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七十九章 夹缝中的皇后

大清疆臣。 第七十九章 夹缝中的皇后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阮元督学这段日子,孔璐华与刘文如日渐亲近,阮家的氛围,也比孔璐华初入府时,要和谐了许多。可家事之内,关系从来微妙,绝非书本上“孝悌”之语可以一以贯之。即便是帝王之家,平日也有数不清的家事纠葛。

这日嘉庆如平常一般,在毓庆宫读书,看着自己准备大力提拔的朱珪刚到京城,就被一纸诏书外放了安徽,又想起王杰一年以来,因年老之故,渐生腿疾,时常无法走路,告假连连,军机要事竟有近半无力参与,心中也不禁怅然。这一日索性不再读圣贤之书,只遣人寻了些宫中旧档,翻阅起来。前线作战之事,此时也还是乾隆决断,自己虽有过问,终属有限。

看了一会,嘉庆似乎看到了一些难以置信之事,又将前面数份档册拿回,细细比对。忽听得外面脚步声响,又是轻快,又是急促,不过片刻,皇后喜塔腊氏出现在了自己面前。嘉庆看着皇后,也不禁有些诧异,道:“皇后平日,从不来我这毓庆宫,今日是怎么了?可是后宫有何要事,竟要皇后亲自出面么?”

皇后匆匆行过礼,便道:“回皇上,妾今日前来,原也无甚要事,只是妾蒙皇上立后,至今已有八月,妾想着既然已经立了皇后,便当有皇后起居之度才是。可八个月以来,妾一直只住在景仁宫中,未能入坤宁宫。是以今日妾想请皇上开恩,准妾搬入坤宁宫居住,以正妾皇后之位。”

嘉庆听了皇后这番话,也不免有些疑惑:“皇后今日过来,就是与朕商议这件事么?朕看这宫中档案,坤宁宫闲置,也都快三十年了,便是前朝孝贤皇后之时,孝贤皇后也只是行了入主之礼,并未实际在坤宁宫居住。皇后今日是真心如此,不是和朕开玩笑吗?”

“正是如此,妾想着妾既然封了皇后,就应有皇后之仪,即便只是行入主之礼,也当行了这个礼才是。眼下妾只是封了皇后,却不能入主坤宁宫,这皇后的名分,却也是有名无实啊。”

“可是,眼下坤宁宫寝殿,早已不用,只做平日祭肉之所。即便只是行个礼,也需要一段时间重新布置一下才好啊。”嘉庆似乎还是不愿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重新布置,妾可以等。但妾今日来,只是想皇上给妾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中宫正位之事,皇上到底能不能答允?”皇后的语气看起来也丝毫不让。

“皇后啊。”嘉庆不禁叹道:“你也该知道,这入主中宫之事,并非朕答允你,你就可以去行礼的,最后还是要皇阿玛允准,朕才能让下面布置不是?可你想想,这件事就算我去向皇阿玛请旨,他老人家会答允吗?朕这即位八个月了,不也只是住在这毓庆宫么?”

“皇上暂住毓庆宫,是因为皇阿玛他老人家还健在,可眼下后宫之中,上一辈的除了几位嫔,就再没有其他人了。这后宫之中,也到了重立中宫之位的时候了啊?”皇后看起来似乎依然没有听明白嘉庆的意思。

“可你也应该知道啊,与坤宁宫有关的要求,皇阿玛那里,只怕是提都提不得的。毕竟三十年前,那拉氏的事……”说到这里,嘉庆也不愿再多提这段往事,想着皇后也应该清楚才是。

这件事到了嘉庆年间,宫中原已少有人提及,但嘉庆与皇后也都知晓。乾隆前后共册立过两位皇后,第一位即是嘉庆所言孝贤皇后,她是乾隆朝名臣傅恒的姐姐,与乾隆感情深挚,傅恒和福康安父子先后出将入相,也有她的内部影响。但孝贤皇后早在乾隆十三年就已经去世,随后乾隆又册立了那拉氏为皇后,直到乾隆三十年,这一年乾隆第四次南巡,原本也带了那拉氏南下。可就在途中,那拉氏突然自行剪断头发,在当时人看来,后宫女子主动断发,乃是极大的不敬之举,是以乾隆大怒,当即将她送回后宫深居,再不见面。次年那拉皇后便即去世,死后也只得以贵妃之礼下葬。

而那拉氏所生的儿子永璂,原本才学都颇为可观,在乾隆三十八年立储时也还健在,或许也正是因为皇后断发之故,乾隆直接排除了永璂做太子的可能,转而写了嘉庆的名字。

清宫档案,对皇后断发一事,大多讳莫如深,难寻其前因后果。但可以确定的是,乾隆自这位那拉皇后断发之后,就再不提皇后一事,也再不愿意册立皇后。乾隆四十三年,有位叫金从善的人曾建议乾隆立后,顿时惹得乾隆大怒,竟将金从善问斩。从此之后,“皇后”、“中宫”这些字眼,几乎完全成为宫中禁忌。而嘉庆之母魏佳氏最后也只做到皇贵妃,嘉庆正式被册立太子之后,才追封了皇后。原本这些往事,都已经被尘封宫中,后宫也已经习惯了没有皇后的生活。可到了嘉庆即位,又册立了喜塔腊氏为皇后,这件事又渐渐浮出了水面。

