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原生乱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原生乱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安元年十一月,一时之间,韩易于白沟败于袁绍的消息如同飓风一般的传扬开来,听闻本人亦在攻打平原城时,中箭重伤。在遥言流传开时,各地官府立即出面辟遥,但言词闪硕,毫无说服之力。

平舆的主要文武皆离汝南奔向东郡的苍亭,包括韩易的嫡子,年方九岁的韩望;及韩易名义上,还未正式迎娶的正妻甄宓。种种迹向表明,韩易只怕恐将不治。

各地世族豪门闻知不由弹冠相庆,自韩易主宰中原以来,所定的法令莫不是打着公平公正的旗号限制世族豪门。世事哪有那么多的公平之事,岂不闻有权有势者要的就是与众不同,要的就是高人一等,要的就是以势欺人。

你韩易自已要求朴素,自已要求族人拘谨守法,那是你韩易自已的事,却来干涉他人作甚?甚至连他人迎娶几个妻妾,使用几个仆役都要管上一管,这未免太过无礼了么?

随着遥言的越传越烈,韩易的大军停在苍亭半月不动,只是一意的封锁消息。各地的世族豪门莫不交通窜连起来,相互通传着什么。

汝南平舆城,原车骑将军何苗族人迁至汝南的何府,被韩易从西凉军中救回,置于汝南的司空张喜、侍中刘艾、太常王绛等齐聚何府,向一名二十余岁的青年拜道:“何公子,当断则断啊。”

那青年迟疑的说道:“韩征东向有大恩于我何家,我何逸怎能如此。”

太常王绛叫道:“何公子,如今神州大乱,幸有韩征东平定中原,救济吾辈不再留离失所。但皇帝遭劫,袁本初之野心世人皆知。我等初时不知弘农王之下落便罢,既知弘农王之下落,当复尊之为帝,罢废邺城的汉帝以为正统。韩征东留有大军三十万,何公子大可用之征伐天下。此乃重兴汉室的大义之事,何公子为何迟疑?”

张喜劝道:“如今韩征东事有不免,其子年幼,如何能济大事?恐袁绍、袁术等辈乘机来攻,中原又陷战乱之危,此正是何公子反报韩征东大恩之时。何公子可迎弘农王至平舆复登帝位,代邺城的汉帝重为正统。老夫可劝说杨太尉,赵司徒一同支持何公子复为车骑将军,韩公子可接任征东将军之职。”

“韩公子此时年幼,可由何公子暂为韩公子掌军,待其成年之后,再一同秉政就是。此乃大义之事,还望何公子能速决才是,莫要再多迟疑。”

侍中刘艾亦来相劝,何逸思虑再三,终于连连跺脚,叫道:“也罢,也罢,此是大义之事,我何逸怎会推拒。只恐世人骂我恩将仇报,反害韩氏也。行事之时,尔等切切不可伤害韩氏一人,包括韩氏旧将,亦不能伤之。”

张喜、刘艾、王绛等相视一眼,拜道:“尊车骑将军令,我等尊令便是。”

十二月初,听闻停留在苍亭的大军有人购买大量的白布祭品。并有大量传骑向四面统军的大将传令,无论有任何情况,非征东将军令皆按兵不动的指令。

汝南的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闻讯后,遂以三公之尊拜何逸为车骑将军,代韩易持掌汝南大权。并大会文武百官,重置各地郡守、郡尉。并由侍中刘艾、太常王绛、长水校尉种辑、越骑校尉王服往庐山迎立弘农王。

何逸以车骑将军拜成齐为虎烈将军、文丑为虎威将军、汪洋为宣威将军、高览为昭武将军、余化为宁远将军、车靖威远将军、邱瑞凌江将军、周戈荡寇将军、田棕宣德将军、王当建忠将军、太史慈扬烈将军。各将统军复守四方,苍亭大军留三万守东郡,由周戈为主将,高览统余军至雒阳,以待汉帝。

又升南阳的杨奉为扬威将军、董承为扬武将军,命率军至汝南,准备护从汉帝。升尹离为立义将军、升郑宝为建忠校尉,命交出兵权与何逸,同与刘艾、王绛等迎接弘农王。

一时之间,各地世族豪门纷纷起兵逐走各郡郡守、各县县长、令,迎接百官所置任的新郡守、新郡尉,并自称为各县的长、令,总领县事。半月之内,中原大地旗帜变幻,一瞬间韩氏的势力似乎全部消退,无影无终了。

北方的袁绍、刘备等因为消息的封锁,一时还不得知晓。徐州的吕布、江东的袁术、荆州的刘表闻之全都大惊,过后却又理所当然的理解了。必禁这个天下还是以世族为主,纵然韩易能够以大军慑服一时。可是只要身死、军败,迟早都会遭遇世族豪门的反复。

刚刚占据了江东丹扬、吴郡、会稽三郡的袁术,试探的派兵攻打豫章与庐江二郡。刘表也令攻打穰城身死的张济余部,反被刘表招降的西凉军以张绣为主攻打宛城。就是吕布也命人招降不太服调令的广陵陈登、曹豹,琅邪的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将。

因得其母告警的韩斌,领着韩氏一族早一步逃至了尹离的大营,并不断的摧促尹离出兵,说道:“长弥将军,何逸、杨彪、赵温、张喜等人得吾父活命大恩,不思报答,反而欲要夺我韩氏之基业也。你为我韩氏的大将,为何不出兵将之剿灭,以警世人?”

