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七十五章 奇怪的传言

大清疆臣。 第三百七十五章 奇怪的传言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锡经见阮元惊异,也对他道:“阮世兄,方才京中那些差人,就是要去五台为皇上报信的,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了。唉,家父尚在之时,原与戴中堂也有些过节,可即便如此,家父过世之前,依然说戴中堂乃是如今骨鲠之臣,让我不要与他结怨,如今他这一过世,朝廷之中,可是少了一位重臣啊。”

“夫子,你们说的戴中堂,我以前也听你提过几次,当年清剿海寇,你能和玉德、阿林保相抗,和李大人齐心协力,背后也有他相助吧?”孔璐华听二人说起戴衢亨之死,便也上前问道。

“是啊,戴中堂不仅在海疆之事上,对我多有支持,就是朝中政事,也是一向尽心。”可是说到这里,阮元却也感叹道:“不过,戴中堂毕竟身为枢臣,平日参决要务多了,未免有些谨慎,退朝之后与外臣相遇,往往不置一语。可所有的事他心里都有数,小岘兄也跟我说过,他曾经向戴中堂进言能够严查兵部吏员,当时戴中堂什么都没说,可半年之后,皇上果然下发了严查兵部的上谕,所以他才清楚。只是如此以来,朝中许多后进之人,未免便有些误解戴中堂了。而且戴中堂立朝从来敢言,凡有不和之语,必然竭力论辩,但也正因如此,许多大臣不仅与他不和,反而背地里以为他刚愎自用……唉,只有真正了解戴中堂的人才知道,朝廷之内,这一次损失有多大啊。”

“阮世兄说的不错。”朱锡经也补充道:“起初我也不解,为何戴中堂与家父不和,可家父病危之际,来探视他老人家的竟然是戴中堂。后来我才清楚,家父当时,曾托戴中堂继续重用阮世兄,而之后阮世兄在浙江遇险,我听闻戴中堂也曾为阮世兄相辩,真是不以私怨废公务啊。戴中堂尚不及六旬,本是不该……如今董中堂年纪也大了,后面朝廷的事又要怎么办啊?”

只是死者已矣,空言终是无益,阮元一行感叹良久,却也只得接受了这个现实,相继返回了京中。

戴衢亨的去世,对于嘉庆而言也是不小的打击,嘉庆得到讣告之后,当即从五台起驾归京,为之致奠。嘉庆比任何人都清楚,戴衢亨不仅办事干练,而且从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这份伉直敢言却只是在自己面前,平日他上奏之后,便即焚去底稿,绝无外朝市恩之意。也正因如此,朝中对戴衢亨多有风言风语,甚至有传闻戴衢亨在海淀多建私宅,其中务为奢靡,自己也暗中调查过这些,并无实据。是以这时眼看戴衢亨已不在自己身旁,嘉庆心中也是悲痛万分,只后悔他生前之时,对戴家赏赐犹有不足,见其子戴嘉瑞年幼,便破格加授骑都尉世职,并将戴衢亨之叔戴均元诏入京中,对戴氏一门继续重用。

这时朝中庆桂董诰俱皆年迈,朝中要事,基本都是戴衢亨和托津与嘉庆一并参决,这时戴衢亨骤然离世,对于朝政自也是巨大损失。而嘉庆准备诏入军机处的闽浙总督方维甸,又因母丧之故不愿入京。无奈之下,嘉庆只好破格用人,将卢荫溥职衔提升为四品,让他进入军机处做了军机大臣,很快又升通政司副使。卢荫溥也成为戴衢亨和吴熊光之后,第三位官职未及二品而得以参决要务的军机大臣。

只是,这时的嘉庆却尚不能察觉,原本平和寂静的圆明园内,竟也开始多了许多风言风语。

“财哥,你听说了吗?朝廷里那个戴中堂,好像是……是没了。我记得他们说戴中堂的时候,不是都说他勤勉能干吗?你说这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怎么命也这么苦呢?”这日的九州清晏宫禁之内,一个年轻太监与一个中年太监并肩而行,走到一半,那年轻太监竟按捺不住,主动向中年太监问道。

“小金子啊,这人哪,命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天生就该富贵,有些人呢,就是命苦,也怨不得别人的。那戴中堂的事哥当然知道了,那也是多年操劳,加上当时治黄河劳瘁过度,留下了隐疾,结果才……哎呦,听说他儿子啊,今年才十一岁呢。”这“财哥”说起戴衢亨之时,看来也是一样的哀叹。

“财哥,你说这治河,我在这里当差也有三年了,天天听皇上骂那些治河之人,什么吴璥啊、徐端啊、李亨特啊,我都背下来了,他们是真没用吗?那为什么皇上还要用他们啊?”“小金子”对朝中要员背景多有不解,也向“财哥”继续问道。

“我听说不是,这几个人啊,治河本是有一套的,你说他们不行,那换了别人,多半更不行了。”“财哥”也摇摇头,叹道:“可是如今这世道,又能怎么样呢?我看着这也七八年了,年年黄河都在发大水,而且水情也好,淤沙也罢,都是先前数十年所罕见,那这样大的灾情,你就算让大罗金仙下凡,他也未必能拿出个法子啊?这些年啊,外面天灾听说也是一年甚似一年,皇上别的不说,光忙着这治河救灾两件事,头发都白了不少了。唉,都是天命啊,小金子,按哥的意思,这事问题不在别的上,只是因为大清天下,要来天劫啊!”

