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零九章 旧人之别(卢荫溥篇)

大清疆臣。 第六百零九章 旧人之别(卢荫溥篇)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道光十三年春,阮元离开昆明之后,便即一路兼程北上,以便尽快入觐道光。眼看到了二月中旬,阮元一行也终于进入了直隶境内,这一日到了天津府静海县界,想着随行南掌贡使随行两月,奔走数千里,已有疲惫之态,阮元便也准备在静海雇募船只,这样最后一程进京之路,便可以走水路行进,无需在官道之上奔波了。

然而,就在阮元一行等待贡物装船之时,静海之北的官道上,几辆马车缓缓行驶而来,似是也要雇募船只一般。马车前行到渡口之处,便即停下,一个女子从最前面的马车之中探出身子,向渡口之处望去,而阮元也注意到了这辆马车,便即瞥了一眼,只觉那车上之人,竟是颇为眼熟。

“前面之人是……碧筠姑娘?”阮元不禁失声道,说着,自己也缓缓走上前去。车上女子自然也看到了阮元,当即下了马车,果然,这人正是卢荫溥之女卢碧筠。

“侄女见过阮伯父。”卢碧筠也上前向阮元拜道。

“碧筠姑娘,你们这一行是……难道南石兄他……”阮元疑惑之间,看着卢碧筠也比之前憔悴了许多,这才反应过来。果然,卢碧筠身后的马车之上,这时也走下一个老者,老者步履尚属从容,却只是一袭布衣,正是卢荫溥的模样。

“南石兄……”阮元眼看卢荫溥居然也出现在了静海,一时不觉百感交集,想着主动说些什么,却一直不能开口,只得先将卢家父女请入了附近驿馆之中。果然,这一年已经七十四岁的卢荫溥,已经在一月之前上表致仕,辞去了大学士之职。这一次他和卢碧筠南下,自然便是为了回归德州老家,安养余年了。而卢碧筠将父亲送回家之后,也会主动前往贾家,正式成为故城贾府的女主人。卢荫溥父女自也从阮元之处得知了孔璐华病故的消息,卢碧筠从来与孔璐华相善,想起当年二人友谊,也不觉泪湿沾襟。

“不想上次与南石兄相别,这又是十年过去了啊……”阮元看着眼前既是旧友,又是往昔政敌的卢荫溥,一时也是感叹不已,不过说到卢荫溥,总是他当年力保潘恭辰,阮元在云南方才有了一个得力的左膀右臂。想到这里,阮元也向卢荫溥道谢道:“南石兄,有一件事,我是应该感谢你的。如今的云南布政使潘恭辰,当年据说被人诬陷贪贿,是南石兄据理力争,证明了他无罪。如今他在云南办事,一切都还算稳妥,这两年我精力渐不如前,也是他帮我办理云南钱粮庶务,云南方才安定如昔。南石兄如此善举,也是为国储才了。”

“是吗?我也没想到当年一念之仁,竟会帮了你啊?”卢荫溥回想着往昔旧事,也不觉哑然失笑道:“只不过当年做枢臣的日子,是再也回不去了。如今我做了四年大学士,也自知精力衰竭,不足以再任朝廷要事,便即上表致仕,以后就在德州安度晚年了。伯元,当年的事,总是……”

“南石兄,当年的事总是过去了,金门他也在扬州平安地过了八年,如今也……也不在了,还提以前的事做什么呢?”阮元与卢荫溥一别十年,如今已是协办大学士,却也并不执著于再进一步,更何况卢荫溥也已经退隐,旧日之事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既然往日恩怨都已经无足轻重,那么如今的卢荫溥,也不过只是一位即将与自己告别的友人了。想到这里,阮元便也对卢荫溥道:“南石兄为朝廷辛劳一生,其实比我更辛苦的,如今南归,便自颐养天年吧。小弟在这里,祝南石兄身体康健,得享高寿了。”

“伯元,小心曹振镛。”卢荫溥忽然向阮元补充道。

“曹太傅吗?”阮元沉吟半晌,想着自己督滇七年,直到上一年方才加授协揆,至于大学士之职,更是迟迟不能由自己补任,或许便是曹振镛在朝中执掌枢廷的缘故,毕竟另外三个军机大臣之中,文孚和王鼎跟自己关系都还不错,穆彰阿资历最浅,与自己也没有竞争关系,那么能够限制自己,让自己长年只能困居云贵一隅之人,多半便是曹振镛了。想起这些,阮元却也不觉叹道:“是啊,曹太傅今年是……七十九岁了吧?南石兄七十四便即致仕,曹太傅如此看来,也真是身体强健之人啊,或许到了我致仕那一日,曹太傅却还是首席枢臣呢?”

