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五十四章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琰惊异的问道:“不是民壮?而是极精锐之兵?”刘琰又望了望城下一丝不动的犷平军,突然倒抽一口冷气,惊疑的叫道:“太原榆次在代郡之南,这韩易却是从北方而来,而高柳塞守卒又未派人前来禀告于我。再按你的意思,这韩易所领的不是犷平县义勇,有可能是张举、张纯二贼麾下的乌桓突骑?叛军己攻破了高柳塞,将从北方侵入代郡了。”

代郡都尉点点头道:“不错,渔阳全郡己陷,这韩易又非从南面而来,想必是在他接到调令后,尚未前往太原榆次上任,就被贼人所俘,而曲从了贼人。此次前来不是为了寻仇,实际上是为了夺城。寻仇,不过是在夺城失败后的借口罢了。”

刘琰本欲派兵出城与韩易一军交战,又惧城外还有贼人大军埋伏。正忐忑之间,代郡都尉又道:“府君若对城外之兵迟疑,何不寻鲜于兄弟问之。”

刘琰拍头叫道:“对,对,我几乎忘却了。”说罢命人前往城中寻鲜于兄弟来此。临了,又命人寻刘备前来。

代郡都尉口中的鲜于兄弟,是渔阳郡中的贤士鲜于辅与鲜于银二人。鲜于氏在渔阳亦是大族,兄弟二人也曾在郡中为从事。因不愿跟从张举、张纯兄弟反乱,于是逃至上谷郡。上谷乌桓叛后,又逃到了代郡。

不一会,两个三旬左右的文士武官当先而行,身后跟随着一名二十岁出头,长臂大耳着华服的奇男子。正是鲜于兄弟与刘备连袂而来,在望见城下之兵时,皆是眉头大皱。三人与刘琰见礼之后,性急的鲜于银就出言问道:“刘府君,城外之兵是哪里来的?好严整啊,却是少见的很。”

刘琰将先前之事一一道出,莫了问道:“二位贤士,你们在逃离渔阳郡时,可曾知晓这韩易是否从贼。玄德,你也说说,这寻仇之事是真是假。”

刘备皱眉沉默不言,鲜于辅望了望刘备后,突然呵呵大笑,说道:“这韩易韩明远不但不是叛贼,反而是我渔阳郡的擎天玉柱。若非年前韩明远不在郡中,又岂会有祸及整个幽州的张氏与乌桓之叛。”

刘琰大惊忙礼拜道:“哦,这韩易如许大的名声,我在代郡如何不知?还望贤士细细说来,琰愿闻其详。”

鲜于辅抚须笑道:“这还得从去年的鲜卑掠境之事说起……本以为韩明远已经死在了鲜卑山中,不意又回来了。韩明远若是早回来两月,加上其素与张氏不和,张氏惧于韩明远之威势,必不敢生乱,乌桓也不敢反叛。”

刘琰倒抽一口冷气,惊道:“不意韩明远竟有这般的威势,如此说来,城外之兵确实是犷平县义勇了?”

鲜于银赞誉道:“确实是犷平县义勇,也唯有如此强军,方可连破鲜卑突骑无数。以区区犷平小县寡民,竟能练出如此强军,韩明远真乃天下奇才也。?刘府君幸亏没有出兵与之一战,不然白白损伤兵力也。”

刘琰闻言后大叹,幸好没有出兵与韩易一军交战,不然非铸成大祸不可,代郡兵马,哪里会是韩易军的对手。后又带有责备的语气问道:“玄德,韩明远夹寻你报仇之事,到底为何,你需从实说来。”

刘备此时的眉头早己皱成了川字,一脸的晦气,见刘琰动问,只得拱手说道:“此事本是区区小事,在中平元年讨伐宛城黄巾贼时,朱公伟公曾命备至韩县长麾下听用。韩县长可能认为备才疏学浅,并无大用,于是弃在一旁不予理会。彼时韩县长尚无大名在身,却如此地轻慢壮士,备虽无谓,但备的部曲张翼德见备受辱,却暗生恨意,于是两次私下里的刺杀韩县长。此事备虽不知,但部曲之罪便是备之罪也。备不敢推托,还请刘府君将备擒下,送予城外的韩县长,以消解韩县长之怒气,以解代郡之兵祸。”

鲜于辅暗暗打量了一下刘备,心道:此人外表忠厚,然内心诡诈。只一番话就将韩明远说成是无礼暴虐不仁的一介武夫,更挑起刘府君不愿对韩明远服软的心思,己期逃过此刺杀官员罪责,其心不良也。韩明远今日行事虽然不智,但也不是你刘备能够出言构陷的。

