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七十四章 痛失柱石

大清疆臣。 第三百七十四章 痛失柱石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夫人,你还没跟我说说呢,今日皇后那边的亲蚕礼,夫人看得怎么样啊?”阮元忽然向孔璐华问道,原来,按清代一般定制,皇后虽继承了自古以来的亲蚕之礼,可陪同之人却往往只有后妃和亲王、郡王福晋,一般大臣家眷都无法参与。但这一年亲蚕之时,皇后却想着孔璐华本有一品夫人诰命,又是衍圣公府之裔,特意请来参与亦属无妨,便也让孔璐华前往观赏养蚕之事。

“这个嘛……还好啦,毕竟夫人我以前也养过蚕嘛。其实这一天就结束的亲蚕礼,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将切好的桑叶喂幼蚕吃些,也就散了。只是……”说着说着,孔璐华却也想起了教授阮家一门养蚕的苏九妹,其实阮元早在归京之后,就将苏九妹自尽之事告诉了她,孔璐华想着旧日之事,心中也自是难过。这时距离苏九妹之死,已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各人心中那种不快也已渐渐散去,可这日亲蚕之时,看着嗷嗷待哺的幼蚕,孔璐华自然也回想起了永胜村学蚕那一日,伤感之情,不觉重现。

“夫人,我……是我不该问这些。”阮元察貌辨色,自已清楚妻子心意。

“夫子,没关系啦。九妹的事,或许我……我也有些做得不够好,可是咱们能做的,也都做了,夫子也不用太自责了。”孔璐华也对阮元道:“不过,九妹人虽然不在了,她养蚕的手法,我却也学了不少,若是以后果然能有一二裨益之处,那也……也就对得起她当年辛苦了啊?”

“是啊,人死不能复生,可我们生于人世,也总该让她们瞑目啊……”阮元升了侍讲之后,却也不时想着,或许嘉庆见自己旧过已然渐渐弥补,就会让自己官复原级,可想到苏九妹之事,心中却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这时的阮元也不会想到,自己升迁之事,在嘉庆那边已经提上了日程。

“你是说,那孔府圣裔,不仅礼法娴熟,而且对桑蚕之事,还可以亲力亲为?”这日皇后在圆明园内,也对嘉庆说起了孔璐华之事,让嘉庆一时都颇为好奇。

“是啊,我们也都没想到,这位圣裔竟有如此之能啊。”皇后说起亲蚕之事,竟是一直对孔璐华赞叹有加:“原本我们也只是想着,这亲蚕礼,只各人看过幼蚕食叶,便也就散了。却不想这位圣裔夫人,看到那些幼蚕,说起喂养之事,竟是头头是道,如何用匾,如何用网,如何放蚕。哈哈,她当时说了那么多,现在竟是一半记不住了啊?”

“是吗?对喂蚕之事有这许多了解,真是不易啊。”不过,嘉庆却也有些担忧孔璐华当时的处境,问道:“可是她这般言语,在座那些福晋,还有如妃、淳嫔她们,不会心生嫉妒吗?若是只将这养蚕之法悉数背下来,也不过只是记忆之功,却不能服众啊。”

“是啊,最开始的时候,这嫉妒之语,妾都能听见呢。”皇后也对嘉庆笑道:“可是很快就变了,只因那圣裔夫人,亲见宫中养蚕迫不得法,便亲自取了桑叶过来,一边另取了鹅毛,将桑叶幼蚕一一分开,让幼蚕都能被桑叶喂饱。而且啊,那夫人一举一动,都自是优雅不已,待她将一匾之中桑蚕尽数分拨完毕的时候,席间妃嫔福晋,便已再没有妒忌之语,只剩下心服口服了。皇上,这位衍圣公胞姐,一品夫人,丈夫便是皇上多年前经常对妾言及的阮元吗?”

“是啊,阮元……”嘉庆想到这里,却在不觉间多了一个念头,忽然问皇后道:“这件事朕应该和你说过啊?怎么,你是觉得阮元一个五品翰林,与这位圣裔颇不相配,是吗?”

“皇上,妾不敢擅言朝政,更不敢妄言人事。”皇后忙辩解道。

“无妨,其实这阮元……或许也是朕考虑不周了。”嘉庆这样说,却也是因为这些时日,他回顾刘凤诰一案,多有不解之处。阮元与刘凤诰文才吏能,均是朝中一流,是以嘉庆虽然放逐刘凤诰、贬谪阮元,心中却一直想着重新重用二人,便也多次翻阅旧时案卷。翻看之中,嘉庆意外发现,最初弹劾刘凤诰的陆言,只说到了刘凤诰舞弊之事,对所谓连号,竟是全未提及。而刘凤诰案第一次出现连号字句,已是托津和卢荫溥办案之时。这样看来,阮元不知刘凤诰连号也在情理之中,甚至刘凤诰有无连号这般重罪,或许也要商榷。换言之,阮元绝非有意徇隐,只是一时失察,又是同窗旧友,强使阮元违背交情直言旧友之过,也有些对他过于苛刻。所以早在皇后言及孔璐华之时以前,嘉庆心中便早已有了尽快重新启用阮元的想法。

“皇上,那阮元监修国史,可有怠慢之处啊?”皇后看嘉庆颜色少霁,便也旁敲侧击地问道。

“不,阮元一直勤于修书之事,如此看来,是朕大材小用了。”到了这时,嘉庆也不愿再向皇后隐瞒,而是直言道:“不过,当年的刘凤诰一案,终究是刘凤诰自己认下了罪行,朕若是过早复任阮元,只怕其他大臣那里,也会以为朕赏罚不公啊。朕会给阮元机会,只是这些事,都急不得啊。”

“皇上也是想,若是阮元能被皇上复任,那他之后任官,便是皇上恩德,如此他也能尽忠于朝廷之事吧?”皇后忽然补充道:“只是那阮元,妾听起来总是个正人君子,皇上这般动之以权术又是何必呢?妾以为那阮元无论如何复任,都会对皇上尽忠尽力啊?”

