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一百零四章 雪夜之谋

大清疆臣。 第一百零四章 雪夜之谋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呼什图、苏凌阿的言语,或许还要加上吴省兰,我看这都是来试探我的,呼什图这样与我交待,应是我已经取得了他们信任。可之后呢?这件事还有许多难处啊?”

阮元心中暗自盘算,也苦苦思索几个关要之处应该如何破局。忽然之间,南书房外竟传来了阵阵脚步之声,接着轧地一声,门房竟缓缓开了。一个黑色身影走了进来,只见他黑色裘衣之内,隐隐有一层黄衣,阮元清楚,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嘉庆了。也随即站起,走到嘉庆身前,拜倒叩首道:“臣阮元不知皇上星夜来此,实是罪过!”

抬头看时,只见天空之中,片片雪花已渐落了下来,门外另站着一人,那人是嘉庆的心腹太监张进忠,阮元却不认识。

嘉庆看着阮元,言辞却也谦和,并无乾隆那般威严,只道:“阮侍郎,太上皇之时,朕记得你就已经在这南书房值夜,南书房到了冬天,也会备下些炭火的,你怎么忘了?今日这天你也看到了,冷着呢,不如先生了炭,再议其他事不迟。”说着竟自己走向东厢的一个厨壁,打开了一个柜子,取了一盆炭出来,放在阮元座椅之畔,张进忠随即进来,取出火折将炭火点燃了,又从柜里取出罩子,放在炭火之上,以免失火。随后嘉庆摆了摆手,张进忠便走了出去,轻轻关了房门,似乎是要在外面巡视,以备生人靠近。

眼看嘉庆亲近如此,阮元又怎能无动于衷,待张进忠一出房门,便也连连给嘉庆叩首道:“皇上如此赐炭之恩,臣实在百死莫报!皇上,眼下只是小雪,不碍事的。臣这样……真是惭愧无地,不如臣这就熄了炭拿回去吧,臣不值得皇上如此厚爱。”

“朕都给你拿来了,你还有什么不愿意的?今日赐炭,是朕的意思,可后面的事,还要辛苦你呢。”嘉庆也寻了阮元的位置坐了下来,又道:“你也别跪着了,今日朕还有要事,你这般样子,却又能商议什么啊?快去那边寻个椅子,一同坐下吧。”

阮元听了,只好站起,侧立在嘉庆一旁,可自寻座位,却是万万不敢了。

“阮侍郎,先前太上皇召见过你,是不是?”嘉庆问道。阮元想着嘉庆先前言语,自己此时绝不该有半分隐瞒,便应声称是。

“是啊,但你或许有所不知,皇阿玛自你走后,似乎也没过多久,便召见了朕。皇阿玛把你说给他听的话,都告诉朕了。后来,皇阿玛也特意叮嘱朕不要责怪你,阮侍郎,你在外督学,了解了这番风土人情,再告诉朕,这是大功一件啊,朕又怎会不满意呢?看来,三年前你辞了广兴,坚持要南下继续做学政,现在看来,你做的对。反倒是朕那时刚刚成了太子,一时有些急躁了。”嘉庆似乎对阮元也并无不满之情。

“皇上,这……其实臣当时资历尚浅,是以皇上想要用臣,臣却想着若是臣在京中,若是再有无功升迁之事,只怕其他同僚也不会信服。到了那个时候,臣只怕自身难保,也不能为皇上尽心庶务了。是以臣才想着,彼时当务之急,应该还是先求实绩,再做其他考量。这样想来,臣原本也有私心的,倒是还得请求皇上,宽恕了臣抗旨之罪才是。”阮元道。

“你又何罪之有?朕当时不过让广兴与你参议一二,也没有下任何诏旨,你有何旨可抗啊?”嘉庆笑道,但略一沉思,又道:“但无论如何,现在回头看,你当时的选择是对的,这就够了。若不是你在浙江悉心查访风土人情,朕又怎知浙南山里,竟还有溺婴那般有悖人伦之事啊?川楚也好,两浙也好,现下看来,百姓大多是过得苦了些,他们又何曾心甘情愿造反呢?都是官 逼 民 反啊。这样想来,阮侍郎,你说朕在位这三年,是不是也做错了许多事,对不起这天下子民呢?”