鲜于辅见刘琰若有所思,面露不愉之色,忙笑道:“一说起韩明远,我便心生佩服之意。”见刘琰把注意力转了过来,鲜于辅于是又将韩易至犷平后的大至治政之事说出,后说道:“上任不过十日,就将县中污吏一扫而空,可见其果其明也;遭司马台守将所拒,反而重用其人,可见其宽也;减民之税,大力垦植,可见其仁善也;坚拒张氏,可见其志坚也;关押罪人,年余不杀,可见其守序也;诱召乌桓,却敌鲜卑,可见其忠其威也。韩明远行事或有无礼之处,但必有其因,还望刘府君详察。”

刘备暗叫不好,果见刘琰眉眼一挑问道:“玄德,你既不知行刺之事,又是汉室宗亲,我可作主保你一保。然张飞需得交给韩明远处置。此人何在?速速予我押来。”

刘备一时心慌,咬咬牙后伏地拜道:“刘府君,古人云:主辱臣死。翼德为我受辱之事而欲寻韩县长刺之,此乃忠诚义士也。备虽然不才,却非势穷就出卖义士之人。今翼德为我之事而犯罪,备身为其主难辞其咎。备甘愿与翼德同罪,还请刘府君将备与翼德一同解予韩县长罢。”

众人闻言大赞,真明主义士也。任鲜于辅不喜刘备,也不得不为其主从二人之义而赞誉有加,不再针对他。刘琰也不欲交出刘备,头痛的连连敲头。最后一拍城墙,说道:“玄德,我敬你主从二人义气深重,不欲卖你。今日就暂且为你阻一阻韩明远,你速速领着张翼德走吧。还望你日后好自为之。”

刘备大喜过望,连连拜谢,慌忙退下了城墙。刘琰望了望城下的韩易与犷平军,说道:“来人,出城去与韩明远商谈,就说刘备主从不在城中,我需派人四处寻找,方可将人交予给他,还请他耐心的等待。”

立即有代郡的功曹从事领命出城,韩易不知其详,真的认为刘备不在城中。等第二日一早,刘琰又派人告知,说韩易昨日气势汹汹的领大军而至,早就把刘备等人给惊走,刘备此时早在两百里之外了。

韩易大怒,心知是中了刘琰的缓兵之计,可又不能真的拿刘琰如何,加上渔阳人鲜于辅兄弟在其中说项,韩易只能无可奈何的暂时放过刘备。刘琰有心留下韩易暂守代郡,韩易哪有心情理会于他,于是领着两万余犷平县民转道雁门郡而去。

等行至雁门郡时,韩易又派出为鲜于辅所推荐,到韩易麾下为吏员的蓟中人徐邈,前往雁门太守处借道。不想刚满十七岁的徐邈从雁门太守处回转后禀告韩易,朝庭因韩易之妻公孙璎的上奏,误以为韩易己死,太原榆次长一职己在两月前转授给他人了。韩易不得不率众停留在雁门郡与代郡的边境崞县之外,上奏自己在鲜卑地的一切行动与功绩,以及迁途犷平县民至并州一事,等候朝庭的新调令。

此时的颜良见犷平县民暂时己安,因心念幽州的战事,又恐比邻幽州的冀州渤海郡有失,需得赶出统率兵马御敌,于是向韩易等人告辞。韩易虽有不舍,却也不能阻拦颜良上进之途,只能依依不舍的远行送别。

一直送行二十里地,颜良领着数十骑,驱赶着五百匹韩易所赠送的鲜卑战马,再三拜辞。并叮嘱暂留雁门等侯朝庭封赏的文丑,要好生的听从韩易之令行事,这才与人打马而去。

颜良走后不几曰,就见有并州刺史张懿的部下从事郭缊,从太原而来,就近协调诸县供给犷平百姓的物资。过几日,又有并州刺史张懿麾下军司马张扬率千名士卒,与三千民壮,从晋阳押送粮草物资来援,这让韩易感激不尽。

就近的雁门太守对韩易等千里迁途而来的二万余人,不见有什么安置援救事宜。几乎是不闻不问,事不关己的样子。反而是远在太原的并州刺史张懿,却不断的派人送粮送物来援。两相一比,顿觉并州刺史张懿的高尚来。

刺史一职本是朝廷用来监视各地太守的专派要员,非朝廷所信重的大臣不可出任。奉禄只有六百石,也无具体的城池管辖,但实际职权却不小,可以上奏各地太守与县令的不法事,手中更有直属的两校六千兵马。非强势的一郡太守,不能与之相抗。

他人投之以李,我报之以桃。加上张杨又是在中平元年,九门县之时的旧识,相处颇为愉快,韩易于是大方的送出千匹鲜卑战马,以谢并州刺史张懿与张杨之恩德。后又从张杨处得知,张懿是张杨的族叔,韩易更是欢喜,日后若在并州为官,将十分的自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