“你想多了,朕……朕只是依法度行事罢了。”不过,嘉庆的真实想法如何,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至少这时的嘉庆,已经开始盘算起了下一步计划:

“詹事吴方培,可以迁为内阁学士,詹事之位,就由少詹事王宗诚先补上,这样少詹事之职……皇阿玛当年超迁阮元,让他不过三年便位列京卿,其中第一步,也是少詹事啊。”

看起来,阮元复任之事,也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到了四月,京城渐渐春暖花开,也正是官宦人家出游的最佳时日。京中万柳堂,京郊西山,都是文人墨客汇聚吟咏之所,这时清王朝内无民变,外无边患,也正是达官贵人最为轻松的时候。而这一日,阮元也带着孔璐华到了西山观赏风景,只是闲游之余,阮元却也准备了不少祭品,来到西山的朱珪墓前,为老师献上迟来的祭拜。

“老师,学生来晚了啊。”阮元回想着朱珪生前教诲,自己深陷困境之时,又是孔庆镕以朱珪遗书助自己脱困。自也不胜感慨,对着朱珪的墓碑道:“学生至今记得,当年学生初任巡抚,为政之事一窍不通,是老师亲授学生巡抚之道,学生两任巡抚八年,如今当年的两件要事,海寇业已清除,近二百万亏空,也已经补上了八成,而且学生在浙并无新亏。学问之上,老师从来告诉学生,汉宋之学,不可偏废,如今学生亲修国史,自是力主汉宋之平,不以一己之好恶,定列传之存废。学生知道自己天资驽钝,或许这些事学生做的也不好,但总是尽力去办了,老师,您也请安心吧。只是学生却没想到,老师过世三年,学生竟还要靠着老师相助,才能留在这京城啊。”

“夫子,其实我们当时看到朱恩师书信,也都吃了一惊呢。”一旁跟随阮元过来的孔璐华也补充道:“恩师他老人家书信中可是写得清清楚楚,若是你在他去世之后,有品行不端之事,这封信就请衍圣公亲自毁去,也就是说,最后救了夫子的,还是夫子自己啊。”只是孔璐华说着说着,也想起了自己与朱珪那次相见,当时自己和阮元之间,虽已渐除嫌隙,却仍是有些不够相合之事,也是朱珪为自己夫妻开解,送了自己一个怀表,阮元的进食才得到稳定,一时感怀旧事,便也对朱珪的墓碑道:“朱恩师,您就放心吧,我和夫子成婚,现在已经十六年了,一切……都挺好的。夫子虽说有此一难,可是现下修书办事,也都勤勉,所以我想着,或许再过些时日,皇上就会原谅夫子了。恩师,夫子在浙江那八年啊,我虽是夫子身边人,却也要说一句实话,夫子做了许多有益百姓的善事呢,大家平日总是说学以致用,夫子虽然很少说这样的话,可他做得,在我看来,可是这大清国内的第一人了。”

“老师,夫人这番话是过誉了。只是……”阮元终是饱读圣贤经典之人,对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理,心中也是一向认同,在京城时间长了,却也渐渐开始想到,若是自己还能再任外省,对各省政事有所兴革,才是真正惠及天下之事。可如今自己这样的地位,似乎也说不出这种话来。

“夫子,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嘛。”孔璐华也对他笑道:“夫子的意思,是要重新做个巡抚,或者……做个总督,我看现在的夫子也应对得来了。其实也是好事,夫人我前后在京城住了三年,却也有些厌了,若是能去些山水风景更好的地方,说不定还能多写几首新诗呢。恩师,现在天下这么大,需要帮助的百姓也有很多,您一定也希望夫子早日官复原级,继续做些有益于天下的事吧?”

“夫人,这……”阮元听着孔璐华之语,虽是诙谐,念及朱珪坟茔便在身旁,却也只好克制住了。

“阮世兄,阮世兄!”这时,朱珪之子朱锡经的声音竟从阮元身后传了回来,原来这日本是朱锡经带了阮元夫妇前来拜祭,随后他便去了外面官道之旁歇息。这时阮元回过头,竟见他神色略有惊慌,似乎官道之上,竟是有要事发生一般,忙走了过来,向他问道:“朱世兄,外面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阮世兄,京中出大事了。方才我听几个京中官差说,就在今日上午,留守京中的戴中堂,病重不治,竟是……去了。”朱锡经忙对阮元道。

“你说什么?!”听到这一句话,阮元也是顿时大惊。

嘉庆十六年四月,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一向勤于政事的嘉庆重臣戴衢亨,因积劳成疾,在嘉庆出巡五台山之时于京中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后赐谥号文端。

朱锡经见阮元惊异,也对他道:“阮世兄,方才京中那些差人,就是要去五台为皇上报信的,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了。唉,家父尚在之时,原与戴中堂也有些过节,可即便如此,家父过世之前,依然说戴中堂乃是如今骨鲠之臣,让我不要与他结怨,如今他这一过世,朝廷之中,可是少了一位重臣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