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寻求支持

天策大明 第六百四十七章 寻求支持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成化四年七月,京师。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和过度,此时刘君韬和胡德行已经全部就任到位,并且已经开始熟悉了各自的政务流程,开始正常理政。

而朝中文武大臣也看清了当前的局势,全都尽力配合刘君韬、胡德行二人,根本不敢与二人抗衡。

胡德行刚刚赶到京师的时候,还特意赶到刘君韬的府上,与刘君韬、郭沐英一家子一起吃了顿饭。

席间,胡德行小心的向刘君韬解释了自己出任兵部尚书的事情,并且一再表示自己还是会继续与刘君韬站在一条战线上。

刘君韬对此只是笑了笑,说道:“胡大哥哪里话,只要咱们都是一心为国便好,其他的就不要再提了,咱们可都是一起出生入死几十年的兄弟了,就别说这些见外话了。”

郭沐英也是笑着说道:“是啊,当年夫君刚见到胡大哥的时候,还让胡大哥吃了几次哑巴亏呢,之后胡大哥还不是一样与夫君同生死、共进退?说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就连国栋他们兄弟两个都已经进入军中服役,这可都是缘分啊!”

说到这里,胡德行捋了捋自己已经养长的胡子,双眼微红的说道:“是啊,这几十年可真是风云变幻!我当年要不是在鱼山集遇到了阁老,恐怕到现在还是滑口镇上的一个小小总旗官,哪怕是十辈子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这一顿饭,三人足足吃了大半夜,也说了大半夜,几乎将这几十年三人的经历说了一整遍。

次日一早,胡德行便返回住所,而刘君韬也召集了幕府各部部长议事。

如今天策军各部都已经返回了各自的驻地,各镇总兵官也已经返回驻地,并没有留在京中。

待人都到齐,刘君韬当即说道:“我准备向陛下奏请实施变法,不知诸位有何意见?”

众人都是暗暗吃惊,虽然原先刘君韬已经在推动一些变法议案了,但都只是零敲碎打而已,并不是成体系的推动,也没有触及到如今官员、士绅的固有利益。

而一旦全面开始推行众人拟定的变法法案,势必会立即与朝中绝大部分的大臣、天下绝大部分的士绅成为死敌,刘君韬刚刚凭借惊天战功汇聚起来的人气和声名,转眼之间就会土崩瓦解,甚至会直接被世人当成当世董卓!

于是,众人都是开始劝解,认为变法之事应该从缓推行,应该由简而难,最大程度的减少变法的阻力。

但刘君韬却不这么认为,现在天策军一系开始进入朝堂,开始在军、政两路全面开花,正是推行变法的大好机会!

如果拖延下去,让天策军一系的文武官吏与朝中原有势力盘根错节起来,将来推行变法的阻力将会成倍增加,不但外人会出来反对,就连自己人都会因为利益而开始反对!

勇士屠杀了恶龙,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又变成了新的恶龙,这样的故事刘君韬太清楚不过了,古今中外的历史中也发生了太多太多。

虽然刘君韬会极力阻止天策军一系文武官吏腐败堕落下去,但难保自己的手下不会成为新的大地主、成为新的士绅,毕竟购置田亩、购买宅院、增加资产,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并不违法。一旦天策军一系的官吏成为大地主、大士绅,就会成为变法的对立面,失去了天策军一系的鼎力支持,刘君韬非常清楚,自己的变法将不可能再有机会推行,一切都终将是水中望月!

刘君韬也将自己的道理说与众人听,而后斩钉截铁的说道:“诸位!我心意已决,变法之事迫在眉睫!”

众人眼见刘君韬言辞坚定,便不再阻拦,在刘君韬的倡议下,转而开始商议变法的具体细节。

这一商议,便是十几天的时间。

十五天之后,刘君韬带着一份厚厚的变法方案,以及自己与众人商议出来的实施方略求见成化帝。

刘君韬心中明白,要想变法成功,必须要在推行变法之前先一步取得成化帝的全力支持,否则变法绝无成功的可能。

御花园内,成化帝与刘君韬饮茶说话,此时刘君韬已经将自己准备推行变法的事情全盘托出,并且详细解释了此番变法的内容。

此番变法,刘君韬将会对大明的官制进行大改革,以便适应将来大明的高速发展;同时,此番变法还会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才培养、民生建设、经济调控等各方面、各领域进行革新,特别是对各种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和扶持,华夏历朝历代吧都没有如此大力度的支持和投入!

