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六十一章 告别学海堂

大清疆臣。 第五百六十一章 告别学海堂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厚民,《皇清经解》如今刊刻多少了?你还想留在广州,继续刊刻,是吗?郑堂,你也准备回扬州了吗?”阮元眼看学海堂诸生已无要事,也问起下属这些幕僚来。

“伯元,我……我终是年纪大了,自己的身体还是清楚的。这次回归扬州,也只好安度余年了。你云南的事,我……我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江藩也向阮元叹道,阮元自然清楚,江藩年纪比自己大几岁,更兼中年时漂泊各地,自谋生计,身体自然也受了影响。如今年过六旬,终是渐渐衰老,体力不支,所言乃是实情,便即点了点头。

“回宫保,如今已经刊刻近一千卷,学生自会加紧刊刻,待全书修成,便给宫保送到云南。”严杰当即回复阮元道。

“不要快,我不担心我看不到这部书。但是,你等务须精益求精才是,切莫因为我此番改任,竟而性急,那是因小失大。我刊刻此书,也不仅仅是为了观阅之用,更重要的是,这部书是应该流传千古,有垂范之用的啊?这样说来,你们刊刻能不仔细吗?”阮元也再三叮嘱严杰道:“我有一句话,正好你们都在,我可以跟你们说一说。世人都以为,真正的天才,读书应该一目十行,认为这样读书是聪明,我的看法却正好相反,读书的道理,从来都是多番研读,集思广益,方能有所体会,所谓一目十行,只是把其中文句记住,除了应试,还有什么用啊?要想做学问,倒是不如将这句话倒过来,十目一行,方能体会书中真意,方能在日后,无论著书行事,俱皆言而有据,不为空言!这个道理,你们且要记住啊。”

“学生们记住了。”学海堂诸生当即答道。

“读书治学,除了不为空言,还有一事,我也希望你们记住。”阮元沉思片刻,也向诸生续道:“读书言事,另有一弊,便是先入为主,但凡讲论经术,甚至经济实用之事,往往有人不知圣人之言为何,不知实际情况为何,先入为主,以一己之见为身外现实,这样行事,只会南辕北辙,绝无成功可能。若是要清除这先入为主之弊,便要言而有据,事事追求实际,言行有实据,方才无往而不利。简而言之,我有两句话:‘讲学是非宜实事,读书愚智在虚心’。言行之前,需要三思,虚心想一想,自己究竟是否了解自己所言所行,这才是真正的‘智’。若是处处皆为先入为主之言之见,那最后的结果,也只有沦为‘愚’者啊。”诸生听着阮元语重心长,自也连声称赞。

“梅生,你那《寄生馆文集》,我为你所作之序,你可看到了?还有,以后你有何打算啊?”阮元也向一旁的萧令裕问道。

“是,多谢总制作序之恩。只是以后……学生想留在广州。”萧令裕也向阮元答道:“如今广州与内地,学生看来有两不同,第一是西洋之物,往往先见于广州,其中不乏中原内地可以引用之物,学生想着若是有可能,便将这些西洋事物作文传于中原。第二是……鸦片之事,也是广州为最烈,可内地各省,学生听闻尚有无知百姓,对鸦片一无所知,如此下来,他们想要不被诓骗都难,所以学生也想着,将鸦片之害传于中原,使中原之人早为戒备。”

“是啊,你的想法很好,可惜啊,这样一来,我看也只能由我自己去昆明了。”阮元回想着自己一旦离任,旧有的广州阮元幕府便即解散,各人也将各奔东西,也少不了几分遗憾。看向一旁时,只见各人中最不受欢迎的方东树也坐在一旁,他倒是也颇为知趣,主动找了个角落坐下,似乎是想不动声色地为阮元送别。阮元便也向他问道:“植之,你日后又有何打算啊?”

“回宫保,在下想去浙江看看。”方东树看着阮元主动相询,却也只好站起,向阮元回拜道。

“好啊,你们都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吧。植之,虽然我学术之上多与你不合,但与你论辩,我是真的遇到了一个对手啊。”阮元也向方东树笑道。

“宫保学问确实精深,只是,在下也有在下的坚持。”方东树还是不愿改变立场。

“也罢,看来我也说服不了你啊。”阮元也点了点头,又看向各人身后,只觉原本自己颇为看重的谭莹这日竟未到场,心中未免有些遗憾,向吴兰修等人问道:“你等可知玉生去了何处,今日我倒是想见见他的,可惜无缘啊。”

“回总制,玉生兄这几日病了,但是他已经留下了一篇文赋,说是如果宫保别去,就让我交给宫保。”这时倒是陈澧还记得谭莹之事,主动取了一篇文章上前。

“也好,我看看。”阮元看着谭莹之文,也不禁喃喃念道:“寇准以朝廷无事,权司锁钥于北门,韦皋为忠武后身,久驻节旄于西土……哈哈,玉生之言,是以为我羁縻外洋之人,多有宽纵之处,希望我到了云南,能够宽严相济,抚驭各处土司,安抚西南三国啊。可是话说回来,我在广州对这些洋商,不是……本就是宽严相济的啊?”

