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守阴人 > 第六章 尸魄

守阴人 第六章 尸魄

作者:铆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9: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还能模糊的记得,刘老太爷是我五岁那年过世的。

他是村里年纪最大的长者,刘家又是大族,当时丧事办得比较隆重。

算起来,也得有七八年了。

一个死了七八年的人,现在突然走了出来……

李林跟我趴在围墙上,呼吸都急促了起来。刘老太爷走到院子里,火光一照,我和李林都打了个哆嗦。

这刘老太爷老得脸皮都耷拉到了下巴,皱纹就像干枯的老树皮,乌黑乌黑的布满整张脸。一双手瘦得跟鸡爪子似的,指甲又尖又长。

见到刘老太爷,刘国柱急忙迎上去,伸出一只手让刘老太爷搭着,恭敬的说:“太爷爷,都办妥了。”

“你爹娘上山了?”

刘老太爷看着干朽,中气却很足。刘家另一个跟我爹同辈的人忙说:“太爷,前晚连夜就上去了,做得很干净!”

上山?

刘国柱把他爹妈埋进了乱葬岗?

那我们昨晚看见的,是真的诈了尸的刘大伯和刘阿婆了!

乱葬岗上一直都有闹鬼的传闻,早年的时候有个老道士路过,指着那座山说了一句大凶之地。

土葬讲究风水,没人会把家里过世的人葬在大凶之地。

这刘家,到底想干什么!

刘国柱扶着刘老太爷看过七口棺材,老太爷满意的从身上掏出一个灯盏,那灯盏看着有点眼熟,像二叔点在牌位前的那种。

见到灯,刘国柱像是见了宝贝,激动得把双手都伸了出去。刘老太爷没有立刻给他,而是叮嘱说:“丁云山是死了,但丁老二回来了,你们做事还是要小心!做完就把红棺送回去,里面的东西,我们还惹不起。”

刘国柱有些迫不及待的应了声,刘老太爷才松开手。

李林这时拉了拉我衣服,小声说:“丁宁哥,他们会把棺材送回去,我们还是回去吧。这刘家的人看着就邪乎,要是被抓到就完了。”

刘老太爷亲自发话,刘国柱应该会照做,的确是没必要折腾。

只是好奇心作祟,我眼睛根本挪不开,想看看刘家人到底要做什么。李林见我没应,好奇下也不喊了。

送刘老太爷回了堂屋,刘国柱出来就点了手里的灯盏,那灯芯烧起来,火苗竟是血红色的,跟二叔的不一样。

他拿着灯盏分别在七口棺材上各绕了三圈,做完后刚退开几步,棺材里的尸体就直挺挺的立了起来。

刘家人像是见惯了,三十几号人都很镇定,我和李林吓得差点从围墙上掉下去。

见尸体起来,院子里的人急忙灭了灯火,一时间只剩刘国柱手里的油灯,把周围都照得血红血红的。刘国柱拿着灯盏走在前面,几步后,棺材里立起来的尸体就像是没有重量一样飘出棺材,踮着脚排成一列的跟在刘国柱后面。

刘家人急忙抬上红棺跟了上去,一行三四十人,悄无声息的出门朝村外走去。

我和李林等他们走远了,才从围墙上跳下来,准备跟上去。结果一回头,就看见李叔站在我们后面。

“你俩个小兔崽子,大半夜的不回家睡觉,爬别人围墙干什么?”

李叔开口就训斥。

李林急忙说:“阿爹,刘老太爷没死,他还活着。刘家三十几人刚抬着田里挖出的老尸,还有丁宁媳妇的棺材出门,像是要上山!”

生怕刘家人走远,李林说得很急,说完就要去追,我也想跟上去,结果被李叔一人一只手按着肩膀,两人都动弹不得。

李叔听到刘老太爷还活着的事,表现得一点都不吃惊。拎着我和李林衣领,警告的说:“刘家的事你们不要瞎掺和,红棺他们迟早会还。今天要不是我发现得早,让你们跟着上山,那是要出人命的。”

说完,李叔直接提着我和李林回家。

没能跟上去看个究竟,我一直心如猫抓,到李林家就迫不及待的问李叔,刘国柱从田里挖出来的尸体是不是诈尸了。

李叔不像二叔,这点从李林知道很多事上就能看出来。

果然,我问出来,李叔就说:“从你家田里挖出来的尸体叫尸魄,养尸人在人死后把七魄封入尸体,然后埋在阴地里,过上几年如果尸身不腐,就会形成尸魄。尸魄只要定了魄,刘国柱用引魂灯一照就能让它们跟着行走,不是什么诈尸!”

今晚我看到的,跟李叔说的差不多。先是张先生说魄已定,刘国柱才用灯把尸体立起来的。

我又问:“我们村里有养尸人?”

“没有!”李叔的回答很简洁。怕我不停的问,他催着我和李林去洗脚。

我回想着李叔的话,心里还是不明白,刘国柱搞了尸魄,还抬着红棺,他想干什么?

洗完脚李叔没赶我回家,默许我留宿。见他还在修推刨,忍不住又问他。

李叔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你媳妇那棺材不一般,能镇阴邪,加上七具尸魄开路。我估计刘家人是想进乱葬岗后面的禁地,至于他们做什么,那就只有你二叔知道了,因为禁地只有你们丁家和刘家的人能进。”

李叔说的禁地就是乱葬岗的深处,那地儿大白天看去,光都要比别的地方暗几分。

村里人平时会进乱葬岗,但绝不会进后山。

现在看来,二叔开价十万把田卖给刘国柱,是事先就知道田里有尸魄了。

李叔放下了手里推刨,说:“刘家的灯叫引魂灯,你们丁家的叫灭魂灯。都是守阴人传承下来的,不同的是一个引,一个守!”

