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三十四章 抓捕藩王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三十四章 抓捕藩王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夜大雪,京师虽看起来景色比往日更好,但突然而来的大雪也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尤其是普通百姓,一场大雪下来压垮房屋造成伤亡不可避免,而且那些衣不裹食者冬天更是难熬,天气每冷一分,说不定就有人冻毙,这些都需要官府去安置,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亏得现在朝廷的财政情况好转了许多,而且这几年朱慎锥一直都在注重民生,尤其是京师作为首善之地更是如此。

昨天从万岁山回到乾清宫,朱慎锥就把内阁诸阁老,包括工部、户部的官员还有顺天府府尹还有警察司的官员全部招进宫,对他们交代了一些事宜。

不仅安排了京师的积雪清扫和被雪压垮的房屋修缮,官府还在京师各处设置了临时安置点,以便让受灾的百姓安度。此外,朱慎锥还派出了御史和宫中侍卫对各处进行巡逻,以确保政策的实施。

除去京师,京畿各地也是如此,还有北方各省也需多加关注,这些事交代下去后,以内阁为首的阁老和部堂官员包括地方官全都动了起来,虽然朱慎锥心里也清楚,除去少部分地方外,大部分区域这些官儿最多也就是做做表面文章罢了,并不能真正起到效果,可就算这样也是必须的,表面文章做终究比不做的好,哪怕就是表面文章还是有点用处,只要能让百姓们过的好些,少受些灾难,这就足够了。

为了锻炼太子,朱慎锥还让太子负责京师的事务,跟着顺天府和御史、侍卫们在城中巡逻,随时查看解决情况。

太子对此很是上心,他换了一身普通侍卫的服饰,没有表露身份和其他侍卫一起在京师中巡逻着,从早忙到晚上,回到宫中还会向朱慎锥汇报下面的实际情况,朱慎锥对太子的这个态度颇为满意,并让他做事不要好高骛远,多看多学多请教,积累宝贵的经验。

两日后雪停了,但这个工作还在持续,而且要一直进行到来年开春才会结束。

朱慎锥把具体交给了太子去办,这几日太子做的很不错,有太子盯着就够了,他这个皇帝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处理。

对于藩王的处置已在进行中,由于周王的一本奏折缘故,朱慎锥决定提前收网,先抓捕范毓馪和他的同党,然后拿到实证,随后再对福王、潞王、郑王、崇王这四家下手。

十几日前,范毓馪和他的同党全部落网,连夜押解至京师,关押在锦衣卫的大牢里。

锦衣卫早就摸清楚了他们的情况,所以没花多少力气就拿到了口供和证据,有了这些再加上之前锦衣卫收集的消息还有周王的配合,朱慎锥对这四个藩王下手的时机成熟,就下达了动手的命令。

因为是藩王,而且还牵涉到福王和潞王这两个藩王,朱慎锥没有大张旗鼓,只是通过宗人府和周王的配合再加上给了河南巡抚兼左布政使卢象升一道圣旨,让卢象升配合,带兵一举拿下了四家藩王。

这四家藩王根本就没想到他们的小动作早就在朱慎锥的眼中了,直到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和卢象升的士兵冲进王府的时候,这些藩王还摆着架子,大声训斥对方意图何为,难道不知这是藩王府?自己是堂堂大明亲王么?

简直翻天了!区区锦衣卫和一地巡抚就敢对藩王下手?谁给你们的胆量?甚至还威胁对方速速退出王府,要不然自己一本奏折就要让他们人头落地。

可前来的锦衣卫和士兵根本就不理会,直接就拿出了圣旨还有宗人府的文书,告诉这些藩王不用再上什么奏折了,你们的事发了。堂堂大明亲王居然勾结建奴意图叛乱,罪证确凿罪无可赦,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他们正是奉旨前来缉拿的,如果乖乖束手就擒也就罢了,皇帝或许会看在同为宗亲的份上网开一面,留他们性命,假如意图顽抗,格杀勿论!

听到这个回答,派头最大的福王当即就吓傻了,整个人和一团烂泥一般瘫软在地上瑟瑟发抖。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如此机密的事朝廷是怎么知道的?皇帝又是怎么知道的?早知道这样自己何必昏了头,去干这样的事呢?当一个太平藩王不好么?虽然没什么实权,可富贵不愁啊!

