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四十七章 致仕前夜(下)

大清疆臣。 第六百四十七章 致仕前夜(下)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道光点了点头,奎照和文庆便即退出内室,前去查看院中木箱。道光也向阮元笑道:“阮元啊,其实你家中样貌,朕一见便知你是清廉之人,这里不过是你家内室,外面还放了几架藏书,可朕一路过来,珠宝珍物却是一样都没见到。朕也是上午偶然念及你即将南归,方才到了你家,如此说来,国朝做宰相做到你这个样子,却也是不易啊。”

“皇上谬赞了,其实臣督抚九省三十年,不说别的,廉俸积下的便有不少,只是臣自知金银财产本是身外之物,还是要用在有用的地方,才无愧朝廷发给廉俸之意。这些书,有些是臣自己收购而得,也有些是自己刊刻的,若是能将此等文教之物传于后世,则臣亦感欣慰。金石字画,大多便只自赏,却是一片私心了。”

“你堂堂宰相,又是而立之年便出任督抚,一生廉俸,便只刻些书,置办些金石字画,那在朕看来,你已是无愧于清官二字。”道光自然对阮元藏书、金石之好不以为意。此时奎照与文庆也自归来,向道光言及木箱中确是青砖,并无珠宝财物。道光便让二人暂时退下歇息,又向阮元问道:“你家中田亩几何?致仕之后,可还足用?你为官五十年,有功于朝廷社稷,致仕之后,亦可支食半俸。”

“谢皇上,臣祖上田产约有数百亩,大半皆在扬州族人名下,臣仕官之后,给几个儿子置办了些田产,还曾为宗族之人购得些族产,全族田产约有千亩。”阮元答道。

“那分到你自己名下的,又能有多少?你这般家产,怎么配得上致仕大学士的名分?”道光也向阮元道:“朕前日看江苏杂税,其中有一笔是……芦苇,朕记得你籍贯在仪征,那边长江里有些小岛,是朝廷历年征收芦苇的地方,朕拨一部分出来,充作你家中之用。这区区芦苇杂税,朝廷本不介意,但给你家中添置一些,总也能让你日后生计充裕不少,大清的致仕大学士,不能失了体面。”

“皇上厚恩,臣自是感激不尽。”阮元也向道光躬身拜道。

“你如今宫衔还是太子少保吗?”道光又向阮元问道。

“回皇上,臣是嘉庆十九年之时,加了太子少保。”阮元答道。

“好,朕今日回宫便即拟旨,加你太子太保。”道光也向阮元答道。

所谓太子太保,与太子少保一样,属于隋唐之后的“宫衔”,自宋以后,宫衔也逐渐变为特赐朝廷重臣,以示恩荣的加官。清之前部分朝代宰相只有二品,甚至明代大学士本职只有五品,是以皇帝频繁为宰相加授太子太保职衔,用以提升大臣品级。清中叶之后大学士定为正一品,太子太保的加衔反而不多,却也更加尊贵。太子太保本职为从一品,但清代宫衔的品级需要单独开列,有太子太保加衔的老臣,品阶实际上还要高出没有太子太保宫衔的大学士半级,所以道光此时为阮元加太子太保,其实反而是升迁。是以阮元听闻道光加赐宫衔,也当即勉力起身,准备向道光叩首谢恩。

“你还是坐着,不必行礼了。其实朕今日前来,也是另有一件事,想要听听你的意见。之前这些,本就是你应得的尊荣位分,但朕也希望,你致仕之后,若是朝廷尚有难解之事,而你又有自己的见解,那你自当直言于朕,朕决计不加责备。”说到这里,阮元方才清楚,道光定是因眼前又有了难题,方才屈尊驾临阮府,既然道光已经对自己屡加恩荣,那这次道光之问,自己也不能不答了。

“皇上竟有何事?臣自当尽臣所能,竭力相助于皇上。”阮元也向道光答道。

“黄爵滋前些日子的上疏,你也有所耳闻吧?”见阮元点了点头,道光亦自放心,续道:“这件事朕两个月来问了许多督抚,要旨在于二端,第一,应不应该继续下旨,严禁鸦片,第二,应不应该对吸食鸦片者处刑。这一次,所有的督抚对于第一个问题,回答都是一致的,愿意严禁。既然如此,朕也决定重申禁令,继续严禁了。只是第二件事,这吸食者是否应该受刑,督抚意见不一,三分之一以为其可,其余三分之二则以为不可。这两件事朕想再问一问你,既然督抚们都不反对继续严禁鸦片,那朕除了如今之法,还能寻出什么可行之策吗?吸食者之事,不知你有无见解呢?”

