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七十九章 蝶梦园的乐趣

大清疆臣。 第三百七十九章 蝶梦园的乐趣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久别相逢一笑看,闺门骨肉又团栾。

劳君二载持家计,与我今朝说古欢。

膝下娇儿皆长大,江南新竹尽平安。

此番永在春明住,三友冰心写岁寒。

骨肉相逢急急看,堂中聚首话团栾。

商量闺阁心同尽,检点诗书意共欢。

明月照君怀选巷,春风送我到长安。

人间行路真难事,儿女娇痴幸未寒。

然而,这时的阮家,却在阮元离杭两年之后,再次恢复了热闹景象,刘文如、谢雪、唐庆云带着阮福、阮祜、阮孔厚、阮安、阮正,与蒋二、莲儿等仆从一道,在九月之初抵达了京城。看着闺中姐妹已有两年未见,孔璐华自然大喜,各人归家路上,四女相互诉说衷肠,讲起两年别离之际种种所见所闻,俱是笑逐颜开。各人想着阮元两年左迁,如今算是苦尽甘来,先前离杭之时的抑郁之情,也终于一扫而空。而阮元看着诸子尽数成长,尤其是阮福已经十岁,成了更加沉稳的少年,心中也是欣喜。

这时翰林中公务不多,阮元有了闲暇,便也早早退值,想着多有安闲,不如珍惜这段京中生活,多为子女亲授学问,也难得的安享数月天伦之乐。这日阮元又是早早归家,便即取了焦循所留《易通释》和自己近日所得一部《四元玉鉴》,带了阮福、阮祜等三子到了新居后园,一同讲论起易经算学来。孔璐华也带着阮安,为她讲起《诗经》中的故事。

“福儿,在扬州的时候,有没有继续向你焦伯父请教《易经》之学啊?”阮元这日也重点“关注”着三个幼子中年纪最大的阮福。

“爹爹,这是当然的了,焦伯父那边,孩儿不仅经常去问,而且啊,焦伯父还经常夸孩儿聪明呢。”阮福颇有自信的答道。

“是吗?那爹爹也问问你,易经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句,焦伯父是怎么跟你讲的啊?”阮元继续问道。

“爹爹,这个孩儿知道的。”阮福在家时果然勤学,听了阮元相问,当即答道:“焦伯父一直对孩儿说,易之卦象,与算学中的比例,同出一源,成乾二坤五之比例,则为通,如此卦象,乃是大有卦,若大有二不之五而四上先行,则大有卦会变成泰卦,如此则与‘既济’卦成比,意为道穷,泰卦浮于否卦,是为穷则变也,泰二之五,变则通也,否初四而成益,益通于恒,方能生生不已,故而通则久也。然‘否’者,不通之卦,故而此卦,当取于乾坤,不可云‘通’而取于‘不通’。更不能因天在地上,便谓之不通,同人卦以天在上,然同人为通卦便是明证。这便是焦伯父之言了。”

“嗯,说得不错,里堂解易,真是独成一家啊。”阮元听着阮福之语,也不禁连连赞叹道:“福儿,你焦伯父这讲《易》之法,不仅要精于经术,算学一道,更要勤加修习才是,你焦伯父他有没有给你讲过他新作那篇《加减乘除释》啊?”

“爹爹,这个孩儿也学过的。”阮福答道。

“是吗,那爹爹这里也有一篇算学古题,你来看看如何?”阮元一边说着,一边也取了一张素笺过来,问阮福道:“这一道题,你来想想,可有解法?”

阮福看着那纸上题目,似乎一时也犯了难,念道:“今有官司,依立方招兵,初招方面三尺,次招方面转多一尺,每人日支钱二百五十文,已招二万三千四百人,支钱二万三千四百六十二贯,问招来几日?爹爹,这……这是哪里的算学题目啊?孩儿听爹爹讲了不少古题,这个还从来没见过呢。”

“这一题啊,出于元人朱世杰的《四元玉鉴》。”阮元也对阮福道:“以前这部书在海内已然失传,这一次还是我那朝鲜学生,在朝

鲜得了抄本,方才给爹爹送来的,从今之后,海内学人治算学,变又有新作可见了。福儿,这道题你可有解法了?”

