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478章 登陆艇初考

日耳曼涅槃 第478章 登陆艇初考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希特勒等高层一片乐观的态度中,这场统帅会议终于划上了休止符。走出总理府大门,各有任务的将领们纷纷四散离开,前去筹备起了自己的工作。

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神情振奋,迫不及待的要为新编组的16个机械化师排出日程表;参谋长哈尔德踌躇满志,准备展开空前宏大的东线作战计划的制定。施佩勒目光沉着,似乎在思考怎样进攻才能瓦解英国的空中抵抗,而凯特尔等OK成员则开始全面研究直布罗陀的攻取方案,将各种手段都详细推演数遍。

方彦站在门口怔神片刻,而后跟随雷德尔登上了元帅专车。一来这场会议是雷德尔带他来的,二来海军即将发动新一阶段的大西洋作战,方彦自问还是相当有底气参与的。就算雷德尔不太可能会再给自己一线建功的机会,但在二线制定作战计划却也是板上钉钉——要知道方彦最初便是参谋军官出身,这种工作对他而言可谓驾轻就熟。方彦内心还非常期望能以隐居幕后的方式实现目标。

“约纳斯,元首命令海军建造一型可搭载陆军跨越英吉利海峡的船只,我经过反复思考,发现只有你才是最合适的总师人选。”返回海军司令部,雷德尔随即满脸严肃地对方彦说道。看到眼前这张郑重而又带有几分真诚的脸,方彦忽然间就明白了这么多年雷德尔都能在政治上和希特勒分庭抗礼的原因。这位总司令不仅是个实力演技派,腹黑翻脸起来更是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从现在到明年5月初,留给我们的只有不到10个月的准备期限。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打造出一支以大型运输舰为核心的登陆船队,明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只能从小型运输船和登陆艇层面着手。今后,我军新建造的所有登陆船只,都应具备独立往返英吉利海峡的能力,以摆脱对大型运输船的依赖。但这又会带来另一项问题,那就是船只的吃水与稳定性难以平衡。”

雷德尔声音平和地开口,其说出的理由竟然让方彦都不由得生出了几分认同。的确,在登陆作战中,船舶的吃水深度和稳定性是一对相反的属性——登陆抢滩需要船只吃水尽可能浅,以便让步兵和车辆尽快上岸;而船只在海峡中航行时又需要一定吃水深度来维持稳心高度,否则就有被风浪拍翻的风险。对于一般的设计师来说,如何兼顾权衡的确是相当头疼的问题。而方彦的脑海里则拥有后世的登陆艇模型,只有他才能站在巨人肩膀上从容给出合适的答案。

“除此以外,你也是海军当中难得的对陆军战术有所研究的军官。经你笔下的船只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陆军的需求,这对未来的登陆作战尤为重要。因此,没有人会比你更适合主持这项工作了。”雷德尔眼神中满是信任和勉励,道,“虽然这次设计不乏困难,但如果是你的话,我相信一定能克服所有难关。”

面对这番情形,方彦只能点头应承下来了。雷德尔露出满意之色,对方彦能够勇于承担起这份“关乎德意志命运”的任务大加赞扬,仿佛设计出几款性能均衡的登陆船就能决定战争进程一般。方彦内心非常清楚,这是雷德尔在从潜意识层面暗示自己放弃参与大西洋战役的行动制定——你都已经把国家命运扛在肩上了,还想分心旁骛是几个意思?倘若方彦之后还要提及,雷德尔立即就能以此为突破口做文章,最终吃亏的还是方彦这方。

方彦心思转动,片刻后已经有了对策。他开口向雷德尔要人要权限,俨然就是一副准备潜心钻研设计,挽起袖子大&干的姿态。眼前方彦如此上道,雷德尔在惊喜当中不免也有些疑惑。然而他却怎么也看不出毛病在哪,最终只得按照方彦的诉求,允许他使用海军修造局的一切设计和生产资源。

当天下午,方彦就再度回到了阔别三个多月的海军修造局。与上次主管工作不同,此番方彦只是承载着设计的任务,因此精致华贵的办公桌也变成了简约的绘图台。在这间不算宽敞的房间里,5位精英工程师已经翘首等待,方彦抵达后没有多余的话语,直接铺开白图草稿,用铅笔在上面描绘计算了起来。

针对德军当前形势下的登陆作战,方彦经过仔细权衡,认为排水量200吨左右的登陆艇是最合适的主力选择。虽然后世美帝的LCVP艇极为廉价易得,但其区区12吨的排水量根本经不起任何稍大的风浪;对于缺乏大型运输舰的德国而言,这显然是不可容忍的重大缺陷。由于英吉利海峡天气多变,方彦必须为登陆艇的适航性留出余地。毕竟谁都无法保证登陆期间的气象和海况,倘若一味只追求纸面的性价比,那么到了风云变幻的战时,则必然会大概率坏事!

