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六百四十八章 成化变法

天策大明 第六百四十八章 成化变法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成化四年六月,京师。

经过充足的准备之后,刘君韬以内阁首辅的名义上奏成化帝,开始正式推行变法。

成化帝当即批准,开始了成化变法的序幕。

此番变法,刘君韬首先对准了朝廷的官职制度,只有先将朝廷的体制改变过来,才能保证后续的变法顺利进行。

刘君韬颁布的第一道变法令就是官体革新令!

在这道命令中,刘君韬对朝廷六部的职责进行重新界定:

兵部:掌管大明兵事,统管全国军队的操练、装备、调动、征伐等事项,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和军委,幕府军部部长向群被刘君韬提名为兵部副尚书,同时撤销五军都督府,将明军的征调权利彻底移交给兵部行使。

兵部按照刘君韬幕府军部建制:

设立征兵司,对全国各府县的适龄男丁进行等级造册,并且严加甄选,这些经过甄选的男丁将会在各府县的训练营定期进行操练,每年两次,每次一个月,作为大明的兵源储备,大明各省、府县都将陆续建立训练营,由征兵司直接管辖,并不隶属与地方。幕府征兵司司丞武磊留任兵部征兵司司丞。

设立兵备司,刘君韬将麾下的玉山镇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徐州兵仗局以及山西的数座兵仗局,全部上缴朝廷,兵部兵备司还将继续在全国各省陆续建立上百座兵仗局,保证一府之地就有一座兵仗局。这些兵仗局将全部直属兵备司管理,并且采取商贾的管理形式,每年由兵部直接下订单进行采购,自负盈亏,从而彻底杜绝贪污腐败、以及粗制滥造的发生;幕府兵备司司丞张白圭老当益壮留任兵部兵备司司丞。

设立镇抚司,对内负责明军各部的军纪进行查验,明军任何一部出征,镇抚司都将派人跟随,监察违反军纪之事,并登记军功在册,防止冒领军功之事的发生。幕府镇抚司司丞田暮生留任兵部镇抚司司丞。

设立研发司,负责各种新式装备的研发和试验,对现有兵备进行改良。幕府研发司司丞杨立本留任兵部研发司司丞。

户部:掌管大明民政,刘君韬将户部原本掌管的大明财权从户部拿了出来,将户部变成只管民政的清水衙门。

仿照幕府民部的屯田司设立物资司,掌管大明各地的民屯事宜,以及大明各地的府库、各种物资的储备、调运,并且的对大明各地的物价进行平抑。幕府屯田司司丞张睿留用物资司司丞。

设立户籍司,掌管大明各地民户资料,并且重新编写鱼鳞黄册,以后每隔十年重新审定一次,作为大明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凭证。幕府户籍司司丞许珐留任户籍司司丞。

刑部:负责大明各地的缉拿、治安,刘君韬将原先刑部的审判权拿出来,将刑部变成后世的公安机构。

刘君韬在刑部下面设立:

治安司,主管大明各地的民间治安维持,在各地设立公安府衙,建立县、府、省三级,幕府治安司司丞陈瑜留用司丞,原幕府缉拿司司丞牛杰出任副司丞;

案牍司:负责保存大明所有的审讯、办案资料等要件,原幕府案牍司司丞黄泽天留任司丞;

剑锋司:负责统领一支特种兵马,专门应对大明各地的悍匪、豪强,原幕府剑锋司司丞徐兆会留任司丞。

吏部:负责大明各级官吏的选拔、使用、调任、考核等事物,相当于后世的组织部。刘君韬提名幕府中枢部部长蓝思齐出任吏部副尚书。

礼部:负责大明外交事宜,以及国家大典的承办。刘君韬将原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全部合并进礼部之中,精简人员、节省朝廷开支。

工部:掌管大明国家工程建设,以及各项新发明、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刘君韬将幕府商部中的将作司并入工部,将作司司丞马立军留任。

对大明原六部的改制的基础上,刘君韬还增加了不少的新机构:

增加财政部:对大明各地由票号改组而成的银行进行管理,并且统管原户部的朝廷财政大权。刘君韬提名原幕府商部部长唐宇出任大明第一任财政部部长。

下设财政司:对接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瀚海都护府每年的收支与报销;

