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四十八章 阮元禁足

大清疆臣。 第三百四十八章 阮元禁足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本发放俸米之时,托津也和鄂罗哩议定,既然平时发放仓米多为陈米,那这次索性给京官们卖个面子,七成陈米之外,多加三成新米,这样只要京官们能得到些新米,自然满意,也就不会记恨托津,而多发三成新米,对整个粮仓而言本也无足轻重。当时托津与鄂罗哩都不清楚粮仓内幕,便也这样照做了下去。可各人都未能想到,这次多发新米,竟意外挑中了高添凤添加药剂的那几座粮仓。而多发的陈米,也有许多是他偷卖贡米改换的次米,这些次米在京仓贮藏多年,不少都已经发霉,彻底变质不能食用。原先京城旗人并不在意食用陈米,可如今下发俸米,大半都是霉米药米,却如何还能下饭入口?一时许多底层旗人兵士,纷纷控诉京仓发米不公之事,而太常寺少卿马履泰也正好在这时得到消息,有人经常从通州粮仓向外贩米,马履泰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嘉庆。眼看京中无论旗汉文武,对于发米之事无不怨声载道,嘉庆又如何无动于衷,很快也派了几名大学士前往通州查办此事,并要求他们彻底清查通州粮仓,这样一查,高添凤的种种劣迹,才终于暴露出来。

清时将偷盗仓米、伪造账目之事称为“黑档”,是以高添凤之事,在当时也被称为“黑档案”。“黑档案”爆发之后,嘉庆认为高添凤不过区区小吏,若是仓场官员能够严查粮仓,他就绝不会做出如此大案。是以对于高添凤在通州粮仓这七八年里,所有曾任仓场侍郎的官员,也一并进行追责。托津也当过仓场侍郎,眼看情况不妙,主动向嘉庆请罪,但托津任上失米不多,所以嘉庆也只是将他降级留任,可这时的仓场侍郎李钧简,在任半年便让高添凤盗出仓米数千石,乃是历任仓场侍郎失米之最,眼看李钧简如此失职,嘉庆又如何不怒?是以这日想着黑档一案,便即再下上谕,将李钧简罢官夺职。

而眼看这两件大案爆发,最为震惊的或许不是嘉庆,而是阮元。表面上看,这两件案子确实和阮元无关,可李毓昌案的涉案总督铁保,正是阮元考中进士的己酉科中的副主考,是阮元座师,而李钧简不仅是阮元同科进士,还是当年的二甲第二名,正好在阮元前面一位。不过半年,铁保、李钧简、刘凤诰、任泽和,相继涉案落马,这时距离嘉庆五十大寿,也只剩下数月。眼看己酉科师生如此,嘉庆又如何能够信任阮元?如何相信刘凤诰最后的连号罪名,乃是逼供所得?是以阮元看了邸报,便也清楚,嘉庆对于自己师生,一时间根本不可能再抱有信心,即便刘凤诰向嘉庆申辩,嘉庆也不会听下去了,所以刘凤诰才会心灰意冷,主动承认了连号。

当然,阮元也逐渐清楚,刘凤诰、任泽和之后,嘉庆要动手惩办之人,就是自己。

果然,这时嘉庆想着仓场之事,竟也开始怀疑起地方督抚,便对各大臣道:“你们看看吧,通州粮仓上报,现在粮仓之内,竟有一半都是次米,这是什么天庾正供,又如何做为百官恩赏之用?!想来次米如此之多,他一个高添凤也成不得这般气候,定是地方漕帮,起运之际,就掺杂了不少次米。传朕旨意,所有有漕直省督抚,一律下去严查漕粮之事!若有旗丁水手盗卖漕粮,以次充好的,都速速上报于朕,若有隐瞒,定当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费淳、董诰等人齐声道。

“遵旨遵旨,你们成日口称遵旨,下面办的实事,究竟又有多少?”嘉庆这时竟是余怒未消,又对费淳道:“费淳,你是大学士,又兼管户部部务,这仓场之事本来也在你职权之内,李钧简庸懦如此,你怎得先前全然不知,更无一语言及于朕?!这黑档之事你办完,就暂时归家自省去吧,户部的事,你不用再管了!”