我有些吃惊,没想到刘家也是守阴人,二叔说守阴人是看守爷爷他们尸体上出来的那种东西,可听李叔的意思,刘家人的灯是能控制那东西了?

纠结了下,我想把爷爷他们尸体发生的变化说给李叔,问问他那鬼脸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但我才开口,李叔就站了起来,像是在回避我的问题,赶着我和李林回屋睡觉。

躺在床上,我脑袋里想的都是李叔的话,破天荒的还想了下媳妇儿……

第二天一大早,二叔来找我,见我在李林家,他也没说什么。站在门口,跟李叔对视了一眼就走了。

二叔离家早,跟村里人不搭,这不奇怪,只是到门口都不进来坐一下,就有些不礼貌了。

但大人的事,我也管不上。吃过早饭,李林跟他爹说我们要去找陈雪补课,拉着我就溜了出来。

路过村头的时候我们碰到刘国柱,我和李林都有些害怕,但刘国柱见我就远远笑着喊道:“丁宁,后天送棺材回去,让你二叔在家里等着。”

刘国柱那笑容,怎么看都是皮笑肉不笑。

害怕下我也没太在意,应了声拉着李林就往小路上跑。

直到看不见刘国柱,李林才停下来说:“看吧,我就说刘家人不敢要红棺,我爹说,你那媳妇可凶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刘国柱说送红棺回去,我不太相信。但李林后面的那句话,我倒是感同身受。

反正我对媳妇儿没好感!

我不急红棺,只是总感觉爷爷一死,村里就笼罩着一层迷雾。

在这层迷雾下,人都变得怪怪的。特别是二叔,我总觉得他是在借刘家人的手去完成什么。

我本来想回去问问二叔尸魄和灭魂灯的事,结果李林真的要去小学,硬要拉上我。

陈雪今天好像没上课,我们去她宿舍的时候,看见她正在收东西。

李林以为陈雪要走,脸色都变了,紧张兮兮的。

我两突然出现,把陈雪也吓了一跳,她以为我们是要来找她补课,直起身,有些为难的说:“今天我不能给你们补课了,我们班里有几个清水村的学生,已经两天没来学校上课了,我打算去做个家访。”

李林听陈雪不是要走,只是去做家访,立刻就说:“陈老师,清水村离这里有十几里地呢!还要翻几座山,你一个人去很不安全,不如我和丁宁陪你去?”

陈雪是城里人,走不惯山路,进村那天还被刘阿婆和刘老伯吓到,她也有些心虚。见我和李林没有回学校的觉悟,也同意我们陪她去。

当着陈雪的面,我也不好拒绝说我要回去。

要去清水村,路上就得多备些水。严格的来讲,清水村也并不是真的缺水,只是靠近村子,七八里地内所有的山泉都十分的冰寒。

早些年的时候,有几个外乡人误喝了山里的水,被人发现的时候人都被冻成了紫色,用火烤都暖不过来,生生给冻死了,死后尸体还成了大冰坨子,怎么都化不开。

路上,李林为了接近陈雪,把陈年旧事都翻出来说了一遍。山路崎岖难走,但山里风光秀丽,陈雪有一个数码相机,一路走一路拍。

翻上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李林的话一下子少了,瞻前顾后不知道看什么,快下山的时候,他突然凑来小声问我说:“丁宁哥,你有没有感觉,我们后面好像有人跟着。”

这一路上,我都在想昨晚的事,心不在焉。李林这一提醒,我才留心起来。

走了一段路,我还真听到后面多了两个脚步声,可是回头又什么都看不到。

大白天的,我和李林都被吓得脑门子直冒冷汗。陈雪回头见我和李林站在一起,笑盈盈的给我拍了张照片,还问:“小鬼头,怎么不走了,累了吗?”

我们怕吓到她,也没敢说,一路上走得提心吊胆。

估计是学校给大队上打过电话,村长张四早早就候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只是看见我,张四脸色一下就沉了,很不欢迎的问我来干什么!

陈雪急忙上前解释说:“他们两是送我来的。张村长,你们村有四个孩子两天没去上学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碍于陈雪的面子,张四也不好说什么,不然我看他的嘴脸,估计都不会让我进村。

张四听陈雪问起学生,有些为难的说:“陈老师,你瞧今天也太晚了,那几个学生的家又比较远,等明天一早,我在带你们过去。”

到了别人地头,陈雪也只能听人安排。不过张四说话的时候眼神闪烁,像是在掩饰什么。

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张四安排住在大队上。李林和我都是孩子,地铺也就连在一起的,没有分开。

走了一天路,我有些累坏了,只是李林这小子白天绕着陈雪转,到认床的时候,却死活不肯挨着陈雪睡。

我们在陈雪眼里都是小屁孩,见我和李林小声争论谁睡在她旁边,她咯咯笑了几声,然后自顾自的翻看数码相机里的照片。

突然,林雪一声惊叫,把相机都给扔了,满眼惊恐的看着地上的相机。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忙把相机捡起来,上面显示的是她在山头给我和李林拍的照片。

只是在照片里,离我和李林不远地方,有两张苍白的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