“皇上,这……”阮元听着嘉庆言语,倒是谦和,可毕竟君臣有别,总是多怀顾忌。沉思了半晌,方道:“皇上诏旨上谕,南书房多有备份,臣回京入值也有大半个月了,看得清楚。皇上并无不恤百姓之举,相反,蠲免赋税之事,倒是见了许多。”

“‘今所在皆饥,无所依投,坐守乡闾,待尽沟壑。其蠲免馀税,实无可征。’阮侍郎,朕先前也有听闻,你少年之时便多读书史,尤其是这《资治通鉴》,更是娴熟于心。这段话是何人所言,出自何处,你可还记得啊?”嘉庆忽然问道。

“回皇上,这段话是《资治通鉴》唐纪之中,唐僖宗即位之后,翰林学士卢携所进言。”阮元对《资治通鉴》并不陌生,自然从容应答。

“是啊,卢携当日所言,虽经千年,却也无甚变化啊。百姓即便不再缴纳赋税,有些都已经贫苦无依了,朕即便蠲免赋税,又能救得多少人性命呢?《通鉴》这一段在乾符元年,就是那一年年末,王仙芝举兵反了唐朝,黄巢是那王仙芝手下,后来连败唐军,攻进了长安,就在黄巢入长安之前,这卢携已做到宰相,却因为用人不当,引咎辞职,最后自尽了。看来若是这江山社稷一旦倾颓,即便是朝廷里的有识之士,也难以自保啊,更何况朕做皇帝的呢?”嘉庆一向精通史事,是以说起唐末旧事,也是如数家珍。

“皇上且莫如此消沉,国朝与晚唐不同,太上皇在位六十年,海内皆称盛世,江浙运河一线,依然富庶。这贫民虽有,却也不致动了国朝的根基,天下事,尚可为。皇上且莫将国朝之治,与晚唐相提并论啊?”阮元也不禁安慰嘉庆道。

“是啊,正是因为国朝与晚唐不同,朕今夜才会来找你啊?你说得对,天下事,尚可为。”嘉庆的语气,也渐渐坚定起来,道:“你在太上皇面前之言,朕已悉知,总而言之,天下大弊,朕以为共有四处:其一,百年以来,天下生齿日繁,故而贫困之人,也日渐增多,而有司守令,因承平日久,渐行怠惰,于贫民疾苦,罔然不顾。其二,大吏以赔补亏空为名,行盘剥细民之实。其三,官军无纪律,临战无能,杀良冒功。其四,官吏贪贿,一时不绝。总而言之是一个问题,就是为官者唯顾私利,不恤民情。朕所言可有道理?”

“皇上仁慈爱民,臣不胜敬佩。”阮元道。

“所以啊,朕想着,未来朕要走的第一步,就是澄清吏治,重新选拔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督抚守令。可这第一步,是真的难走啊,皇阿玛在位的时候,也曾多将贪吏绳之以法,王亶望、陈辉祖、国泰、伍拉纳……可处决了这许多贪吏,这大清的天下,贪吏不仅不少,却是更多了。朕想着,只是一个原因,就是这主持选举官吏之人,本身就立身不正,多怀私惠。皇阿玛年纪毕竟大了,精力自然不如壮年,竟被这选举之人钻了空子。”说到这里,外面北风,却是更加紧了,飘落的雪花,也渐渐变大了起来,如此风声之中,即便守在门外的张进忠,也无法听清屋内到底在说什么。

“选事渐移之事,少说要有十年,往多了说,只怕也快十五年了。朕亲政之后,凡事自当遵循一个‘公’字,可眼下我大清的最大症结,却是这个‘公’字,早就变成了‘私’字。阮侍郎,朕的意思,你该清楚吧?”阮元自然知道,嘉庆所言,正是和珅之事。

“皇上,您的意思,臣已清楚了。只是臣尚有一事不明,臣屡经外任,自认为算不得皇上亲近之人,皇上为何要来找臣交托这一切呢?”阮元又道。

“朕眼下最信任之人,也就是你了。”不想嘉庆竟如此说道:“军机处那边,朕能用的人只有戴衢亨和那彦成,他们毕竟只是二品,资历都浅,剩下的,朕掌握不了。所以军机处那里,朕还不能做主。但南书房本就是前朝圣祖皇帝青睐之处,虽云文翰之所,可天下政事,亦多所谘问其间。然而今日,南书房入值之人,大多皆是词臣,文才之外,并无长物。可你不同,你才学所至,不拘文辞之事,经术、天算、史论、兵家无一不通,在外督学多年,自也精于庶务。朕与你见面不多,但即便只是这只言片语之间,朕亦熟知你心性,你正是值得朕任用之人。阮侍郎,你又是如何心意?若是你觉得今日之事,力不能及,也只管说出来,朕立刻就走,过了今夜,这里就自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阮元听着嘉庆言语,自然感激,可他此时却也倍加清醒,若是嘉庆不能完全信任于他,之后大计便无从谈起。故而这时并未直接答应嘉庆,而是说道:“皇上,臣初入翰林之事,教习便是和珅。臣为官十年,从未上言进谏一件与和珅有干系之事,也未曾在任何一位同僚面前,对和珅有半分不敬。这些事皇上自然也该知晓。可即便如此,皇上还是愿意相信臣吗?”

