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从前的我,你爱搭不理

眼下的六部主官,唯一空着的是户部尚书。

李林甫拿这个当诱饵,一直在吊着杨慎矜,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将这个位置给了对方,以杨慎矜的性子,绝不肯再依附自己。

事实上,从伏猎侍郎萧炅的任命上就能看出,李林甫真正心仪接手户部的,是萧炅。

因为萧炅是他的人,也很听话。

如今是户部侍郎兼任太府少卿,两大财政机构的副官。

另一位户部侍郎王鉷,是李林甫制衡杨慎矜的手段,这对表叔侄一旦联合起来,非常让人头疼,离间其关系,才是李林甫的目的。

所以李林甫与王鉷的每一次见面,都会让儿子李岫在旁陪同。

而李岫的作用就是挑拨。

因为他爹是宰相,宰相总不能干挑拨离间的事情,多跌份啊。

“你阿娘,是娼妓出身?”

大中午的,李岫和王鉷将完工之后的华清宫账目,呈交李林甫审阅。

但凡是花钱的地方,李林甫监管的都比较严格,在几名幕僚的协助下,一笔一笔的计算着开支。

而在下方等候的李岫,冷不丁的突然给王鉷来了这么劲爆的一句。

王鉷差点忍不住一口浓痰吐李岫脸上,脸色铁青道:

“四郎何故辱我亲母?”

李岫呵呵一笑:“我以前不好意思问,可是近来传的有些离谱,我才想着找你求证一下,你不要介意。”

王鉷神情冰冷道:

“我怎么没听过这样的传言?”

他的母亲,并不是娼妓,因为不陪睡,是个舞伎,当年在长安还挺出名。

这就是为什么王鉷才华高绝,但是无论在家里还是朝堂,都非常谦让自己的弟弟王焊,因为王焊是嫡出,他是庶出。

李岫小声道:“杨太府说的。”

王鉷顿时一愣,这种粗浅的挑拨手段,他不是看不出来,但却百分之百会上钩。

为什么呢?因为杨慎矜从前甚至当着他爹的面,指斥阿娘出身卑贱。

所以王鉷完全相信李岫,这话绝对就是杨慎矜那个老不死说的。

世家子弟最在意的就是出身,首重嫡庶,再者就是生母的出身是否高贵,子凭母贵可不是白叫的。

十王宅里那么多亲王,嫡庶之分已经淡化,那么谁尊谁卑,看的就是生母。

李林甫故意对下方儿子的挑拨视若不见,实则非常关注,他知道王鉷这个人非常不简单,城府心机已臻大成,唯一的命门,就是生母的出生问题。

既然王鉷一直在掩盖,那么李林甫自然就要给你捅出来,你们不好过,我才好过。

王鉷不想再谈这个话题,于是赶忙转移道:

“圣人十月要移仗华清宫,届时贵妃的兄弟姊妹,也需要在骊山有宅邸安顿,以便贵妃随时召见,圣人说的赐宅,是不是也包含这一部分?”

李林甫愣住了,忍不住抬头看向王鉷。

你特么贴着屁股拍马屁啊?又要花钱?

李林甫是个人精,他第一时间便猜到,王鉷今天既然敢这么说,那么私下里一定已经跟杨家通过气了,以王鉷的性子,不可能将这个人情让给别人。

李岫正要开口斥责几句,被李林甫给拦下了。

杨玉环新封贵妃,权势正盛,这个时候得罪人家,实属不智。

“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本相自有决断,”李林甫淡淡道。

既然宅子肯定要修,那么这个人情只能落在他头上,虽然他猜到,王鉷很可能是这么跟杨家说的:我会奏请右相,为你们在骊山修建别院。

王鉷微笑点头:“一切由右相做主。”

接下来,华清宫的工程事宜,查账结束,备档户部之后,这项工程便算是尘封了。

王鉷接下来,还要继续给圣人修建内库,预计也是在今年年底完工。

等到王鉷离开之后,李岫第一时间怒骂道:

“这个狗东西,见缝就钻,才封贵妃没多久,杨家人还没有进京呢,他就上杆子巴结人家,真是一条狗啊。”

李林甫一脸疲惫道:

“没有一个安分的,各人都有各人的盘算,王鉷不甘寂寞啊,一个户部侍郎都喂不饱,这个人的野心怕不是与韦坚不相上下,都惦记着老夫屁股下面这个位置,你现在知道为父这个宰相不好当了吧?”

