死死的盯着他。

他竟然就这么靠在焦遂的怀抱里,抬手指向了高力士。

焦遂一愣,一个巴掌将他的手臂拍下来:“李太白,这位是高将军,快起来见礼。”

“高将军?”李白一脸迷糊的沉吟片刻,皱眉道:

“高力士?”

焦遂的老脸唰的一下就绿了,你特么什么酒品啊,皇子都称人家阿翁,圣人都唤高将军,你特么敢直呼名讳?

高力士就这么站着,呵呵冷笑一声:

“还是没醒透。”

说罢,高力士朝着身边的义子苏丙道:“扒了他身上的皮,给他两鞭子,让他醒醒酒。”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李白曾经让高力士给他脱靴,这种说法不知道哪来的,李琩本来觉得纯属扯淡,他都不敢让高力士给他脱靴,李白算哪根葱啊。

不过嘛如果李琩眼下在场的话,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喝高的李白,他真的敢这么说。

但是高力士,绝对不会这么办!

李隆基的靴子,他都好久没脱了。

眼瞅的两名内侍上前,就要扒李白的衣服,焦遂也不敢拦啊,他就是个平民,今天能进来混吃混喝,都是走的后门,他可不想给自己的后门惹麻烦。

“别脱别脱,我没事,一点没醉,不信你们看,”李白猛地一个起身,将那两名内侍都给吓了一跳。

“哈哈”李白眼见两名内侍的囧样,大笑一声,朝高力士揖手道:

“可是圣人唤我?”

高力士呵呵了两声,算是代表嗯嗯了。

李白再作一揖,竟然就这么离开坐席,朝着李隆基所在的主看台扬长而去。

焦遂望着面无表情的高力士,赶忙帮着说好话道:

“高将军,他平时不是这样的,改日我一定带他登门给您请罪。”

高力士无所谓的笑了笑,摆手道:

“不必,我不会跟他计较。”

主要是身份太悬殊了,差距太大了,李白连让高力士生气的资格都没有。

高力士是不会计较的,但是他的义子苏丙计较,一个苏丙,就够李白喝一壶的。

一袭白衣朝着主看台渐行渐近,那份超脱凡尘的风采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洁白色的长袍,头戴幞头,腰系玉带,步伐稳健而潇洒,整个人的气势,特别像是一位得道高人。

他比那些真君更像真君。

但是他有一个缺点,他的五官特别灵动,即使是醉眼朦胧,仍是给人无比智慧的感觉。

是的,这是缺点,因为真正有智慧的人,你从他的外貌形态上是看不出来的,能看出来的,火候肯定不行。

卢奂的气质颇为与李白相仿,但仍是差了很远,因为卢奂给人一种古板刻薄之印象,一眼看上去,不是很智慧的感觉,但是人家的智商抠出一点来,都能秒了李白。

“好一个仙风道骨,难怪唤为谪仙人,”李林甫以前见过李白,是在洛阳,但那时候李白见了他很恭敬,因为没喝高。

所以今天这副狂放潇洒,极尽飘逸姿态的李白,他还是第一次看见。

“此人到底是不是宗亲?”裴要卿道:

“吾观此人,确有宗室风范,举手投足高雅不凡,的确难得一见。”

中书侍郎萧华笑道:

“空谈王霸道,喜言楚汉事,寄情于诗赋之间一踌躇之客,听说此人游历十年,未尝人前低颜色,今日观之,果不其然。”

韦陟也忍不住笑道:“其钟情于诗词之道,常有鬼神之变,然其能止于此,进士科确实是主考诗赋,但诗赋不能用来办事,他的路子走偏了。”

主看台上,李隆基也注意到了李白,但是他很纳闷,不是让高力士去叫人吗?

怎么人来了,高力士却没回来?

噢看到了,在后面。

高力士竟然走在后面?李隆基一脸狐疑。

李白抵达台下,朝着李隆基深深一揖:

“臣蜀郡李白,贺圣人上元之庆,开元廓海宇而运斗极兮,总六圣之光熙,诞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华,今圣人遵道宝而建元,畅元风於不宰,皇王临下,惠化攸先,思宏善贷,用广慈育,臣再贺圣人”

极尽谄媚之能言,逢迎之精粹,后方而至的高力士闻声一愣,这小子到底是醉了,还是没醉啊?

李隆基瞬间开怀大笑,没错,今天这个日子,朕就是要听这样的话。

这就是为什么朕让你与王维斗诗。

李白曾经给李隆基献上过《明堂赋》近两千字,《大猎赋》近两千字,字字都在拍马屁。

而李隆基今天就是需要有人拍他的马屁,拍的越响越好。

李白以为,圣人在给他机会,殊不知基哥只是打算人尽其才,在他眼中,李白的才华就是拍马屁。

没错,王维也是此种高手。

与其说今晚是两人斗诗,不如说是比试谁的拍马屁功夫更厉害。

“人好,诗好,字也好(字太白),器宇不凡,果非池中之物,向朕举荐你的人可不少啊,”

李隆基一开口,舞台那边,教坊使林招隐赶忙令乐工们停手,因为领导讲话了,你们别吵吵了。

“朕先给你出一题,”李隆基继续道:

“你自己猜一猜,朕会给你出什么题,以此题为诗,作罢,朕再告诉你对还是不对。”

眼下的主看台这边非常安静,可谓落针可闻,皇帝说话的时候,你放屁,都得闷着放。

王维已经竖起耳朵在听着了,而他听到这里的时候,脑子里的第一想法,圣人多半是以上元为题,亦或是改元为题。

这个应该不难猜,王维是这么认为的。

李白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他的目光看向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

那么他觉得,以贵妃为题,圣人不想承认都不行了。

你看,李白也是很聪明的,性格虽然狂放,情商还是有的,智商另说。

只见李白仰头望天,陷入长久的沉默。

高力士站在他后边,等了半天对方也没反应,于是摇了摇头,你还是不如王维的应变。

正当高力士即将与李白擦身而过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句小声低语:

“云想衣裳花想容”

高力士一愣,赶忙朝着周围做了一个手势,瞬间站出六名官员手持书板逐渐走近。

这些官员的级别都不低,因为他们的词汇量最高,听过诗后可以第一时间不用询字,便可一气呵成,题于纸板。

没文化的人,干不了这个。

“大声点,”高力士小声提醒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一次,李白的声音仿若破云而出,高力士站的近,只觉耳朵嗡的一声。

“春风拂槛露华浓。”

接着,只见李白痴痴的望向贵妃方向,仿佛正在用他的眼神,拂去遮挡在他和贵妃之间的云雾,好让他看的更为真切。

杨玉环见此情景,也已站起身来,身姿端庄的看向看向李白,双手交叠放在小腹,如花笑靥。

“哈哈”

李白狂浪一笑,朝着贵妃深深一揖,随后摇头吟诵出最后一句: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旁负责录诗的中书舍人孙逖嘴角一抽,再看一遍纸板上已经写成的诗,目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惊艳神采。

“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皆为素淡雅字,却被如此精妙的串连起来,句句都在赞贵妃,妙哉”孙逖摇头赞叹,随即上前请李白确认一下是否需要改字。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李白拱手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