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608章 林下不见咏诗人(孔璐华去世)

“孔厚,你也先别哭了,总是要让娘把话说完啊?”孔璐华虽然自知接下来自己所说,便已是最后的遗言,却也一如既往,从容不迫,向各人笑道:“我这一生,回顾下来,却也没什么遗憾了。我本就出身圣裔之家,年轻的时候得上天垂怜,与夫子喜结连理,如今也有三十七年了,早早做了一品夫人,比夫子位置都要高,跟着夫子做官,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若是不能亲见这许多美景,又哪里有我那七卷诗稿呢?孔厚,你如今也长大了,娘看着几个孙儿的样子,真的很开心,我与你们临别之际,既有姐妹相伴,又有子孙满堂,还有……”最后这句自然指的是阮元了,可是孔璐华沉吟片刻,却想不起什么言语来概括这些,便也不再强求:“所以说啊,我这一生,还是很不错的,比起这天下间绝大多数人,我肯定算是幸福的了,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如今能想到的憾事,却也只有一件,我死之后,你们还要为我守丧,那样的日子,却也不舒服啊?恩来、恩高、恩桂,你们要是能早点长大,该有多好啊……如此却是可惜,可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

“祖母,祖母您怎么了?孙儿……孙儿一直很乖呢。”只有六岁的阮恩来这时尚不能尽数理解生死之事,只是看着阮家众人悲痛欲绝,也隐约感觉到,说完这些话以后,或许自己便再也见不到孔璐华了,便也向孔璐华哭道。一旁的阮恩高与阮恩桂年纪更小,只能一脸不舍地看着即将离世的祖母,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恩来,你很好,以后祖母不在了,就跟着你祖父,跟你祖父好好学,一定,一定会成才的。祖母……祖母放心。”照顾过几个孙儿,孔璐华也向刘文如笑道:“书之,以后家里的事,只能由你来操劳了,孔厚和福儿的孩子,也都很喜欢你呢,以后就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好吗?如此说来,真是麻烦你了……”

“夫人,我……我从来都是把他们看作亲生孙儿一样啊?”刘文如也向孔璐华答道。

“书之,我走了以后,你好好照顾自己,我可不愿意……不愿意看你早早过来找我,你……你也要照顾好夫子啊?”孔璐华说完这些,也最后看向阮元,笑道:“夫子,如今我也算是宰相夫人了,一生荣耀至此,我别无他求,只是夫子还没做到大学士,还是……还是有些遗憾啊?不过曹太傅他要比夫子年长九岁呢,夫子,无论以后发生什么事,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说不定那一天,夫子也能等到的啊?”

“夫人,都这个时候了,什么宰相,什么荣耀,你以为我还会在意吗?若是上天垂怜,我宁愿以后再无升迁之事,也希望你……希望你能够活下来啊?”阮元也走近前来,紧紧握住了孔璐华的双手,泣不成声地劝慰她道。

“夫子,你还是那样天真啊?你和我第一次相识,是四十年前了,咱们二人成亲到今天,也有三十七年了,能陪你走过天下十三省,诗文相谐三十七年,我……我已经很满足了。”孔璐华虽是全身无力,临终之际,神智却还清醒,又向阮元笑道:“我……我尚有几句诗想留给你们,你替我……替我把纸笔拿来可好?”

“我……我知道了。”阮元听了孔璐华之言,当即走到一旁,取了纸笔在手,想着回来交在孔璐华手中。可是孔璐华勉强抬了抬手臂,竟无半点力气,看来这最后一首诗,自己是写不出来了。

“罢了,夫子,这首诗想来是做不出了。不过也没关系,若是强自写诗,你又要说我诗做得不好了。有那七卷诗稿存世,我也……也知足了。”孔璐华却也并不执着,看着阮元哭泣之状,忽然之间,面上却又多了些得意之色,向阮元笑道:“不过夫子啊,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你……你应该也能记住吧?我如今说出来,你可能对得下去啊?”

“夫人说吧,夫人的诗,我……我都记得呢。”

“嘻嘻,夫子可不要骗我,那首诗是当年在扬州,我去曲江亭的时候写下的,第一句是……韶光应满曲江滨,垂柳千行绿已匀。后面是……”孔璐华轻轻念道。

“这首诗我知道,下面是……袅袅定含三月雨,毵毵又换一年春。”阮元不假思索,便即答道。

“风来水榭莺声滑,月到柴门蝶梦新。”这次两人几乎同时念了出来。

“我欲放舟亭外去,再寻林下咏诗人……”看来,孔璐华这首诗最为得意之处,便是这最后两句了,最初作此诗句之时,孔璐华心中所念乃是曲江亭上,一同游船吟诗的阮王两家同好,可回想起来,林下咏诗,不也正是自己初见阮元之时的样子吗?

