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商周封神传 > 正文 第六章 武吉告假辞老母 文王访贤请太公

上回说到武吉误伤人命,画地为牢监禁。qiuyelou

你道西岐监禁犯人为何这样?盖天下诸侯封地都有监狱,唯独西岐不设监牢,犯人犯事,都是画地为牢,因为文王姬昌卜算极准,犯人如敢逃走,文王一算之下,立时抓回,罪加三等。

武吉被禁三日,不敢逃匿,想起家中老母无人赡养,如果自己一死,老母只怕也会饿死,想到此处,不禁痛哭。

正好上大夫散宜生在此路过,看见武吉痛哭,说道:“你是前日打死王相的那人。你打死人命,就该抵偿,为何痛哭?”

武吉道:“我打死人命,是前生冤孽,今世现报,死不足惜。只是我家尚有老母,我现在被拘禁在此,老母境况堪忧。如果因为我的缘故,老母有了意外,我真是百死难恕。”

散宜生鉴其声貌,知其所言不虚,沉吟一下,道:“念你一片孝心,我准你三天假期,安排你的老母。三日之后你必须回来服刑,不然你也知道大王卜算之能。要是逃匿被抓回,恐怕你的老母都要被你连累!”

武吉连连叩头,道:“安排好老母,三日后我一定返回!”散宜生点头,武吉拜谢离去。

武吉获假回家,见到老母泣不成声,吧前面打死人的事情说了一遍。武老夫人闻听,双目垂泪,道:“我儿为何摊上这等祸事!”武吉道:“那姜子牙咒我,嘴毒害我!”

武老夫人听了一愣,问道:“谁是姜子牙?他怎的害你?”武吉道:“前日我打柴经过磻溪,和那姜子牙调笑几句,他说我今日卖柴,必会惹上人命,这不是咒我吗?”

武老夫人一听,嗨了一声,道:“这姜先生必然会相面,他已经断出吉凶祸福,提点与你。可惜你有眼不识真神,这才惹出这等祸事。今番回家,快快去磻溪,求告姜先生,叫他为你想想法子,保你一命啊!”

武吉恍然大悟,当下止住悲声,飞奔至磻溪。见姜子牙依旧坐在那大石上钓鱼。武吉不敢鲁莽,缓步走到姜子牙背后,轻轻叫了声:“姜先生!”姜子牙并不回头,道:“来这可是前日打柴的武吉吗?”

武吉应道:“是。”姜子牙问道:“老夫前者说你必惹人命,可曾应验?”武吉慌忙跪倒,叩首道:“先生神算,武吉果然误伤人命!都怪武吉有眼不识泰山,前番言语多有得罪,请老先生念在我是山野村夫,恕我之罪。请先生救我一救!”

姜子牙道:“这是你的命数,不能更改。”武吉泣道:“先生,武吉非是贪生怕死之人,而是老母尚在。武吉上无兄弟,下无妻子,我若一死,老母必然饿死。我娘生养我一场,不仅没人给她养老送终,反而要为亲子收尸,武吉不孝之罪,百世难偿!”

姜子牙回过头来,见他语出真诚,痛哭不止,心下一叹,道:“我已经算定,你命中当有这一劫,但此劫有人相救,不至于致你死命。此劫过后,你当有大贵之命。也罢,我念在你一片至孝之义,救你一次吧。但你需拜我为师,我才能救你。”

武吉大喜,一则其命可保,二则得遇名师,当下磕了几个响头,行了拜师礼。

姜子牙道:“你是我的弟子,我更加不能不救。你即刻回家,在你床前挖下一坑,你身子多长,就挖多大,深要四尺。在黄昏时分,你躺在坑内,叫你母亲守候在侧,给你身上堆上乱草,在上面撒上两把米。你在里面睡上一夜,次日你自去做你的生意,此事便了结了。”

武吉半信半疑,问道:“就这么简单?”姜子牙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世间的事本就如此简单。”武吉不敢再言,转身回家,把事情告诉老母。

武老夫人说道:“姜先生是通天彻地之人,所言无虚,再者你已经惹上人命,就算不灵,还能比现在更坏吗?”武吉道:“母亲所言极是!”当下按照姜子牙的吩咐在床前挖下一坑,合身躺好。

