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一十章 旧人之别(那彦成篇)

大清疆臣。 第六百一十章 旧人之别(那彦成篇)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如此一来,那彦成便也遭到了弹劾,很多官员素来不相信那彦成所谓平灭浩罕之言,这次浩罕唆使玉素甫东侵,又有那彦成驱逐商旅的名义,是以诸多官员也将那彦成驱逐商人之举视为公然挑衅,认为是他办事无方,才导致玉素甫之役。道光与乾隆对边境的认知也全然不同,原本就不认同那彦成用兵之念,眼看他驱逐商旅和这场战争多有关连,便即认定了那彦成误国肇衅之罪,再次削去那彦成一切官职。而那彦成经过这次罢官,也自知年事已高,再任要职已是全然无望,在家闲居不过两年便即染病,到了阮元见他之时,已是无力起身,性命只在数日之间。

而这时看到阮元,那彦成也不禁回想起自己一生往事,少年时立志报国,中年时几经起落,到了临终之际,竟是一世功名,尽赴流水。也向阮元苦笑道:“伯元,这几日我回想当年旧事,想着咱们考中进士那个时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后来和珅就擒,朝政一新,那时候我还想着,能够立功报国的机会终于到了。可是……不想三十四年,我竟是四起四落啊?到了如今这临终之时,还落得如此下场,哈哈,我名叫那彦成,可到了这定论之际,却是一事无成啊?伯元,我每次回想起来,都是惭愧不已啊,我……我九泉之下,可如何去见玛法他们呢?”

“东甫兄,其实这三十多年,你所立功勋,也一点都不少啊?或许外人不知,可我都记得呢。”阮元眼看那彦成失落如此,也只好开导他道:“东甫兄,你川楚战场和滑县之役,俱有大功,这军功可是你舍身奋战换来的啊?在广州,你也招抚了不少海盗,在甘肃,最起码那年大灾,百姓都得到了放赈啊?这些年你平了青海野番,新疆定立章程,伯克补任再无冗滥之状,这不也是一大功吗?只是……或许东甫兄遇到的事,要比我遇到的困难得多,剩下的,也都是天数了。就算我平日回想旧时所办之事,尚不能尽善尽美,东甫兄又何必如此计较呢?”

“是吗,我……其实我清楚,论抚境安民,理财治吏之能,我远不如伯元啊?伯元,你做督抚的才干,在我看来,乃是首屈一指,只可惜……可惜当年万柳堂之会,你我、煦斋,还有那几位督抚,咱们立誓再兴盛世,共扶朝政,可如今呢?当年的六个人,亡故者二人,命不久长者二人,煦斋他也……如此说来,也就剩下你……你一个人了啊?”那彦成无力地感叹道,阮元自知他所言确是事实,十四年前的万柳堂总督之会,其中蒋攸铦和黎世序已经去世,那彦成和孙玉庭寿数无多,英和虽听闻也要开释回京,但宝华峪之事一起,英和便彻底失去道光信任,再不能有所作为,只有自己尚是朝廷宰相,尚有为政之能了。

而万柳堂之会前几个月,自己和其他五名总督一同与嘉庆会宴,当时嘉庆尚念着十年之后,可以和各人同聚,不想到了这时,不仅嘉庆已故,六总督中尚在任官之人竟也只剩下自己。回想当年己酉科会试,能称得上好友的同科进士,胡长龄、汪庭珍、刘凤诰、钱楷、伊秉绶等人也早已离自己而去,若是那彦成也离开人世,那己酉科相熟的同学,便即尽数凋落了。想到这里,阮元自也是悲从中来,一时无言。

“伯元,如今我……我是不行了,但你这为官之路,却也……”那彦成看着阮元,似乎还有一件事想要交待,又对阮元叹道:“当年咱们都想着,若是你继续如高宗皇帝之时那般得受重用,少说能做二十年宰相,可你这补任协揆,也不过一年啊……谁知道,谁知道咱们都不行了,可首辅之位,却是曹振镛一连坐了十三年呢?伯元,曹振镛的事,你一定要小心,高家堰的时候、宝华峪的时候、黄玉林案的时候,你说那曹振镛何尝有宽恤大臣之念呢?可就是这一件件事下来,昔日敢于言事,有所作为的几位大臣,如今全都不在了……听说我罢官之事,那曹振镛也是一般言语,那若是你也有什么闪失,我想……他、他不会放过你的,你可……可务必要再谨慎些,绝不能……绝不能给他留下把柄啊?”