“这……其实不瞒宫保,如今广州街市之上,对宫保是有些不满之言的,有人认为宫保没有抓住那个枪杀村民的洋人,又引进洋米,而且……鸦片之事也未能禁绝。”陈澧担心阮元责怪谭莹,也向阮元答道:“但是这些人学生也观察过,并不算多。大多数人还是知道宫保督粤九年,抚军惠民之事的,多数百姓也认为,洋米易货乃是善政,并非宽纵,所以……”

“石华,前些日子你寻到那部《算迪》,我看确实不错,只是可惜,如今我也没有机会刊刻了。”阮元忽然又向吴兰修叹道,他所言《算迪》,是广东人何梦瑶所著算学之书,内容不多,但简明易懂,吴兰修认为此书可以让有志于算学之人快速了解算学内容,便将此书推荐给了阮元,但阮元即将离任,这部书看来是无力出版了。

吴兰修听着阮元之言,虽有遗憾,却也向阮元道:“总制,您为我们学海堂做得已经够多了,那《皇清经解》是一千四百卷,这部书不过八卷,总制又何必在意这些许的遗憾呢?”

“我知道,我也不是十全十美之人,只是……罢了,有些遗憾,却也没办法了。新来的李总制年轻一些,或许他能够做得更好呢?总而言之,在广州还是做了许多有益国家,有益你等读书人,也有益于百姓之事,如此……足矣啊……”阮元为官几近四十年,对于官场之事,当然也已经更为熟稔,清楚自己为官施政,终有小大之辨,却也不再强求。

而这一日的学海堂之会,阮元也算是尽兴而归。六月二十六日,阮元行装收拾完毕,便即离开了自己总督八年零九个月的广州,结束了自己的两广总督之任。

以两广总督任期而言,有清一朝,仅康熙朝金光祖、石琳,乾隆朝李侍尧,以及后世总督瑞麟四人,督粤时间长于阮元。总而言之,阮元任期在清代两广总督中排列第五,若仅就汉民人总督而论,则阮元任期可以排列第一。

就在阮元离任之际,十三行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日伍秉鉴也会集广州行商,正式宣布辞去怡和行总商之职,并将总商之位交给了儿子伍崇耀。

“崇耀,以后这怡和行,就由你来做主了。”眼看前来观礼的各路商人相继散去,伍秉鉴也对儿子说起了真心话:“以后经营之事,务要谨慎,有不会的地方,都来问爹爹就是。这些附近的小行商,要是有需要接济的时候,就帮他们一帮,他们会感恩戴德的,以后也会给你方便。大行商……咱们量力而行吧,但无论如何,不要让账上出现亏欠,更不要向洋人借钱。这几年下来,十三行那一场大火烧掉了不少本钱,加上跟洋人借钱,卢家、黎家,不是都破产了吗?”原来,阮元督粤最后三年,卢氏黎氏两家行商,即便得到了一定的免税优待,却还是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困境,而且两家行商所欠,还都是此时中亚所来,最为斤斤计较的巴斯商人的债务。在巴斯商人的控告之下,阮元眼见证据确凿,也只能宣布卢家和黎家破产,包括伍秉鉴的同行黎光远,也是晚景凄凉。所以伍秉鉴也再三叮嘱儿子,不要在经商之事上冒险。

“孩儿明白,爹爹,如今阮总督也不在广州了,那咱们以后……”伍崇耀想着阮元在广州之时,总是能够对十三行形成主动,但阮元之后,其他总督未必有此才能,也想问问父亲下一步的情况。

“一如既往,暂时不要动。”伍秉鉴看得清楚,向伍崇耀道:“至少这几年,爹爹身子还算硬朗,你且听爹爹的话,大事不可妄动,尤其是这两年。你……你或许不知,西北那边,情况好像有些不对劲,这样下来,咱们还要捐钱。也罢,爹爹毕竟还有几分人脉,这段时间,爹爹也多联系一些新来的英吉利商人,争取把咱们的销路打开,若是咱们直接把生意做到小西洋,或许还能有些盈利。官府这边,一时我看不会有什么大的动静,你就不要有别的想法了。”

伍崇耀看着父亲郑重之状,也点了点头。只是这时,已经在西北大地出现的一丝异动,却依然不为士人大众所知。

同时东南亚的局面,也逐渐对清王朝不利起来。

道光六年,经过多年谈判,英国与荷兰完成了东南亚沿海的势力范围划分,英国放弃部分苏门答腊岛的土地,换荷兰退出马六甲,英国不再干涉荷属东印度群岛(即今日印度尼西亚地区),而是专门加强对马来半岛的控制,英国方面也将马来半岛之马六甲、槟城与新加坡合称“海峡殖民地”,正式开始对马来半岛展开统治,此后数年,海峡殖民地将会逐渐兴盛。这也意味着,英国已经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推进到了南海一线,一旦跨过南海,面前便是中国的广东外洋。

而数年之间,一个最为大胆,也最为糟糕的构想,开始在一批最为激进之人的认识里,渐渐有了实行的可能……

按:阮元离任广州之后二十七年,太平天**攻占扬州,因太平天**中多为两广出身之人,扬州被太平天国攻占之后,阮元旧宅竟能全然未受侵犯,阮元家庙及隋文选楼也因此得以保全。此事阮福遗作之中亦多有言及,可知所言非虚。阮元督粤之德政,由此可见一斑。

阮元去世之后,广东绅士亦曾上表请愿阮元入祀名宦祠,其中言及阮元事功则曰:许洋米之船以载货,民食开不匮之源,取学海之义以建堂,士林获稽古之益。改风檐之号舍,入闱无卑湿之虞,筹月费以恤廮,守节免輖饥之苦。修三百年未修之纤道,险途变为坦途,筑八千丈增筑之石堤,泽国斯为乐国。而且驭夷有道,成见不存,桀骜则停其互市,恭顺则许其开舱。他如纂广东通志,修镇海层楼,建二虎炮台,平惠潮斗案,凡兹措置,无懈宣勤。此亦阮元督粤之大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