武老夫人抓了一堆乱草给武吉盖在身上,在米缸里抓了两把米撒在上面。qiuyelou当夜三更,姜子牙在茅舍中披发仗剑,踏走罡步,为武吉厌(读丫,镇压的意思)星。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武吉从坑中爬起,把坑填上,上山来见姜子牙。姜子牙说道:“我已经做法为你平了你杀人之事。你既然拜我为师,自然有本事传你。你每日早上砍柴去卖,中午到我这里,我传你兵书战策、奇门遁甲、行军打仗、马上功夫。”

武吉问道:“老师的法术我能学吗?”姜子牙笑道:“自然可以,但当今天子无道,逼反四百路诸侯。”武吉问道:“如何反的?”姜子牙道:“纣王听信妖后妲己谗言,想要把东西南北四路伯侯炮烙,然而北伯侯崇侯虎本是妲己亲信,无罪回国。而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戒备炮烙而死。西伯侯姬昌因众臣求情,被囚羑里七载,方今归国。”

武吉骂道:“东西南三路诸侯皆是忠君爱国之臣,纣王诛杀忠臣而释放奸佞,真昏君也!”

姜子牙道:“东南两路诸侯被杀后,其子继承爵位,领兵造反。东伯侯姜文焕率领兵马四十万,大战游魂关;南伯侯鄂顺,玲兵马三十万,攻打三山关。我夜观天象,西岐不久也会刀兵四起。此时乃是用武之时,因而我传你武艺、兵书,好叫你在人世间博一个青史留名,不枉你拜我一场。待战事完结,你随我往深山隐居,我自会传你成仙得道之法。”

武吉大喜谢恩,追随姜子牙学习武艺、兵书。

上大夫散宜生自从准假放了武吉,悠悠过去半年不见他回来。散宜生入宫面见文王,说了此事,请文王占卜武吉下落。

文王姬昌取金钱撒了一课,说道:“武吉已经身死!”散宜生问道:“如何死的?”姬昌说道:“想是武吉畏惧国法,自己跳进万丈深渊而死。”说到这里,幽幽一叹,道:“武吉本是误伤人命,罪不至死。最多监禁几年,罚一些苦役,也就罢了。”长叹一声,不再说了。

转眼过去一年,正值阳春三月,文王见国内无事,说道:“年前寡人飞熊入梦,主得贤臣辅佐。悠悠一载,国事繁忙,未得其暇。现今国中无事,不若寡人与众卿访遗贤于山泽,以期兴旺西岐。”群臣遵旨。

姬昌随即带领文物群臣出南郊,将军南宫适、辛甲护驾,往南郊而来。

车驾到了南郊,姬昌吩咐不必依君臣之礼,各自游览,自己换上便服,带着上大夫散宜生、将军南宫适二人,四处游览。

正在看景,忽然听见一群人作歌而来:“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应天人,义一举民安止。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网恩波将歇息。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内荒于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孤钓不如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姬昌道:“听这歌词寓意深远,非贤德之士不可为。”南宫适上前,见是一大群人,各自拿着渔网、鱼竿等物,便问道:“尔等何人?”有一人答道:“我等都是此地的渔民。”南宫适又问:“这歌是谁教你们的?”渔人答道:“是磻溪中一个老人所唱,我们每日听得熟了,这才随口唱出。”南宫适问:“磻溪在哪里?”渔人答道:“从此向南三十五里。”

南宫适打探明白,回奏姬昌。姬昌道:“那老人纵然不是寡人梦中贤臣,也是高德大才之士。寡人要亲自去查看一番。”翻身上马,率二人往南而走。

行走二十里路,又听见一阵歌声传来:“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世治有隆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慢惜寻贤路。君不见耕莘野夫,心乐尧舜与黎锄。不遇成汤三使聘,怀抱经纶学左徒。又不见一傅岩子,萧萧笠甘寒楚。当年不入高宗梦,霖雨终身藏版土。古来贤达辱而荣,岂特吾人终水浒。且横牧笛歌清昼,慢叱黎牛耕白云。王侯富贵斜晖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姬昌三人仔细观瞧,又是一伙樵夫打柴而来,其歌声之意更是不寻常。南宫适上前打探,问明又是磻溪老人所作。

姬昌道:“那老人定然是寡人梦中贤臣。二位爱卿,快快随寡人前往磻溪敦请圣贤!”急忙抖动缰绳,打马前行。

走出数里,又听见一阵歌声传来:“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鱼未遇隐磻溪。世人不识高贤志,只作溪边老钓矶。”三人一看,这一次只一个人挑着柴走来。

散宜生瞧着眼熟,说道:“大王,臣看这个人怎么像是前者打死王相的武吉?”姬昌道:“寡人前日算过,武吉已经坠崖而死,怎会是他?大夫怕是瞧错了。”散宜生摇头,道:“臣越看越想。”忽然高声叫了声:“武吉!”

