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二十二章 广州之变

大清疆臣。 第五百二十二章 广州之变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黄昏之际,阮元坐船便已抵达扬州码头,阮福眼看船只停泊已毕,便即准备下船,前往扬州家中将阮元南下之事告知蒋二。可就在阮福即将登岸之际,阮元却突然阻止了他。

“福儿,明日就不要回去了,这一次,我们得尽快回广州。”

“爹爹,是广州那边有什么事吗?”阮福不解问道。

“昨日在淮安,黎总河给我留下一封京中邸报,我刚刚才看过,就是广州的事。”阮元也向阮福解释道:“就在我们南下之时,皇上给康中丞发了上谕,要他北上做侍郎,估计再过几天,上谕就能送到广州,康中丞不便在广州久留,只能我们快些回去,若是误了广州要事,追责下来,不还是爹爹的责任吗?”

“这……爹爹刚刚出京,皇上就要调任康中丞吗?”阮福不解问道。

“是啊,话说回来,康中丞这在广州也做了快四年巡抚,调任京城,也不过是寻常迁转,我看只是碰巧。今日已然入夜,就在这里暂时歇息一晚,明日继续开船吧。”阮元想着广州公务要紧,扬州有蒋二坐镇,似乎也不会出什么乱子,便即打消了登岸的念头。

入夜时分,阮元也走上船头,看着一旁灯火通明的扬州码头,眼看扬州繁盛如故,自己这次归乡,却不能再行逗留,心中却也有些惆怅。然而就在此时,河岸一边,竟传来了两个人谈话之声;

“爹爹,您说,咱们真的要……要把那十亩地卖出去吗?”

“孩子,人家都出到二百两银子了,也够咱们几年用的了,咱们这一没钱,二没势的,这个价不错了,你换个田主过来买咱们的地,还未必就能开这个价呢。”这样看来,这里说话的两人不过是附近耕种的农户,正在考虑出卖土地。

“爹爹,可是咱们……咱们为了从王乡绅那里赎出这十亩地,可是花了二十年功夫啊?”

“孩子,你这就不懂了,王乡绅虽然是个大户,可一来家里没人当官,连个功名都没听他说过,二来我听说在城里也就有两个铺子,跟那些真正的有钱人,一个都不认识,主要还是靠收咱们的租子过活。在他名下种地,咱们不光要交官府那份钱粮,还得给他交不少租子。如今这户就不一样了,你看,这租子上来就少了三分之一,更何况,人家不都说了吗?这户的大老爷,是朝廷里有身份的,在那北京城里,都跟不少大官说得上话,听说皇上都很喜欢这个大老爷,也就是说,只要人家请县太爷喝杯茶,县太爷就能把田里朝廷收的那份钱粮减去二三成。你自己种地,跟县太爷一非亲二非故的,县太爷不把别人该交的钱粮摊到你身上,你就谢天谢地吧,还能减免三成钱粮?就算是二成,其实跟之前比咱们都赚了!孩子,不要只想着有没有地的事,怎么过日子划算,你得看明白啊?”

“朝廷里有身份?是谁这样肆无忌惮,一边置地,一边还说什么少交钱粮啊?容庄、伯申,他们的田地也在扬州附近吗?看来明日还是得把云伯叫来,跟他说一声,就算是容庄和伯申,也不能过分放纵他们啊?”阮元听着两个农夫之语,想着这家“官老爷”多半是史致俨,甚至可能是王引之,虽然购置土地,甚至有意少交钱粮之事,自己仅为师长,似乎不应该过分苛求,但这总是与民争利之举,是以自己也不愿二人果然欺上凌下。所幸这时的江都知县,乃是自己在杭州时认下的学生陈文述,如果能够让他有个准备,或许事情也不至于变得更加糟糕。

想到这里,阮元却也意兴阑珊,便即准备回到舱中就寝,两个农户之后的对话,自己便再没有听到了。

“爹爹,你觉得那个人他真的可靠吗?”

“那当然,人家不都说了吗,要是不信,就去扬州这地界打听一下蒋二爷,谁不知道蒋二爷的名头啊?爹爹这两天也问过附近的佃户了,都说蒋二爷的承诺决计不会作假,你还担心什么啊?再换个人过来,说不定还不如这蒋二爷可靠呢。”

……

次日阮元果然没有立即启程,而是暂时叫了陈文述到自己坐船之上,阮元自也清楚,如果史致俨和王引之的家人真的不愿全额交纳钱粮,陈文述也很难与二人相抗,便只告知陈文述,向江都官员田地征收钱粮之时,即便碍于人情,不能全行征收,只要没有水旱灾祸之事,至少也要征收八成。如果拒绝交纳钱粮的人是自己的学生,就给自己来信,由自己跟学生详谈。直与他交待了大半日,阮元才继续启程,南下长江。

