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477章 杂乱的目标

日耳曼涅槃 第477章 杂乱的目标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会议的进行,希特勒引出的议题已经彻底从对英作战转到了进攻苏联。他开始全面筹划这场战争的前期工作,包括选择战略目标,初定进攻方略,调度兵力,集结物资等等。方彦明显能看出,希特勒对于这件事情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征服英国——在这个顽固的种族主义者眼里,消灭斯拉夫“劣等民族”,为德意志人夺取广阔的“东方生存空间”,无疑才是他身为领袖的天命所在。

由于专业技能方面存在鸿沟似的隔阂,方彦等3名海军将领只得无奈沦为了听众。希特勒和哈尔德等人兴致勃勃地探讨机械化部队在广袤的东线作战需要进行怎样的重新整编,虽然方彦很努力的想要听明白,但无奈基础差得实在太远,坚持一阵后还是颓然放弃了。最终,方彦只得到了一个信息:即陆军在未来1年内仍然需要采购大量的坦克战车,以便让装甲师和摩托化师的数量成倍提升。

“所以,今后军队装备生产和人力资源的投入重心究竟在哪个方向?”方彦暗自皱起了眉,全然没有自己家族企业又能大赚一笔的喜悦情绪。在这次战争会议中,希特勒表现得就像是一个闯入了晚宴的饥汉,看到任何糕点都想要,所有好吃的都要塞到肚里决不能放弃掉。

在海军方面,希特勒已经认可了方彦“先围困,后进攻”的方略,这就要投入巨资建造轻型军舰和登陆艇,同时大规模扩充海军的现役兵员人数。毕竟军舰造出来也要人去操纵,而由于新建船只众多,这份多出来的人员训练开销同样会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这还不算完。为了进一步消耗英国的抵抗力量,希特勒还要让陆航对英国实施大规模轰炸,而这显然又是一个吞噬资源和军费的巨大坑洞,指望用少量力气根本办不成事。别的不提,光飞机生产德国就需要继续保持当前每月900架的数目,而且要往更大更贵的双发轰炸机倾斜,否则将无法保证轰炸效果。

至于飞行机组培训和地勤人员的扩张,方彦已经不忍再去多想。作为见证了舰载航空兵从无到有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人,方彦非常清楚扩充空中力量是一件多么烧钱的事!

在这种全面备战消灭英国的大环境下,暂时无法渡海的陆军就应该退居二线,把资源和经费的优先使用权都让出来。而事实上,即便只是攻取直布罗陀和英属中东地区,陆军所要消耗的资源都不会少。前者虽是面积不足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但却是英帝国经营了超过200年的关键堡垒,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国力日渐衰退的英国更是愈发倚仗这种核心据点来控制大海。对于能轻松隔断地中海与大西洋航道的直布罗陀,英国几乎是不计成本的进行了要塞防御建设。

根据方彦掌握的信息,今天的直布罗陀早已是一座由城墙、堡垒、炮台、弹药库、地下隧道和众多仓库构成的坚固金城。半岛东侧高达426米的石灰岩山几乎被掏空了一半,内部地道纵横连绵,工事砌叠,宏大森严宛若迷宫。要塞各处主要炮台内共配备9门234毫米重炮,7门152毫米火炮,以及24门94毫米防空炮,无论是从海上还是空中靠近,都将遭到守军暴风雨般的火力覆盖。

不同于其它沿海要塞,直布罗陀的炮台火力,异常注重对陆地来犯敌军的打击。当初英国为这座要塞进行现代化建设时,虽然其已经不是曾经那个横压世界日不落帝国,但仍然牢牢占据着第一海军强国的宝座,再加上和法国的长期军事同盟,使得位于地中海西端的直布罗陀基本上不会面临从海上攻来的强大敌人,只会有陆地上的压力。得益于半岛东部的高耸山丘,在山丘上修筑的炮台都具备优异的北方射界,而那里正是从陆上攻取直布罗陀的唯一路径。

如果德军进攻直布罗陀,那么他们就要面对6门234毫米、以及全部7门152毫米火炮的轰击。这个火力看上去似乎并不夸张,但这却是在仅有1.2公里宽的战线上投入的力量;这意味着平均不到100米,就有1门大口径火炮盯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直布罗陀半岛那独特的长条状地形。德军必须忍受狭窄的正面战区一路平推到最南端,整个过程事倍功半,且巨大的伤亡不可避免。

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德军攻下直布罗陀也需要用10万人蚕食围攻一个月。此外,在中东方向的行动同样也需要投入不菲的人员。毕竟击败当地英军是一回事,有效占领又是另一回事,就算后续的治安战可以交给陆军二线人员和希姆莱的党卫军,德国整体需要投入的力量也绝不会少。而现在,陆军竟然还打算将16个师的机械化部队扩充整整1倍!且不说这需要新采购多少载具和装备,光是人员的扩充和训练,就足以让财政部长克罗西克伯爵有想要掀桌子的冲动!