来者正是武吉,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随口答应一声,一看是散宜生,吓得他扔了扁担,撒腿就跑。

南宫适催马上前,拦住武吉,道:“大王千岁在此,过去参驾!”武吉无奈,在姬昌马前跪倒。

姬昌很是纳闷,问道:“武吉,寡人前日算你下落,卦象分明显示你已坠崖而死,缘何你尚在人间?”

武吉道:“草民实不敢欺骗大王,草民前者打死人之前,磻溪钓叟姜子牙就说我当摊上人命。那时草民还不相信,入城之时果真打死了人。散大夫准我回家探望,我便拜求姜先生替我解厄。姜先生收我作了弟子,叫我挖下一坑,在坑中睡了一夜,告诉我此事已了。不想过去半年有余,在此碰见大王。”

姬昌大惊,道:“寡人所学乃是先天八卦,卜算极准,万无一失。那姜子牙居然能够搅乱阴阳,破了我的先天八卦,真乃神仙也!”

武吉道:“大王所言不差,我师父本是昆仑山玉虚宫的弟子,师从元始天尊门下,道号飞熊。他天文地理、医星占卜、兵书战策、作法禳星、移星换斗、腾云驾雾、降妖捉怪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散宜生听了大喜,在马上拱手道:“恭喜大王,武吉之师道号飞熊,正应了大王夜梦飞熊之兆,看来这位姜先生就是大王梦中贤臣!”

姬昌点头道:“寡人被囚羑里之时,也曾听说过姜子牙大名,说他在朝歌街头抓住妖精,在陛下驾前以火煅烧,使妖怪现形。后来陛下大兴土木,他苦谏陛下未果,这才弃官隐居。未曾想竟然就在西岐,寡人未能及早拜访,大罪,大罪!”言罢,命武吉在前面引路,姬昌骑马去拜见姜子牙。

武吉站起来,在前面领路。一路不停来到姜子牙居住的茅舍前,武吉入内禀报,姬昌等三人急忙下马,在院门外等候。

少时,武吉带着金童出来,道:“大王,我家师傅不在,只有老师童儿在此。”姬昌问金童:“你家师父何时走的?”金童道:“我家老师方才出门。”姬昌又问:“那他几时回来?”金童道:“这可说不准,或一两日,或四五日。”

姬昌叹了一口,道:“寡人若是能早来片刻,就能得见姜先生尊荣了!”散宜生在旁劝道:“大王,古来明主求贤臣,自当虔诚。请大王回宫,斋戒三日,沐浴焚香后,亲带车驾步辇、黄罗伞盖,诚心求教,先生自会现身相见。”

将军点头称是:“大夫之言甚是。传寡人谕旨,赦免武吉前罪,随驾还宫。”当下率人回去。

到了宫内,姬昌传旨,大小文武一律进宫,陪同斋戒。南宫适说道:“大王,那姜尚是否真是大德贤才还未可知,满朝文武都陪同大王斋戒,一旦弄错了,岂不贻笑大方?不如命人去磻溪等候姜子牙,等他回来宣他进宫,大王查问一番,果真是梦中之人,再行斋戒敦请也不为迟。”

散宜生厉声呵斥:“南宫将军说得什么话来?大王,今天下汹汹,刀兵四起,大贤多隐于沟壑。大王飞熊入梦,是上天降兆,叫我王兴旺西岐!南宫将军出此等言语,乃是怠惰群臣之心,自绝贤者之路,万不可为!”

