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五十八章 子爵和神父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五十八章 子爵和神父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罗马教廷在大明的传教,朱慎锥并不担忧,哪怕大明全面开放罗马教廷在大明的传教其实也影响不了什么。因为中国人和欧洲人不同,中国老百姓向来就是唯利益者,对于宗教态度也是如此,因为文化的缘故,很少有西方那种狂热的宗教徒,更不可能发生欧洲之前那种宗教高于王权的情况发生。

中国老百姓可以在信佛的同时也信道,或者信那些随处可见的传统神仙,漫天仙佛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就信什么,而且今天信这明天就能信其他,所有的信仰都带着功利性,这是中国人的特点。

罗马天主教会想在中国传教,把所谓的福音传播到整个大明根本就是痴心妄想,道教、佛教在中国搞了上千年都没能成功,而在中国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西方教派,比如景教、拜火教等等,这些最终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根本就没产生什么影响。

换句话来说,别说大明对天主教本就有限制,哪怕全面开放天主教在大明的传教,以他们的教义来说也是无济于事,这是在后世是得到印证的,朱慎锥根本不需要担忧,反而是白莲教等这些教派的破坏力更大,适当地开放罗马天主教会的传教,对大明来说并无坏处。

就在朱慎锥琢磨着这件事的时候,远在南海,两艘从欧洲而来的盖伦船已过了麻六甲海峡,朝着大明而来。

麻六甲就是马六甲,之前也叫满刺加,是亚洲海域最重要的海上要地,东西方通行必须从麻六甲海峡而过,当年郑和时期大明还曾在这里驻军,可事已过迁,大明之后这个地方由欧洲而来的葡萄牙人占据,葡萄牙在此经营了一百二十九年,牢牢控制了麻六甲—澳门—长崎这条黄金海道,从中获取了大量财富。

可随着这些年葡萄牙的国力衰弱,新崛起的荷兰人盯上了这块肥肉,荷兰人在之前意图进攻大明厦门的军事行动破产,并被大明驱逐出澎湖之后转而决定朝麻六甲下手,经历了几年的准备,荷兰人在五年前组织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联合当地柔佛人展开了对麻六甲的进攻,这场战争也被称为“麻六甲战役”,此战麻六甲的葡萄牙守军仅只有不到四百人,而且因为开战前锡兰殖民地的原因调走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增援,留守的军力才一百出头,就算再征召当地土著参战,总计人数依旧不足五百。

面对荷兰和柔佛联军几千人的进攻,葡萄牙人虽顽强抵抗却最终不敌,从而麻六甲落到了荷兰人的手中,葡萄牙方面在失去了这个要地后元气大伤,荷兰人的力量却在东南亚大增,这也是为什么之后荷兰人有如此勇气重新占领澎湖列岛,甚至登上小琉球开始在岛上筑城开发,意图彻底掌控小琉球的缘故。

虽然葡萄牙丢掉了麻六甲,但荷兰人并没有阻止葡萄牙人通行麻六甲海域,荷兰人占据此地是为了增强他们在东亚的力量,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做生意。

哪怕是从葡萄牙人手里夺取的麻六甲,战争是战争,生意依旧是生意,欧洲人不就是这样么,而且距离麻六甲葡萄牙战败已过去五年了,战争早就结束,麻六甲的航运也早就恢复,哪怕曾经的对手葡萄牙只要付出一定的费用,依旧可以顺利通行。

这两艘来自于欧洲的盖伦船悬挂着葡萄牙王国的旗帜,其中一艘叫自由号,另一艘叫勇敢者号。

在自由号的甲板上,一个贵族服饰的年轻男子正眺望着北方。这近一年中,他先是从欧洲腹地坐马车抵达罗马,然后再在意大利半岛坐船从地中海来到葡萄牙的里斯本,接着再从里斯本登上了这艘自由号,随后跟随自由号一路东行,一路上经历了两次风暴,这才好不容易到了远东。

途径麻六甲之后,他们离大明已不远了,而且太平洋这边的风浪也比一路上平静了许多,今天是一个好天气,这位叫阿道夫的年轻贵族特意来甲板透透气,顺便领略一下从未来过的远东风光。

可惜四周望去都是茫茫大海,离着陆地还远着呢。可海风吹来的气息和之前在欧洲、非洲和中东有着不同,他似乎在其中分辨到了丝绸和茶叶的味道,让其心旷神怡。

“子爵阁下……。”正当阿道夫入神眺望远方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回头一看,阿道夫顿时就笑着打招呼。

“神父,您真是好兴致,怎么也出来吹吹海风?”