“东甫兄,我……我知道的。”阮元也向他点头答道。

“还有最后一件事,我……我生平文书折奏,都有底稿在家,我……我想着编成文集,可如今我这样子,也已经做不到了。伯元,我死之后,容安和容照会把底稿送给你,到时候,你……你帮我编定一下,如何?”那彦成又向阮元问道。

“东甫兄,这件事我会办的。东甫兄的文集若能留下,想来后世之人,是会给你一个公允的评价的。”阮元清楚这已是那彦成最后的遗愿,便也毫不迟疑地答允了他。

那彦成点了点头,便即无言,阮元也安慰了他几句,随即别去。此后不过五日,那彦成便即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一岁。道光念及那彦成虽几经起落,可终究多有功勋,还是依例赐予祭葬,并加谥号文毅。此后阮元也将那彦成文章编定,成《那文毅公文集》一部,流传后世。

次日阮元便来到圆明园,正式觐见。阮元入京之前,便已将孔璐华病故的消息告知了道光,但到了入觐之日,阮元却也想着与道光会面,还是公事为重,是以自己家事便即没有再提,只是向道光汇报了车里土司内乱一事,并言明自己已经率部平定,刀绳武只剩下余部尚在边境苟延残喘。道光听了阮元汇报,自也满意,只是对于车里善后之事,道光却还有一些忧虑之处,便又向阮元问道:

“阮元啊,这车里的事,朕昨日接见南掌使臣的时候,他们正好也提起了。其实你说这刀绳武兴兵攻打其叔父,又多纳南掌、缅甸边民,就凭这两条,朕也觉得他不该再做这个土司了。可南掌使臣却有另一番说法,他们说刀绳武的父亲刀太和在世之时,在边境颇有威望,深得周边土司信任,所以很多土司明里不言,心中却支持那刀绳武,毕竟刀绳武也是刀太和嫡子,继承车里宣慰使本是理所应当。而他们也认为,土司之间的内斗,其实朝廷不该过多参与。这样说来,刀绳武虽然已经逃遁,可下一任车里宣慰使,咱们要是选任非人,只怕边境会留下隐患啊?”

“回皇上,如果是这样的话,臣……有个办法。”阮元沉吟半晌,也向道光提议道:“如今刀绳武已然逃亡,车里暂无土司,刀太康算是离兄长刀太和关系最近的人,但刀太康年事已高,只怕即便让他接任土司,他也无力再将这土司做下去了。而刀绳武私自攻打其叔在先,聚集边外之人在后,有这两条大错,朝廷就不应该再让刀绳武做这个土司。边外之人只知道刀太和旧日声望,却不知若是继续让刀绳武留任车里,那等于说边境再出了类似的情况,朝廷都不该过问,长此以往,边境只会大乱,所以我们要理解其他土司所念所想,却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如今最好的办法,当是取一折中之法,刀太康另有长子刀正综,臣想着可以把刀正综过继给刀太和,承继刀太和一脉。这样在其他土司看来,车里依然是刀太和的子嗣在做土司,可见朝廷尚记得刀太和旧日恩德,他们就不会有二心了。而刀太康能看到其子继任宣慰使,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臣如此之法,或许尚有不周全之处,还请皇上圣断。”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这样,车里宣慰使继任一事,朕就继续交给你去办。让刀正综过继给刀太和,之后就任宣慰使吧。”道光也肯定了阮元的建议,想到边境之事,又对阮元说道:“这两年南方各地,情况都不好,赵金龙这一仗打了九个月,台湾那边,张丙、陈办二人聚众攻打嘉义县城,这也是正月里方才剿灭。你回了云南,边境各族百姓之事,都要继续妥善办好才是。”

道光所言张丙、陈办之事,乃是道光十二年秋发生在台湾的一场民变,由于这一年福建歉收,加上台湾闽、粤移民素来不和,多有械斗,粤民陈办认为官府偏袒闽人,遂聚众与官府相抗。当地另一名颇具名望的粤民张丙则是因米商陷害其走私粮食,加入了陈办反清队伍之中,二人所部一度围攻嘉义县城并杀死知县,直到年初方才被官军平定,这场民变也持续了三个月。道光即位以来,民变原本不多,赵金龙之役与张丙、陈办之役算是十二年间规模最大的民变,是以道光对南方各省也颇为忧心。阮元见状,也只得向道光答道:“皇上所言不错,臣回到云南,自当竭力办事,定会保证边境安稳。”

“你夫人的事,如今怎么样了?你前来之际,竟然遭遇如此丧事,想来也不好受吧?”说到这里,道光也开始问起阮元家事。

“回皇上,内子与臣成婚近四十年,确是臣之良配。如今她不幸故去,臣……臣自然心中难过。”阮元自也不敢欺瞒道光,只好如实答道。

“你夫人年纪也大了,剩下的……总是命数了。其实朕听闻你要在今年二三月间前来朝觐,还想着京中有一件要事,或许你可以办呢?如今之状,却不知……不知你可否还能去做啊?”看起来,道光并不知道孔璐华真实年纪,想着阮元已然白发苍苍,那孔璐华大概也已经是古稀之年了,便如此与阮元言道。而阮元自也听得出来,道光能让自己在入觐之时另外去办要事,那么这件事绝对不小,而且道光也应该是看重自己,方才如此相言。既然如此,这件事多半也推却不得。

“请皇上示下。”阮元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