姬昌颔首道:“大夫之言,甚合寡人之心!”传令依照前旨。

姬昌斋戒三日,到第四日焚香沐浴,备下銮舆,整治花红九礼,文武列队,全副銮驾直奔磻溪。

文王出巡,早就惊动了西岐百姓,各自扶老携幼前来观看。銮驾走到磻溪,文王喝令止步,带同散宜生、南宫适和武吉,步行来到姜子牙茅屋前。

武吉进去一看,姜子牙并不在,说道:“大王,可到磻溪边,老师可能在那里钓鱼。”姬昌道:“尔等在此等候,寡人一人前去。”

放轻脚步,走到磻溪,见一块大石上坐着一位老者,手执鱼竿正在钓鱼。姬昌悄悄走进,问道:“先生乐否?”姜子牙回过头来,急忙扔下鱼竿,下拜道:“山野草民姜尚姜子牙拜见文王千岁!不知大王到此,有失迎迓,望祈恕罪!”

姬昌急忙还礼,道:“久慕先生大名,前次来访不虔,昌知不恭,今特斋戒,专诚拜谒。得睹先生尊颜,实昌之幸也。”说着伸手扶起姜子牙。

文王姬昌含笑携姜子牙至茅舍之中。姜子牙再拜,文王同拜。姬昌道:“姬昌在朝歌时便听闻先生大名,只恨未得相见。今日有幸,得见尊容,祇聆教诲,昌实三生之幸矣。”

姜子牙拱手道:“姜尚不过一个垂钓老叟,不堪顾问,老朽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国,蒙大王亲临,实在受之有愧!”散宜生在旁说道:“先生不必过谦,我等君臣沐浴虔诚,特来敦请,诚心相邀,还请先生出山相助!”

姜子牙连称不敢。散宜生又道:“如今主上昏庸,天下纷乱。我主胸怀济世之心,拯救万民之意,然我等文武群臣智术浅陋,不堪天下之责,还望先生教我等治国安民之道!”话虽客气,其实是在试探姜子牙之学。

姜子牙笑道:“纣王混乱,以致诸侯反叛,民不聊生!大王有经邦济世之志,就该内和黎庶,以固邦本。外定边河,休养生息。向纣王称臣纳贡,厉兵秣马,而后整饬天下!”

一番话说得姬昌和散宜生连连点头。散宜生道:“先生果有经邦济世之才,吞吐天地之志,实为当世奇才。我等君臣诚心聘请,望先生不弃,共佐明主,则吾主幸甚,生民幸甚。久闻先生在朝歌,纣王对先生谏言不听,良策不取,实在有眼无珠。还望先生以天下生灵为念,整饬天下,不世之仁也。”

姜子牙下拜,道:“得贤王、大夫诚心相邀,姜尚敢不从命?”姬昌大喜,将銮舆推过,请姜子牙登舆。

姜子牙跪而告道:“老臣荷蒙洪恩,以礼相聘。尚已感激非浅,怎敢乘坐銮舆,越名僭分。这个断然不敢!”文王道:“寡人预先相设,特为迎请先生。还望先生乘坐,不负我心。”姜子牙再三推辞,姬昌执意想请。

姜子牙无奈,坐上銮舆。姬昌为表虔诚之心,亲自拉过缰绳,为姜子牙拉舆。姜子牙默不作声,安坐其上。

从茅舍开始,一直拉出树林,走到大队人马前面。随从看见,急忙过来要接过缰绳。姬昌摇头,还要再拉。姜子牙从銮舆中站起,走到姬昌面前,叩首道:“姜尚得大王玉体牵引,感激莫名!姜尚在此发誓,定要潜心尽力辅佐西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姬昌赶紧把姜子牙搀起,姜子牙又道:“承蒙大王拉姜尚走了八百单八步,我必定保大王江山八百零八年!”姬昌大喜,请姜子牙再上銮舆,姜子牙坚意不从,推让数次,最终文王姬昌乘舆,姜子牙乘马。一起回转西岐。

沿路欢声载道,士马轩昂,万民争看,无不忻悦。

进了西岐,姜子牙至朝门下马。文王升殿,姜子牙朝贺毕,文王封姜子牙为丞相,姜子牙谢恩,偏殿设宴,百官相贺对饮。西岐起造相府,请姜子牙居住。

当年姜子牙下山之时已经七十二岁,在朝歌一年,隐居磻溪七年,如今姜子牙拜相,年已八十。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