“是这样啊……”阮元听着道光之语,也明白了黄爵滋上疏的用意,其实所谓吸食者受刑,乃是无可无不可之事,黄爵滋之所以大张旗鼓的把矛头指向吸食者,就是考虑到这封奏疏一上,道光多半又会像之前许乃济上疏一样,遍寻督抚之策。那时督抚见道光将措辞如此严厉的禁烟奏疏颁下令其议论,就自然会将讨论重点放在吸食者方向,而对于是否需要继续禁烟这件事,也容易进一步向道光妥协,也就出现了所有督抚一致同意加强禁烟的结果。

如今看来,道光禁烟之意已决,但阮元自也有了计议,是以便即向道光答道:“皇上,吸食者受刑一事,臣以为欠妥,原因有二,第一是鸦片极易成瘾,不易戒断,第二是奸民取利,不择手段,许多百姓吸食鸦片之时,往往被人欺骗,以为自己只是在服药,待得醒悟,已然悔之无及。而如今各省,臣也听说确实有了些督抚,建设戒烟馆促使百姓戒烟,但即便如此,这样的戒烟处所并不多,很难惠及全体百姓,是以吸食者处刑,臣以为难以施行。不过……皇上,您如今也是下定决心,准备严禁鸦片了吗?”

“是啊,朕这些日子收到了许多督抚回复的奏折,湖广总督林则徐,他在武昌办禁烟的事,朕看办得就不错,不到一年,他在湖广就查获了上万两烟土,两千余烟枪。但真正让朕触动的,是他回奏中的一句话,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若是到了那一日,朕不就成了亡国之君了吗?还有,近日琦善在直隶也缴获了上万斤烟土,可见鸦片流毒,已遍天下。更有甚者,琦善给朕上了密奏,说庄亲王奕【表情】、辅国公溥喜,均有吸食鸦片之事,朕遣人彻查,竟然属实!什么官员士子不得吸烟,如今看来,根本就办不到!还是只有严禁鸦片一途啊,长此以往,不光林则徐所言或许成真,只恐朝堂之内,也要被这鸦片冲垮、冲烂,再无起色了。所以朕不想再等了,必须拿出一个严禁鸦片的办法,才能不让这大清天下变得更加不堪啊?但你前年说的话,朕也还记得,如今的办法,朕也以为确是办不动了,可还有……还有其他的办法吗?”阮元听着道光之意,果然已是决心禁烟之状,或许如今距离真正走出那一步,也只差一个新办法了。

“既然如此,皇上,臣有个法子,如今却只是心中揣摩,未必便能实行,还请皇上参酌。”阮元计议已定,便向道光言道:“臣昔年所言,如今禁烟之法,大端有二,严章程、用能人,臣不认为这两件事做得不对,只是光靠这两个办法,肯定是不够用了。法度日渐严厉,可违法者仍不计其数,督抚并非无人,可鸦片依然难禁,这就说明,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章程从严,也不是必须要再换个两广总督。下一步的关键,在于……立新制。”

“你所谓新制,是指……”道光也向阮元问道。

“臣所言乃是两广之制。”阮元继续答道:“皇上今日愿意向臣询问禁烟之事,多半也是因为臣是目前京官之内,唯一一个曾经做过两广总督,真正在直省禁过烟的旧臣。确实,臣总督两广九年,对于两广办事的难处,心里还是有数的。两广之难,在于诸司林立,极易掣肘。国朝惩尚之信谋逆之弊,对广东曾经详加定制,为政则有督抚,治军则内有旗营,外有绿营,后世海寇纷乱,绿营又一分为二,此外圣祖朝展海令下,便即设立了粤海关。这些大小官员平日各司其职,可一旦有了要事难办,便容易互相推诿,以禁烟一事而言,洋人鸦片从海上入口,私贩之人,往往需要通过重重哨卡,方能将鸦片运出,许多铤而走险之辈,甚至直接从粤海关之下的三十小关偷渡鸦片,可主持禁烟之人,却是只有一队标营的总督。这也就意味着,海关、水师、陆师,皆有可能成为走私者偷运鸦片的缺口,而他们也往往会说,既然水陆之间关卡林立,那为何鸦片偷漏,就要追责到自己头上?长此以往,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认为责任不在自己,索性对走私一事不闻不问,那鸦片流入内地,便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了。总督即便想要追究责任,这些人又有哪一个,可以承担所有惩罚呢?”