“臣要用这次变法,为大明早就一副腾飞的翅膀,让国朝从此傲视环宇、千年不衰!”

听完刘君韬的整体构想之后,成化帝沉默了,也犹豫了起来。

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推行变法的君臣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推行变法的大臣,无一例外,不是死于非命,便是身败名裂;推行变法的君王也是如此,除了大秦之外,其余历代变法君王都逃不了史书的笔伐!

而古今变法,除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成功之外,还见过哪一个大一统王朝变法成功过!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更是成为后世历代帝王的前车之鉴,轻易之间绝不愿意提及变法之事!

“阁老此议事关重大,朕,还是想仔细考虑一下,变法之事决不可轻举妄动。”

而后,成化帝又担忧地说道:“朕也是为了阁老着想,变法之事,于大臣不祥!”

刘君韬行礼谢过,而后说道:“陛下,臣也明白变法于大臣不祥的道理,但如今我大明所处之世,已不同于古时!必须不断变革才能长治久安!”

“何解?”

刘君韬大声说道:“此前山东镇下辖东平岛海军大战荷兰人舰队之事,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如今我大明周边并无强敌,朝鲜乃我大明属国,日本乃是不征之国,与国朝并无直接冲突,其余各国进皆国朝附庸!但在西方,欧陆诸国都在变法图强,欧陆诸国之间,犹如我华夏春秋战国一般,不图强、便灭国!假以时日,这些西夷的国势一定会急剧膨胀,有朝一日便会冲到我华夏的大门口,国朝必须早做打算!”

成化帝并不是后世满清那样愚昧、自大的奴酋,对于西方也是有所了解的,此时大明各地就有不少传教士,大明也与荷兰人、葡萄牙人做生意,接触很多。

“那些西夷之国距离我大明何止几万里,就算是荷兰人也不过是小股流窜,将来真的会与我大明大战吗?”

刘君韬说道:“古时候,大江南北都是万里之遥,而如今华夏四方近在咫尺!天下都是在发展、进步的,古人没有宝船巨舰、没有马车舟船,所以寸步难行;陛下,咱们谁也预想不到百年之后、千年之后,舟船、车马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难保不会让万里之遥变为咫尺之距!荷兰人既然能驾船来到我大明做生意,他们的战舰既然能小股的与我大明开战,将来西夷的庞大舰队,甚至的陆军,难保不会泛海而来!”

“更何况,荷兰人等西夷火器犀利,器械精良,我大明必须变法革新,时刻保持领先,如今世界大势,便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已经不是以往我华夏独尊之时,我大明必须时刻奋进才行!”

成化帝已经被刘君韬的话语打动,同时更是被刘君韬所描绘的天下大势所触动,仿佛间一扇从未见过的大门在成化帝眼前打开,门外面纷乱异常,也精彩异常!

成化帝眉头紧锁,沉声说道:“阁老的意思是说,如今天下大势,华夏与世间万国终将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已经不能像古时候那般,各自生养休息了,对吗?”

“全球一体化!”

听了成化帝的问题,刘君韬脑海中马上就浮现出这个词汇来,成化帝敏锐的直觉和睿智的头脑,让刘君韬折服。

“陛下所言极是!臣预料:将来的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只能冲进万国战场内死战到底!”

成化帝突然冷笑一声,说道:“也就是说,那些西夷可以驾船来到我大明家门口,同样的,我大明的舰队,也可以开到欧陆去!对吗?”

听到这里,刘君韬顿时激动不已,大声说道:“陛下说对了!当年汉武大帝就曾说过:寇可往我亦复往!大汉打破了长城对华夏的封闭,将我汉家文明推到了四海;而如今之势,正是如此!陛下也会将我大明的国威,推广的天下万国!”

这一天,刘君韬被成化帝留在了宫中,君臣二人商议了一整夜,直到次日傍晚时分才结束。

次日早朝,刘君韬当朝奏请成化帝推行变法,满朝文武顿时发难,集体反对刘君韬的变法之举。

成化帝不管朝中大臣的反对之声,当朝宣布支持刘君韬的变法之策,并且当朝发落了二十多名大臣,甚至将反对之声最为激烈的四名大臣打入诏狱议罪,一时间朝野肃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