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兼顾希特勒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上的需求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德国只需要实施全面的战争动员,让国民把每一份力量都用在战争上,那么别说是消灭英国了,就连苏联这样的超重级选手,也必定会在20个月内被德国的千万大军淹没。然而,这却偏偏又是国社党政权最不敢面对的选择。

在这场战争中,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便是,标榜道德人权、民主自由的英国,可以毫无顾忌地让民众承受战争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切肤彻骨的痛苦。而明明是独裁专制、集中营遍布的纳粹德国,却在竭力避免让国民承担更多的战争压力。1939年末德国经济部长瓦&尔特出台的一系列动员政策,其形式也只是号召鼓励而非强制执行;除了布罗姆集团等少数工厂,绝大多数企业都依然实施着8小时工作制。

纳粹德国的这份举动,当然不可能像戈培尔宣传的那样是因为元首“心系民众”。以希特勒为首的政府高层,已经非常清楚国社党在执政后产生出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全面腐败;为了防止22年前的全国革命再爆发上演,政府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保障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将他们的思想麻醉掉。面对这份大环境,方彦越来越认识到自己便宜叔叔瓦&尔特位居实权中枢是有多么重要。凭借这份关系,他可以左右资源的优先调配权,从而保证关键项目的全力实施。

想到这里,方彦不禁生出了另一个念头。自己让便宜叔叔瓦&尔特提出希特勒思想以保住权位,又何尝不是在加强德国未来实施全面战争动员的基础?如果整个德国能形成对希特勒个人崇拜的忠诚狂潮,那么发生革命的可能性也必然会急剧下降,届时只要以希特勒的名义发布总动员令,只怕一切抵触和抗拒的情绪,都将在这份狂热的大势碾压下灰飞烟灭。至于说这么做的后果,方彦已经顾不得那许多了。在赢得战争胜利的这个最终目标面前,任何事情都要为它让路!

会议临将结束之际,希特勒终于想到了自己的海军总司令,向他咨询消灭苏联舰队的问题。在希特勒的规划里,苏联北方工业重镇列宁格勒,以及能出动轰炸机威胁罗马尼亚油田的南方要塞塞瓦斯托波尔,都是需要占领的目标,而苏联舰队便是战斗中绝不能忽视的存在。

对此,雷德尔只得又不情愿的让方彦露了一回脸。原因无它,目前苏联海军的所有大中型水面舰只,都是从当年布罗姆造船厂给他们建造的军舰上发展出来的,而这些舰艇的劣势缺点,方彦完全了然于心。没过多久,希特勒就在方彦的陈述下兴奋地开怀大笑,不断拍打起了后者的肩膀。

“……假如一切顺利,我军只用航空力量即可解除红海军的威胁。在波罗的海,敌方舰队根本就出不了芬兰湾,即便是潜艇也会被我军的水雷堵在汉科半岛东面。黑海的空间稍大,但敌舰队仍然只是瓮中之鳖。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俄国水兵上岸。据说在当年内战时期,由水手组成的部队就是布尔什维克手里的精锐。”眼见希特勒兴致很高,方彦瞬间也变得鲍曼附体,顺着他的心思开了个小玩笑。

希特勒愣了愣,随即再度畅笑出声,哈德尔等人也嘴角勾起,神色间充满了轻松和揶揄。水兵上岸战斗力爆表?那不过只是一句戏言罢了。军舰上的人员最多只是在入伍时学过开枪,根本不会、也不可能去学习步兵战术。

比起刚穿上步兵军装的纯新兵蛋子,水手除了体力和心理素质更佳以外,就再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优势。真要到了战场上,哈尔德完全有信心像杀鸡一样歼灭这些上岸打仗的外行——倘若连这点都做不到,德国陆军还凭什么能在全世界称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