嘉庆想着,对于上一代的故事,喜塔腊氏也应该有耳闻。可她嫁给自己做福晋,是乾隆三十九年,彼时那拉氏早已身故八年。而他们成婚次年,嘉庆生母魏佳氏也因病去世,乾隆又从来不提,是以喜塔腊氏或许并不知其中细节,这日才会突然找到他,提出正位中宫之事。自己先前多番推托,自然也是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去批乾隆的“逆鳞”,可眼看皇后步步力争,也只好把这件往事点出,希望皇后可以知难而退。

可是皇后却依然不愿松口,而是说道:“皇上,当年的事,妾虽未经历过,但也知道一些,不需皇上再行指点。但皇上您想想,当年那件事,毕竟已经过了三十年了,或许皇阿玛他,也已经没那么在意了呢。而且眼下妾已经立了皇后,皇上当日册封妾为后,皇阿玛他也没有半句反对之语不是?想来上一代人的事归上一代人,下一代人的事归下一代人,皇上虽然还需孝敬皇阿玛,但这帝后之礼,也不当就这样废置了不用啊?”

看来这日皇后过来,这入主中宫之事,已是下了决心,不愿松口的了,嘉庆眼看拗不过她,也只好道:“这样也好,不如我下次单独请安之时,就告诉皇阿玛这件事,也与他老人家商议一下。只是……皇阿玛他连用人之事,都大多不依朕意,这件事……我也只能尽力而为了。”虽然不想让皇后不快,可想起朱珪被外放一事,此时嘉庆心中,仍是心有余悸,也只好硬着头皮前去一试了。

而最后的结果也不出嘉庆所料,与乾隆“交锋”不过片刻,他便大败而归。

而乾隆的言语,也一直萦绕在他耳边,迟迟不能散去。

“你是说,皇后想要行入主坤宁宫之礼,是吗?好啊,今日皇后行了入主中宫之礼,你明日,也该入主朕这养心殿了吧?也好,朕这就做准备,搬到宁寿宫居住如何?至于宁寿宫有些地方,还没修好,朕也不在乎了。毕竟皇上正位之事要紧,朕受一些苦,比起皇上正位,又算得上什么呢?”

这番话说了出来,嘉庆又怎敢再提皇后之事?他也深知,自己即位八个多月,实际掌权非常有限,甚至皇宫之中,所用历法仍是乾隆六十一年。自己大半年来,所能称道之事,也只有“仁孝”二字,若是真依乾隆所言,那自己就成了不仁之君,不孝之子,又还有何资历,来继续做这个皇帝?是以他也只好向乾隆道歉,称自己言辞轻率,违了乾隆之意。

“你还知道你言辞轻率?!”乾隆怒道:“颙琰,朕就是这样教你做皇帝的吗?皇后要你答应她入主中宫,你就答应,那日后朝堂之上,你要答应那些大臣多少事?你定是想说,你与皇后成婚日久,情谊深邃。所以你就要为了感情来下这个决断?你做的是皇上,要想的是你所有的臣子,是整个大清国!若是凡事都依感情决断,这大清的江山,朕看迟早亡在你手里!尤其是后宫之事,你心中必须有自己的主见,能下决断的,也只有你自己。因为皇后的一句话,你就要行什么入主中宫之礼,你这成何体统?!颙琰,你平日学业本以史书见长,可朕看你这番作为,你这史书,想来也都是白读了!”

“皇阿玛,皇后她平日恭敬纯良,想来也不会……”嘉庆还是想为皇后力争一次。

“因为她今日恭敬纯良,所以明日后日,她也一定如今日一般恭敬纯良不成?!颙琰,皇上,你从册立太子至今,一年了,做皇帝也大半年了。到了朕这里,居然还在提恭敬纯良这几个字?你这是怎么做的皇上?颙琰,朕对你很失望!”眼看乾隆龙颜大怒,嘉庆又怎敢再与父亲争辩下去?

经此一事,嘉庆再不敢提及皇后入主之事,回了后宫,也只得告诉皇后,乾隆无论如何,都不许她行此入主之礼。但嘉庆心中也隐隐念着,这件事即便让他作主,他也是与皇后一样的想法,毕竟只是行礼,也不是其他干涉社稷之事,似乎原本也不致如此拘执。

那究竟是父皇多虑了呢?还是自己真的不成熟呢?嘉庆心中,却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当然,也没人可以告诉他答案。

而经此一事,皇后眼看中宫之礼行使无望,心中也渐渐抑郁起来。她早年曾有小产之事,虽不致伤了元气,总是留有旧疾,此时心境失落,更让她旧疾日渐发作,平日精神日渐倦怠。入冬之后,又被寒气一催,终于支撑不住,卧床不起,嘉庆多寻太医诊治,也迟迟不得复原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