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零三章 刘家父母

大清疆臣。 第三百零三章 刘家父母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孔璐华毕竟端庄持重,疑惑片刻,便也有了主意,向那老妇问道:“这位妈妈,我是阮家的夫人,书之与我便如姐妹一般,若她真是您二位的女儿,那您二位尽可放心,书之姐姐在我们家,从没受过半点怠慢的。不过,书之姐姐入府却要比我还早上十年,当年的旧事,我们也没和外人说过,却不知你们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让书之姐姐她后来阴差阳错,竟进了阮家呢?”其实刘文如与孔璐华相熟多年,早已将自己幼年身世悉数相告,孔璐华对她童年经历一点都不陌生,但她也清楚,刘文如绝少和外人来往,即便是家里人,知道刘文如过去的也屈指可数,是以有意隐去了关键信息,只等这两个老人自行补充,便知真伪。

“文如,这些你都忘了吗?”那老妇却是性急,听着孔璐华相问,便径自言道:“二十五年之前,我们天长县大旱,咱们在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就来了扬州,想着做些杂工,总能补贴上几个月吧?可是,那年受灾的人多,扬州的船工、盐工,都有了不少人,每日天不亮就去码头,才能有活干。你爹他干了几天,就受了伤,撑船、扛米,都干不下去了。可咱们一家三口,可怎么活下去啊?那几日我和你爹实在没办法了,想着要活下去,就只能去要饭了。可你当时还在咱们身边,我们怕……怕外人看咱们人多,反倒不愿施舍了。所以……那日咱们几个经过康山,看那江家大院倒是气派,就想着,要是把你放在那里,若是江家人心善,说不定能收留你呢?可当时我们也怕你不敢自己生活,哭闹起来不愿意走,就……就告诉你说我们去做活了,先留你在江家门前待一会儿,然后……其实过了几日,我们就有活可做了,可是回康山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你了,后来咱们回了天长,每隔一两年便来扬州找你一次,却都不知你下落,直到前些日子,我们去城西的海岱庵上香,却意外看到,布施之人中竟有你的名字!孩子,当年是我们不好,没告诉你真相,可这些年,咱们一直想着你啊。文如,我……我真是你的亲娘啊?”刘文如听着老妇言语,竟也在克制不住,双目中早已泛满了泪水,而一旁的孔璐华也清楚,这些刘文如的旧事,正是她曾经给自己讲过的。刘文如正是那日被放在江府门前,直到黄昏尚不见父母,急得哭了起来,偶尔被路经那处宅门的江彩听到,才特意许了她入府,两年后刘文如作为陪嫁媵婢,与江彩一同到了阮家,才有了今日的刘宜人。

但孔璐华也清楚,当年江彩收下刘文如后,也曾派出家仆外出询问,看能不能找到刘文如父母,可连续数次查访,最后都不了了之。江彩在江家也只是旁支,不愿多加央求他人,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了下来。于是她也向那老妇问道:“这位妈妈,你方才所言,我倒是听过一二,但时日太久,只怕有些事书之姐姐也记不清了。可是我也记得,书之姐姐给我讲过,当年江家是找过你们的啊?这样说来,若是你们主动来江家,又怎么能不知道书之姐姐下落呢?”

“唉,我们那时为了求个生计,在外面跑了好几日呢。”那老妇道:“后来也是一家戏班子来扬州演戏,那里人多,缺人帮忙,我每日去给他们打打杂,做饭、缝补,什么都做,这才得了些钱,终于可以回家了,那个时候,文如都和我们分开一个多月了。可先前咱们过得也苦,哪有余力去照顾她呢?”

“夫人,这……我记得小姐让人出来寻人,也不过半个月左右工夫。这时间,也没问题啊,或许,她真的是我……”刘文如听着老妇之言,回想自己小时候的情形,竟渐渐对上了时间,而且不知怎的,看着两个老者,她竟一直都有些莫名的亲切之感,要不是孔璐华尚在身边,或许这时她已经主动对二人以父母相称了。

“姐姐,你再冷静些,这些话你都和我讲过的,若是你也和家里其他人讲过,他们编一番缘故出来,也不是难事啊?”孔璐华看她神色不对,也将她拉到了一边,小声说道。

这边蒋二也自是聪明,看了孔璐华神色,便知问题所在,便又对两名老者道:“二位老人家,你们看,刘宜人从入府到现在,都已经二十多年了,当年的事,若只是这般说出来,或许大家印象都不深了。我倒是有个办法,刘宜人若真是你们的女儿,那她在天长的时候,可有什么喜爱之物,你们家中,应该也留下了一些当年的旧物什吧?”

