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四十三章 乱事正炽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四十三章 乱事正炽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豫章郡南城县,自新任县令周瑜上任以来已有三月的时间。这三月来,除了最初一月是在整理县事以外,另两月时间都在征伐贼人中渡过。

然而战果是喜人的,遍布豫章大半郡县的豫章贼周凤,扬州黄巾余党陈败、万秉诸贼大部皆被周瑜所破,兵力也从最初的三千人马到现在的八千人。

听闻西南部的庐陵令朱宁也不差,从最初召降了鄱阳贼彭虎后,大破建昌贼翻仁,并召降了鄱阳山越人数千户,充实为兵,兵马也在万人左右,而且战力更精。

周瑜刚刚听闻到北方传来的韩易战败的消息,尚未确认属实,便听闻副将丁奉回报道,东方的山岭之中有一队千余人左右的山越野人出现,可能是会稽山越人来犯。

周瑜长叹一声,只得暂且抛开了杂念,领兵前去围剿。不料刚刚埋伏起来,就见一面破烂的孙字大旗出现在视野之中。周瑜一惊,仔细一打量,顿时猜到此队人马非是会稽山越人,而是月前刚刚被袁术大军战败,逃入南部深山之中的孙策一军余部。

原来自孙策从韩易处得回其父的旧部两千余人后,从庐江南渡入丹扬郡,被丹扬太守周昕所忌。孙策本是打着“护卫江东,抗击袁术”的旗号,也不好攻打周昕,于是转道吴郡来到了其父的食邑地乌程县中暂住。

孙策于乌程县中尽散家财,召兵买马,结交豪杰,吴中少年多被其所感,纷纷来投。其中有周泰、蒋钦、陈武、董袭、凌操凌统父子等豪杰之士,兵马达五千之众。

孙策之势为吴郡太守陈瑀所忌,但袁术的进攻迫在眉结,却也不好于内部操戈。陈瑀只得任命孙策为别部司马,隶属于吴郡都尉许贡麾下,防备袁术军。

然而袁术大军势强,大将张勋、桥蕤、刘勋等人皆非庸人,攻势极猛。加上袁术有意在江东自立,于是又一路召贤纳士以为臂助。受袁术所迫之江东士人不在少数,因此攻略很快,坐拥丹扬精兵的丹扬郡太守周昕就被袁术军所破。

等到吴郡之时,孙策建言陈瑀联合吴郡的山越人严白虎与会稽太守王朗共抗袁术。陈瑀从其言,各军分数路进攻袁军,或据险而守。孙策破得袁军小部数次,兵力又增至七、八千人,因功被陈瑀表为吴郡都尉。

然而至此,孙策就常被陈瑀派往战情最为坚险之地作战,有时一连数月不得休整,兵力是越战越少,最终孙策一军只剩区区三千人马了。孙策见陈瑀有意借刀杀人,力争无用。一时按捺不住,于是在一次宴中愤而杀陈瑀泄愤,并吞并许贡、严白虎所部,一时兵马多达近两万之众。

只是如此一来,孙策于吴郡中的人心大失,也被会稽太守王朗所惧。王朗于是转而投靠袁术,与袁军合攻孙策。孙策左抵右挡不住,一路向西南败退。最后逃入了会稽群山之中,又被山越人所袭。等到再度出山之时,大军只剩区区千余人了。

周瑜出面迎住了孙策,孙策见到周瑜,顿时淘淘大哭起来,并向周瑜问计。周瑜沉吟道:“原本汝孙家与韩征东有旧,大兄与韩征东翻脸却是不对。只是如今韩征东大意……军败,不知韩氏还有无重新复起之时。”

孙策说道:“我当初既然弃了韩氏,如今再投韩氏不知可否?”

