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一十二章 阮常生病危

大清疆臣。 第六百一十二章 阮常生病危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赋得“以礼制心”,得“诚”字。

很快,道光拟定的头场会试试题便即下发到了考场,而阮元等人也需要集中拟题,为二三场会试做准备。会试考场之状,一如四十年前,考生饮食也各自准备得当,一时不致出现冻馁之患。可这一年的直隶,北京城外,却是饥民遍地,道光十二年,直隶地区遭遇大旱,许多田地颗粒无收,十三年春,大批百姓已然没了余粮。是以道光主持科举的同时,也在不断宣谕直隶各州县,令各地视灾情轻重,酌定开仓放赈,或者由京城提供赈粮。身在清河道的阮常生,自然也接到了放赈的差遣。

进入三月,阮常生已在数个府县完成了赈灾之事,这一日他也前往安州,与安州知州胡彦升一同主持放赈事宜,上午施粥之事刚刚办完,阮常生便又与胡彦升一道前往附近的方顺河视察河道,方顺河接近白洋淀,附近水道交错,阮常生也多费了些工夫,一一问过河道淤积、堤坝兴修之事。直到黄昏时刻,阮常生方才回到驿馆之中,又马不停蹄地看起随身携带的几箱案卷来。一旁的胡彦升看着阮常生如此忙碌,也不由得多了几分担忧。

“阮道台,下官听说,您昨天看这些案卷就看到三更,今日天刚刚亮,您就去办赈灾的事了,又看了一下午河道,这回来又要看案子,您这样劳碌,身子可怎么受得了啊?下官看您这面色,真是……道台,您就先歇息几日,再做别的打算吧?”胡彦升也向阮常生劝道。

“胡知州,我……我也想歇一歇啊?”阮常生话刚刚说出口,方才发现自己即便是说起话来,中气也早已不足,也哑然失笑道:“可如今这样子,我歇不下来啊?直隶这些年人越来越多,案子自然也就多了,可臬司那边吏员还是几十年前的旧额,这样下来,每个人当然要多做不少事了。去年这旱灾也真是……你没到其他那几个县看过,或许不知道,今年灾民真不少啊?河道的事,也只好趁这个时候来看了,今年却不知降雨多少,以前不也有暴雨成灾的时候吗?万一今年又是那样的气候,夏天再看也来不及了啊?我当然也不希望这些年下来,竟然有这么多天灾,可实情就是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是啊,这些年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啊。您说江南那边,我听闻年年都是大雨成灾,隔一年就要蠲缓一年钱粮,咱们这边去年就是一直不下雨,要是江南的雨能匀给咱们一些,却是皆大欢喜了。”胡彦升只好如此陪笑道。

“哈哈,你说的也没错,我小的时候在杭州,也是每日大雨下个不停,父亲当年做浙江巡抚,前后八年,就只有一年没有大灾,我那时候看着父亲做事,却也学了不少。没想到来了这保定,所见却是旱灾,旧日所学,大多派不上用场,就只能自己……”说着说着,阮常生竟忽然感觉眼前一黑,几欲晕倒,好容易扶住案几,连着喘了几口气,方才平复下来。

“阮道台,您这身体真不能再看公文了,方才您说老大人,我这还听说了呢,老大人今年入朝觐见,这说不定啊,过半个月就能来保定看看阮道台,您说您这要是见老大人的时候,就这个气色,那老大人看了,得多担心道台啊?”胡彦升自也对阮元入京一事颇有耳闻,便即以此相劝道。

“有什么办法呢?你却有所不知,若是爹爹见了我,发现我臬司之中,还有这许多案卷未能判决,那他才不高兴呢,我本就是受了他老人家恩荫,方才入仕做官,如今又得琦侯保荐,兼署臬司,老实说,我如今得到的官职,可要比其他同僚高多了。我要是不能尽心公事,只想着自己身体,那哪里对得起爹爹,对得起琦侯啊?我估计着,父亲就算能来保定,少说也要到半个月以后,我这几天辛苦一些,把这些案子的判决都定下来,见了父亲,我……我也面上有光不是?”阮常生看着眼前的卷宗,这时却只觉心中烦恶,竟是根本看不下去,但即便如此,想到自己短短两年时间,就从知府升为道员,如今实授按察使也是大有希望,却说什么也不愿辜负阮元恩荫、琦善栽培。

