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五百七十八章 无冕之王

之所以知道这个名字,那是因为黄彪……

呃!

这个黄彪,也是骗得我好惨!

太子,朱标。

秦枫想到那个貌似老实的少年,忍不住微微苦笑。

朱镜媺已经知无不言,所以自然太子朱标的秘密也瞒不住了。

黄彪曾经在闲聊的时候说,他的私塾先生里,有一个叫江公黎的,跟他也算是颇为亲近,尤其在经史和礼法方面,很有创见,给他很大的启迪。

后来秦枫知道了黄彪就是太子朱标,自然就知道了他所谓的私塾先生,就是翰林院或是国子监里的那些老师团队,是老朱同志亲自为他选定的班底。

既然能跟太子亲近,那一定也是老朱认可的,所以现在需要一个礼部侍郎,索性就给提供上去,借这个机会,给他升升官,估摸着能够符合老朱的心意。

果然,老朱立刻通过,就这么一问一答之间,一位崭新的正三品官员,就已经被打造出来,而这时候甚至连江公黎本人,都对此毫不知情呢。

呵……

这番心声,朱元璋自然不会错过。

我说怎么翰林侍读学士他也能认识,原来是标儿偶尔提到过这个名字。

既然是标儿选定的人才,现在放到礼部锻炼一下,自然是极好的。

朱元璋目光扫过文武百官,待声音渐渐小了,才继续说道:“礼部的事,先这样吧!马上就是每年例行的秋日祭典,希望礼部众官员,在刘爱卿的带领下,能够完成好此次典礼。”

“臣遵旨!”刘章连忙表态道:“微臣必竭尽全力,不负君恩!”

当然,他心里是明白的,所谓的带领,当然只是表面的,实际上礼部工作的大方向,还得人家秦枫秦大人来把握,自己最多就是个干活的。

这其中的大小,万万不能错乱,否则……别说丢官,丢命都大有可能。

君不见今天之前,还是跟自己平级的左侍郎苏简,现在却成了昨日黄花,不但礼部侍郎的职位没了,甚至可能还要连降几级,具体的处置,自己须得跟秦大人碰一下,才好最终决定。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户部尚书何在?”

“臣在!”黄铎慌忙跨步而出,躬身听旨。

唰!

可是同一时间,文武百官中至少八成,却将目光再次聚焦到另一个人身上……

户部尚书黄铎?

错!

户部尚书秦枫?

对!

秦枫虽然碍于年纪实在太轻,贸然给二品官,显得颇为古怪,所以才只是做了侍郎,但实际上……人人都看得分明,之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黄铎能够完美地接管户部,且不到半年就已经做出了极为卓越的成绩,让如今的大明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这都是秦枫的功劳!

从这一点上来看,秦枫才应该是这个户部尚书。

无冕之王啊!

朱元璋要说什么事情,大家不听,也大概能够猜到。

毕竟,盛夏已经渐渐过了,到了秋天,对朝廷来说至关重要的大事,就只有秋收赋税,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凌驾在这件大事之上,毕竟若是赋税之事出了差错,那是万事皆休。

果然,朱元璋看了看神色恭谨的黄铎,点头道:“黄卿家,今年全国上下,也算是风调雨顺,尤其河南等布政司,据说雨水充沛,农田有望迎来丰收。此乃国家之大幸,百姓之福祉。税赋之事,关乎国计民生,不可不慎。”

“不知关于今年的秋收税赋,黄卿家执掌的户部,是否已经有了详尽规划,能否确保今年的赋税征收顺利进行,既不伤国财,又不会加重百姓负担?”

“启禀陛下!”黄铎虽然没有准备,但相关的数据却早已烂熟于胸,闻言只是微微思忖,便躬身奏道:“月前,我户部已经主持了全国范围的户籍统计工作,连带着将全国田亩,包括原本旧有的,和近年来垦荒的,全部都核查清楚,数据也已经完全统计出来。”

“此次秋收,微臣依照陛下‘轻徭薄赋’的旨意,继续执行之前杨老尚书的摊役入亩制度,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税率,既保证朝廷所需,又兼顾民生疾苦。”

“同时,臣已下令加强监督,严惩贪墨之吏,确保税赋征收过程中公正无私,不使一分一毫落入私囊,力求做到税赋征收之精细无误,不负陛下厚望……”

金銮殿上,户部尚书黄铎,在一众二品以上的官员行列中,算是年轻的,但是面对圣上垂询,侃侃而谈,言辞中虽然没有太多的修饰,却无比翔实,显示出非常扎实的工作态度。

原本很多人对这个黄铎都是略有微词,认为他就是性子乖觉,迅速抱上了秦枫的粗腿,才有了后来户部蒸蒸日上的局面。

现在一看,就算是脱离秦枫,这黄铎也的确能算是一个人才。

或许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本事,并非黄铎所长,但是踏实立足本职,稳扎稳打的这副做派,也正符合当今圣上最喜欢的那种办事风格。

果然,圣上听了,亦是龙颜大悦,满意地说道:“黄卿家,你乃户部之长,责任重大。朕知你勤勉尽责,但此事关乎大明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乐业,仍需倍加用心,不能有丝毫懈怠。记住,民为国之本,税为国之基,二者需得兼顾,方能长治久安。你回去后,务必再行核实,确保万无一失,朕拭目以待。”

“臣遵旨!”黄铎规规矩矩地躬身领旨,退到一旁。

这事情,黄铎还是很有信心的,都不需要去请教秦枫。

以前杨老尚书在的时候,他作为户部左侍郎,对于全国赋税的征收,就极为熟悉,现在升任主官,自然也不会忘了具体业务,再加上今年的确是雨水很不错,各地都传来喜报,俨然是丰年的气象,那就更不用担心什么了。

问完这两件大事,朱元璋略松了口气,目光掠过文武群臣,淡淡道:“还有哪位爱卿,有本要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