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162章:洛邑守藏室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62章:洛邑守藏室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获得了周天子的册封,

同时用“大九州”说服了其他使者,取悦了天子后,

新夏使团又来到了洛邑的守藏室内——

他们希望可以把《山海经》抄录一份,存放在这天下藏书最丰富之地。

顺便,也希望可以从中抄录一些古老典籍,将之带回新夏,以壮其文脉,更好的教化蛮夷。

天子扁很随便就同意了。

毕竟到了眼下,

天子自己都只有一座洛邑王城了,时不时还得挨饿,早就不关心守藏室那边的情况了!

那些先贤的智慧结晶,

难道可以换成金银,变成军队,

让周天子恢复往日的荣光吗?

既然不能,

那仅有的钱,就得花在刀刃上!

比如说,

给天子扁装修一下宫室,换一些新衣服,维持好天子的体面。

因此,

当新夏众人来到守藏室的时候,里面只有几个老朽的史官,正在清扫着地面。

使者们看着这一幕,忍不住为这座先贤智慧所堆砌的馆阁感到悲伤。

几个老朽,

只怕不能照顾好这里所有的典籍吧?

会不会有些书册,

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腐朽、失落了内容?

“这倒没有!”

一个听到新夏使者担忧的史官笑了笑,露出他仅剩的几颗牙齿。

他对使团众人说道,“也许是鬼神保佑吧,这几十年来,守藏室的情况一直很稳定,就算不把那些书册搬出来晒太阳,也不曾腐朽虫蛀。”

“真好!”

赵回拍着手说,“这里的东西,都是诸夏的精华,是不可以毁伤的!”

“难怪鬼神也垂怜于此地啊!”

他带着小辈们走进去,随即感觉到,守藏室内的温度,和还积有薄雪的室外比起来,的确温暖太多。

没有多少门窗透气,但呼吸却一直很通透,给人一种舒适清新之感。

他们惊叹于这样的情况,

但没有沉迷太久,就根据史官的指导,开始抄书。

史官给他们搬来许多纸张,并且说道:

“这些是秦国的墨家弟子特意送来的。”

“他们还交给了我们造纸的方法,可惜几个老头子,能抄书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有力气去造纸呢?”

史官抚着自己的腰部,觉得搬了点纸后,这地方就有些难受了。

“说起来,可能和你们的祖先也有关系。”

史官对投来疑惑目光的新夏众人笑道,“我听说,纸的制作,是鬼神交给凡人的任务,是用来给凡人延续智慧的。”

“因为鬼神是个惫懒的性子,不喜欢过于插手人间的事务,但又担心长久战乱,会导致先贤典籍的遗失……总之,祂就颁下了这样的法旨!”

于是,

新夏众人就想起了《山海经》的原本,还有路上遇到的鬼神。

赵回很惊讶,“漳水原来是到处流淌的啊!”

在和三晋的使者交流一番后,

赵回已经打听清楚了父亲提到的“关河”在哪里——

它是漳水的源流之一,流淌出皋狼之地。

所以父亲、他们,还有洛邑中史官们遇到的鬼神,都是这位源出于漳水的河伯。

史官呵呵笑道,“水就是要到处流淌的啊!”

“行了,你们安心抄书吧!”

“我们这几个老家伙难得休息,先去晒晒太阳!”

冬日里的太阳太珍贵了,

可不能错过一点!

……

三人组仗着年轻力壮眼神好,揽下了很多任务,发誓要把守藏室里的典籍能抄尽抄,成为完美的知识搬运工!

就是秦进翻来其中一册的时候忍不住说,“啧,这字写的真差!”

随思翻开一份帛书,也惊讶的开口,“谁在帛书上画小狗啊?”

赵宁也举着一本,发出呼声,“啊,我这儿上面是一朵花!”

“谁这么闲,竟然这么毁坏先人的典籍!”

三人组为此生起了气,想要去向负责守藏室的几位老史官告状,觉得必然是有不良之人偷偷混了进来,破坏了藏书!

然后,

三人起身,

马上就摔了个狗啃泥。

一卷书册自己蹦起来,邦邦就给了三人组两下,其中秦进挨打的力度最大。

于是,

被揍得嗷嗷叫的三人组,总算知道是谁在典籍上留下这种痕迹了。

他们捂着头上的包,面面相觑。

“这个字……”

“这个狗头……”

“这朵花……”

要不要一块抄录上去?

毕竟,

这可是鬼神亲笔所书!

总不能把它们当垃圾信息略过去吧?

……

而等到抄完了典籍文章,

使团离开洛邑,拜访起了其他诸侯。

就跟当年的中山国一样,

同样走一路,撒一路的钱,好获得其他诸侯的认可。

诸侯们收了钱,对新夏的好感的确提升了。

而且赵回的“大九州”说流传了出去,也获得了一些人的认可。

他们纷纷称赞:

“诸夏的种子就是优良,即便生长在域外,也可以培养出智慧的贤人来!”