“伯元,实不相瞒,如今我也看得清楚,朝廷之中,敢于任事之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卢荫溥却也叹道:“四年前英和因为宝华峪的事,被遣戍齐齐哈尔,三年前蒋攸铦因为黄玉林的事,被罢官归京,结果死在路上,这些事,我看背后可都有曹振镛啊?不说别人了,康绍镛是你的学生吧?两年前做湖南巡抚,我听说编练渔船,疏浚水道,还开垦了不少新田,就这样,却被御史弹劾任内废弛,后来竟因此被罢了官。说实话,我与他们关系不深,他们升迁也好,贬谪也罢,我本无需在意,但若是从你的角度看,这些人和你之间,关系都不错吧?”

“是吗……”阮元自然也清楚康绍镛之事,可是那时他也不过有所疑惑,这时听卢荫溥之言,才隐约发现,曹振镛的许多作为,看似有理有据,却要么就是影响了自己的旧友学生,要么便是针对了十三年前,万柳堂之会时的那些总督,而自己的升迁之路也是一波三折,李鸿宾资历才望均不及自己,却能先行得到拔擢,若不是李鸿宾罢官,朝中除自己外已无可堪相位之人,这个协办大学士什么时候能够轮到自己,却也难说了。而康绍镛罢官之后,也在次年病故,未能得到更多重用。

“不过……或许刚才那些话,是十年前我就该告诉你的。如今看来,曹振镛啊……”卢荫溥看着阮元若有所思,却也向他补充道:“不说别的,仁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庆太保和董太保,后来年纪也不小了,仁宗皇帝自癸酉一事之后,便即让庆太保致仕,董太保也不再常任军机处。其实那个时候,庆太保和董太保论年纪,还不如今日的曹振镛呢。哈哈,如今曹振镛所受恩遇,却是仁宗皇帝那个时候,所有人想得到,也决计得不到的了。伯元,曹振镛毕竟年纪也不小了,可你以后竟会如何,我……我还是不知道啊?如今你我骤然相遇,我这里也别无长物,就先祝你日后平安顺遂吧。”

“多谢南石兄了。”阮元听着卢荫溥之言,自也渐渐清楚,曹振镛虽是首席军机大臣,可有了这样的地位,曹振镛便果然可以说一不二了吗?显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眼看天色已渐黄昏,阮元便也告别了卢荫溥父女,自行准备北上了。至此,嘉庆末年两位枢廷重臣托津和卢荫溥,便彻底退出了朝堂,两年之后,早已致仕的托津在家中病逝,终年八十一岁,谥曰文定。而卢荫溥南归德州之后,也安度了六年隐居生活方才过世,终年八十岁,谥曰文肃。二人虽不得道光重用,却依然得以善终。

而对于这次北上的阮元而言,需要告别之人,尚不只卢荫溥这个旧日对手。二月之末,阮元入京,便即得知,此时罢官居家的那彦成,已然重病垂危,阮元大惊之下,也只得在安顿之后,便即前往那彦成宅邸探视。

看到这时的那彦成已是双目黯然,面容衰迈,再无当年二人贡院初见之时那种风采,阮元心中也是难过不已,便也向那彦成问道:“东甫兄,上次见你到现在,也不过四年工夫,你却为何成了这个样子啊?你当年又何苦执意驱逐浩罕商人,非要落个不快呢?”

“伯元,你没去过新疆,那边的事你不知道,他们这些言官御史,军机处大臣也都不知道,但我知道。若说仁宗皇帝之际,我三次遭先帝贬谪,乃是自取其咎,那这一次,我……我不认为我错了,那玉素甫的事,不过是早一日和晚一日的区别罢了。可是我对你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反正浩罕如今已然大乱,再无犯边可能,只怕以后我这件事,也就要盖棺定论了啊?”那彦成回想着先前旧事,也不觉向阮元叹息道。

这件事阮元和那彦成也都清楚,就在道光十年,那彦成回到新疆之后,想着道光虽然在驱逐浩罕商人一事上有所犹豫,但还是继续让自己担任钦差大臣,办理新疆事务,而自己通过多年对浩罕的交往,也确信浩罕绝不会轻易向清王朝屈服,进而对往来边境的商人无不严加防范,最终那彦成认定浩罕商人之中有暗自打探军事情报之人,便即将浩罕所有商人全部驱逐出境。

而此后浩罕果然以此为借口,把国中军队借给了当时还在浩罕境内的张格尔之兄玉素甫,玉素甫遂在道光十年秋天再次犯边,史称玉素甫之役,道光听闻边境有警,也只好再次派出长龄挥师西进救援伊犁,玉素甫素无才略,又不及张格尔悍勇,只是听说长龄大军逼近,便即逃遁,玉素甫之役便也如此结束。而此役之后,浩罕的外强中干也被周边邻国所知,浩罕之西的布哈拉汗国趁机进攻浩罕,与浩罕爆发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浩罕忙于和布哈拉汗国交战,遂无力再犯新疆。就这样,新疆地区又获得了将近二十年的太平,至于下一次战乱,就不是此时的阮元和那彦成所能预知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