周瑜摇摇头道:“韩氏如今无主,中原之地也不知如何了?不过韩氏诸位领兵大将皆是忠义之辈,韩氏的兵势又极强,只怕韩氏是衰而不败。这数年时间,韩氏恐怕是以防备为主,不再向外侵攻。大兄去了却无用武之地也,不如另寻他往。”

孙策忙问道:“当去往何处?”

周瑜说道:“听闻荆州的刘表派张绣攻打南阳,此举必然恶了韩氏,两家之亲怕是不再了。又听闻荆南的长沙太守张羡与刘表不合,而张羡历任荆南四郡之守,又是孙伯父的故吏。大兄若是前往荆南,整个荆南必将归大兄所有矣。”

孙策大喜,说道:“公瑾之言甚是,我父在荆南威望极高,我若前往,必得荆南人氏的欢迎。不过我军兵少,去了荆南只怕镇服不了歹人,恐遭刘表军所攻也。”

周瑜说道:“无妨,我这有五千新得之兵,尚未上报给豫章邱太守知晓,可借与大兄一用。”

孙策喜道:“如此甚好,只恨不得公瑾前往相助也。”

周瑜迟疑道:“我今与庐陵令朱宁为连襟兄弟,如今韩氏有危,我只怕要相助他渡过此难才行。待其平安之后,我再去荆南相助大兄吧。”

孙策说道:“只恐韩氏不愿轻放公瑾离去。”

周瑜笑道:“我于韩氏又非什么重要的人物,将来韩氏之主又非朱宁所有,我留不留在韩氏,并无大碍。若将来朱宁为韩氏之主时,我或者会复投韩氏也不一定啊。”

孙策从周瑜之言,领兵转向荆南而去。庐陵令朱宁听闻孙策之事后,复助其军粮一万石,以便在荆南牵制住荆州的刘表,不让刘表有闲心过问中原之事。

十二月十五日,韩易子韩斌,年方十一岁的黄口小儿,于鲷阳城树立义旗。并自称将军,以吕蒙为校尉,号召天下义士齐集鲷阳,征讨平舆城无义的何逸,兼甘心助乱的朝庭百官。一时之间,草莽义士云集。至年关之时,鲷阳一地竟聚齐了三万之众。

平舆城的百官与何逸闻讯大惊,虽知韩氏于数年来常施恩于中原之地,但也得罪了大部的世族豪门。想来下贱短视的百姓虽然记念其恩,但无豪杰之士的统领,决难成事。

只要百官扶助何逸上台之后,迎回弘农王为帝,在为政上稍稍施恩于百姓。等过上一年半载,就可将韩氏于中原的影响力彻底抹除。不想竟有区区的韩氏庶子于鲷阳城竖旗反抗,真是岂有此理。

何逸闻讯慌乱异常,急寻三公问计,杨彪昂然而立,不屑的看了其一眼,微笑的说道:“不过是些下贱之人作乱罢了,车骑将军何顾惊乱?才一个十一岁的黄口小儿,就骇住了堂堂的车骑将军?”

何逸帮解释道:“杨太尉莫要小看这黄口小儿,韩斌此子的确人如其名,文武双全,而且少年老成,十分明智。我家往年有事不能决择之时,就数次征询过他的意见,每有所中。若非其母是我何氏之妇,说不定他将是韩易最为优秀的继承人。若有他继承韩氏之业,当可保我何氏数十年的富贵也。吾亦用不了从了你等之意,夺韩氏之基以自肥了。”

杨彪恨其不争,喝斥道:“什么韩氏之基?这是大汉的天下,若无大汉,又哪来的韩易也?你身为大汉的车骑将军,只是代汉帝暂时管理兵事罢了,什么夺韩氏之基以自肥?你莫不是将这豫、兖、徐、并、司隶诸州之地当成自家之物了吧?”