“也是辛劳阿爷了,摊上这么一群眼睛全都盯着国库的王八蛋,”李岫恨恨道:

“王鉷近日一定去过隋王宅。”

李林甫顿时笑道:

“你还算开窍,杨大娘与杨銛不和,就连贵妃也出手安置自己的姐夫,以期姐弟和睦,王鉷这次巴结人家,一定是从杨三娘处下手,十八郎在的时候,他连隋王宅的大门都不愿迈进去,如今贵妃得宠,舔着个脸便去了,这种人翻脸的时候,最要小心,他会不择手段的。”

“终究是个小人,难登大雅,”说着,李岫直接起身道:

“儿子现在就去一趟隋王宅,将事情都说清楚,修宅子,是阿爷批的,人情万不能落在王鉷那个狗东西头上。”

李林甫起身向卧房走去,挥手道:

“去吧,记住了,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

“儿子明白,”李岫点了点头

盖房子,先挖地基,再建框架,最后才是封顶。

百宝大盈和琼林二库,大概会在今年十月进入封顶流程,皇城所有建筑的屋顶,都要用到琉璃。

本来呢,王鉷一直用的供货商,是河东巨富郭万金,但是眼下为了巴结杨玉瑶,他亲自登门,要将两座大库的琉璃生意,交给杨玉瑶。

正如李林甫猜测的那样,王鉷当时告诉杨玉瑶:正常情况下,圣人每年十月份,都会去骊山华清宫,大部分时候会在正月返回。

而每次出行,百官只是相送,能够留在华清宫以备圣人垂询国事的,一般都是圣人点名,每次都不一样。

但是今年,极大可能你会跟着去。

去了住在宫里多不方便,骊山尽是风水宝地,不少勋贵在那边都有住宅,我要奏请右相,也给你们在那里修几座宅子。

杨玉瑶本来就是那种见了好处走不动道的人,闻言自然大为高兴,还送给王鉷一些见面礼,嘱咐对方,她对宅子的要求只有一个字:大!

王鉷拍胸脯保证,我不盖则已,要盖就盖最大的,皇城那两座内库就是我修的,够大吧?

“这个王八蛋,他竟然是这么说的?”

李岫一拍桌子,佯怒起身,在屋内气呼呼的来回踱步。

他来李琩家里是很随意的,郭淑她们接待的时候,也没将李岫当外人,因为她们都知道,人家跟丈夫是发小。

虽然如此,但是他也不方便一个人来,而是带着妻子柳三娘一起来了。

他完全不会担心有人说他交构隋王,一来,圣人都知道他和李琩的关系,再者,谁特么不长眼敢攻讦我?

杨玉瑶见对方愠怒非常,也是一脸诧异,你气什么?

我气什么?我给你解释一下,李岫转过身来,看向郭淑道:

“这个王鉷,信口开河,真是会做顺水人情啊,为三娘在骊山修宅子的事情,本就是右相的主意,他可倒好,借花献佛。”

噢杨玉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只见她看向杨绛,蹙眉道:

“我怎么说四娘和你见了此人,脸色不善呢,感情是个小人?”

杨绛冷哼一声:

“圣人的两座大库,是咱们阿郎谏言修建,也是阿郎举荐王鉷营造,借着营造之功,得以升任户部侍郎,但人家从未将阿郎放在心上,还不如他那个斗鸡儿子,懂得感恩。”

李岫妻子柳三娘见状,赶忙附和道:

“当时十八郎特意找上我家夫君,请他在将作寺多多配合王鉷,尽心为圣人营造,好嘛,弄了半天,咱们给人家做嫁衣。”

“此人竟如此可恶!”杨玉瑶断然道。

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也是社交场上的老手,眼下这场谈话,她是一个字都不信,不过是逢场作戏。

至于事情究竟如何,她会在私下里询问妹妹杨绛,以做出正确判断。

如果李琩在的话,那么她自然第一个想到询问的,就是李琩了。

接下来,李岫直接大大方方的告诉杨玉瑶,今后将作寺的琉璃,全部交给她来供应。

这就叫从前的我,你爱搭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以前杨玉瑶还求人家呢,为此不惜喝的酩酊大醉,如今反过来了。