“爹爹,这新回到海内的算学题目,孩儿怎么可能看一眼就懂嘛?”

“那祜儿、孔厚,你们可有解法呢?”

“爹爹,二哥不都说了嘛?爹爹这是欺负我们,二哥本来算学之事,一直很努力的,爹爹不问二哥旧题,却用这新题来考二哥,这不是难为二哥嘛?”

“就是就是,爹爹欺负我们。”

“好吧,这次爹爹给你们讲讲。”阮元想着这题新颖,孩子们不会也在情理之中,便耐心解释道:“此数不明,便依古法,称之为‘天元一’,将第一日至此日之数,每个数乘三逐一相加,即为人数,再将天元之数,三这个数和日数相加,即为招兵用钱……”阮元清楚这些内容不能只靠空口讲述,也准备了纸笔,在纸上一一写道:“如此,则益实之数为九万二千七百三十六,六百六十为从方,一百八十一为从上廉,二十二为从下廉,一为正隅,三乘方开之,得出天元一为十二,再加上三即是日数,你们可看明白了?”

“爹爹,这道题好难哦……”

“四弟,要不我们找娘学《诗》吧?”

“好呀好呀,你看姐姐听娘讲的,都快入迷了呢。”

“祜儿、孔厚,这道题你们还没听明白,怎么能说走就走呢?”阮元也对两个孩子规劝道。

“好啦,夫子,就你说的这道题啊,祜儿和孔厚再过十年能解出来,就不错啦。”孔璐华在一旁听着,也调侃阮元道:“这算学之事,难道夫子你当年是一看就会的?也不想想自己学到今天用了多少工夫。福儿你也过来,你也十岁了,再过些时日,也该想着进学之事了,你也给娘讲讲,先生对你讲《桃夭》这一篇时,都说了什么啊?”

“那爹爹,我……我去娘那边了。”相比于算学,阮福似乎还是对儒经更感兴趣。

“福儿,这道题你能看懂的,你先留下,爹爹再给你讲一遍怎么样?福儿,唉……”阮元清楚阮福也是勤学之人,是以一时间竟也有些不服气,想着强行留下阮福,可话音未落,阮福的身影早已出现在了孔璐华的身边。

“哈哈,安儿,孔厚,你们看你们爹爹的样子,还真是天真呢。不过话说回来,也好久没见他这样了啊?”孔璐华向着阮元笑道。不过依稀之间,孔璐华心中也有了一种预感,原来那个温馨热闹的阮家,终于要回来了。

秋斋展卷一灯青,儿辈需教得此情。

且向今宵探消息,东窗西户读书声。

清静之余,看着几个孩子不仅渐渐长大,也都继承了自己勤学之能,阮元心中自也欣慰。

随着阮家众人渐渐在京城安居,阮家诸女似乎也找到了全新的生活乐趣,这日后园之内,孔璐华无事闲游,竟意外发现谢雪和唐庆云正围着几只上下翻飞的蝴蝶,看得津津有味。

“月庄、古霞,你们这是在看什么啊?”孔璐华看二人样子有趣,也主动上前问道。

“夫人,你也过来看呀,这边的蝴蝶,样子很有意思呢。”谢雪听着孔璐华声音,便也回过头来,指着几只蝴蝶对她笑道,孔璐华过来看着蝴蝶时,只见这蝴蝶果然与常蝶不同,这蝶体型甚大,双翅轮廓分明,翅作黄色,其上又有点点乌黑,其中两只尚在飞翔,却只缓缓地在谢唐二女身边徘徊,形貌甚是优雅。孔璐华看着这几只蝴蝶,心中也喜,笑道:“真是没想到,月庄对蝴蝶还有这样兴趣呢。”