何逸闻之愕然,好半天都答不上话来。当初百官劝解自已出首,共扶弘农王重登帝位。除了弘农王是何氏之甥外,何逸所思的就是昔日伯父何进权倾天下时的威风。在暗地里,何逸更对韩易这数年来在中原之地一言九鼎的威势而羡慕不已。

直到杨彪方才的喝斥,何逸这才恍然过来。不说韩氏对何氏有恩,就是自已强夺韩氏之权,这对自已来说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啊。什么车骑将军?自已在百官之中又无人真心支持,车骑将军不过是一名头罢了。自已为一空着的名头而行此不义之事,实在是愚昧不及啊。

当初弘农王自已不愿重立为帝之事,自已也有所耳闻。韩易从未逼迫过弘农王,更未做出对不起何氏之事来。自已如今反而如此对待韩氏,当真是被贪念冲昏了头脑啊。

不说韩易到底逝没逝去,但其麾下的三十万大军之权还在韩氏之手,何逸通过半月来屡召尹离之兵不见动静后,便就知晓了。若是韩氏真有反复的一日,那自已这为首之人岂不是要遭大殃了?

一时之间,贪念大消的何逸顿时有如神助,灵智上头,一瞬之间念头百转。就在杨彪再度喝斥时,何逸突然间全身颤抖,两眼发怔,口吐白沫的翻身倒地。

杨彪等人急忙上前探视,并召御医吉平来前症治。但吉平诊治后,何逸虽然愈上一时,可转瞬便又恶化。何逸更乘机在愈时说道:“杨太尉,看来某是不行了,这重兴汉室,重扶弘农王为帝之大事,只能拜托诸位了。”

杨彪叹道:“车骑将军这是何病,为何发得如此莫名?”

何逸忙说道:“杨太尉有所不知,此乃我何氏,不,是朱氏先祖之疾也,不幸某亦得此之疾。”杨彪欲要再问时,何逸恐言多有失,急忙再度发病,遮掩了过去。

无了何逸这车骑将军的名头,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只得以三公秉政。杨奉、董承虽然应召前来,但汝南的兵力过少,又要防备城外的尹离大军。于是急召新任命的兖州牧刘鲧,速速领兖州之兵三万前来汝南平叛。

韩易领有豫州牧时长,豫州之地能召来反对之兵过少,只有万余人左右。而兖州却是昔日为刘岱、曹操之牧所,没有经历大战争夺,因此反对之人极多。其中又以刘氏、曹氏、夏侯氏的族人为多。杨彪以刘岱之弟刘鲧为兖州牧,正得其时也。

年关刚过,鲷阳城的韩斌便于初五那日誓师出征,以吕蒙为先锋,大军直指平舆。然而此时平舆城百官们之手中,依然只有两万余兵而已。杨彪无奈,只得以杨奉、董承二将领兵守城,以待刘鲧。

正巧刘鲧威惧东郡的韩氏十万大军,不敢在兖州之地多留。闻诏后欣然领命,留山阳郡钜野人李典为校尉,领兵数千守兖州,自领三万大军望汝南奔来。

时有谯郡的曹氏、夏侯氏族人闻知大喜,聚宗族之兵千余人,欲请曹昂为将,投奔刘鲧。曹昂以父亲曹操身在河北为敌,韩氏却没有苛待曹氏、夏侯氏,因此不便落井下石,于是不应。两族中人无奈,只得以曹休为将,夏侯杰、夏侯恩为辅,投奔刘鲧。

韩斌领军数次攻打平舆城不下,听闻刘鲧领兵将至,又使吕蒙领兵返身击之。刘鲧一军刚从兖州远来,被吕蒙在陈县以逸待劳,一鼓破之,生虏极多。曹氏、夏侯氏亡者极多,只有曹休等将亡命河北,投奔曹操去了。

杨奉、董承闻后,心中不安,相互计议吉凶?董承认为反对韩氏之兖州军已败,而豫州反对之人却少,可见杨彪等人无能为也,心中颇有后悔之念。杨奉于是与董承秘议诛杀百官以迎韩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