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五百七十九章 咱的大明,有这么多钱吗?

稍稍沉默片刻。

工部尚书单安仁,越众而出。

这位单尚书,也已经年近六旬,乃是早年跟随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班底,这会儿早已是须发斑白,却依然步履稳健,走到大殿中央,声音洪亮地奏道:

“启禀陛下,微臣有本奏上。”

哦?

朱元璋眉头稍稍一挑,工部之前接受的任务,乃是督造大船,越大越好,待秦枫鼓捣的那个工坊若是真有成果可以应用,那就可以组合起来,将大明的大航海事业,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莫非,这件事有进展?

可以啊,单爱卿!

朱元璋不禁眼前一亮,哪怕秦枫那边的进度还需要等待,但若是造船这方面有了突破,那也是喜事。

这意味着,咱的大明,距离秦枫一再提起的那个土豆,已经又近了一步。

更何况,还有心声里偶尔提及的,大航海带来的数之不尽的好处。

“陛下。”单安仁没有偷听圣上心声的本事,沉声说道:“今年入夏以来,雨水连绵,固然是对各地庄稼都有不小的裨益,但同时也带来了黄河水位的持续上涨。对此,微臣忧心忡忡,唯恐一旦某处河堤崩溃,洪水泛滥,必会让百姓流离失所,农田大量被淹,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呃。是这事。

朱元璋神色微微一滞,目光中不禁也透露出几分焦虑。

身为农家出身的孩子,比谁都清楚一旦出现了洪水泛滥,庄稼房屋全被冲毁,那意味着什么样的可怕灾难。

圣上果然懂得民间疾苦!

见状,单安仁也是心中稍安,只要皇帝能认识到其中的严重性,那接下来自己的话,就好说了。

果然,过了片刻,朱元璋望着单安仁,缓缓说道:“防患未然,单爱卿有心了,对此有何良策,想必也已经成竹在胸?”

“微臣斗胆,请求皇上批准拨款,用于治理黄河,修筑河堤。”单安仁躬身再次奏道:“此举,不但能保护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更能彰显我大明朝廷爱民如子之心,确保大明江山社稷稳定,千秋万载……”

言毕,单安仁双手呈上一份厚厚的奏折,由专门的太监接过来,呈送到皇上手中。

朱元璋草草翻阅,见上面条分缕析,详细记录了黄河今年的水情,可能出现的险情,以及治理那些濒危河堤所需的具体物资,所耗费的银两,一项项事无巨细,说得非常透彻,显然这位单尚书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甚至,奏折里还附带了数位治水专家的意见和方案,反复论证合理性,以及耗费银两的经济性,等等。

不错!

朱元璋点点头,赞道:“单爱卿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真乃我大明股肱之臣!”

这话,让单安仁心中大喜,但表面上自然不敢太喜形于色,连忙跪地叩拜,说了些感念君恩,肝脑涂地之类的套话。

气氛倒是和谐了,但……

朱元璋将奏折翻到最后,所有的方案汇总之后,都有一个花费银两的预估。

这里的数字呈现出来,就不那么美妙了。

一千三百万两!

看到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朱元璋之前的好心情,顿时一扫而空……

原来,我还是那个穷得叮当响的乞丐,没有一丝丝改变。

去岁,得益于风调雨顺,得益于秦枫的水稻灌溉新法,得益于户部的摊役入亩新政,再加上几年来休养生息,人心思定,也对于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促进,大明的税银收入,已经远超明朝初建的时候。

收上来的赋税,若是换算成白银,堪堪超过一千万两之巨。

这对比洪武初年的时候,已经是翻了一倍还多。

可是……

整个一年的岁入收成,竟然……还不够修个河堤的?

虽然朱元璋也早就知道修建河堤要花钱,要花大钱,但也的确没想到,这个钱花得如此恐怖,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河堤,要修,应该修。

但是国家这么大,方方面面都要钱,总不能修了河堤,其他啥都不做了吧?

虽然单安仁把所有的条款列得非常详细,一笔笔支出都有翔实的数据支持,而且这个一千三百万两的方案,是最完善最透彻,也最费钱的,但……数量太大,实在是支持不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朱元璋叹了口气,不得已只能放弃这个看上去最让人放心的稳妥方案,退而求其次,又往下查看。

单安仁给出的第二套方案,就没有那么求全,而是优先修建那些已经岌岌可危的堤坝,其他凑合能用的,就先维持着,以后有了余钱再说。

但即便如此,这套方案最后算下来的总花费,也要达到近三百万两之巨!

咱的大明,有这么多钱吗?

朱元璋甚至有些心虚地望了望户部尚书黄铎的位置。

若是三百万两都拿不出……

朱元璋继续往下看,单安仁一共给出了三套方案,还有最后一套,大致的说法是,优先修建那些堤坝岌岌可危,而且一旦危险发生,造成影响极为可怕,会导致难以收拾后果的那些区域。

这也就是说……那些堤坝危险,可能决堤,但纵然决堤,也只是有限的危害,不至于导致大面积洪水泛滥……

这套方案,单安仁给出的最终估价,是四十万两白银。

四十万两,大明能拿出来!

朱元璋不需要通过户部,就可以确定这一点。

不过……他也深刻理解单安仁奏折上,用尽量委婉的口吻,提到的那个所谓的“有限的危害”,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谓有限的危害,是对朝廷的!

但是对于泛滥区的百姓来说,哪有什么有限的伤害,都是一样的家破人亡,一样的流离失所,一样的生死难料……

只不过,这些区域淹没之后,不会让泛滥进一步扩大,说白了就是只有部分百姓遭灾,事后朝廷赈灾救助,虽然也花钱,但或许花得反而比处处修建河堤要少一些。

然而代价,就是不知多少数量百姓的生命,田亩,希望……

呼!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