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零九章 新任,江西巡抚

大清疆臣。 第四百零九章 新任,江西巡抚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还有一件事,你也是应该知道的。”嘉庆补充道:“近日驻防八旗也多有向朕言事者,言及八旗生齿日繁,多有贫困不给之人,若是乡试俱要进京赶考,所耗甚巨,许多旗人都支持不起,而且在本地参加秋试,却也未必便会疏于武艺。是以朕已下了上谕,日后驻防八旗的乡试,便只在本省参加,这件事说回来,距离你第一次上言,也已经过了十年啊。”阮元听闻当年自己和张承勋所议八旗科考之事终于得到了嘉庆批准,虽然已经时隔十年,却也暗自激动,想着当年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皇上明察,其实臣当年上奏,亦有……亦有不周之处。”阮元答道。

“阮元啊,若说你思虑尚有不周,那其他大臣其言其行,朕也都不用看了,论办事缜密,有几个人及得上你啊?”嘉庆却也笑了出来,对阮元道:“朕看过你两年督漕情况,前后由你督运漕船,共有一万六千船之数,两年来,这一万六千船没有一船漂失。你督运漕粮之数,前后看来,只比征运之数少了七万石,每次上缴通州粮仓,亦自足数,朕说得没错吧。”

“皇上,这……”阮元当然清楚其中因由,也只好对嘉庆道:“皇上,臣冒昧,当时眼看沿河百姓饥苦,又有贼人煽动其间,只恐……恐生变乱,是以臣未经上奏,擅自动用了船上漕粮,如此失职之处,还请皇上降罪。”

“阮元,你没有罪,甚至如今朕看你那奏报,想着其实这次变乱能够平息下去,你有功啊。”不想嘉庆这次全无责备之意,反而对阮元道:“朕看你奏报,江淮百姓拉纤受赈者,少说有十万人吧,若没有个十万人夫,那一艘船你们也拉不动啊?那这次滑县变乱,朝廷所擒斩贼徒,你可知有多少啊?四万人,也就是说,若是你当时没有及时放赈,那滑县从贼的百姓,或许要比去年那彦成他们看到的要多一倍啊,那样的话,这一仗就不好打了。怎么,朕都这样说了,你还不相信你有功吗?”

“臣谢皇上宽仁之念。”阮元听了嘉庆宽慰,心中才渐渐安稳。

“这样吧,毕竟放赈之事,朕也不能直接视作军功,但变通之法,朕还是可以做的,你这七万石送出去的粮食,朕补一道上谕,就算朕发放出去的,这样你两年督漕,便是无一船漕粮漂失,无一石漕粮遗漏,自然还是该赏的,朕先加你光禄大夫,如何?”不想嘉庆竟再次议定了升迁之事。

“皇上,臣……臣督办漕粮,乃是本职所在,这又如何受得皇上升赏啊?”阮元连忙推辞道,原来嘉庆所言光禄大夫,本来并非实职,乃是阶官,一般而言,阶官依本职而授,阮元这时的阶官也只是二品资政大夫,而光禄大夫是一品官员所授。先前阮元舅祖江春本非职官,也曾因巨额捐输而被乾隆加赐光禄大夫一职,与江春一样,之后的阮元自也可以在部分礼节性场合使用一品冠服了。也正因如此加授,阮元自觉功劳不足,方才向嘉庆推却。

“阮元,朕授你此职,仅为劝勉,若你后面的事做的不好,朕别说这光禄大夫,你这二品顶戴,朕也可以一并去了!”果然,嘉庆升赏之后,言语又渐渐严厉起来,道:“你漕运总督之职,朕打算先让桂芳去补用,你退了朝就去户部找桂芳,向他交接漕务吧。阮元听旨,江西巡抚一职,即日着阮元补授!阮元,江西新职,你可否胜任啊?”

“臣……臣接旨!只是皇上,臣愚昧,如今竟尚不知,江西现下竟有何事,能令皇上如此担忧呢?”阮元当然清楚江西新职,自己不得不接,但苦于不明就里,还是主动向嘉庆问道。

“你看看这封奏折,就明白了。”嘉庆一边说着,一边也将先前受到的折子放在了桌案之上,道:“江西巡抚先福,先前得到奏报,江西境内,有人私结会党,似有谋逆之事,但先福……朕也知道,他用兵捕盗,全无所长,这所谓会党在哪里,有多少人,他一点也说不上来。朕想着如今江西,自是紧要之地,自然需要一位可用之人,前往巡抚,滑县、林清之事,朕经过了一次,也就罢了,但是,朕绝不想再经历第二次!现下朝廷里,有些人实在是让朕失望了,朕之前又怎么会想到,这大逆之中的一个,竟是豫亲王府的属人呢?恒丰糊涂如此,温承惠无所作为,吉纶都得到百姓上报了,居然还对那些贼人熟视无睹!朕严惩他们,也是他们难辞其咎!阮元,你到了江西之后,务必严加查访,若是果然有人图谋不轨,务必及早纠查,不得使其酿成大祸!若是你上报并无会党,可日后江西竟有人谋逆,那朕对你也绝不容情!”

