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六总督会宴(上)

大清疆臣。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六总督会宴(上)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承蒙部堂厚爱,陶澍感激不尽。部堂主政四川,清积盗、减租税以备都江堰之用,更兼兴修文翁石室,造福后学,如此治行,下官尚需向部堂勤加求教才是。只是部堂,下官有句话,还是想和部堂说一声的,部堂这次北上入朝,若是要去见几位枢臣,可要谨慎行事啊。”看来陶澍确也是诚恳之人,一边谢过蒋攸铦提拔,一边也担心起蒋攸铦北上一事来。

“枢臣……”蒋攸铦自然清楚陶澍所言,这时只有四名军机大臣,其中戴均元入军机处时间不长,仅因老成持重而参决其间,文孚只是二品侍郎,资历不足,所以所谓“枢臣”,其实也就是托津和卢荫溥二人了。想到这里,念着陶澍毕竟出京尚不足一年,或许对京中之事多有了解,也向他问道:“云汀所言谨慎,竟是何意?”

“部堂,陶澍在京城做官时间不短了,尤其是这一两年,京中有些事,还是看得出来的。”陶澍也向蒋攸铦解释道:“我先前做御史,也和许多京中文人,翰林察院同道一般,以为直省之弊,在于督抚多不称职,可如今数年,督抚大半皆是有能名之人,若是如今的督抚不称职,那还有何人可用呢?而且这半年我做了道员,却也发现,民间生齿日繁,所以各处的讼案、府县衙门的差使,自然而然地就比以前多了许多,朝廷赋税钱粮,大体乃是定制,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入不敷出了。可京中枢臣,却不顾直省现实,但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便要说直省督抚因循废弛,累得皇上屡屡下诏斥责,有些事,原本咱们能自己办好的,一经枢臣催促,难免会有问题。尤其是这一两年来,皇上春秋日富,有些事却也……去年贬黜松筠大人出京,不瞒部堂,京中读书人大多是为松大人鸣不平的啊?”

蒋攸铦自然清楚陶澍心意,嘉庆毕竟已经年过六旬,精力和判断力也早已不如从前,虽说大体上仍能维持下来,可具体到部分事宜之上,难免便会出错。这时一旦托津、卢荫溥在军机处固执己见,必然会对各省督抚极为不利。想到这里,蒋攸铦也对陶澍劝慰道:“云汀,这些我都清楚了,你只把四川这些事办好,我就放心了。至于朝廷之内,虽说托津如今已是领班军机,可我历任督抚十余年,凭我这些勋绩,皇上也总要给我个面子吧?更何况,这次入朝的,还有伯麟伯中堂、阮元阮总制、孙玉庭孙总制这几位呢,这些总督前后历任封疆,也都有十多年了,皇上还是能信得过的。再说了,四川本来也没什么欠税,皇上就算责难一二大臣,也责难不到咱们头上啊?”

陶澍见蒋攸铦已有准备,也渐渐放心下来,蒋攸铦这边案件交接完毕,便也从成都出发,一路入京去了。看来这时随着嘉庆六旬万寿临近,各省督抚也自然多了些心思。

只是京城之中的枢臣们,果然便可以凌驾于督抚之上吗?

这一日圆明园值房之内,又是只有托津和卢荫溥两人当值,这时二人正在处理的是一叠刑案,其中不乏失职官员之事,托津看着其中一册文卷,对卢荫溥道:“卢宫保,你且过来看看,这个工部主事潘恭辰侵吞公帑的案子,咱们拟定刑罚,应该如何来拟啊?依我之见,这潘恭辰在工部之时,工部确实有几笔账如卷内所言不清不楚,又有多名吏员声称,潘恭辰平日生性猥琐,不与他人交集,这样看来,他侵盗公帑是大有可能!不如,咱们就议定抄家吧,抄了家以后,视家产情况,判他遣戍伊犁或者齐齐哈尔,如何?”

“托中堂,这……”卢荫溥也接过那本案卷,草草看了一遍,对托津道:“托中堂,这件案子是我和刑部尚书韩大人一起审的,依我看来,其中疑点颇多,是以韩大人当时没有下发判决,而是送到了皇上这里请求再议。至于潘恭辰家产,韩大人虽然没有请皇上去查,可私下里也调查过,那潘恭辰家境其实贫寒,平日支取十几两银子都要犹豫许久。韩大人从来精于断案,我想是不会冤枉他的啊?”

“卢宫保,就那韩崶几句花言巧语,你就信了?”托津似乎对于韩崶非常不屑,向卢荫溥斥道:“对,世人都说他韩崶是国朝第一大司寇,所以你听了他这番话,自己心里就没主见了是不是?当年那彦成的案子,若是他最后不偏袒那彦成,皇上早就听从我的建议了,哪里容得他那彦成今日又翻了身,又回了翰林院?!你当时就应该力称这潘恭辰有罪,然后严斥于他,你却是为何不仅不敢与他相抗,还这般糊涂,让我也听你的话?!我明白了,你这是怕了,你以为咱们两个平日断案从严,已经得罪了不少人了,所以你不敢再得罪这一个小小主事了,想着收买人心了,是不是?我可告诉你,皇上最恨的就是这等监守自盗之辈,若是你为他求情,皇上却将他遣戍了,那时候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以后在皇上面前,你就永远也别想抬起头了!”

