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功受爵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功受爵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般来说,从雁门到洛阳,一个来回快马也要一月之久,等朝庭商议完封赏与调令,至少也是两、三月之后的事了。没想到韩易此次的封赏与调令下发的极快,才一个月又十日,就有朝庭的令使前来宣读召令。就近任命韩易为雁门阴馆县令,犷平县民一并纳入到阴馆县治下,并兼任并州刺史部麾下州司马一职。

阴馆县是雁门郡的郡治所在,有户九千户,还未到中等万户县的级别,却属于高配。故不称县长,而称县令,食禄七百石。加上军司马的千石食禄,共一千七百石,比原来的六百石食禄,可谓是大大的增加。这俸禄比之一郡太守都差不多了,只是权力小了许多。

韩易原本以为,朝庭会任命自己单文职又或单武职,没想到还是文武双职务。在官场上,对文武之职兼任,通常都会有所顾忌。只有在边鄙小县,为方便管理,才有兼职的三百石县长与尉,到了六百石以上的官职,就不行了。官场之规到了韩易这里却变得不同,这让韩易有些诧异。

除了职务上的升迁外,朝庭还有爵位上的封赏。不过因为韩易北伐东部鲜卑一事,是属于私下的行为,并非受命州郡之令而征伐;朝庭后来虽知此事,但对战功之真实性却无法确认。朝庭虽不否认韩易的功绩,但在其基础上却要减半,特赐韩易为列侯,受封为召陵县姬石亭侯,食邑八百户。

韩易得赏后,不禁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二十年来的憋屈,今日总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封侯是天下间多少男儿梦寐以求之事,没想到自己会在二十三、四岁之时,就己经达成了此愿。思及在召陵的那些苦难岁月,韩易不禁泪如雨下。

同时受赏的还有文丑与高览二人,因为此二人不是韩易的私人部曲,所以二人之功是分开来计算的。二人分别被任命为佐司马及军候一职,依然在韩易的下属并州军中为官。至于二人的爵位,则都是食邑二百户的都亭侯一爵。此对于他二人来说,也算是光耀门楣的大事情。当夜在文丑、高览二将的带领下,众将力劝韩易饮酒,韩易被迫,难得的大醉了一场。

第二日午时,邱功一脸期盼的前来问询,欲将姬石亭侯的家令一职授于何人?亭侯虽是列候的最低一等,但亦有置官治府事的权利,与朝庭所任之官同等地位。之前邱功虽是韩易的管家,但出身十分卑微。

此时韩易己然封爵,身份与之前大不相同,跟管家略同职责的家令一职必会挑选有文采的寒门士子出任,如此方不会丢姬石亭候韩氏的脸面。但谁人会无上进之心,邱功也不例外,当然有所乞求了。

韩易想了想后,新人再好却用之不惯,反正治府事也无需太大的能力,还是用老人吧。于是任邱功为家令之职,任陆平为教育子女的庶子之职,任高区为迎来送往的门大夫之职。至于护卫与先导的洗马一职,韩易本属意成齐,然成齐不在了,韩易也无心任命。而出使拜访的行人之职,需懂得高门贵家的规矩之人当任,韩易一时无人,就空着了。

当邱功欢喜而退,准备在韩易安定下来后,就与陆平、高区二人同回召陵建姬石亭侯的府邸。韩易这才打开朝庭令使所转交的一封书信。

书信是雒阳的苏顾所写,内中有许多信息。在信中,苏顾主要谈及因韩易之功,何苗被汉帝所褒奖,在平灭了一股小民乱之后,被任命为仅次于大将军的车骑将军一职,与食邑三千户的济阳侯一爵。

并谈及为何会任命韩易在雁门郡任官之因,就是欲借助韩易横行鲜卑,杀敌数万的威名,震慑幽州二张与乌桓叛军,使之不敢西入并州,并对有些不稳的河西鲜卑和连一部产生威慑力。信尾还希望韩易能再接再励的立下新功,相助何苗的车骑将军府,彻底压过何进的大将军府。

从信中,韩易知晓了何苗与何进的不和己经浮于表面了,何苗的升官,与其说是因自己之功,反不如说是汉帝的希望,希望何苗能够站出来制约势力越来越强大的何进大将军府。这是属于帝王的心术,韩易无可评说。只是对于汉帝的用人,韩易却有些腹诽了。