“哈哈,夫人这就不知道了,月庄姐姐在扬州这两年啊,养过不少小动物呢。”唐庆云也对孔璐华笑道:“去年的时候,海上飞过来一只鸟,家里我们几个都不认识,还是杨叔叔见得多,说那鸟看形貌,当是海东日本来的,月庄姐姐见那鸟好看,养了整整一年呢。最后啊,它都不舍得回去啦!还有今年夏天,月庄姐姐收养了一只猫,正巧家中树上,有几只鸠筑了巢,夏天的时候,那树上一只小鸠不知如何,竟掉到了地上,还和那只猫打了起来,被猫抓了一大块毛下去,月庄姐姐看着那只小鸠,心疼了好几天呢。唉,月庄姐姐以前最喜欢猫了,谁知这次……”

“古霞,世上猫大多是好的,只是那只不好罢了,你……你别乱说。”谢雪听唐庆云说起自己养猫旧事,却也不禁面红耳赤。

“哈哈,既然如此,月庄,以后养猫的时候,可要先看好它是什么性子啊。”孔璐华也对二女笑道:“不过这蝴蝶却也奇怪,和以前所见之蝶全不一样,双翅是黄色的,又有这几点黑点,它……它该叫什么名字好呢?”

“夫人,你说的可是‘太常仙蝶’啊?”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忽然从诸女身后响起,果然是阮元到了。看阮元的模样,却也颇为欣喜,果然,阮元上前看着那几只蝴蝶,端详片刻,便对各人笑道:“这种蝴蝶,高宗之时履现于太常寺,时人进献高宗皇帝,高宗皇帝欣喜之下,便赐了‘太常仙蝶’之名。前日我在笠耕家中作客,还见过这种蝶呢。笠耕与我说起这蝶典故,当是吉祥和乐之兆。这样看来,我们家中是要有喜事啊。”这时玉德已故,斌良也从新疆回到了京城,正好居住在阮元这上冈宅子左近,故而阮元有了闲暇,也经常去斌良家中品茶论道。

“这种蝶是吉兆啊?”唐庆云听得阮元之语,也大喜道:“这样说,夫子又要升迁啦?会不会到了明年,夫子就官复原职了啊?”

“古霞,升迁之事在于皇上,可不能随便乱说啊。”阮元话虽如此,却也隐隐有一种得意之情。

“夫子,这蝶既然大吉之兆,我们以前也从没见过,那若是它就这样走了,岂不是可惜了?要不,我将这蝶画下来吧。”谢雪却是舍不得这些“太常仙蝶”,便对阮元主动请求道。

“好啊,月庄的画作,我可也有些时日没见新作了。”阮元笑道。

“仙蝶啊仙蝶,今日能见你一面,也是我们一家的幸事呢。你若是听得懂我们所言,能否暂时在这里留下片刻呢?待我将你形状看得清楚,自然会放你出去的。若是你愿意,便先停在我这扇子上吧。”说着,谢雪也取出自己所携团扇,放在手上,看着盘旋的蝴蝶,尽是虔诚之念。

果然,谢雪话音方落,其中一只蝴蝶竟盘旋而下,立在了她团扇之上。

“太好啦,太好啦!月庄姐姐,你真是有福之人呀!看来啊,仙蝶也很眷顾咱们一家呢。”唐庆云也对谢雪笑道。

“是啊,看来这仙蝶和我们很有缘分呢,是不是,夫子?”孔璐华看着仙蝶之状,也欣喜地向阮元笑道。

“是啊,这般安详的日子,还真是……有些不舍得啊。”阮元看着诸女快乐之情,心中也是无限惬意。

这日的太常仙蝶,直在阮元家中停留了一个时辰,方才渐渐散去,而谢雪所见这只蝴蝶,更是意外的乖巧,在谢雪扇上一动不动。是以仙蝶已去,谢雪却记住了仙蝶的样貌轮廓。

很快,谢雪便即为蝶作画,而阮元想着能在自己家中见到太常仙蝶,亦是如梦奇景,便将自己上冈小园起名为“蝶梦园”。之后阮元念及此园安闲之景,也作诗一首以表感怀:

春城花事小园多,几度看花几度歌。

花为我开留我住,人随春去奈春何。

思翁梦好遗书扇,仙蝶图成染袖罗。

他日谁家还种竹,坐舆可许子猷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