下设工商司:负责大明各地所有工坊和商贸的管理,以及各种物资的生产、专利的贩卖,对大明境内的商事进行干预和收取各种行政费用;原幕府工商司司丞崔宁留用。

下设中央银行:负责对大明所有民间、官办银行进行管理,并且开始筹备银票向纸币过度的事宜,同时对民间借贷进行管理;原幕府金融司司丞徐萍留用。

下设府库司:管辖和储备各种战略物资,并且根据朝廷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拨和记录;原幕府府库司司丞何信留用。

下设税务司:负责大明各种税赋的制定、征收、减免等事宜,负责大明商税的征收事宜。

下设海关司:负责大明对外贸易关税的征收。

在刘君韬设计的财政部体制中,还要承担包括大明银行的管制、新的税制、士绅一体纳税和原始发票的推行、推行结合大明实际情况的土地承包所有制等一系列的大举措。

当然为了减少阻力,这些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承认现有大地主、大豪强、大士绅的部分利益,并没有全面推翻重来。

增加教育部:掌管大明各地正在陆续筹建之中的新式学堂、军校,组织大明每年的升学考试、结业考试,以及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为大明提供各种人才;同时,教育部还会开设各种技能考试,为各种能人办法朝廷公认的证书。

原幕府民部教化司司丞郭昌敬留任教育部司丞。

增加监察部:刘君韬将原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等御史言官衙门全部合并到监察部中,负责对大明各级官吏进行督查,一经发现违法事宜,负责向法堂提出弹劾。

增加法堂:负责大明的司法审判,并且在大明各省、府县设立独立的法院,专门审理各种诉讼,不受大明各级衙门的管理,法堂与各地法院直属于大明皇帝。

原幕府法堂司司丞康铭留用。

增加医护部:负责大明各地正在筹建的医馆的管理,并且负责大明医药的研发、使用,负责对抗大明各地的瘟疫等医学事务。刘君韬还将太医院也并入医护部之中,原幕府医护司司丞岑熵留用。

增加中情部:负责大明内、外情报的搜集、核查、汇总上报。

下设坊间司、朝堂司、番邦司,分别对民间、各级官府、外国的情报进行搜查,原幕府情报部司丞刘尚、刘忠、刘夏、郭翼分别出任司丞和副司丞。

同时,刘君韬将南、北镇抚司衙门全部并入了中情部,原幕府情报部部长刘子安出任中情部部长,原北镇抚司指挥使出任副部长。

增加赞画部,专门就大明内外时局为刘君韬和成化帝提供建议。原幕府赞画部部长张玉清出任部长。

下设战略司:负责大明整体军事战略的制定,以及对各方势力的军事态势的制定,由原幕府战略司司丞赵凌出任司丞;

下设参谋司:负责大军出征的临场谋划,以及提供各种计策参考;并且对大明出~台的各项政策进行甄别和完善,由原幕府参谋司司丞赵炳义出任司丞;

下设档案司:负责收集各种战略、历史、情报资料,并且存档备查,为战略司和参谋司做出决断提供资料支持,由原幕府档案司司丞曹继旺出任司丞;

此外,刘君韬将原幕府中枢部的文案司、政令司、发展司的司丞、人员,全部充实到内阁之中,这三个司全部作为内阁的下设部门,原幕府中枢部司丞杨启凡、贺之命、陈瑞全部留任司丞。

至于原六部众官吏,刘君韬则是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考核,对这些官吏进行评审,凡是能够考取优秀的官吏,全部充任到各部各司担当副司丞、督给事中、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其余考核合格者,全部迁往南京任职,剩下不合格者全部裁撤!

这场声势浩大的革新中,刘君韬麾下的各所演武堂学院大放异彩,大批的新式人才被派往全国各地协助地方官府进行变法、革新,同时刘君韬动员各地将领、总兵官主抓军队变革,下令在大明军中全面推行火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仿效天策军的模式和编制,编练大明新式陆军、新式海军。

对于刘君韬的这些政令,成化帝全部予以批准,尽全力给予支持,让满朝文武和天下臣民都为之侧目。

一时间,整个大明就好像是一座盛满水的巨大青铜鼎,在烈火的不断炙烤下,瞬间沸腾了起来。

已经在山东和山西实行二十年的天策军模式,开始在整个大明境内全面推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