“这个自然了。”那老农夫打扮的人说着,便从身上包袱里取出来一个已然泛黄的布偶,布偶纹路早已模糊难辨,可从外型看,依稀像个狮子,老者道:“文如,你还记得吗,你四岁的时候,正好乡里有一队人来舞狮,你看了喜欢,说你也想要个狮子。爹爹一直记得,后来赶集的时候,就给你买了一个,那个时候啊,你每天都要拿着它玩上半天呢。怎么,这件事,你也都忘了不成?”

“这……确实,您……您就是、是……爹爹……”刘文如看着那破旧的狮子,身子更是止不住地颤抖,就连孔璐华在她身旁,都吃了一惊。原来这件事因为过于久远,刘文如竟对自己都没提起过,更何况,从这狮子外型来看,也当是件陈年旧物,决计做不得假。既然两个老者连这样的事都清楚,还拿出了实物为证,那他们和刘文如的关系,自是不言而喻了。

“文如,娘……娘一直想你啊!”那老妇看着刘文如神情,再也按捺不住,便甩开两个阮家侍仆,扑上来抱住了刘文如。刘文如也没有放手,而是同样紧紧抱住了那老妇,双目之中,泪水早已流了下来,再不能抑制半分。

“娘,孩儿……孩儿终于见到您了!”刘文如也终于承认了眼前这一切。一边的刘父看着,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这……蒋二,先把他们请进来吧,若真是这样,也该让夫子来看一看才是啊?”眼看这两个老者,已和刘文如认了亲,孔璐华和蒋二虽说一时难以适应,却也只得接受了这个现实。

阮元这日正在家闲居,忽然听蒋二来报,说刘文如不仅找到了父母,而且根据双方回忆物证,刘家父母身份已然确认无疑。阮元听着,也顿时吃了一惊,可阮元也清楚,只要蒋二所言不虚,那这日来到阮家的二人,便不会再有假。沉思半晌,阮元也告诉蒋二,将二老请进了阮家内堂,并让蒋二取了几匹上等布料,留给刘家父母以作新衣之用。

看着完全陌生的两名老者,阮元虽是疑惑,却也只得坚守礼节,请了二老上座,自己则作为二人女婿,对二老先行拜过。二老都是安徽农户,听闻阮元为官时曾是二品大员,这时竟依女婿之礼对自己下拜,一时自是又惊又喜。阮元也主动对二老道:“二位既是文如的父母,那在下作为文如的丈夫,也自是二位女婿了,先前纳文如入府,是在济南,那时小婿家中尚属拮据,扬州相熟之人也不多,竟未能及时禀报二位,是小婿的不是。”

“哎呀,这……哈哈哈哈,阮大人,您能纳了文如入门,这我们真是……真是三生有幸啊。至于以前的事,也怪我们,虽然没过一两年,咱们俩都会来扬州一次,可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天长,毕竟咱们家,也不过就是为人佣耕罢了,却怎么能在这茫茫人海里找到文如啊?若不是文如现在已经封了诰命,入了阮大人府,还给海岱庵捐了钱,那或许这次来扬州,我们又要白跑一趟了啊?”刘父虽然时常在淮扬奔波,可毕竟只是务农之人,平日对官府又敬又惧,看着阮元谦敬之态,竟逐渐以为,自己做了朝廷大员的岳父,或许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在天长县说一不二了。激动之下,言语也从最初的拘谨,变成了和阮元对等交流。

“是啊,这真是太不容易了……”刘母一边哭着,一边也感叹道:“这也是咱们平日虔诚,一直相信碧霞元君娘娘,那日去海岱庵上香,竟看到文如不仅还活着,而且做了宜人,这……我们做梦都想不到啊?你说,咱们的苦日子,是不是以后就要到头了啊?”最后这句自然是与刘父说的了。

“那当然了,咱这个女婿啊,做得是巡抚,在咱们安徽,那就是安庆那边的大老爷,可比天长县一个县太爷厉害多了。不说别的,就这么大的房子,一连五进的门户,咱天长我可是见都没见过啊。以后啊,咱们在天长,可是再也不怕任何人啦!”刘父也兴高采烈的说道。

“这……回过岳父岳母,家严在世之时,已加封一品光禄大夫。是以家庙布置,需按国朝定制,小婿这才建了这五进门户的。”阮元忙解释道。

“阮大人啊,有件事我却是不清楚了。”刘父似乎对什么“国朝定制”也没多少兴趣,仍是问阮元道:“我家文如那个什么宜人,就是戏文里说得那……那什么诰命吧?既然有了诰命,那文如现在,可也有自己的家产了?”

