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

天策大明 第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几天之后,朝廷的封赏送到了大同镇城,刘君韬当即将朝廷赏赐的钱财发放了下去,全军欢声雷动。

与此同时,景泰帝下旨封大军为天策军,刘君韬等诸将全都获封武勋、散阶,更是让大军士气为之一震。

不过,此时刘君韬的心中却是多了一层担忧,景泰帝赐名大军为天策,何为天策?

天策一名取自唐太宗继位之前成立的天策府,后世一直将天策一词作为国家支柱的代名词。

此时景泰帝和太上皇正统帝的争斗刚刚告一段落,太上皇正统帝被压制得死死的,在这个时候景泰帝册封大军为天策军,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让刘君韬率领大军为己所用,防止刘君韬倒向太上皇正统帝。

“陛下已经取得了优势,却还是不放心,如此多疑,如何能够服人啊!”

刘君韬心中不禁感叹了一番。

而刘子安和张玉清也是看出了这一层,纷纷赶到中军大帐提醒刘君韬,日后在应对朝廷方面务必小心谨慎,万万不可过早的牵扯到皇位之争中!

刘君韬也是点头称是,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凡是被牵扯进皇位之争的人,不论是文臣武将,还是王公皇子,没有几个善终的,不落个身首异处、满门抄斩就是万幸了!

所以,从这一刻起,刘君韬便在心中绷紧了一根弦,不敢有一丝的掉以轻心。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大势,让历史按照既定轨迹走下去,并且从中获势!”

刘君韬心中也是打定了主意。

之后,刘君韬便将大军在激战中缴获的钱粮、兵备、旗帜、俘虏准备妥当,全部留在了大同镇城,不久之后兵部便会派人马前来取走。

当然,这些缴获中的钱粮、旗帜、俘虏和大部分的兵备,刘君韬是不感兴趣的,准备全部留下上缴朝廷。

但是缴获之中还有一万多匹马匹,这些马匹可全都是能够冲锋陷阵的战马,现在刘君韬不缺钱粮、不缺兵备,唯一缺少的就是战马。

所以刘君韬从中挑选了四千多匹战马留下,将剩下的六千多匹战马留给了朝廷。

刘君韬准备将这精心挑选出来的四千多匹战马全部编入铁骑军之中,正好将铁骑军的兵力扩充到一万人!

当然,这些事情都要等到大军返回兖州府之后再办。

几天之后,刘君韬处理好了大战的后续事宜,便率领大军在大同镇城以南数里处扎下大营,准备休整两日之后,便率军南下返回兖州府。

在此期间,商部部长唐宇也是带着一百多人的队伍赶到了大营之中,并且向刘君韬禀报了商部制定的一些列计划方案,准备在大同镇及其周边大干一场。

刘君韬看过之后也很是满意,不过还是嘱咐道:“在大同不比在山东,一定要和大同镇、大同府的文武官员搞好关系。另外,各处矿场、工坊要尽早开工,也好为玉山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增产服务……”

对此唐宇也是一一记下,将刘君韬的一些建议全部加到了商部的计划之中。

两天之后,刘君韬准备在次日率军返回兖州府,便在中军大帐大摆宴席,将已经因功升为大同镇总兵官的薛桐、大同府知府谢奉、代王府长使等人请到了大营。

一来向众人辞行,二来便是将商部部长唐宇介绍给众人,并且拜托众人多多照顾一番。

对此,大同镇总兵官的薛桐、大同府知府谢奉、代王府长使等人都是满口答应,并且和唐宇相互敬酒,一时间酒宴上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次日一早,数万大军便收拾妥当,在旷野之中列阵待命。

此时,大同镇总兵官的薛桐、大同府知府谢奉、代王府长使等人都是前来为刘君韬送行,大同城内的百姓也是纷纷赶来,为大军将士送行。

刘君韬看着前来送行的人山人海,心中也是激荡不已,不断的对着人群挥手致意。

对大同镇总兵官的薛桐、大同府知府谢奉、代王府长使等人,刘君韬也是说了不少,最后便抱拳说道:“诸位!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日诸位一定要到兖州府去做客,咱们到时候再把酒言欢!”

“好!到时候一定去叨扰刘总兵!”

“听说兖州府日新月异,我等一定去看一看!”

辞别了众人,刘君韬便翻身上马,率领数万大军挥师南下,朝着兖州府赶去。

此番回程,大军依旧是走大同镇、太原府、顺德府、东昌府、兖州府的路线,大军一路疾行,只用了十七天便赶到了玉山镇。

此时的玉山镇已经是兖州府北部的一座大城,甚至比东平州还要大上一些。

玉山镇是刘君韬的发迹之地,这几年玉山镇不但人口日益增多,而且城内各式各样的新奇器物也是层出不穷,商部下辖的众多工坊、商铺,凡是有什么新东西,都会现在玉山镇出售、使用,这也使得玉山镇成为山东、甚至是整个大明最为“先进”的城镇!

刘君韬直接率军进城,此时的玉山镇内驻扎数万大军已经不算什么事情。

大军进城的时候,整个玉山镇都是沸腾了起来,几乎全程的百姓都是涌上了街头,围观大军将士的风采。

当刘君韬等将领策马出现的时候,无数的百姓更是疯狂了起来。

“看!那就是刘总兵!当年我还是刘总兵手下的护卫,当年灭王家的时候,我还上过阵呢!”

“是张参将!在安山镇的时候,我就在张参将手下,要不是后来受了伤,现在我也在大军之中威武着!”

“严参将!那可是咱们玉山镇的老人啊,鱼山集护卫队成立的时候,我还是严参将的邻居呢!”

“是陈参将和高参将,那些都是原先灶户的兄弟,好样的!”

“孙参将!我也是滑口镇搬来的,那是我们滑口镇的孙参将啊!”

“什么滑口镇?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玉山镇的!”

“对!玉山镇人!”

一时间,大街周围人声鼎沸,无数的百姓呐喊着、欢呼着,大军将士们也是激动不已,纷纷对着人群挥手示意,就连张骁军、严虎等人也是如此,不少将士都是激动得流泪。

此时此刻,众人才算明白刘君韬之前所说的军人荣誉感是什么意思,到了现在才算是明白,身为大明将兵也可以如此威武、自豪!

当晚,整个玉山镇彻夜无眠,无数百姓燃着花灯走上街头,庆祝大军将士凯旋而归,比过年还要热闹。

数万将士在玉山镇一呆就是四天,直到四天之后才继续南下前往兖州府城。

此番朝廷下令裁撤兖州镇,成立山东镇,驻地设在了济南府城。

但是刘君韬还是需要先回兖州府城处理相关事宜,估计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动身前往济南府城。

五天之后,数万将士抵达了兖州府城,按照刘君韬的命令,大军将士从兖州府城北门进城,再从南门出城,穿城而过、夸功游街,而后便在城南扎营待命。

这一天,整个兖州府城也是陷入了沸腾之中,任城卫指挥使宋尔、兖州府知府顾全也是率领城内的文武官吏前来迎接。

此时刘君韬已经改任山东镇总兵官,可谓是水涨船高,宋尔和顾全虽然与刘君韬不对付,但是表面上还是做出了一副恭维、恭贺的样子。

同时二人也是不敢在这个时候得罪刘君韬,毕竟此时刘君韬已经是朝廷的大红人,宋尔和顾全这样的小角色也是得罪不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