“财哥,这……什么是‘天劫’啊?”“小金子”似乎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不禁好奇问道。

“天劫?这个很简单啊,就是说这天下每隔几十上百年,就要应一次劫数,若是这百姓天天安居乐业,那老天爷他也不高兴啊?所以呢,老天爷隔一段时间,就会给这人世间添些劫难,以前那许多年,为什么大家都说是盛世呢?就是前朝的时候,老天爷看百姓受的劫够了,便要维持一下中和之状。这百多年来,老百姓还算安稳,那当然就要再来一次‘天劫’了,哥听懂这行的人说啊,这年年大灾,黄河倒灌,都是小劫,但这小劫多了,那也就是说后面的大劫,它快要到了!”“财哥”面色郑重,严肃地对“小金子”道。

“哥,什么是大劫啊?难道会……会死人吗?”“小金子”听到这里,已然冷汗渐生,身子颤抖了起来,忙对那“财哥”求教道:“哥,你……你有什么办法吗?我……我年纪还小,我怕死啊!”

“这……办法我倒是听人说起过一二,只是,小金子,这些话你愿意听吗?听了之后,你可得发誓绝不外传啊?”

“哥,我都听你的,外人来问,我什么都不说!只要能让我活下去,这保个密什么的,我……我没有问题的!”“小金子”想着自己性命要紧,哪里还能想到更多,便已经把“财哥”当成了自己的救世主,不住向他恳求道。

“那好,我也先告诉你一点,这应劫之法,第一便是要去找一个人,这人啊……”“财哥”言语也渐渐露出了一丝神秘之感,悄声对“小金子”道。

“刘得财、刘金,你们在这里说什么呢?什么天劫?皇上平日尽心奉天,以仁待民,哪里会有什么天劫?这等妄诞之语,也是你们宫中当差之人说得出口的吗?”就在这时,二人身后忽然传来一个严肃的太监声音,这刘得财与刘金忙回头看时,只见身后已多了一个熟悉的人影,正是嘉庆最为信任的张进忠。

“张公公,这……这是真的啊!”刘金听了刘得财一番言语,这时竟不敢再相信张进忠,反倒对张进忠劝道:“张公公,这天劫是老天爷的意思,和皇上无关啊!这些年外面年年闹灾,这就是小劫,小劫多了,那这大劫也是免不了的啊?”

“一派胡言!你读过书吗?你自忖学问,能及得上朝中那些大臣万分之一吗?这等言语,你可曾听那些饱学大臣们说过?”张进忠虽是斥责,却也念在刘金年纪尚轻,愿意与他讲几分理,只道:“刘金,我读书也不多,但我明白,什么样的人可信,什么样的人不可信!这等虚无缥缈之语,愿意去相信的,都是外面那些无知愚民!你做了内侍,便应该清楚这样的话,是不能在宫里讲的!刘得财,这刘金年纪还小,不懂规矩,但你应该懂!你怎么也不知好歹,净挑这些虚无缥缈之语,在宫里蛊惑人心!今日是你二人初犯,我可以既往不咎,但你们要是再让我撞见一次,也别怪我不留情面!”

“我、我……”刘金听张进忠之语竟完全无法解释“天劫”,一时竟急得快哭了出来。

“张公公,这刘金年纪还小,刘得财呢,是我平时管教宽松了些,您说您和他们两个较劲做什么呢?要不,您就大人有大量,把这两个奴才交给我教训吧,皇上那边,方才还有要事,说是让您过去呢。”这是,三人身边竟又有一名太监走近,这太监名叫杨进忠,因清室从来宣扬“忠义”之语,很多入宫太监为表忠心,都在入宫时改了名,以表其对清朝皇室“忠心不二”。张进忠和杨进忠只是其中两个人,此时宫中太监,尚有孙进忠、于进忠等人留名于后世。

张进忠听到杨进忠说起嘉庆传诏自己,当然不敢怠慢,只是想着二刘方才之语,多少也有些不放心,便对杨进忠道:“杨公公,不是我较劲,只是他二人实在胆大妄为,宫里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怎么能一点分寸都没有呢!你也是入宫十年的人了,我平日侍奉皇上,许多时候走不开,这宫里的规矩你也多给他们讲讲。尤其这刘金,毕竟还小呢,别从一开始就学糊涂了,以后要是在皇上面前说错了话,是要掉脑袋的!”说罢,也顾不得再去和刘金解释其他,便即往奉三无私方向去了。

“张公公,您就放心吧!”杨进忠当即应答道。

这日张进忠走得快,又想着不过两个寻常太监一时妄言,总也无伤大雅,各人都是刑余之人,又何苦相互为难?既然自己已经对二人严加斥责,那嘉庆一边,还是少些麻烦为好。

只是张进忠却不知道,就在自己渐渐远去,再也听不到几人言语之时,杨进忠却对刘得财和刘金多补了一句:

“以后啊,这些话咱不在宫里说,也就是了。”

当波澜第一次划过湖面的时候,没有人清楚接下来是风平浪静,还是……暴风骤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