眼看嘉庆如此恼怒,费淳却也不敢再说“遵旨”二字了。

不过数日,对于李毓昌案、通州黑档案的审理结果,也渐渐公之于众,高添凤及其同伙,所有直接参与偷漏粮米、以次充好、添加药剂之人,一律处斩。李钧简革职等候调用,费淳仅保留大学士一职归家家居。铁保革去两江总督之职,遣戍新疆,江苏巡抚汪日章一并革职,削籍为民,永不录用。两件大案,无论直接参与之人,还是相关高层官员,都一并受到了嘉庆严惩。

这时对于阮元而言,或许唯一的幸事,就是两江总督之位因铁保被革职出现了空缺,嘉庆一时没有合适人选,便临时让阿林保做了两江总督,而改任陕西巡抚方维甸为闽浙总督,阮元一向清楚,方维甸为人清廉能干,对海盗也曾力持主剿之议,有了他坐镇福州,对蔡牵的最后一战,胜算自又多了两成。只是福建方面,如果实行分船隔攻战术,能否配合得当尚有疑虑,是以阮元也联系了张师诚,希望八月之初,张师诚可以到台州一次,自己将与他合议围剿蔡牵之计。

但与此同时,嘉庆要求查办漕帮的上谕,也已经到了杭州,阮元便也向嘉白帮问过了偷漏换米诸事,很快嘉白帮有了回复,帮内规矩从来严明,并无水手胆敢盗卖米粮,每次浙江漕帮起运漕粮,也都能妥速完成运粮之事。阮元想着余得水毕竟和自己也有多年交情,应该不会骗自己,便依嘉白帮所言,对嘉庆上了折子,同时到达圆明园的,还有这一年浙江依例上报粮价的奏折。

可面对阮元这样两封奏折,嘉庆却根本不能满意。

“这浙江米价,为何今年还是居高不下?朕记得,去年浙江报了水灾,朕也蠲免了几个县的赋税,有灾荒,米价高些倒也罢了。可今年呢,浙江并无报灾之事,为何米价还不能降下来?!想来也不过是海寇依然肆虐,沿海奸民为求私利,偷漏米粮给了海寇,这才让浙江米价居高不下!阮元这次浙江巡抚,是怎么当的?粮价降不下来,海防不能断绝接济,如此昏聩糊涂,朕要你继续做浙江巡抚有何用?!”

“浙江漕帮并无偷漏米粮之事,阮元到底有没有严查下去?若是每个督抚都像阮元这般,都给朕报漕帮无事,那少了的漕粮是去了哪里,京仓又怎么会出现那么多朽米霉米?阮元究竟在做什么,刘凤诰之事,陆言说早已民怨沸腾,他竟报了个本未得有实据,现在托津的折子到了,刘凤诰有连号之罪!这样想来,阮元说的未有实据云云,不过是他包庇的借口!刘凤诰是己酉科进士,阮元也是,己酉科……”

“今年这几件案子,哪个没有他们己酉科的影子?李毓昌案,铁保是己酉科副主考,阮元刘凤诰,皆以恩师称之,黑档案,李钧简是己酉科,杭州科场案,刘凤诰任泽和,一样是己酉科!嘿嘿,真是好老师,好学生啊,有这般昏庸包庇的老师,也就有这般上下欺瞒的学生!平日空言师生情谊,实则蝇营狗苟,无恶不作!朕亲政十年,对这些人太客气了,这一次,朕若是不出重拳,这天下百姓,还如何相信我大清的国法纲常!”

就这样,阮元的命运,也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

嘉庆十四年七月初,新的上谕到了杭州,这次嘉庆对阮元再未容情,而是直接命令阮元停止一切浙江巡抚职务,将浙江政事交予布政使庆格、按察使蒋继勋共同办理。同时,嘉庆让江苏布政使蒋攸铦南下杭州,待蒋攸铦到任之后,阮元便需将浙江巡抚印信交割于他。之后,阮元须入京觐见,等候嘉庆发落。

上谕下达之前,托津和卢荫溥也已在杭州将刘凤诰一案前后文卷整理完毕,便即押着刘凤诰,一道回了京城。阮元接了上谕,清楚这时自己根本无法对嘉庆申辩,而且自己也确有识人之过,只得会同庆格、蒋继勋,以及杭嘉湖道李赓芸,将未决之事一一交接给了三人。之后,阮元回归抚院内宅,闭门不出,只等新任巡抚到杭州接印,便即启程,北上向嘉庆谢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