“你等做臣子的,自然不能万事自遂心意,但你心性如何,和珅心性如何,朕还是清楚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点朕还是相信的。”嘉庆从容道。

阮元听了,也再次向嘉庆拜倒,道:“皇上信任之情,臣即便百死,亦难以回报万一。眼下之事,臣自然应当竭尽全力,襄助于皇上!只是,此事至关重要,亦需悉心准备,万事得当,方可施行。却不知皇上心中,眼下又有何良策?”

“有些事你或许不知,朕对眼下形势,也已斟酌了许多时日。和珅一党多居高位,动之绝非易事,文臣尚在其次,首要之事是不能让他掌控内外诸军。如此说来,兵部便是京中最关要之处,你最初任兵部侍郎的建议,是朕告知皇阿玛的,可不料随后仅两日,和珅就改了你做礼部侍郎,想来也是不愿你多参与其中。但兵部至少还需几个人看着才是,所以朕已经调了科布多的富俊南下,这一二日间应该要进京了。此外便是京师驻军,护军营朕可以控制大半,但九门提督,和珅却已任了二十年,还有,侍卫处、銮仪卫,也有些难处……”

可这几句话说来,阮元眼中顿觉一亮,一个连环应对之计,已经渐渐浮现出了雏形。

“皇上,臣有一言,若皇上信得过臣,臣愿将这几处关要的破解之法,一一道来。”

“但说无妨。”

“皇上,臣以为,当下之局,若是要破,则堵不如疏,与其这般无所作为,失了时机,不如……”

外面的风雪越来越大,张进忠从来吃苦耐劳,倒也经受得住,虽迎风冒雪,依然小心谨慎的环顾四周,确保南书房周围再无旁人。

而这一场风雪,也让南书房中的这个夜晚,再无第四人知晓。

嘉庆三年的冬天,京城连续下了多场大雪,时人观测雪情,多言雪深五寸有余。而风雪之中,也夹带着许多对和珅有利的消息。

因为大雪深厚,行路探路多有不便,兵部尚书庆桂一日归家之后,因一时疏忽,不小心摔倒在雪里。随即庆桂府中传出消息,庆桂足部受了伤,无力行走,只得告假一月,兵部之事,只能交由金士松和几个侍郎管理。

大家都清楚,金士松年迈眼花,更办不得什么要事。同时,富俊回到京城之后,也只是专心于自己的政务,从不与他人多交一语。和珅曾经派刘全去接触过富俊,但他言语含糊,终将刘全打发了回来。可即便如此,刘全经过仔细查看,也发现他和嘉庆亲信,及其他不附和珅之人,都没有什么交往。

看来,兵部之路,已经畅通无阻了。

不久后,阮元也从呼什图处接到了第一封和珅的密信,因公务之便,外出归部之时他便随身带着,在不经意间来到兵部与李潢谈天,并将密信交予了李潢。

这一切自然都有福长安在銮仪卫的亲信看着,很快,兵部送往前线的军令,也相继出发了。

这样反复数次,和珅也已经给前线所有亲信将领转达了密信,前后算来,也已有一月之功。很快,嘉庆三年的十二月也渐入尾声,京城之内,大多人家仍是一如既往,开始置办年货,闲暇之时也不忘欣赏雪景,全然不知一场巨变即将来临。

雪下多了,自然也会影响京城道路通行,是以京中也从来有些闲散人家,春夏之际清理阴沟积水,到了冬天则专事除雪,借此赚取京中世家贵族的一点帮工钱。但这样一来,京城的道路上倒是也不易积雪。反而是有些人家,家中落了大雪,一时无法清理,时常让人懊恼。还有一种人家,明明有余力清理积雪,却也有意留下了一部分,专为冬季欣赏雪景而用。

比如,此时的衍圣公府就是最后一种。

这时的衍圣公府之内,厅堂要道上面的雪,都已经清理了大半,府中平日多备着炭火,却也不甚寒冷,但后园之内,却特意留下了一块花圃,其中积雪并未清理。不仅如此,府中除雪之人,还往往将周边积雪尽数堆了上去,待家中之人有了闲暇,便可赏玩雪景了。