这一年的安徽江面也是风浪不定,尽管阮元换了自己所制“沧江红”兼程南下,却也直到七月之初,方才到达江西吉安,暂借了吉安城外的天后宫居住。吉安距离广东已经不远,时值七月,更是湿热异常,阮元平日行步便即时常有滞涩之感,更有甚者,这时阮元的右腿,却也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二公子,太好了,你们已经到这里了!”不想就在阮元入住天后宫这一日,竟有一名阮家侍仆也一路北上到了吉安,侍仆见了阮元安排在门前迎接的阮福,便即大喜,向阮福道:“二公子,小人是从广州稍信过来的,广州那边,康中丞已经准备北上了,可是如今魏藩台也……二公子,您快些给老爷看看这封信吧。”

“福儿,只管把信拆了,先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阮元安顿已毕,只觉右腿疼痛一时竟不能纾缓,又听闻外面声音嘈杂,自是有些急躁,便即直接让阮福拆了书信。

“是,爹爹。”阮福一边拆开书信阅读,一边走回阮元卧室,可是当阮福入内之时,阮元却发觉儿子已是惊异不已。阮福也一边将书信交给阮元,一边说道:“爹爹,广州那边娘正催爹爹快些回去呢,说是魏藩台改任了江苏巡抚,就要去上任了。爹爹,皇上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爹爹还没回到广州,这康中丞和魏藩台,竟然短短两个月内,就都被调走了呢?”

“什么,魏藩台……”阮元听闻魏元煜也要离开广州,一时疑惑,忙取过书信看了两遍,不知不觉间,自己的右腿疼痛,竟是渐渐剧烈起来,剧痛之下,就连阮元读信的双手,也开始不住颤抖起来。

“爹爹,皇上这两个月就改任咱们广东两名大吏,这……这是要做什么啊?”阮福看着父亲模样,一样是说不出的焦急。

“没,没什么……福儿,不要想那么多,康中丞做广东巡抚四年了,魏藩台我来广州的时候就在臬司衙门,不过是……寻常的迁转之事而已。”阮元却还是希望现实是另一种更好的可能。

“爹爹,只是,这些事来得这样突然,孩儿却也想着,难道……难道说在皇上眼里,爹爹竟同当年的尚藩一样吗?”阮福回想着入京和南下的所见所闻,也向阮元忧心道。所谓“尚藩”即是清初受封于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由于清初统治不稳,尚可喜一度在广东一人执掌全部军政大权,虽然尚可喜并未对清廷不忠,但他死后,继承平南王的尚之信却一度参与吴三桂挑起的“三藩之役”,最后被康熙彻底剿灭,清王朝方才开始在广州完善统治。按此时清制而言,广东一省总督、巡抚、水陆提督、将军、布政使均是各司其职,还有粤海关可以在财权之上进行平衡,已经断绝了尚可喜父子再次出现的可能。但阮元在粤日久,同康绍镛、魏元煜、达三、孟住等人均有联系,而且各人之前清剿鸦片,竟能配合无间,或许也让道光想到了,那个阮元根本不敢去想的结果。

“福儿,切莫多言,如今国朝体制完备,爹爹不是尚藩,也绝无可能成为尚藩!”阮元当即向阮福斥道:“朝廷的事,你想得太多了,这样有害无益,我……我只求在广州实心任事,至于其他巡抚藩臬,无论谁到广州,只要不是有意从中作梗之人,爹爹都愿意和他共事。我……这天后宫既然来了,咱们也不能忘了去拜上一拜啊?”可是说到这里,阮元右腿已是阵阵剧痛,直刺腹心,再不能止,阮福看着也不住为父亲担忧起来。

“爹爹,您这是……”

“没什么,该做的事,总是要做,我……”阮元一边说着,一边也强忍腿上剧痛,向门外缓缓走去。可是,阮元走出居室房门方才前行两步,右腿便再也支持不住,他想着强行提上一口气继续前进时,却突然发觉胸中已是滞涩不已,竟然“砰”的一声,摔倒在了地上!

“爹爹,爹爹!”

就这样,阮元因为右腿疼痛,只好暂时停下了南下进程,居于天后宫内治疗。阮福也从吉安府找了医生过来,经过医生诊断,阮元乃是暑热之下,湿疾发作,右腿方才不支,只怕之后行路也要遭受种种不便,阮元只好临时寻了手杖,学习以杖代足。在吉安停留了五天之后,阮元坐船方才继续南下,直到七月二十六日方才回到广州总督部堂之中。

又过了数日,阮元方才能够持杖前往正堂,重新办理公务。这日好容易拄着手杖回到内宅,一时也想着尝试抛下手杖,重新用右腿独立行走,可是右足方才行得两步,便即酸痛不已,紧接着便是眼中一黑,竟然不住呻吟起来。

“夫子,夫子!”孔璐华在一旁看着阮元痛苦之状,心中更是难过,连忙上前扶住了阮元,一边帮他按着右腿,一边也向阮元劝道:“夫子,你……你以后就别逞强了,你说你马上就要六十了,身体不如之前,不也是人之常情吗?以后……你也别这样天天都去忙公事了,再休息几天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