何苗是个好人,却是个没有担当的庸人,做个富家翁还行。叫他与人政争,却是差的远了。

何进虽不知其能若何,但从他人的描叙中,韩易可以看出,何进是个有上进心,不贪不暴,有仁有礼,有节有义,爱贤敬贤,善纳人言的准完人。为官十余年来,几乎没有人说他一丝的恶言。强说的只有两点,一是何进乃是屠羊之身;二是何进行事有些犹疑难决。除此之外,别无缺点。叫何苗与何进政争,这太也难为人了。

另有张温征伐雍凉羌乱数年未平,又至使幽州发生变乱,己经罢去了司空之职。朝庭再起用皇甫嵩为主将,率军征伐西凉。韩易在雒阳有过耳闻的董卓,便在副将之列。

最后还谈及剑师王越己从西凉回返雒阳,被任命为护卫太子的虎贲中郎将一职。听说王越至西凉后,曾潜伏于韩遂麾下,不想韩遂外表忠实,内里诡诈,心思有九曲黄河之称。王越被其所利用,助其刺杀了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等数名羌首,其部尽被韩遂所吞并。

王越在寻韩遂拔乱反正时,因一时大意,被韩遂部将阎行所伤,不得己退回了雒阳。王越在得到虎贲中郎将之位后,十分感激苏顾与韩易二人,特将苏顾收为亲传三弟子,另会派遣祝公道与另一名在西凉所收的弟子杨理,前来雁门相助韩易。

韩易观后叹道:“刺客之道,终非正道,也只有对付黄巾贼有用啊。”

职务己定,韩易便领着己在野地里生活许久的犷平县民向阴馆进发了。雁门郡地处大汉的北部边陲,北接大漠草原,毗邻塞外鲜卑、匈奴二族,是大汉的北方防御门户。雁门郡以马邑与平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通往中原各地与塞外草原的道路交通体系。

和平时期,这些道路是大汉与鲜卑、匈奴二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交恶时期,则成为双方军事集结地、战争通道与双方争夺的战场。所以一直以来,雁门郡的人口始终都不多,全郡有十四县,户口却不到五万户,丁口亦不到三十万。

身为雁门郡治的阴馆县人口也并未充足,这犷平县二万余口加入进去后还尚有空余。就任县令之职后,韩易便开始了安置移民、开垦荒地、开凿水渠、兴建房舍之事物来。

此事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颇为复杂,特别是人口一多,事物更杂。犷平县人因是外来人口,起先常被阴馆县人所欺。然时日一久,便自持身后有韩易的支持,开始与阴馆县人冲突起来。

阴馆县人虽多,偏偏犷平县人既团结又好斗,还十分的勇悍,每户皆有战士血战过。阴馆县人哪里是犷平县人的对手,加上韩易有时不便处置相对亲近的犷平县人,更使得阴馆县人被欺的凄惨不已。

不两月,就使得整个阴馆县人对犷平县人的仇视情绪,韩易更接到了同城而治的雁门太守的问罪。韩易也发觉很不对劲,立即将两县之民的所有矛盾集齐起来,交由与两县之民皆不亲近的徐邈来处置。

徐邈虽然年少,然有一身的办事精力,加上一意的秉公理事,不偏不移,以理服人,不到十日,就将差不多引起全县大乱的两县之民,给劝服了下去。

韩易在长嘘一口气时,又思到让徐邈理事只是暂时之事,并不能真正断绝两县之民的相互敌视关系。后来与众将商议时,言及犷平县民中的血恨军,基本上都是并州人氏。虽然基本是塑方、五原、云中、西河、上郡的人,但相对远在幽州渔阳的犷平县民,与雁门郡可算是同州近邻了。

可以将他们派出,在阴馆县人中间宣讲鲜卑胡虏之恶,各州边郡汉民之苦,被掠汉民奴隶之厄,犷平县人义救并州人氏之德,双方合兵纵横数千里,屠杀鲜卑胡虏之快,一路相互扶持,千里迁途来到雁门之爱。

有两千余血恨军这本州人氏的宣讲,阴馆县人终于渐渐的理解到犷平县人弃家远行的痛楚与想法,开始了互相谦让之行,让二县之民的关系好转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等一切事物安定下来,时间已到中平四年的六月了。刚刚收割完阴陶县中的粮食,韩易就接到了并州刺史张懿的召令,让韩易前往晋阳拜见。

韩易一路风尘仆仆,两日间便奔行了有四百里路,终于来到了太原郡郡治晋阳城。在刺史府外迎接的,是一位面如紫玉,目若朗星,相貌堂堂的少年吏员。

韩易一见之下,便十分的喜爱,拱手问道:“未知足下高姓大名,如何的称呼?”

少年吏员淡淡的一笑,朗声回礼说道:“小吏张辽,见过韩司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