“这……回过岳父岳母,其实依国朝定制,诰命乃是荣身之用,却没有其他封赏的。不过二位也尽可放心,小婿做的是外官,每年朝廷可以酌给养廉银一万两,小婿平日开支不多,总是积了些家产的,文如那边,祜儿名下,小婿也置了田产,若说衣食丰足,自是不在话下的。”阮元道。

“一……一万两?!”刘家父母不知养廉银用处,听阮元这样一说,还以为这些银两都是阮家私产。而这样一笔财产,在二人眼中,已是先前决计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是以二人都愣了半晌,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平静过后,还是刘父主动打破了僵局,对阮元道:“那阮大人……不,女婿啊,你看,文如在你家里,这算是过上好日子了,你……你可 不能让我们两个,继续在天长受苦啊?唉,这话说回来,咱两个年纪也大了,二十年前,不是在家务农,就是出来做工,却也只生养了文如这一个孩子,到现在,咱们两个都老了,可是……可是咱们现在,都没有自己的地呢,这给人佣耕了大半辈子,眼看着就要老了,咱们可也都干不下去了啊?”

“是啊,女婿,你看,你也算是有钱人了,这给咱们置上个三五百亩地,不是难事吧?”刘母听着阮元言语,也自然变了想法,以为只要阮元可以帮助自己,二人便可一跃而成为小康之家,再不用担心生计。

“这……回过岳母,小婿今日见了二位高堂,也清楚二位高堂现在家中境况了,这生计之事,小婿一定是要帮二位高堂的,小婿过几日便去问过二位高堂那边的田主,将二位的田赎出来。只是岳母方才所言,这许多田地,却是……”阮元没说出来的是,即便是自己出任巡抚前的阮家,其实一共也只有四百多亩田地,这些田地名义上归阮家所有,实际上都是康熙年间购置,随着岁月变迁,阮家人口日繁,早已不敷使用,阮承信正是不愿去寻同宗接济,当年在扬州才日渐贫困。后来自己虽为阮福阮祜购置土地,也只各自买了百余亩,不想刘家父母这时竟一次开出三五百亩的数字来,自己从来为官不愿与民争地,听到这个要求,却也犯了难。

“女婿啊,这三五百亩田地,也不算多啊?我听说就咱那个小田主,家里给人佣耕的土地,都不止这许多了。”刘父却不清楚其中内情,依然劝阮元道:“而且就他啊,在咱县里也就是个普通乡绅,哪能跟你比啊?按我说,就算你一亩地一两银子,去买他的这些田地下来,他也得乖乖受着才是啊?”

“岳父,这……既然岳父说了,那小婿也去想想办法,总之,既然小婿找到了二位高堂,以后二位高堂的日子,小婿总也要照顾到才是。”阮元也只好用这种话语搪塞了二人。

“对了,女婿,你可认识那天长县的知县啊?”刘父又问道。

“小婿不识。”阮元道。

“那也没关系。”刘父道:“不过既然你都做到巡抚了,说你的名字出来,他们总会认识你吧?要不,你给那县太爷去封信如何?就告诉他,我们家女儿在你这扬州家里呢,都是有五品诰命的人了,教他啊,以后也对咱们客气点,怎么样?哈哈,咱们以后在天长县啊,总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啦!”

“是啊,咱们的苦日子,总算到头了啊?”刘母说着,似乎也很激动,道:“你说平时,咱们别说那县太爷的衙门了,就是县里来咱乡下几个小吏,在他们面前,都只有吓得哆嗦的份,咱们也就这样……这样过了一辈子啊,没想到到了这个年纪,终于……咱们也可以过县太爷的日子了……”

“……”看着既激动不已,又有些忘乎所以的刘家父母,阮元却也是三分感慨,三分忧愁,不知应该说什么好了。

“女婿啊,方才听你说,亲家公他在世的时候,因为你做了官,所以也能封官吗?哈哈,那些唱戏的居然不知道呢。”刘父说着说着,似乎又对阮承信的事来了兴趣,道:“那现在文如也有了诰命,万岁爷那边,会不会也加封我们啊?女婿,你都是巡抚了,应该也认识万岁爷吧?要不,你去跟万岁爷说说,也给我们讨两道圣旨回来?这光是有田产,总是感觉不够啊?”

“岳父,这件事您有所不知,国朝封授之事,依定制,在家中最多也只能加恩于妻室。小婿……小婿虽纳了文如在家,可无论如何,文如名义上只是妾室,却是不能加恩父母的。”阮元无奈之下,也只好辩道。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啊?什么国朝定制,还不是万岁爷他一句话的事吗?”刘父却不以为然,道:“要不这样,你也去跟万岁爷说说,就说咱们两个,这辈子啊,实在是吃了太多苦了,这到老了,女儿都有了诰命,总是该过好日子了,怎么,咱们也不过是想要一道圣旨,在家里看着高兴些,那万岁爷他……他就连一道圣旨都不愿意多给么?”

听着刘父这般强词夺理,阮元也终于明白,这时多说什么,都不能改变二老的想法了。

“二位高堂,今日奔波一日,你们自然也辛苦了,我这也去安排两间上房,给二老住下,至于其他事,小婿自然会一一去办。”无奈之下,阮元也只得先行安顿好刘父刘母,至于剩下的问题,就只能寻求长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