如此,

有了利益,

有了名望,

又和诸夏的诸侯们没有直接纠纷,

所以诸侯们半推半就的,认同了新夏的确是自己人,而不是像当年嘲讽秦楚一样,贬斥它们为“蛮夷”。

谁让秦楚不仅会打人,还不给钱呢?

只有中山国见到新夏使团的时候,十分纠结。

新夏这边,

是因为好奇中山这个完全诸夏化的蛮夷之国,觉得对方的情况,就是相对的自己,于是专门过来拜访一下。

中山则是觉得,

新夏一来,

自己就被突显起来了,

因此损失了不少东西。

是故,

双方见面的时候,难免火气比较大。

中山君先是邀请新夏的人,跟自己比试君子六艺,结果:

驾车输给了赵宁,

射箭输给了秦进,

数术输给了随思。

好在,论说起礼仪来,中山获得了胜利。

因为在全身心学习诸夏的文化后,中山国上下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狂热之中,摒弃一切的白狄残余,尽情拥抱周礼。

而新夏那边,

自认自己是诸夏苗裔,是出来代天子教化外九州蛮夷的,虽然重视根本,但也不至于像中山这样热切。

不过……

再怎么找理由,

输了就是输了,

还是输在了“礼”这方面,

这合乎周礼吗?

新夏使团由此闷闷不乐,转向去了齐国。

在齐国,

使团们除了去著名的稷下学宫旁观了几场学者们的激情斗殴后,还有一位本地的豪商特意拜访。

他自称是齐国公族出身,叫做田仲舟。

他来向新夏的使者询问西方的土地有多大。

去过波斯的三人组就说,“其土之阔大,比从齐国走到秦国还要远许多啊!”

田仲舟很惊讶,“这么广大的土地?”

“那那里的蛮夷岂不是很多?”

三人组解释,“蛮夷分散得广,但人数并不算多。”

“因为那些地方虽广,但气候不好,水土不够丰饶,根本养不起多少人,因此蛮夷们多同北狄东胡一般,逐水草而居,放牧牛马,其中很多还是荒漠戈壁。”

那里怎么能跟诸夏这仿佛天赐的土地相比较呢?

水热同期,

降水充沛,

既有高山起伏,又有平原开阔,大河穿过,水网密布,汲水便利。

因此,

诸夏的君子们才可以繁衍出这么多人口,开创繁荣的景象。

虽然有内战,

但也不过是诸夏的内战,

四周的蛮夷是不敢过来的。

哪里像波斯:

偌大一个国家,这么多年了,没有建立起牢固的国族认同,没有树立起“一天下”的志向,许多行省,除了向国君交税,基本上各过各的,以至于国家动乱,被外族所侵。

而正因为从秦国一路走到齐国,

新夏使团惊叹于诸夏祖地人口的丰盛,认知的统一,文化的昌盛,土地的丰饶……

便更加认同这里的确是中央之国,自己那教化外域的使命了!

田仲舟就说,“原来如此,我就说要是土地丰饶,外域的蛮夷早就人多的住不下,要跑来侵犯我诸夏了!”

或者说,

诸夏的祖先们也早就打出去了,宣传教化了!

想来穆王当年拒绝西王母的挽留,也是有“水土不服”的原因在吧!

最后,

他也对新夏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我之所以经商获取财富,是为了筹钱渡海。”

“我听说天下是十分广大的,大使所提出的‘大九州’,我也非常认同。”

“如今新夏的祖先,已经去了西方,那我就应该去东方的大海上看看!”

新夏的使者们很欣赏他的志向,但是忍不住问他:

“你知道海上有什么吗?”

“有岛屿吧!”

“岛屿距离诸夏大地,又有多远呢?”

“这个不是很清楚,我现在出海只去过箕子之国那边,从那里听说与之相隔的海外有个大岛。”

田仲舟用手臂比划了出了大致的距离,“过了那个大岛屿后,就要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见到新的陆地了。”

济水里会说话的大鱼,

当初就是这么跟田仲舟说的。

只是何博一入海就会被强制刷新回老家,让他先润去大岛和新大陆那边探探路,估摸一些行程,根本不可能。

所以一切,

只能靠田仲舟自己去探求。

三人组很敬佩他:

“当年我们的祖先,应该也是怀抱你这样的想法,想要走出去看一看天下之大吧!”

什么都不知道,

但却敢于探索,

这不就是年轻人的热血吗?

而这个时代,

在这个文明注定漫长到无边无际的寿元中,不正好处于“年轻”之时吗?

三人组还跟田仲舟约定:

“我们听从鬼神的指引,认为脚下的大地,混元如同鸡子。”

“那么你一直向东走,我们一直向西行,就一定可以在天地的尽头相会吧?”

“到那个时候,可要记得带上好酒好菜,在相会的天尽头,畅谈各自的经历啊!”

田仲舟笑道,“绝对不会忘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