这几日谢雪的病早已痊愈,看着晶莹洁净的孔府后院,心中也自是喜爱,幼小之时,她常听谢墉言及京师趣事,其一便是大雪之后,要在院子中堆个雪人,两个雪球一大一小的摆成个人形,最是圆润可爱。想到这里,兴致顿起,便一同叫了孔璐华和刘文如过来,让她们看自己堆砌雪人,孔刘二人倒是都见过积雪,最初不以为然,可看了谢雪天真烂漫,一点点的在原来的积雪上堆上新雪,再认认真真地把雪磨圆,也都是忍俊不禁。一同凑了过来,一点点将周围积雪揉成球状,轻轻地放在雪堆之上。

过了一个时辰,一个一人高的雪人便已大功告成,除了底部和上下衔接处外,雪人的头和身子都被一点点打磨得圆润光滑,再无任何棱角可寻。谢雪看了,自是笑得合不拢嘴。孔璐华看了她可爱之状,也不禁笑道:“雪妹妹,你做雪球的样子,真的好细心啊,以前都不知道,你怎么会这样喜欢雪球呢?我看啊,你今日这个样子,倒是像只小猫,就喜欢圆的东西。”正巧谢雪这日还穿了一身白色貂裘,看起来正如小猫一般温顺。

“姐姐,小猫也很可爱呢。唉,小的时候在苏州,家外面一直有只小猫,天天来我家讨饭吃,我最喜欢它了,每天都分给了它一点点心,可是过了一段日子,小猫就不见了,也不知道它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以后要是有了闲空,还真想养一只猫呢。对了,这雪人堆是堆好了,可惜还没有眼睛和嘴,姐姐你等等我,我去寻些水果过来,把它补好,你们看怎么样?”说着也不等孔刘二人同意,便自奔了回去,不一会儿拿了两粒葡萄,一颗松果和一颗樱桃过来,一一安在雪人双眼口鼻之上。孔府素有冰库,是以有时也会积存一些过季水果。

只是看着松果被放在了鼻子之处,樱桃却在雪人嘴上,未免有些头重脚轻。孔璐华和刘文如看着,也有些忍俊不禁,孔璐华不禁笑道:“雪妹妹,像你这样搭配下来,这雪人也太……哈哈哈哈,要我说啊,你还不如把樱桃放在鼻子上,把松果放在嘴上呢。”

“姐姐,那样才不好呢,不都是说樱桃小口好看嘛?”

可是刘文如看着谢雪言笑不禁,又见她脸色虽是红润,却仍有一层苍白之感,想来病愈之后,尚未调养如初。也不禁回想起江彩之事,知道江彩两次入京,第一次便是突遇降雪水土不服,结果重病了一场,第二次又因爱女亡故,心力交瘁,最后竟没熬过那个冬天。谢雪也是江南生人,只怕一样会一不注意,又再生病。便也劝谢雪道:“妹妹,这天还冷着呢,你可得小心身子啊?姐姐看着啊,这雪人也挺好看了,要不今天就玩到这里,咱们回去生生火吧。”

“文如姐姐,可是……可我还没玩够呢。”

孔璐华看着刘文如神色,也知道她心中所想,她与阮元交往日深,也渐渐不在意前妻之事,反倒是经常问阮元些有关江彩的故事,对江彩一直心怀敬意。所以这时看刘文如过度担心谢雪,也不怪她,只轻轻握住她手,道:“文如姐姐,没关系的,雪妹妹这些日子,一直小心着呢,今日我们这都戴着手套,衣服穿得也多,怎么可能被冻着呢?要不这样吧,我们也各自堆一个小雪人,然后就回去,正好又是吃饭的时候了,你说怎么样呢?”

听着孔璐华这般安慰,刘文如自也安心了许多,她三人相处也有一年有余,早已把另外两人当成了自己的亲姐妹,是以这时刘文如对谢雪也不顾忌,便道:“雪妹妹,你若是病好了,就来帮我们一起堆雪人吧,你看,你堆的时候,我们都帮你放了不少雪呢。”

“文如姐姐,我、我都累了……”

“妹妹你想骗谁呢?”孔璐华也在一边笑道:“方才好像有个人说,她还没玩够呢,这个人是谁呀?我没说过,文如也没说过吧?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这个人我们已经决定了,就是你了!你还想跑不成?”说着又抓住了谢雪手腕,示意她乖乖留下。

谢雪本也愿意和二人一同玩乐,又怎能真的离了二人独自回去?于是也不多言,和二人一同继续堆起雪人来。没过多久,两个小雪人也渐渐有了雏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