或者,对于阮元而言,自己又何尝不是那个咏诗人呢?

“林下的咏诗人啊……”孔璐华也不觉感叹着旧日时光,只是她却不知,这个时候,身外众人已经听不见她的声音了。

旧日的一切,似乎都在离开自己而去,可这个时候,孔璐华的心中却也是一片清明,四十年前那一日的一幕幕旧景,再一次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

“三十岁的学政吗?莲儿,你可不要骗我,你还说他是三品官呢?这么年轻的读书人,哪里能够做到咱们山东的学政啊?”那一日孔璐华在家中闲居,却忽然听得莲儿来报,说是新任的山东学政来到衍圣公府,想求见父亲一面,可是听莲儿之言,这位新学政年仅三十岁,就已经是三品之身,她一时听了,也颇觉不可思议,想着这人竟是何等奇才,竟能让八旬高龄的乾隆如此看重?疑惑之间,自己却也多了一个想法,若是自己能够见到这位学政,定要好好考校他一番,看看他究竟是天生绝世之才,还是徒有虚名。

“小姐,我看应该是真的啊?老爷对他一直很客气,那人言语却也诚恳,还给老爷递了牌子,这……老爷也见过不少达官贵人的,肯定不会错的。”听莲儿回答自己的语气,想来也不会有假。

“嘻嘻,好啊,那你去跟爹爹说一声,就说我也听闻了这位学政之名,想着见他一见,你看可好啊?”

“小姐,你不会又把人家吓走了吧?这两年来咱们衍圣公府的年轻公子,我看也都不少了,他们还有很多都喜欢小姐呢。可是每次只要和小姐说上几句话,他们就一个个,都和落败了的公鸡似的……”当时莲儿听了孔璐华的相见之请,却也吃了一惊,凭借莲儿往常的经验,两个时辰之后,新学政欺世盗名的风评,便要在衍圣公府中人尽皆知了……

“莲儿,你就放心吧,他能够年纪轻轻,就做到山东学政,自然是皇上看重的新人啦?我也自会好好准备一下,今日自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衍圣公府的大家风范。你就快点去吧,爹爹不会怪你的。”话虽如此,可这般年纪便能在言语学识上胜过孔璐华的,自己先前却还从未见过。若是新学政真的能在学问上胜过自己,哪怕只是言语相和,那也算是史无前例之事了。

莲儿自然不敢怠慢,当即前往孔宪增处,通报了孔璐华前来之事。而接下来在唐宋旧经楼下,孔璐华果然见到了那个年轻人。

那一日的旧经楼之会过后,孔璐华的心中,便多了一个意中之人。

而更让那时的孔璐华意想不到的是,三年之后,自己居然真的成为了那个她心目中,天下间最好的年轻人的妻子。从此二人琴瑟相谐,心意相通,既是夫妻,又是吟诗作对的精神伴侣。三十七年之间,二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那个当年她最为欣赏的年轻人,得以历任九省督抚,政事、学行遍及天下。而孔璐华的人生,也就此开阔了许多,不知何时开始,她不再仅仅是一生荣华、一家和乐的孔家小姐、阮家夫人,更是用自己的力量,让天下间不计其数的,需要受到帮助的百姓,在自己的影响之下,有了更好的未来。

尤其是永胜村中的养蚕百姓,当他们的幼蚕第一次长大,他们眼看生计得以宽裕,主动来向自己道谢的时候,自己的心中,更是说不出的欢悦。因为,自己也能够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梦想了……

“夫子,谢谢你,有这样的一生,我……我很开心……”

道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阮元之妻孔璐华在云南督院衙署之中因病不治,与世长辞,终年五十六岁。

阮元眼看孔璐华过世,自是悲痛欲绝,与一家众人大哭了一场。只是死者已矣,身后之事却也不能轻慢,阮元也只好在悲痛之中为孔璐华置办了棺椁,并嘱托阮孔厚尽快回归扬州,将安葬之事办理妥当。另一方面,阮元入京之事也已不能再行拖延,是以阮元眼看孔璐华入棺之后,便也备好舆轿,再一次走上了进京朝觐之路。

不多日后,在贵州的行船之中,阮元也度过了自己七十岁的生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