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七十八章 她是朋友

大清疆臣。 第七十八章 她是朋友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细看董诰神色时,只觉他眼中尽是不忍之色,却又异常坚决。看来是在劝诫自己,此时朱珪之事,已说不清楚,不如暂退一步,先求父慈子孝,维护大局,为日后发展,留下余地。至于朱珪,此时交部,最多议个失察之名,可若是乾隆再进一步,竟怀疑朱珪借师生之恩邀宠,那朱珪之过,可就不是失察那么简单了。

想到这里,嘉庆也知道,这时只有暂时放弃朱珪入阁一事,才能保留有生力量,争取日后卷土重来。便也再次向乾隆拜倒,道:“回皇阿玛,儿臣一时糊涂,疏忽了海寇之事。朱珪失察之举,可即行议处,大学士拜任一事,也请皇阿玛裁断。”

“好,那此事就下去议吧。”乾隆道:“皇上,凡决大事之时,方知人心高下。和珅此次之举,你可好生看着。”说着,又将一封奏疏放到了嘉庆面前,打开看时,这竟是一封和珅推荐董诰出任大学士的奏疏。

“大学士补任一事,朕已深思多时,刘墉、纪昀、彭元瑞年资虽长,可各有不晓事之处。董诰,和珅举荐你出任大学士,正是大公至正之举。这阁臣选任的事,也就这样定下来吧。”乾隆道。

可嘉庆看着董诰时,却觉得他神貌之中,并无半分欣喜之意。相反,此时董诰面上忧思之色,竟更甚之前。

最后,朱珪经部议认定海寇之事失察,又降了安徽巡抚,而董诰则补任大学士。至少在嘉庆元年,和珅又赢下了一局。

不过朱珪降职的事情,一时还不能传到江南。这时的阮元也没有在意这些,因为下一阶段的督学之事已经渐渐临近,这一次阮元需要前往钱塘江上游的金华、衢州、严州和处州四府,完成院试主持之事。阮元出发之前,也和孔璐华进一步详谈,希望她有机会,就去主动关怀一下刘文如,顺便也了解一下她的真实想法。同时,阮元也把孔璐华所担忧之事,告诉了刘文如,希望二人能够尽快达成和解,若能化敌为友,那更是再好不过。

这一日孔璐华也终于鼓起勇气,屏退了莲儿,独自一人前往刘文如的居室。沉思了半晌之后,第一次敲响了刘文如的房门。

听到房门响声,刘文如也有准备,可即便如此,想到要正面面对一位名门千金,一位之前时刻带给自己巨大压力的女子,她的心里,也不禁踌躇了片刻。可即便如此,想到阮元之前对自己的安慰,她也逐渐冷静了下来,打开了房门,对孔璐华施礼道:“见过夫人,文如不知夫人今日光临,多有失敬之处,还望夫人见谅。”

“文如,你对我这般客气做什么?我……你我不都……不都已经是一家人了嘛……”虽然孔璐华已经在努力尝试与刘文如从容交谈,可话一出口,还是有些生硬,想了一会儿,笑道:“你看,夫子他再过几日,就要督学去了,我……你和我若是各自守着各自的房门,那……那得多无聊啊?不然,夫子走了之后,我也来你这里多坐几日,你可愿意啊?”

这话原本只是孔璐华的礼让之言,但说着说着,孔璐华却也渐渐发觉,这句话或许正是自己心中所愿。在孔府时,家中常有同族姐妹一同玩耍,自己和弟弟也很聊得来。可到了阮家,这些亲人都已经渐行渐远,弟弟在家中生活又不愉快,也让她心中多添了些惆怅。虽然阮元对她倍加照料,但阮元平日公务本就不少,又要频繁外出督学,这时与丈夫分别在即,心中寂寥之心,已是难以抑制。是以这番话说出口,自己也忽然发现,若是真的可以和刘文如做朋友,自己这段独居的日子,也会更有趣一些。

“夫人能有这般心意,文如自是要多谢夫人了。只是……”刘文如之前也从阮元那里,得知了孔璐华或许对自己有一些误会,阮元也希望她可以主动向孔璐华说明事实,这样二人才不致再存疑忌之心。便暗暗深吸了一口气,道:“先前七夕家宴之时,是我莽撞了,那么早就离开了夫人,忘了夫人置办家宴的心意,是我不好,还请夫人见谅。”

