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师沸腾

天策大明 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师沸腾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景泰二年八月,京城。

兖州镇大军重创二十万瓦剌铁骑,瓦剌大汗也先率部败退回草原的消息传了回来,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就如同是一股飓风一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席卷了整个京城。

一连几天的时间,京城内外的都是一片欢声笑语,无数的百姓涌上街头进行狂欢,甚至不少酒肆都打出招牌免费供应烈酒以示庆贺。

与此同时,景泰帝也是龙心大悦,不断在朝堂上称赞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为“国之干将”,并且下旨让兵部从重嘉奖刘君韬和兖州镇将士,就连大同镇也顺带着得了个“守城节烈”的赞赏。

兵部尚书于谦也是欣喜不已,毕竟是自己力主调动兖州镇大军北上御敌的,如今刘君韬率部取得大捷,自己和兵部也是脸上有光。

更何况,一旦刘君韬率军回京之后,朝廷肯定要大加封赏,一想到自己又为朝廷举荐了一名猛将,于谦的心中就欢喜不已。

很快,于谦便将兵部议定的封赏呈报给了景泰帝,再加上返京回来的监军王祖和也是好一番称赞刘君韬,以及兖州镇兵马,景泰帝便大笔一挥,准奏了兵部提交的封赏。

这天,右都督石亨阴沉着脸,在府中与司设监太监曹吉祥对饮。

不过二人似乎都没有什么雅兴,只是喝着闷酒,二人的脸上都是写满了愤懑和担忧。

“石都督,那刘君韬向来和你不和,如今又是立下了大功,依杂家看来,用不了多久,那刘君韬就会爬到你的头上去啊!”

石亨冷哼一声,说道:“他一个地方总兵而已,就算是立下再多的战功又能怎样!他还能入朝为将?”

“这有何不可?”

曹吉祥冷声说道:“我可是听说了,这一次朝廷极有可能给那刘君韬封爵!如此一来,刘君韬就是武勋,而不是一个莽撞的武夫了,你说他有没有机会入朝!”

听到这里,石亨的脸色瞬间变了变,嘴角不住的抽搐了几下,而后狠狠的说道:“此时决不能让于谦办成!嘉奖大军可以,但是刘君韬绝不可以封爵!”

曹吉祥像是看白痴一般,瞪着石亨,说道:“石都督可不要轻举妄动啊!现在朝中文官日益蛮横,就连徐有贞都是撇下咱们,跑到了那些御史言官中间蹦跶去了,不就是想要和都督这个武人、杂家这个宦官划清界限吗?”

“如今在朝中,就只有石都督和杂家两人共进退了,咱们可是势单力薄啊!一旦捅了刘君韬这个马蜂窝,不但咱们要得罪于谦和朝中一大票武官,朝中的文官也肯定会冲过来落井下石!而且,京城内外的军民百姓可是对刘君韬推崇不已,现在满城都在传颂着兖州镇猛将大战瓦剌的桥段,到时候弄不好你我二人的名声可就全臭了!”

听完那曹吉祥的话,石亨的脸色更加难看了,铁青色的脸上,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肉疙瘩,看上去甚是吓人。

“如此说来,咱们就只有坐看那刘君韬日益壮大了!”

曹吉祥也是叹了一口气,微微摇了摇头,说道:“除此之外,石都督难道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石亨猛地一拍桌子,而后将一大碗烈酒一口闷下,说道:“那些瓦剌鞑子怎么这般不禁打,怎么不在战场上杀了刘君韬这个祸害!”

曹吉祥没有说话,但是在心中却是暗道:“看着吧,将来那刘君韬得势之后,肯定会找你这个右都督算账的,到时候杂家可就有好戏看了!”

