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五百八十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首先,一千三百万两那个一劳永逸的方案,是不可取的。

哪来的那么多钱!

但是最后一个方案,花钱固然最少,却是以牺牲部分百姓的生计甚至是生命为代价的!

平心而论,朱元璋也不想选择。

大明建立之前,百姓活不下去。

要是大明建立之后,百姓还是活不下去,那么这个大明,不就白建立了么?

因此,看上去最靠谱的,还是中间那个方案,也就是花费近三百万两白银,优先修建全国所有已经出现危险迹象的堤坝,保证今年不出问题,然后以后若是有了余钱,再慢慢把工程扩大,每年增加修河的银子,直到全国都修建完成。

说到底,那全部的一千三百万两银,还是省不下来,但可以慢慢筹措,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里,逐步完成,那便不会让朝廷承担无法接受的压力。

不过,近三百万两,也是一笔恐怖的巨款啊!

“单爱卿。”尽管奏折上的数据已经非常翔实,但朱元璋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中间这套方案的银两花费,还能再少一些么?”

中间那套!

单安仁心中一动,其实是有些意外的。

他身为六部主官之一,当然知道朝廷并不富裕,前些年为了解决边患,解决倭寇,更是连番对外用兵,将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国库银子,花得干干净净,那国库简直比自己家的堂屋都干净!

以至于征讨倭寇的时候,建造大船的银两,都是朝廷以国家的名义发布大明国债,从官员手里收上来的……

说起来,这个大明国债,现在还没到期,还没有正式兑现呢。

所以,虽然单安仁提供了三套方案上去,却从一开始就知道,前两套方案,通过的概率不高。

且不说那一千三百万两的巨款,就算是三百万两,也是如今大明不能承受之重。

不过今年雨水充沛,黄河沿岸的堤坝遭到挑战和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修堤是一定要修的,最后那套方案的四十万两银子,是万万也不能省下,否则一旦出现了大的泛滥事故,事后赈灾重建的费用,将是这四十万两的几倍十几倍!

甚至,有可能动摇大明的根基!

单安仁真的没想到,圣上看过他的奏折之后,现在居然对中间那套方案有所意动。

那,可是三百万两的巨款啊!

难道朝廷已经这么有钱了,是我成了井底之蛙?

单安仁不由得也在百忙之中瞟了户部尚书黄铎一眼,然后迅速收摄心神,躬身奏道:“启禀陛下,微臣早就详细计算过,这两百八十三万两白银,已经是节约到极致的数目,这还是只统计所有已经汇报到工部的濒危堤坝的修建费用,民间恐怕还有许多并没报上来的危险……”

两百,八十三,万两。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

就在不久前,户部财政充盈,因此在朝堂上,面对各部提出的用银申请,朱元璋大气磅礴,大笔一挥,除了那个倒霉蛋礼部尚书之外,统统都给予满足,那感觉是真的过瘾,好像当皇帝这么久,那一天的过瘾是前所未有的。

有钱,腰杆子就是硬!

可是今天,朱元璋感觉自己好像被瞬间打回原形,又回到那个苦哈哈的乞丐,面对恐怖的开销,摸摸兜里这几个钱,实在是感觉捉襟见肘。

这个钱,我有么?大明有么?

朱元璋虽然并非不知财政,但具体的数字,当然还要询问户部,这是大明的钱袋子。

其实早在这之前,一听工部尚书说要修黄河,许多目光都已经开始望向黄铎。

这个天大的难题,归根到底,要落在这位新任的户部尚书头上。

虽然修河是工部该管,但没有银子,工部尚书单安仁就算把这把老骨头扔进黄河里,那也是一点水花都见不到的。

“黄爱卿。”朱元璋直接点名,道:“户部如今,还有多少银两?”

虽然问得突兀,但黄铎对于这些数据,十分熟悉,立刻出列奏道:“启禀陛下,如今大明国库,盈余银两共计一百零六万七千四百五十八两!”

嚯!

这数字,好精准!

众人都是心中一凛,暗想这位黄尚书的工作,做得好细致,竟然国库盈余可以精确到两这个单位!

可是……

才一百零六万啊!

距离单尚书报出来的近三百万,那差得可太多了!

果然如此。

单安仁听到这个数字,也是暗暗叹息,跟自己估计得差不多,以大明目前的财政情况,也就能支持最低的那个方案,就这还要花去国库的近半盈余,已经算是元气大伤了。

应该说,别看一百零六万两看上去不多,这相比前几年,已经算是个非常喜人的进步了。

要不是秦枫巧计筹谋,借助太子大婚做文章,在全国范围内收割了一波富户的银子,恐怕根本不会有一百多万两之巨!

要知道,一年到头,朝廷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

稍不留神,那白银就像流水一样哗哗流走了。

唉!

差得未免也……太多了……

朱元璋虽然对这个数字并非没有预料,但两边一对比,还是让他再次感叹,自己好像还是那个一穷二白的乞丐,穷得没眼看。

想修河,没有钱,怎么办?

朱元璋眉头深锁,目光望向户部尚书黄铎。

黄铎连忙低头,不敢跟皇上对视,不然好像显得自己还挺有办法似的,那就麻烦了。

于是,朱元璋只能将目光往旁边移动,便到了户部左侍郎秦枫身上。

秦枫也连忙低头,学着领导的样子,不然好像自己很有办法似的,那也麻烦了。

毕竟,这不是小数!

动辄是几百万两银子啊!

那可不是后世几百万软妹币那么简单!

几百万两,那几乎相当于是洪武初年全国一整年的赋税收入!

现在虽然情况好点了,那也得占到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这样的一笔大钱,别说朝廷拿不出来,就算真能拿出来,也没有道理全都给了修河这件事。

修河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国家要撑起来,从上到下,方方面面,哪里不重要,哪里可以不当回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