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四十九章 莲儿的疑云

大清疆臣。 第五百四十九章 莲儿的疑云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阮元与方东树论战之后,便即回到了两广部堂。想着方东树针锋相对之语,犹有怒气,但毕竟只是学派之争,却也不必刻薄相待。遂先行前往督院西南自己所辟小院“西斋”之中,安坐歇息。这西斋虽是一间小院,景色却自怡人,北墙之处几条垂柳迎风而下,东首尚有一株大榕树,根基粗壮,枝繁叶茂,当是百年之物,斋中另有阮元新修一处台子,上面栽了许多花果。眼看西斋风景清秀,花木已渐繁盛,阮元心情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夫子心胸还真是宽广呢。”这日孔璐华听闻阮元与方东树论战之事,也到了西斋来看阮元,看到阮元略显疲惫之状,也不禁向他笑道:“夫人可是听说,那方东树在学海堂对你所说的言语,可没几句算礼貌的啊?我还听说,他连书之姐姐都一并骂了,还真是刻薄之人呢。你还能容得下他,让他接着在你幕中办事啊?”

“夫人,植之那个人我还是清楚的。他本性也不算坏,只是一来汉宋之争偏狭了些,二来他在两广,眼看宋学生徒渐稀,心中也有些不满罢了。但究其根本,植之还算是个忧国忧民之人。”阮元回想着方东树旧日之事,也向孔璐华道:“再怎么说,当年我们查禁鸦片,那檄文还是他写的呢。他原本在桐城不仅有家有业,也是那边名士,如今愿意到广州为我作幕僚,我还得多谢他看得起我呢。”

“唉,夫子,你都六十二了,还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哈哈,话说回来,夫人给我学海堂写得诗倒是真的不错。”阮元看着妻子担忧之状,也向她笑道:“‘主人羊城节钺久,案牍终朝不释手……海山云水摇清目,雨过生凉清馥馥。四面窗开日影稀,云树相连漫天绿。非为闲游设此堂,聊观风景课文章。从今佳士多新句,万卷纷纭翰墨香。主人素爱经与史,欲美民风莫如此’。如今有夫人这首诗,咱们学海堂的名声,可是在天下文人之间传开了啊?”

“嘻嘻,夫子,这都多少年了,你……你还偷看夫人写得诗呢?”孔璐华听着阮元称赞之语,看似调侃,实则是说不出的得意。暮春之际,西斋之中榕树柳树绿叶相映,蔷薇桂花争相开放,自是无限惬意,尽在如此一隅。

“老爷,夫人,莲儿姑娘回来了。可是……”不是过了多少时候,袁三的声音忽然在阮孔二人耳畔响起:“可是莲儿姑娘起色好像不对,夫人,要不要您去先看看啊?”

“莲儿,莲儿回来了吗?”孔璐华听着袁三之语,心想莲儿北上扬州已近一年,如今终于回归广州,心中自然欢喜。可听着袁三之语,似乎莲儿竟有变故,不由得又多了一重忧虑,不解之下,孔璐华也站起身来,径向门外走去。阮元也担心莲儿竟有闪失,遂跟着孔璐华走了出去。各人方才走到门口,便即看到一顶轿子已经落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向各人走来。可当那人走到各人面前时,阮元和孔璐华却都吃了一惊。

“莲儿?莲儿你怎么了?!你……你的脸色,怎么这样难看啊?”孔璐华当即失声道。

眼前之人,不是如假包换的莲儿,却又是谁?可这时阮元和孔璐华都看得清楚,莲儿面色竟是异常苍白,双目无神,口唇黯淡,就连她方才走的几步路,都远不及平日稳健。

“夫人,我……我回来了。夫人,我……”莲儿见了孔璐华,眼中方才露出一丝喜色,连忙走了上前,可就在这时,或是莲儿一时激动,小步向前轻趋了几步,竟是一不留神,一脚踏在空中,紧接着,莲儿竟然摔倒了过去!

“莲儿、莲儿!”孔璐华惊惶之下,当即上前抱住了莲儿,只见她面上尽是汗珠,已然晕倒不省人事,口鼻之中,气息竟也是异常微弱,若是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只怕不日之间,莲儿便有性命之忧。

“莲儿,你……你坚持住啊?我……我马上给你请大夫,你……你一定要没事啊?!”孔璐华看着莲儿晕厥之状,一时不觉泪如雨下,只得一边让袁三去找范濬前来,一边招呼过来其他几个女仆,将莲儿扶回了房内。直到这时,阮元和孔璐华依然有些不知所措,二人都不清楚莲儿北上一年,竟是遭遇了何等变故。

这日黄昏时分,范濬赶到督院,随即为莲儿诊治,可是直到二更之时,范濬方从莲儿房中走出,看着门外站立许久的阮元与孔璐华,竟只是长长叹了口气,一时无言。

“范大夫,莲儿她……她到底生了什么病啊?”眼看范濬模样,孔璐华便知莲儿身体绝不乐观,忧急之下,当即向范濬问道。

“宫保,夫人,实不相瞒,房中这位女史……她身体很糟糕,若是再延误一两日,只怕我也无能为力了。”不想范濬竟向各人说道:“这位女史脉搏微弱至极,气息不畅,表面上看,是如今广州渐趋炎热,她身体又不算强健,是以会受影响。可我为她诊脉之际,竟然发现她有气血凝滞之状,身上血行远比常人缓慢,或者说……就像是有什么幽怨之气,竟而凝聚于她血脉之中,她思虑过盛,心力早就被这幽怨之事耗尽了,所以今日你们方才看到,她身体如此虚弱,可是她究竟遇到了什么事,这……这小人仅凭肉眼,却是看不出来了。”