“如今鸦片之事,已然刻不容缓,是以臣也想请皇上专事专办,不拘泥于旧例。既然广东诸司号令不一,那么就再设立禁烟大使一职,由禁烟大使坐镇广州,全权负责清查鸦片之事!此后,但凡涉及清查鸦片,无论何时何地,旗营、绿营、海关、督抚,均要听禁烟大使的号令,不得有所违逆。此职务至关重要,所以当由京中一位皇上最信得过的尚书,至少是侍郎前往兼理,皇上也可以从绿营或者旗营之中,分出部分兵马,直接由禁烟大使调遣。凡禁烟之事,此大使与督抚海关产生冲突,许密陈于皇上。另外……办理此等事宜,也少不了必要的经费,请皇上从盐课之中每年拨出一万两,专由禁烟大使支用。”

“那……这禁烟大使依你之意,是要常设,还是事毕即罢?大使办事公费,果真需要这么多吗?”阮元看着道光神色,当道光听到“禁烟大使”一职权责之时,显然双目中泛出了光芒,可见对于这个办法,道光也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可是当他说到经费一事,却依稀发觉,道光仍是有些犹豫。

“皇上,洋人私贩鸦片已有数十年,或许之后几十年也会一直前来南海,所以即便禁烟大使办事,一时能有成效,也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将鸦片之祸消弭殆尽。是以此大使一职,当为常设。而且皇上所用大使,当是人品端正,办事妥帖,深得皇上信用之人,否则难以成事。至于经费,如今物价增昂,办什么事不需要银子呢?皇上,若此法果然可成,每年朝廷多出一万两的开支,又算得上什么呢?”即便如此,阮元还是坚持了自己最初的见解。

“是吗……”显然道光对大使之职尚有疑虑,不能尽数认同阮元。

可是不觉之间,道光面上神色竟渐渐缓和,又向阮元笑道:“阮元啊,你看,你如今尚能为朝廷出谋划策,又何必这么早就致仕呢?你能想出这个办法,朕心甚慰,你这几年在朝廷,朕也看得出来,你不仅为人清廉,不蓄财货,而且也是有真学问的大臣啊?以前经筵之时,你讲起古时齐侯罍,处处引经据典,却又能旁征博引,自出见地。朕读书至今五十年,经筵也开了十八年了,大多与会之人,皆是不学无术,望文生义,好一点的,也不过是穿凿附会,寻章摘句之徒,像你这样学识渊博,又有自己一番见解之人,真的不多了。你就这样走了,朕也以为可惜,要不……你再休养两个月,若是腿脚方便了,再回内阁做宰相如何?”

“皇上,臣的身体,臣是清楚的,偶一筹划,或许尚能为之,可内阁坐堂,终日治事,臣实在做不到了。皇上,宰辅枢臣,需要的是年轻有为之人,是能帮皇上办事的人,像臣这样风烛残年,却还能做得什么呢?倒不如将这内阁之位,让给尚有作为的后辈呢。”阮元也向道光苦笑道。

“阮元啊,多少朝廷大臣,都说自己是忠臣,朕大半都不相信,可你如今之言,却是真正的忠臣之语啊。”道光也不禁叹道:“话说回来,朕也羡慕你,你还可以致仕,从此怡志林泉,岂不快哉?你且归家好生安养,禁烟的事,朕……朕或许已经有办法了。这样吧,三年之后,是朕六旬万寿,到时候朕会让你回京,咱们再畅谈一番,你看如何啊?”

“皇上厚爱,臣不胜感激,此后自当安养,以期皇上六旬万寿之日。”阮元也当即向道光作揖拜道。

这日道光又慰问了阮祜、刘文如等人几句,要各人好生照料阮元,便即离去。很快内阁之中也有了新的变动,因长龄故去,阮元致仕,道光将之前的协办大学士琦善、王鼎均加授大学士,伊里布、汤金钊二人则加协办大学士一职。伊汤二人均为阮元旧人,看起来,这也是一个让阮元满意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