“回皇上,臣……臣自当尽心查访,对谋逆之人,绝不姑息!”阮元听着嘉庆之语所言三人,竟都是那日德风楼之会与自己共饮之人,既然除了金光悌已逝,其他三人都已被嘉庆严惩,那么嘉庆在此时一并说出三个人的名字,自然是他已经知晓各人之间或许有过一场聚会,想要借此敲打自己了。想到这里,阮元也是汗流浃背,当即对嘉庆表态。

“阮元啊,自你上次出京到现在,快两年了吧?”不想严词训喻之后,嘉庆的态度竟又缓和了下来,向阮元道:“其实朕原本的意思,也是你可以多留在淮安几年,若你有长久之策,朕让你办。但如今的形势,江西比漕运更需要你啊。这样说来,却也是朕的不对,要是朕果然能成一代明君,滑县、江西,怎么可能成了这个样子啊?只是这些时日,朕回想去年河南旧事,却也是更加不解了。去年河南大旱,朕清楚,所以朕如数发放了赈粮,责令各县速速赈济,滑县当时灾情没那么重,所以朕定了缓征田赋,至少去年一年,他们不用交税了,可即便如此,还是出了这样的事。朕也时常扪心自问,朕是不是哪里做错了,可朕思来想去,这些办法都是祖宗之法、先贤遗教,哪里有错呢?阮元,朕素来知你学问,那如今这样的事,你且说说,究竟有什么根治之法呢?”

“皇上,如此之事……”阮元看向嘉庆时,心中却也恻然,只觉五十五岁的嘉庆须发之间,已经渐渐出现了斑白,嘉庆素来雍容和善,可这时他的眼神之中,却尽是疲惫之色,疲惫之中,又带着几分诚恳,看来这一次,嘉庆也是真的不清楚究竟应该如何面对之后的世道了。想到这里,阮元也只好将自己所思一一言明,道:“臣想着根本而言,还是如今天下生齿日繁,天灾又甚于往日,是以一旦有灾,受灾之人往往数倍于前。而朝廷需用的赈粮,自然也要翻倍,所以往往会出现朝廷竭力放赈,可百姓犹有不足之事。尤其去年江淮河南,春耕便即不行,又何谈收成呢?百姓之所以相信那许多无稽之言,也是因为旱灾深重,年内之事,尚且无着,又何谈明年后年呢?如此心绪之下,便极易铤而走险了。所以臣想着,若是旱灾不能根绝,那也只好在救灾之法上加以变通,凡大吏赈灾,需落到实处,严查属吏,亲自查访赈粮是否足数,大吏能够尽心,自然会有绅商助捐,朝廷再予以援助,如此便可……即便不能根绝百姓疲弊之苦,总也能让更多人得到实惠了。”

“阮元,你今日所言,确实不错啊。”嘉庆也感慨道:“现在多少政事,不都坏在一个因循疲玩上吗?若是这京中禁军,能够稍有一丝护卫社稷之心,又怎会如此庸劣呢?朕也已经决定了,从明年开始,每年至少阅兵一次,不敲打敲打他们,他们怎么会勤于职分啊?”嘉庆在位最后六年,共计阅兵五次,对健锐营、火器营均能严加督察,可即便如此,京师禁军的改善依然有限。

“还有,臣在直省,与民间生员多有交往,臣也清楚,其中必有好为空言,徒慕虚名之辈,可愿意直言时弊,尽心献策之人,却也不在少数,还请皇上宽仁为念,对上言之人,多所宽慰,即便偶有上奏之人所言滞涩难行,也至少……至少请皇上不要问罪于他们。”阮元又补充道。

“上言之事,朕自会详加披阅,若是可行,朕自会下部议行,若不可行……朕驳了便是,但若是言语果真妄诞……也罢,非根本之事,朕不问罪。”嘉庆沉思半晌,如此答道。嘉庆最后在位之年,上言朝政者并不算少,多有意见可以被嘉庆采纳,但即便如此,也确实有不少御史言官之语被各部驳回,甚至有少数官员因言语涉及八旗生计、汉臣任用,与嘉庆相抵牾而被降职者,不过嘉庆也并未对他们动刑下狱。(终嘉庆一朝,因“言语悖逆”而被处死者,现仅见嘉庆十九年万永福一例,万永福假托圣人代言,又论及当立太子,不宜祀关公等事,而被定为悖逆绞决。)

看着嘉庆言语尚属宽和,阮元也取出一封奏折,向嘉庆道:“皇上,臣前来之时,念及三进漕粮尚有可虑之处,眼下直隶水道,或可于部分要道暂行转运之法,以纾缓南漕民力,臣将此法详录献于皇上,若有可行之处,还望皇上恩准。”

“好,朕收下了,你这眼看就要离任了,还能最后上一道疏,朕是该放心了。只是……”嘉庆回想着方才言语,也隐隐发觉,阮元本就是忠于朝廷社稷之人,自己以恒丰等三人之事提点于他,却也是有些画蛇添足了。想到这里,便也对阮元道:“朕还记得,你曾经说过在杭州的时候,就校订了《十三经注疏》,成《校勘记》一部,你家中又有十三经旧版,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翻刻。经过去年这一难,朕自然也清楚,教化之事,更需要朝廷有所作为。既然如此,朕也给你一个机会,若是到了江西,你能尽快剿灭逆党,使江右安定,你自可在南昌开工刻版,重修十三经,如今朝廷想要重整教化,少不了你这番功夫啊。”

“皇上如此器重于臣,臣自当悉心抚赣,重刻十三经,以谢皇上厚恩!”阮元自《校勘记》成书之后,便一直考虑翻刻《十三经注疏》,可前后十年,海疆多故,身遭贬谪,漕运履受掣肘,修书一事竟是无能为力,这时嘉庆竟然主动同意了他修书之事,自是激动不已,连忙谢过了嘉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