“那范大夫,您之前行医,可曾遇见过类似的情况,要是有的话,他们又是因为何事,方才出现这气血不畅之状啊?”阮元眼看范濬一时不知莲儿病情如何是好,也只得旁敲侧击地问道。

“阮宫保,这要说完全一样的病情,我没见过。只能说我遇到过两个类似的病人。”范濬沉思片刻,也向各人说道:“以前有一家年轻姑娘,不知何时竟在家门之外见到了一个样貌出众的小伙子,之后便心生爱慕之意,可是她父母却将她许给了另一户人家,这姑娘从此心中便常怀抑郁之情,竟而英年早逝。还有一次,是另一个女子将家中首饰尽数典当,只为了给丈夫开个铺子,但那女子的丈夫不仅没有经营之能,得了银钱,竟尽数拿去赌场赌掉了,又欠了不少赌债下来,后来那女子也是一样抑郁而终。这样说来,门里那位女史,或许是遇到身边关键之人的欺骗,又或者……有什么发生在她身边的事,让她竟然绝望了啊?可这事情究竟是什么,就只能你们去问她了。我如今能做的,也就是给她开些安神补气的药出来,可是她能不能好转,这要看她自己了,若是她能够迈过这个心结,却还好说,若是迈不过去……只怕广州这般盛夏,她一个也熬不下去啊?”

阮元和孔璐华听着范濬之言,一时也都不知如何是好,也只得听从范濬建议,先为莲儿寻了些药服下。随后几日,莲儿终于清醒了过来,可是却始终全身无力,孔璐华只好让她安心歇息。但莲儿的恢复,竟也到此为止,眼看又过月余,莲儿也没能重振精神。

而令孔璐华更为忧心的是,莲儿竟一直没能说出自己这一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阮元自然清楚莲儿与孔璐华相伴多年,早已成了阮家不可或缺的一员,是以眼看莲儿病危,阮元心中也不好受。但广州方面毕竟公务繁忙,阮元也只得托孔璐华对莲儿多加照看,自己则继续投入阅兵之事。到了这时,经过数年的修葺补制,广州城墙已经得到重新翻修,焕然一新,尤其是城北的五层镇海楼,比起之前更为雄壮。绿营枪炮刀矛,也都得到了不少补修。这日阮元也来到城墙上,与粮道夏修恕,副将苏兆熊等人一并检阅军队。眼看城墙之上受阅绿营所持皆是新制武器,城楼上也换了不少新炮,阮元也自是欣慰不已。

“总制,这次补修炮械,也真是难为总制了。其实咱们这些绿营军官,谁不知道几十年下来,城防炮械大多老旧,海上巡防的水师,也经常有沉失枪炮之事,论火力,若是真有什么大敌,只怕是难以相抗啊。”苏兆熊眼看广州城上武器焕然一新,也不觉向阮元赞叹道:“可是总制也该清楚,如今补制火炮,造价比几十年前高了至少两倍,朝廷那边,根本就不会给我们报销这么多钱,若是我们绿营自己出廉俸,我们廉俸也不多,能济得甚事啊?这次若不是总制给我们拨了两万两银子,直接免了报销之事,还不知会怎么样呢。总制,您可是广州绿营的恩人啊。”

苏兆熊所言“报销”,是当时清朝中央兵部、工部的一种定制,简而言之,如果需要修理军器,其中部分开支由朝廷自负盈亏,算是朝廷直接拨给地方银两用以维修。但超出定额的部分,则需要官员自行赔补,清廷定例创立于清前期,所依据的也是清代前期市价,所以前期各省武器补制难度不大。但进入嘉道时代,民间物价高涨,武器造价也水涨船高,部内定例报销银两根本不敷使用。如果想要补修武器,就只能官员自己出钱。所以长年以来,绿营都有畏难心理,很多武器丢失亦或老化,都未能得到补制。

“苏副将,其实这件事我看也没那么难,想想办法,总能找出一些钱啊。”阮元也对苏兆熊道:“去年我听说不光是我们,陕西和福建那边,也都在补修军械。可见军械补制,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了,那还能斤斤计较吗?咱们省倒是还不错,商人捐的捕盗费用,因为这两年盗贼渐少,有许多都还存着没用呢,我从中取了两万两,用来补制炮械,正好够用,也不用你们再垫钱了。总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啊,苏副将,你还能想到有朝一日,广州或许要面临大敌,已经很不容易了。”

“哈哈,下官也就是这么一说,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年总制清剿贼盗,一直让他们望风遁形,就算是这些贼盗,也不过是数百人一伙的乌合之众,成得什么气候?这大敌嘛……我看有一段时间是不会出现的了。”苏兆熊也向阮元陪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