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四十八章 衣锦还乡

大清疆臣。 第六百四十八章 衣锦还乡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然而,就在阮元归乡之前,京城之中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一日间阮元在家忽然收到贝勒府急报,称奕绘已然病危,另有一事希望嘱托阮元。阮元大惊之下,也当即让阮祜备了舆轿,亲自前往贝勒府探视,只见奕绘病卧床榻之间,已是气息奄奄,阮元见了,亦不觉伤心落泪。

“阮相国,得叫阮太保了,您终于来了啊?”奕绘看到阮元出现在自己面前,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向阮元叹道:“我也知道太保身体不好,可我……我没办法了,这件事事关太清和载钊未来身家性命,我……我不能不为她们留下个办法啊?实在是……是对不起阮太保了……”

“贝勒爷,您有什么事,就只管说出来吧,若是我还能帮贝勒爷一二,即便我腿脚不便,福儿祜儿,也自然会去做的。”阮元也向奕绘安慰道。

“唉,太清的事,阮太保应该清楚啊。”奕绘也向阮元叹道:“我知道,太清和龚主事,在外面有些流言蜚语,那些我都不信。可是无论外人如何,如今我们家里额娘,还有载均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他们都不喜欢太清,也不喜欢载钊。所以我若是死了,他们多半……多半会向太清和载钊发难,甚至可能……可能将他们逐出贝勒府。太清毕竟是妾室,哪里能跟他们相抗啊?所以我也想求阮太保一件事,若是太清在我死后一切如故,却也罢了。可若是她有个万一,阮太保,毕竟您两个儿子还在京做官,到了那个时候,您能让他们……让他们帮帮太清吗?我如今所求,只此一事了。”

“贝勒爷,您放心吧,福儿和云姜,同太清夫人都是好朋友,到了明年,他们就应该回来了,那个时候如果夫人有难,我自然会告知福儿和云姜,让他们竭力相助。太清夫人的事,我会帮的。”阮元眼见奕绘已是气若游丝,兼之早已清楚顾太清之事,心中已有定计,如今奕绘相求,便当即答允了他。

“那……那就多谢阮太保了。”奕绘也向阮元点头道。

“阮太保,您再造之恩,太清没齿难忘!”顾太清一边哭着,一边也走了过来,向阮元郑重拜谢。

这日阮元归家之后,入夜便即得知,奕绘已经在家中去世,终年四十岁。

到了八月,阮元收拾行装已定,便即雇下船只,准备南归扬州。八月二十四日的东便门前,几艘行船之上,已经装满了阮家书物,阮元也准备这日南下,回归扬州。汤金钊、潘世恩及诸多在京阮元门生弟子得了消息,这一日也纷纷前往东便门,准备为阮元饯行。阮元眼见学生故旧前来相送者几近百人,念着师生旧谊,自是不忍拒绝,只是即便如此,阮元还是回绝了各人酒宴之请。

“芝轩、敦甫,你们今日愿意前来送我南归,我心中自然高兴,只是咱们师友之谊,在一世而非一时,这饯别酒宴你们就不用准备了。话说回来,我虽然为官五十年,但这些时日回想旧事,也有许多做得不尽如人意之处,自愧不能更进一步,又有何资格受你等这一番酒宴呢?”

“老师,您这就是太谦虚了。老师为官五十载,治绩遍天下,学生们能揣摩老师之法一二,即能有所成就,老师又何必只看着自己的不足呢?话说回来,为官一世,哪个身居高位之人,又是全然无憾的啊?”汤金钊也向阮元陪笑道。

“敦甫,你如今也是汤中堂了,朝廷的事,还需要你多加留心啊?”阮元自也笑道:“不过今日定九怎么没来呢?是……另有要事吗?”

“伯元,定九那边说是今日要拟旨,让湖广总督林则徐入京觐见,这政事紧急,自然就没机会来了。”潘世恩向阮元陪笑道:“不过他今日来不了,我看也是好事,定九从来不喜穆中堂,若是今日来送你,那就不是饯别之礼了,咱们啊,都得在这里听他骂上半个时辰才是呢!”

“是吗,穆中堂……竟是怎么回事啊?”阮元也好奇地问道。

“唉……其实倒也没有定九所言那般不堪,我也和穆中堂,和定九一直在军机处快五年了,穆中堂是个什么人,我心里也有数。”潘世恩也向阮元叹道:“穆中堂的事我听说过一些,他如今做到会试主考,又兼翰林院教习,便有许多学生到他家中逢迎礼敬,据说学生的礼他是收了不少。可也正是如此,坊间便有传言,说这些学生,都是什么……穆党。却是过了,那些人不过是新科翰林,就算穆中堂有结党之意,要他们做什么啊?旁人也多有言,说穆中堂便如当日和珅一般贪权纳贿,我与他共事多年,却也没听说他真的收过贿赂,不过是外人眼见自己不得志,便迁怒与当朝宰辅罢了。”

“就因为如此,定九便与穆中堂不和吗?”阮元又向潘世恩问道。

“那倒不是,其实我也能看出来,穆中堂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迎合太过。”潘世恩却也看出了穆彰阿与王鼎不和的关键,道:“穆中堂从来都是,若是皇上犹豫不决,他也不说话,可只要皇上意有所指,他必然会顺着皇上之语奏对。说实话,这件事我也以为不妥,定九尤其不喜他这种作风,定九也经常和我说,身为宰辅,自当明是非,以天下之是非为准绳。皇上行事合乎天意人心,那自也不必吹毛求疵,可若是皇上举措确实有欠考虑,又或者不慎偏听人言,那宰相自然要有所匡救才是啊?若是这个时候再去一味迎合皇上,那天下是非,不就被颠倒了吗?也就是这个缘故,定九同其他枢臣,包括之前的赛侍郎,如今的文侍郎关系都不差,可就是穆中堂这里,他是说什么都看不上了。”