她自然是一个劲的感谢,并且不停的称赞,王元宝的琉璃是长安品质最好的。

这一点倒是说的没错。

等到李岫夫妇离开之后,从高力士家里回来的韦妮儿,被杨玉瑶叫走,聊起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她们俩的院落住得近,而韦妮儿是个活泛人,平常与杨玉瑶相处的很不错。

听罢之后,韦妮儿点头道:

“王鉷这个人,我是听说过的,从前的户部司,便是由此人操持,师承杨慎矜,是位财赋能臣,但是此人的风评一直都很不好,我曾经有一次在少阳院,听到了太子问及韦坚,此人如何?韦坚引《汉书·樊郦滕灌靳周传》的一句话回答: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杨绛顿时笑道:“还是仇人之间最是知根知底,没有比韦坚这句话更贴切的,夫君对王鉷,大概也是这个看法。”

那我就有数了杨玉瑶点了点头,她是完全跟李琩站在同一战线的。

当初李琩答应帮忙的时候,便是带着她去了右相府,可见在李琩心中,李岫比王鉷可靠的多。

那么杨玉瑶完全不用犹豫,该如何选择了。

“三娘前段日子跟我提过荔枝的事情,我在宫里的时候,也常听圣人和玉环提及,”杨玉瑶岔开话题道:

“我那妹子嘴巴馋,听高将军盛赞岭南荔枝,颇为心动,只是圣人言,岭南千里之外,荔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送至长安,这件事我也跟王元宝说了,他的意思是,如果能开辟一条专门运送荔枝的驿道,日行六百里快马赶运,或可在五六日之间抵达。”

韦妮儿皱眉道:

“我当时也跟夫君提过,他与圣人的看法一样,认为此事绝无可能,岭南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远了,荔枝摘下三天之内就会腐坏,六天是来不及的,何况日行六百里,简直是闻所未闻。”

“来得及,”杨玉瑶笑道:“王元宝有一个办法。”

韦妮皱眉道:“什么办法?”

杨玉瑶道:“折其枝,断处以水养之,每二十里一换马,星夜兼程,直抵长安后,再从枝上采摘荔枝,或可保其鲜味。”

韦妮儿和杨绛听的目瞪口呆,开什么玩笑,驿站是用来干这的?

八百里加急军情,也没有这么玩命啊?

大唐的驿站系统,已经是非常之发达了,但是日行八百里,那是扯淡,只不过是挂在嘴上的一个口号。

真正的日行速度,是要看地势的,河南山东河北,无疑非常快,关中地区也还行。

山西就扯淡了,整个山西只有一条正经路,从大同经太原至运城这条线,也是整个山西地势最为平缓的地段。

但是广州到西安,三千多里路,中间要经过无数的水道,按照王元宝这个说法,要开辟这条通道,无疑要增设很多桥梁。

这可是大工程啊,就为吃个荔枝,不至于这么劳民伤财吧?

“你这是痴人说梦,”韦妮儿断然道:

“京师至岭南,必走运河,再转其它水陆方能抵达,开辟一条陆路通道,需圣人点头,中书门下审议,谈何容易啊?”

杨玉瑶笑道:

“放在昨天,我也觉得这是在痴人说梦,但是现在我不这么看了,你们有没有觉得,李四郎刚才其实是在向我示好?”

杨绛没好气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认为右相会同意吗?别瞎琢磨了,你一个妇人,不要给中枢出难题。”

“想吃荔枝的又不是我?”杨玉瑶顿时翻了个白眼:

“我实话跟你们说了,我已经将王元宝这个主意告诉了玉环,圣人也知道了,只是不愿意跟中书门下去说,那么如果右相主动奏请的话,这事就能成。”

韦妮儿一脸诧异道:“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杨玉瑶摇了摇头:“没有任何好处。”

接着,她又正色道:

“无穷无尽的好处。”

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圣人不惜为贵妃开辟一条驿路,只为博贵妃欢心,那么今后这长安城,便再没有人,敢轻视她们姐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