“阮道台,阮道台!不好了,京城那边来了急信,看这信的样子,老夫人她老人家……”不想就在这时,一名驿馆外的卫兵轻趋而上,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看书信式样,应是从京城衍圣公府之处发出,既然阮元已经入京,那这多半就是阮元发来的书信了。阮常生听得孔璐华之名,也顿时大惊,连忙上前取了书信在手,很快拆开信件,读了起来,只看到书信一半,阮常生已是泪流满面。

“娘,娘!您老人家……您老人家怎么就走了啊?”阮常生的双手渐渐颤抖了起来,一旁的胡彦升看着阮常生脸色,只觉更不对劲了。

“阮道台,您……您家中是有何事啊?”胡彦升心中担忧,只得小声问道。

“我……娘亲去世了。胡知州,我家娘亲虽不是我亲生母亲,可是三十多年下来,娘亲从来视我有如己出,若是我没记错,娘亲这过世的时候,才五十六岁啊?”阮常生一边看着书信,一边也是泪流满面,向胡彦升哭道:“十四年前我见到娘亲的时候,她老人家身体尚属康健,当时我还想着,若是我有了出息,定要全力赡养娘亲,以尽孝道。可是……如今我做了道台,娘亲却……”说到这时,阮常生眼前又是一黑,竟然险些晕倒。

“阮道台,这……您可要保重身子啊?令堂她老人家在天有灵,也肯定不愿看着你如此伤感啊?”胡彦升眼看阮常生身体已然虚弱至极,连忙向他劝道,生怕阮常生用情过度,竟而再次伤身,那样下来,阮常生的身体就要撑不住了。

可阮常生心中所想,却是另一回事,依照此时礼制,尽管孔璐华并非阮常生亲生母亲,但她作为阮常生嫡母去世,阮常生同样需要按照守丧之礼,尽快卸任清河道与直隶按察使,归家守制。可阮常生方才受琦善看重,正想着尽心办事,以报琦善知遇之恩,这时又如何愿意舍却道员臬司之职?只觉琦善如此破格重用自己,自己却再也报答不了他了。

想到这里,阮常生心中更是伤痛,也顾不得胡彦升有何劝阻之语,只喃喃念道:“娘,孩儿至今还记得,小的时候娘入了阮家,便对我多加照拂,饮食衣物,皆如亲生孩儿一般,便八弟日后的样子,也只是与我一般无二。您从来不强迫孩儿读书,可每次都能给孩儿讲明白读书的道理,所以孩儿读书,从来不觉厌倦。就连涧芳,您也是当作亲生女儿一般对待,您如此恩德,孩儿这辈子……这辈子是还不了了……琦侯,下官也对不起您,原本想着琦侯对我如此看重,我定要将臬司、治水之事一一办好,才能告诉他们,您……您如此重用下官,您没看错人啊?可如今我……我这个样子,要如何报答您的知遇之恩啊?我……”

可就在这时,阮常生却忽然发觉,自己心口之中已然气血翻涌,同时眼前又是一花,竟是再也站立不稳,“砰”的一声,便即倒在了地上!

“阮道台、阮道台!”胡彦升眼看阮常生倒地,也当即上前扶住了他。可就在这时,阮常生突然咳了起来,几声咳嗽过后,胡彦升的面前,竟已出现了一滩血迹!

“阮道台!快,快来人啊!快去请大夫,快啊!”

这时的胡彦升却还不知道,阮常生已经晕了过去,他的声音,阮常生也早就听不到了……

为期九天的癸巳科会试,很快便即落下帷幕,阮元等人也同三十四年前一样,集中在考场之内校阅试卷。很快,出榜之日便即临近,阮元等人也一边根据考生座次草拟取录之人,一边重新翻阅各人试卷,评估其人是否应当入选。然而就在这一日,阮元与几个同考官一并拟定人选时,却忽然指着自己桌案上的几本试卷,向面前几名同考官问道:

“贾翰林、吴翰林、徐御史,这几个你等准备取录之人,是何人予以推荐?这黄字第十二号,洪字第二十七号,列字第十五号,来字第九号,此数人策论我先前尚未看过,为何你等却要取录他们?”

被阮元问话的几名同考官听了,也自吃了一惊,那贾翰林全名叫做贾桢,在同考官中尚属勤勉,也自善于应酬,便即向阮元答道:“回阮中堂,这几份试卷,是曹太傅和那大人他们商议之后,便即拟定的,按会试惯例,策论这些年都是主考各自阅卷,若是阅卷主考以为可以中式,便即举荐,不似经义头场,竟要各位大人共同举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