“你这说的是哪里话嘛,文如,你要是身子真的不好,我……我又怎么会强求于你?对了,既然……既然常生他喜欢和你一起玩,那我也放心了,你带着常生,想来他也会成为懂事的孩子,之前我非要去带常生,或许也让你心里有些不舒服,也希望你不要介意才是呢。”

阮常生之事,其实也是孔璐华与阮元商议的结果。虽然孔璐华有些不服,可转念一想,自己这三个多月来,一直和阮元同寝,说不定哪一天,就可以真的成为夫妻,到时候说不定自己就会有自己的亲生孩子,陪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可比阮常生有趣多了。所以想着想着,这件事也就不重要了。

“夫人言重了,若是夫人喜欢常生,自然应该是夫人带常生了。我……我虽然也舍不得他,可我也知道,我读书知事,不及夫人万一,常生他……要夫人带着才能成才。”刘文如也很谦逊。

“文如,你……你别那么自谦了,你这样看得我也……”孔璐华虽然已经渐渐认可了这个阮家侧室,可毕竟交流不多,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又问道:“文如,你平日在家,可有什么喜好啊?我……也是我之前忘了,竟一直没顾及到你呢。”

“夫人言重了,我还能有什么喜好?平日做些针线家事,能自己做的事,就不劳烦下人了。夫子也一直想教我读书来着,可是夫子他很忙,能指点我的事也不多,我只好自己看了。”

“那你看的是什么啊?”这样一说,孔璐华倒是渐渐有了兴趣,不由得走向了书桌之前,只见桌上放的,是一部《康熙字典》,上面多有圈点之处,看来刘文如看得也很认真。只是孔璐华看了,却有些不解,道:“文如,这《康熙字典》,不过是解释字音字义的训诂之书,平日遇到不会的字句,再来查就是了,你看得这般仔细做什么啊?”

“可是,夫子一直对我说,读书的基础在于训诂,若是训诂不明,就容易望文生义,反错解了前人意思。而且夫子他喜欢作诗,也与我说过作诗的平仄黏对之事,了解了文字平仄,才能作诗啊。所以我才想着若是从这部字典入手,或许会容易一些呢。”刘文如道。

“这样哪里有什么容易的?夫子这个笨蛋,他说训诂重要,是他要做学问的。你又不是去搞学问,这样从字典入手,不知诗文句法,不是本末倒置了吗?你看,这字典上,每个字都有这许多注释,你若是一点点注释的看下来,看到最后,这个字原本的意思,你还能记住吗?”孔璐华道。

“可是,我看夫子也经常看那部《说文解字》的啊,这字典与那《说文解字》,原本不是一样的书作吗?”

“文如,你不知夫子读书的往事,自然不懂了。夫子他很小的时候,就读过千百篇唐诗散文了,文字在他心里,早已如行云流水一般自如。你读书有多少?及得上他吗?你用他现在的读书之法学习,这些文字你是驾驭不来的。要不这样,我随身带的书里,还有些唐诗选本,我先教你些合律的唐诗,你从成句的诗文入手,心中有了丘壑,才看得懂这训诂之书啊?”孔璐华对于读书学诗,自是经验丰富,更兼秉性通达,不似阮元一般精专于汉学之道,是以扎根基的读书之法,她倒是比阮元更加熟悉。

“夫人,这是不是有点……”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过几天夫子走了,家中女子,除了莲儿她们做女侍的,就剩下你我二人了,我把我的唐诗读本带来,我教,你学,这样多有意思啊?要是你守在你的房里,我也足不出户,那该有多无聊?你且先听我与你讲讲作诗之道,或许我教你读诗多了,你就开窍了呢。”这一番话,孔璐华却是信手拈来,并无半分准备,读书人大多有好为人师之乐,孔璐华不仅饱读诗书,作诗也作过不少,自然也未能免俗。而刘文如也正缺个读书的伴侣,是以二人一教一学,正是一拍即合。

次日孔璐华便带了一部自己的唐诗选本,来教刘文如记诗,想着先教她记住一些经典佳作,之后再说到作诗之事。渐渐的,二人之间的交谈也多了起来,孔璐华时常与刘文如讲些孔府趣事,刘文如也挑了些入府后所见的阮家故事,说给孔璐华听,二人之间日渐亲密,再也不是孔璐华初入阮府时,那般全然不相往来的局面了。

这日阮元出门督学之时,孔璐华和刘文如都来送别,阮元不经意间,也看到了孔璐华的左手和刘文如的右手,已经握在了一起。而且,在二人的身影消失之前,她们的手都没有松开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