至于排水量进一步增加,就将在工时产量上变得得不偿失。事实上,即便是200吨的登陆艇,方彦都觉得量产起来很有压力,此时正绞尽脑汁回忆历史位面的美帝采用了哪些简化生产的办法。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200吨级登陆艇的船舱面积能够塞进大约200名士兵,而后者正好是陆军一个满编步兵连的人数。如果把船继续造大,则无疑会对登陆部队的作战指挥造成障碍。

根据方彦的规划,一艘步兵登陆艇运载200人,就是比较合理的配置。剩下100吨左右的装载潜力则分别用于运货和控制吃水:当船只在海峡航行时,往压舱内灌满海水提升稳定性;当准备登陆时,则排出海水以减少吃水深度。除运载步兵外,该艇还能运载火炮和卡车,可以满足非装甲部队的一切运输要求。

至于运载坦克的登陆艇,方彦同样打算把满载排水量控制在200吨附近。这一体型的船舶能够搭载5辆山猫或4辆雪狼,正好是1个装甲排的坦克数目。当登陆艇冲滩搁浅后,船首厚重的活动登陆板也随之放下,此时留给坦克涉水的深度也就在半米左右,后者不需要进行任何准备即可通过。同样的,这种坦克登陆艇也能用于运载重炮,只需一辆重型卡车在前方牵引便能出库。

找准德国登陆艇的性能和定位,方彦随即开动思绪,以历史位面美国的LCI艇为母型展开了初步设计。这款船只是美国海军广泛采购的装备:其空载排水量240吨,满载排水量近400吨,动力系统采用2台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1600马力,可以推动船只以16节的速度前行。为了完全摆脱对大型运输舰的依赖,美国人赋予了它高达4000海里/12节的惊人航程,其淡水和生活物资的装载量也极为丰厚。此外,该艇还装备有4门20毫米机关炮,以便对可能来袭的敌军飞机做出反击。

很明显,这型船只的航程、自持能力、速度、以及适航性,都已远远超过了德军的需要。而方彦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地方狠下锉刀,以实现廉价化量产的最终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色图纸上的铅笔线条愈发充实密集,当落日彤红的余晖从窗户斜斜照在方彦脸上时,一幅条理清晰的草图已经出现在他的面前。

“先生们,请帮我粗略核算一番它的重量配置和稳心高度,看看有无错漏之处。我有半年多都没有从事设计工作了,很可能会因为不熟悉犯下一些错误。”方彦将几名工程师叫到身边,言语真诚又不乏热情,“当然,大家也完全可以对这份方案的理念和设计细节展开讨论。毕竟任何人都无法考虑到面面俱全。”

一名秃顶中年男子勉强点了点头,眼神中仍旧忍不住流露出忿然的情绪。自己几人今天接到这项设计命令,本来是打算要和方彦好好讨论一下新式登陆艇的性能定位和技术细节,却怎想到对方来了之后根本不和自己等人做任何交流,直接就抱着图板动笔开工,这登时就令秃顶工程师心中怒火升腾。

的确,面前这名青年是海军当中声名煊赫的高级船舶设计师,但这次要设计的登陆艇却是之前从未涉及过的新领域,远不是那些技术成熟的巡洋舰或者战列舰可以比拟。如果对方独断专行,不把自己等人放在眼里也就罢了,可这却是事关千万同胞士兵生命,甚至是德意志命运的事业,怎能表现得如此轻率任性?

眼见秃顶男子的表情,方彦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想法,内心顿感懊悔。事实上,方彦根本没有目空一切的念头,只是想尽快完成雷德尔交给自己的任务,从而用成绩塞住他的嘴巴,让他再没有将自己闲置不用的借口。现在看来,自己或许是有些心急了——即便是有后世美国的现成货参照,也应该仔细履行每一步工作。()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