“托中堂,这潘恭辰不能如此轻言有罪!”不想卢荫溥被托津这样一番训斥,竟也忍耐不住,向托津辩道:“第一,这潘恭辰私吞公帑,目前证据不足,他自己不肯承认,又没有抄家,怎么能因为工部账目矇混,就说问题都出在他潘恭辰身上?第二,这潘恭辰之前也曾向皇上进言,说工部多有陋规,希望皇上整治,这一整治下来,最吃亏的人是谁,不是那其他吏员吗?所以他们合伙诬陷潘主事,这也说得通啊?第三,我亲审他之时,便发现他言语确实朴实,同僚之事,或许他真的就没有想那么多,这又有何不可呢?当年……当年我不也是从他那个位置一年年熬过来的吗?托中堂,您知遇之恩,卢荫溥万死难报,可如今托中堂想要去严刑惩处一个与我相似之人,竟又没有半分实证,您自己说说,难道我眼看这样的案子就要发生,我还能无动于衷吗?”

“托中堂,我知道,之前在盛京那一番话,你始终记着呢。这样说也没错,凡事一律从严处断,确实容易得罪其他同僚,但咱们之前办案从严,那是因为他们确实有罪,但如今呢?就因为皇上从来痛恨下臣贪渎,咱们就要把一个查无实据的主事送到边疆去吗?若是那样,那咱们不就落了口实吗?日后只要有个万一,那些被咱们得罪的人再来收拾咱们,不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了吗?”

“哟,卢宫保说的不错嘛?果然是考进士考出来的啊?”托津也对卢荫溥冷笑道:“你说咱们之前严办的人都是确实有罪,那刘凤诰呢?按你今日的做法,你应该力主刘凤诰无罪才是啊?我可告诉你,十年了,刘凤诰回来了啊?”

“托中堂,刘凤诰当时无论如何,失察总是免不了的,今日这潘恭辰呢?他连个失察都算不上,咱们要如何为他定罪?”可是话虽如此,卢荫溥回想着当年加重刘凤诰罪名一事,心中却也有些担忧,不觉对托津道:“托中堂,咱们已经走到了这条路上,我也知道,咱们回不了头了。可即便如此,若是咱们本身立得正,就算日后真有那一日,外人又能把你我怎样?托中堂,咱们两个今年都过了六十了,眼看着皇上也……这以后的事,你不能没有打算啊?就算我为了报当年知遇之恩,这些话,我也应该再提醒你一次的。”

“卢宫保……你说的也有道理啊……”托津想着卢荫溥之言,自然已经渐渐清楚,更何况就在这一年,绵忻的封王已经让八旗之中传言四起,最为激进的一种便是嘉庆已经知道自己年迈,又不想再立绵宁,便即选了绵忻作为后继之人准备加以培养,而无论绵宁和绵忻,都与托津交往不多。也就是说,一旦嘉庆真的有个万一,托津就要面对一个完全不同于嘉庆的新君,若是到时候果然有人上言其滥行冤狱,那自己下场又会如何?是以到了这时,托津对于日后之事,也不能不有所顾虑,便继续对卢荫溥道:“既然如此,咱们这次拟定判决,便按证据不足结案吧。但这一次是他潘恭辰确实并无实据,却不是我们故意放过了他,这一点,咱们也是要清楚的。”

“那我也谢过托中堂了。”卢荫溥当即对托津拜谢道。

此后潘恭辰一案在嘉庆之处议决,嘉庆也认为仅凭吏员空口出言,不足以对潘恭辰定罪,便即以无罪结案,并未对潘恭辰加以惩处。但即便如此,托津和卢荫溥决狱严刻之名,却也一时不能尽除,京城之中,早有不少流言为之煽风点火,称托津与英和,军机处与朝官督抚,已是势同水火,而嘉庆这一次诏督抚入朝,就是想要改组军机处,同时安排后嗣之事。

当然,入京路上的阮元一行,尚不知如此风言风语,九月之末,阮元和孔璐华终于抵达京城,也再一次暂时在衍圣公府入住。只过了两日,嘉庆便即传来口谕,让阮元前往圆明园赴宴,而一同入园的朝中大臣,还包括同样已经抵达京城的方受畴、孙玉庭、蒋攸铦、黎世序和伯麟五人,六大总督一并进入圆明园赴宴,自是不得多见之事。

而这一日的饮宴陈设,也一如元日之后的群臣内宴,菜肴甚是丰盛。六名总督看着嘉庆这次意外的赐宴,一时也是又惊又喜,激动不已,过了半晌,竟是无一人愿意主动用餐。

“好啦,你等好不容易入京一次,何必如此紧张呢?”嘉庆看着一同前来赴宴的六名总督,也对六人笑道:“今日之宴,你等就不要谦辞了,朕想来每年元日之后的群臣宴,你等总是不在京中,好像……你们都没参与过是吗?那你们还客气什么,今日这次宴席,就算是朕给欠你们的,给你们补上,如此你等该放心了吧?”

嘉庆所言正月群臣宴,其实久已有之,但嘉庆七年之前,这种群臣宴只有满蒙八旗高官可以参与,直到嘉庆之时,方才准许京城一品汉官,各部汉侍郎入宫赐宴。是以在座四名汉民总督之前都没有参与过群臣宴,蒋攸铦和伯麟出京时资历不足,即便是八旗出身,却也未能参与,所以嘉庆之言其实没错。而嘉庆说到最后,两江总督孙玉庭见嘉庆如此亲和,也不觉泪流满面,对嘉庆叩谢道:“皇上,臣总督两江无状,皇上不弃于臣,依然再次为臣等赐宴,臣日后定当为大清国肝脑涂地,以保大清太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