尹离忙拜道:“斌公子,非是离坐视这群贼人篡夺韩氏之基业,而是主公早一步有严令,不得征东将军令,大军不得出动啊。”

韩斌恨恨的说道:“我父之生死尚不知晓,若苍亭大军是由阿望那小子持掌,他还不足九岁,这游戏玩闹倒还擅长,兵事政争之事又能济事什么。乘这些奸人还未势成之时,当做雷霆之势灭除为上。若是等到他们势成稳固,我韩氏大势去矣。长弥将军,还请您遇事变通,莫要固执已见呀。”

尹离眉头大皱,面露难色,只是摇头不语。韩斌再劝无用,只得恨恨的转身离去。一个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的武装少女奔来问道:“斌弟,长弥将军如何应答?”

韩斌摇头忿愤的说道:“大姐,长弥将军固执于军令,不肯出兵。”

少女正是韩易之长女韩姬,韩姬只比韩斌年长数月。二人从小一起长大,加上韩姬不喜红装好武装,所以姐弟二人又常为武事上的较量对手,感情倒与他人不同。

韩姬说道:“长弥将军是军中的大将,听令行事是正常之事。无有父亲的将令,调之不动也是正理。”

韩斌忿愤的叫道:“我为韩氏长子,我只气父亲身有不测,却不叫我前往苍亭侍奉,只叫阿望前去是何道理?我乃庶子,难道还会与阿望争夺继承权不成?”

韩姬劝道:“好了好了,斌弟,这是阿望身为嫡子的特权,你不见朱家的大哥二哥之事么?”

韩斌丧气的说道:“朱家的大哥二哥已经快要成年,宁大哥为庐陵令,手中有数千大军在。又有邱叔父在豫章统率大军护佑,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有事。偃二哥为徐州牧吕布之婿,运气好的话,将来可得徐州之地容身。可我呢?母亲当年嫌父亲位贱,虽然生我,却又嫁何苗为妾。我好不容易被父亲索回,却一直身处尴尬之境,不得世人重视。”

“我日夜苦读经史,苦练武技,苦专兵事,就是为了将来能在父亲面前得到赞赏,将来能有如父亲一般,扬眉吐气的一日。不想,不想父亲竟然中道崩……”

“啪”的一声,韩姬打了韩斌一记耳光,骂道:“父亲之事还未确实,你怎能如此诅咒父亲。”

韩斌抚脸垂泪的说道:“是是,父亲定然平安无事的。只是……只是……我恐万一……有事,我等十余口人将无所依也。”

韩姬柳眉紧皱,说道:“阿诺娃姨娘与阿诧还在汝南呢,阿望向来视阿诺娃姨娘为亲母,视阿诧为手足,他定不会弃之。”

韩斌叹道:“阿望向来痛恨我等身为庶子庶女却常得父亲的喜爱,他为嫡子却常遭父亲的喝斥,更被弃于西河郡荒凉之地数年。我等若依阿望,只怕他恨何逸夺父亲所留之基业,反牵怒于我,我恐遭其所害也。”

韩姬怒道:“他敢,我不将他打得如豕一般,就不是父亲的女儿。”

韩斌叹道:“阿凡也是嫡子,而且与我等相善,只可惜在出生时难产,神智有些幼稚,一直如婴孩一般。不然由他来继承父亲之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韩姬叹道:“这亦是无奈之事了,若是甄姨娘能早些嫁与父亲,早早的生得子嗣,对我等来说,亦是一件好事。”

韩斌哀声道:“只可惜万事成空了。”

韩姬拍了韩斌一击,说道:“若斌弟是为我等之处境而焦虑,那大可不必。方才陆议为我出了一策,说咱们可去寻鲷阳的孤儿童子营总领军吕蒙借兵。那里有数万孤儿童子,兵械齐全,年过十五岁的至少有四、五千人,而鲷阳义勇亦是忠于父亲的,也可召得四、五千大军。有此一万大军在手,你我姐弟又惧何人?就算是将何逸斩杀,将百官诛除,亦是反掌之事也。”

韩斌迟疑道:“只怕我二人年幼,吕蒙不肯借兵。”

韩姬笑道:“听闻吕蒙素来胆大,建功立业之心颇强。他应该未得严令,若以言语相激,岂有坐视之理。你我当可一试。”

二人计议已定,遂领陆议,并数名亲卫,私离尹离大营,望鲷阳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