“是吗……”只是阮元这时却还不能预知,道光的犹豫和穆彰阿的迎合,一旦时机不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而阮元此时感兴趣的,或许还是另一件事。

“芝轩,你说……皇上今日让定九去拟旨,是让少穆总制入京觐见?难道……”回想起道光昔日相问之言,当时道光便已提及林则徐督鄂之际,禁烟颇有成效,这次让林则徐入朝,或许也是为了之后的禁烟大计。

“伯元,看皇上的意思,这一次,皇上是下定决心想要禁烟了。”果然,潘世恩也向阮元答道:“只是皇上和我们商议之时,也说起如今禁烟,一是乏人,二是需要另行新制。新制这方面,皇上在想什么,我们还不清楚,但用人这方面,林总制是之前一两年里,禁烟最为得力之人,所以这次皇上召他入朝,应该就是为了商议禁烟之策了。”

“只是可惜,许大人的太常之职,还是没有保住啊。”汤金钊却也向阮元道:“皇上前两日却也下了旨,将许乃济降为六品,勒令致仕,如今许大人也准备南归了。老师昔日之言,看来还是抵不过那些言官反复上折子啊。”

“你是说,叔舟他……”阮元听闻许乃济终究还是被道光问责,心中自也有些不乐。只是他也清楚,如果道光果真下定决心查禁鸦片,那么最好的宣示手段就是罢黜许乃济,以示其“弛禁”之语不当,同时向中外宣告禁烟之意,再不可改。而许乃济也在归家之后一年,便即郁郁而终,这就不是此时的阮元所能预知的了。

“伯元,你总是也致仕了,朝堂政事,就交给芝轩、敦甫他们去办吧,以后归家安享山水之乐,才真是让人羡慕啊。”这日英和也来到了东便门外送行,向阮元道:“前日你为我诗集作的序文,我已经收到了,能有你这一篇序文为我诗集增色,以后……以后也没什么遗憾了。”

“煦斋,你在京中,却也要好生安养,得享遐龄啊。”阮元也向英和笑道:“你说奎照如今,不也做到军机大臣了?可见对于你们一家,皇上还是想着继续重用的。你说得也对,朝堂办事,还是年轻人去办更好,咱们这些老人如今精力也不够了,就……不给后辈添麻烦啦!”

“哈哈,那就承蒙伯元兄吉言啦!”英和也回拜过了阮元,然而两年之后,英和便即染病不治,终致撒手人寰,终年七十岁。而奎照也因为体弱多病,未能在军机处久任枢臣,索绰络一门虽是百年八旗书香世家,却也在英和、奎照之后渐渐没落。

“老师,今日来了不少您的门生,还有不少再传弟子呢。大家知道和老师这一别,或许……或许咱们之中许多人,以后也就见不到老师了,所以大家也想着让老师指教咱们一二。能听老师临别垂训,或许对于后学们而言,也是受益匪浅之事呢?”一旁的彭蕴章眼见阮元意兴阑珊,已有别离之状,便即再次同诸生相劝道。

“是吗,只是我……我还能教你们什么呢?”阮元沉思半晌,方才同面前一众门生言道:“不如这样吧,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只说两件最关要之事。其一,便是务求博学,不可拘泥于一家一派之见,我一生督抚九省,三十年治事封疆,所以我廉俸所入,三十年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其中一部分我给了故里族人,以为赡养宗族之用,大部分不是用在出捐赈灾、捐办海防,便是用于兴办书院、刊刻书籍之事了。我一生刊刻之书,自以为不算少,家中藏书又有数万卷,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原因有二,其一是振兴文教,你们的前辈,许多治经之人,他们无力刊刻书作,所以我帮他们刻版,只有咱们读书人相互扶持,这大清,这天下的文治之事,才能兴盛。第二个原因,便是只有遍阅典籍,间涉百家,方能博学,方能推陈出新!”

“这博学而算,乃是治学治事之法,但无论为政治学,我一生之道,一以贯之,便是实事求是。能实事求是,则无往而不利,能实事求是,方是无愧先贤之遗教啊。我老了,我不知道大家日后还会经历什么样的问题,我也不知道今日之法,是否可以作为明日的准绳,所以我只能将这最为关要的两句话再重复一遍。若是以后有一日,你们能够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而非拘泥于我一人所言,那我……我无论身在何时何地,自也为你们感到欣慰。”

“学生谨记老师之言!”一众门生,以至再传、三传弟子,听了阮元这番讲话,也一并向阮元拜服道。

阮元与汤金钊等旧友门生相继道别之后,便即踏上了南归之路,至十月十四日,阮元行船终于抵达扬州,阮元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归隐生活。

“怡志林泉”之语虽是出于道光之口,却也是阮元此时之念。闲暇之际,阮元便也时常前往旧日游玩的北湖,安享水乡泛舟垂钓之乐。居家之时,阮元便即怡情于书画,试图弥补为官之际鲜有画作的遗憾。后学们若是有治经、治算新作,阮元也乐于将各人招徕入府,与年轻学子一并研习经史、天算之学。阮元也将家中一口古井改名“怡泉”,既是致敬道光之语,也足以彰显心中安乐。只是平日若有扬州官员前来拜谒阮元,阮元则一律不见,馈赠节礼之事,更是一概不准。

结束了仕宦生涯的阮元,终于迎来了难得的轻松惬意。

“如此安闲终老,真是难得的乐事啊……”安乐之际,阮元却也时常向刘文如感叹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