曹吉祥虽然一直和石亨往来密切,但是二人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充其量就是相互利用而已。甚至在一些事情上,二人之间还存在不小的矛盾。

所以此时见到石亨被刘君韬压的稳稳的,曹吉祥心中也很是快意。

这时,石亨抬头冷笑道:“对了,此番刘君韬率部大捷,在陛下心中兵部的分量可是重了不少,现在你们司设监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话音一落,曹吉祥的脸色便变得很难看。

司设监虽然是内官监,但向来和兵部不对付,曹吉祥这个司设监太监自然也对兵部尚书于谦很是看不惯。

曹吉祥冷笑一声,说道:“无妨!只要太上皇在,咱们就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到时候他于谦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几天之后,兵部将朝廷的封赏以及景泰帝的旨意快马送往大同镇城,并且动用了北镇抚司一百名精锐锦衣卫全程护送。

此番朝廷的封赏可谓是厚重:

裁撤兖州镇,于济南府增设山东镇;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转任山东镇总兵官,开幕府,加总兵大印,封正三品上轻车都尉(武勋),授昭勇将军(武散阶)。

原兖州镇各营将官叙功加封武勋、武散阶,并发放铠甲、良驹,大军将士也多有嘉奖。

(此处山东总兵官防区不包括辽东地区:在明代,辽东地区在行政上归属于山东管辖。)

在大明朝,总兵之间的地位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的总兵官都是不加将军印的,一旦加了将军印,那在品阶上便比无印总兵官高一级。

所以,此番朝廷对刘君韬的封赏可谓是厚重了!

不过,包括刘君韬在内,全军将官的职位并没有什么提升,毕竟此时刘君韬已经是总兵官了,麾下参将数名、游击将军十多名,官职上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上升的余地,除非刘君韬可以再进一步。

所以朝廷才会如此大规模的为众将加封爵位,在爵位和钱财上为众将找回平衡。

其次,此番朝廷封赏,景泰帝还特意下旨,为刘君韬所部大军封名,大军被御封为天策军。

此番对刘君韬及其麾下大军的封赏,景泰帝还特意下口谕要记录在邸报上明发天下。

在大明,邸报是天下各地官吏、百姓得知天下大事的最主要途径。

邸报是各级官员向朝廷递送奏章,在朝廷批复之后,转给六科,再由六科把每一份奏章都抄下副本,去粗取精,汇编在一起,每隔四、五天出一期简报,下发给京官和地方大员,并允许下层官吏和普通士绅、百姓传抄,说白了就是大明版本的报纸。

朝廷的封赏消息随之传开,京城内外顿时就炸开了锅,坊间议论着朝廷对刘君韬及其所部将士的封赏,一时间刘君韬和麾下将士都成了大明坊间的知名人物。

对此,右都督石亨和司设监太监曹吉祥都是冷眼看待,虽然二人心中都是很愤懑,但都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而朝中的文官集团则是朝议纷纷,不少御史言官都是上奏,表示朝廷对刘君韬的封赏太过了,建议对此番封赏“精简”一番。

但是景泰帝对此置若罔闻。

虽然此时太上皇正统帝已经被压制得稳稳的,但是景泰帝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便想要重赏刘君韬,将这员从无败绩的虎将收为心腹,尽快将自己信得过的文臣武将提拔起来,让太上皇正统帝再无崛起的可能!

一时间,大战之后的封赏变成了一股旋风,将朝野中的各方势力都卷入其中,甚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涡,不知会席卷到何处去!

在这期间,监察御史徐有贞却是出奇的安静,虽然也是和朝中的御史言官来往过密,但却并没有对此番的封赏风波发表任何意见。

徐有贞向来都是墙头草,此番和石亨、曹吉祥疏远就是证明。

“刘君韬?没想到还真是一个过江龙啊!看来我也要和其打好关系,日后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需要其帮助!”

徐有贞心中打着如意算盘,对其来说,只要是能够对自己的仕途有所帮助,不管是什么人,都是要结交一番的。

如果此时刘君韬能够看到徐有贞的一番嘴脸,估计肯定是鄙夷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