“是啊,好不容易到了远东,出来看看,可惜除了大海什么都没看见,不知道阁下您看到了什么呢?”年轻的神父笑着和阿道夫打趣道,他们两人是在罗马认识的,这近一年时间几乎朝夕相处早就成为了朋友。

“行了费迪南德,你不就是想说我无聊出来吹海风嘛,不过你没感觉到么?这海风中带着神秘的气息,这就是东方的味道啊!”阿道夫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做出一副陶醉的表情。

费迪南德神父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这海风还能有不同的味道?他怎么就没闻出来?这贵族就是浪漫,思路和普通人不一样,哪怕他们早就熟悉了,许多时候阿道夫还经常会做出一些让他无法理解的举动来。

阿道夫子爵是瑞典奥克森谢尔纳家族的成员,现在瑞典的首相阿克塞尔.奥克森谢尔纳伯爵就是这个家族的人,而且奥克森谢尔纳家族还是瑞典和波兰王室成员。

不过阿道夫在家族中并不起眼,作为旁支他的血脉离王室远的些,所以身上只有一个祖父传下来的子爵爵位,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小小的封地,说是封地实际上就是拥有一个村落,相比那些大贵族差太多了。

可贵族就是贵族,阿道夫虽然只是子爵,但作为奥克森谢尔纳家族的成员地位也不是常人能比的。年轻的阿道夫一直有冒险的精神,在少年时期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哥伦布,曾经梦想和哥伦布一样能够驾驶着船只探索海洋,发现未知的世界,可惜一直生活在瑞典的他根本就没这个机会。

成年后,阿道夫和其他贵族一样热衷于音乐、诗歌、狩猎等活动,换句话来说阿道夫就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对于艺术颇为精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阿道夫心中探索世界的心却始终存在,但因为家族的缘故他却无法圆这个心愿,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就在一年多前,机会终于来了。罗马教廷突然派来了使者来到了瑞典,同在瑞典的波兰王室会面,带来了来自东方的消息。

波兰王室如今是瓦迪斯瓦夫四世在位,他不仅是波兰的国王还是瑞典的王室成员,这种情况在欧洲比比皆是,一个人担任两个国家的君主或者身后其他国家国王继承权不是稀奇事,而且波兰自1505年后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议会在卢布林通过了成立统一的波兰第一共和国的决议,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波兰共和国正式成立,波兰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权力掌控在议会和贵族的手中,国王从此成了摆设。

瓦迪斯瓦夫四世虽然是波兰国王,但平日却居住的瑞典时间更多,罗马教廷的使者告诉瓦迪斯瓦夫四世,遥远的东方也就是中国的皇帝有意和欧洲各国展开外交,尤其是对波兰王国特别上心,其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东边的沙皇俄国不断向西伯利亚地区扩张,并和东方人接触并且爆发了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东方人斩断了沙皇俄国伸向东方的触角,但这仅仅只是开始。中国皇帝为未来考虑,希望能在欧洲寻找可以合作的盟友以对付不断扩张的沙皇俄国,而罗马教廷派往东方的传教士接受了中国皇帝的嘱托,特意派人送了来信,希望由罗马教廷出面做这件事。

由于目前波兰国王由瑞典王室的瓦迪斯瓦夫四世担任,所以教廷的使者直接就来到了瑞典和瓦迪斯瓦夫四世会晤,希望能有好的答复。

听到这个消息,瓦迪斯瓦夫四世顿时动心了,虽然作为波兰国王他目前没有波兰的实权,可头上的王冠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这些年沙皇俄国不仅在朝东方扩张,同样也在向西方扩张,波兰比领沙皇俄国,两者之间爆发过多次战争,随着这几十年波兰内部农奴制度的矛盾爆发,波兰国力开始衰败,作为国王的瓦迪斯瓦夫四世忧心忡忡。

至于瑞典这边也是一样,波兰和瑞典都是沙皇俄国的邻国,沙皇俄国要向西方扩张必然和波兰、瑞典爆发战争,一旦战争打响结果会是如何谁都无法预料,而瓦迪斯瓦夫四世没有什么把握能够赢得和沙皇俄国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东方有一个强大的盟友的话,对于波兰和瑞典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中国之名欧洲人听得太多了,从马可波罗留下的记载中可见,中国是一个极其强大并富饶的国家,遥远的东方简直是欧洲人梦想中的天堂,他们的河流中流淌的是香甜的牛奶,地上是随从可捡的金银,普通人穿着只有欧洲王室和大贵族们才能穿的丝绸衣服,就连吃饭也用的是精美的瓷器……。

中国的文明和强大早就在西方人心中根深蒂固,而且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后也证明了这点,假如能和中国人成为盟友,并且展开正常外交联系,这对瑞典和波兰都是极其有利的,瓦迪斯瓦夫四世作为一个具有政治眼光和判断力的国王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