至于潞王和郑王也没好到哪里去,这些色厉内荏的家伙根本就是外强中干,多年的富贵生活早就没了半点抗衡的勇气,别看他们之前一个个叫嚣的厉害,可真当事到临头却全萎了,根本就没半点反抗的念头。

反而是崇王倒有几分血性,崇王不仅不肯束手就擒,反而大呼对方乱臣贼子,带人意图反抗,可惜他的反抗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王府的大部分护卫根本就不听他的,只有少数铁杆几个人跟着崇王反抗,但这些人没一会儿就被锦衣卫和如狼似虎的士兵杀了个干净,看着一地的死尸和扑鼻的血腥味,崇王仅存的勇气瞬间不翼而飞,丢下手里的宝剑当场吐得稀里哗啦,脸色更是惨白到了极点。

最终,崇王也被抓了起来,不仅是他一人,包括崇王府的家眷老小一个都没跑,全部落网。

抓到人后,锦衣卫对王府进行了搜索,直接就找出了不少罪证,除去查实的反叛的罪证外,还有诸多的逾越器物被发现,这些东西平日里皇帝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是大明藩王在封地不成气候,只要不出事也就罢了。可现在不同,因为他们勾结建奴意图谋反,这些器物也成了最好的证据,根本无法狡辩。

另外查抄的藩王财物、土地等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最有钱的当属于福王和潞王了。

这两位藩王一个是万历皇帝最疼爱的儿子,另一个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弟弟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儿。两位藩王在封地经营许久,这么多年下来搜刮民财可谓不计其数,家中用金山银海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这些财物被查抄出来后,直接就由跟随行动的皇家银行接手,然后清点造册入库,再上交朱慎锥。

四家藩王包括他们的家人按照朱慎锥的意思直接押往京师,今天就是他们抵达京师的当日。

朱慎锥早就得知了消息,而朝廷众臣们在各藩王出事后不久也陆续接到了地方传来的消息,所有人对朱慎锥突然对这四个藩王出手大为惊讶,要知道大明开国以来除去建文帝因为削藩的缘故对藩王采取过严厉手段,后来永乐皇帝靖难登基后对各藩王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外,在之后的两百多年中,朝廷除正德帝时期的宁王叛乱外,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更不用说一下子处置了四位藩王的大事了。

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朝廷,所有人都对朱慎锥突然向四位藩王下手惊愕不已,甚至有人担心朱慎锥是不是打算直接向天下宗室下手,意图清洗各地藩王。可很快消息传来根本不是这回事,宗人府的动作极为迅速,就在四家藩王落网的同时,宗人府就通报了大明各藩王府,告知了对这四人下手的真正原因。

由于宗人府的解释,再加上宗室中有强大号召力的周王作证,而且之前被废王爵现在又恢复亲王待遇的安王受旨负责此事,让忐忑不安的各藩王很快就打消了顾虑,再加上朱慎锥对他们的保证,这些藩王非但没有闹起来,反而一个个争先恐后上书把福王他们骂得狗血淋头,要求朝廷严厉处置这些意图反叛的藩王,并以此引以为戒,以往鉴来。

藩王和其他宗室的态度让这件事的推行顺利了许多,而且对藩王的态度大明的文官集团向来就不是一路人,抑制藩王的事文官们一直在干,现在皇帝向藩王下手,他们拍手叫好都来不及呢,哪里会为这些藩王出头?

而且听说这四位藩王出事关键在于和建奴私下勾结,意图叛乱谋反。这个罪名不由得让许多人想到了刚刚结束的江南一案。江南的案子不也是和建奴私下勾结么?而且江南一案中最终被处死、流放、革职的大小官员近百人,还有好几百地方士绅和商人也牵扯其中,已成为了永明第一案。

现在福王等人的出事包括他们的罪名不能不让有心人把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但凡聪明一些的人都能察觉出这两个案子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谁敢为藩王出头说好话?一个个巴不得皇帝对这些藩王严厉处置呢。

何况皇帝处置了这些藩王对他们来说也并无坏处,先不说文官本就对大明藩王不对付,仅仅查抄的这些藩王的财产就是一个庞大数字。

虽然大部分钱财都落到了皇帝口袋中,也被皇家银行所收去,可别忘了这仅仅只是浮财,除去这些外藩王还拥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眼下可都在朝廷手里,中国人对土地的欲望是无法想象的,土地就代表着根本,如果能借这一次让朝廷把这些土地拿出来发卖,那么无论是朝堂上的那些大佬还是地方的官员包括士绅都能从中获利,大家都眼巴巴盯着呢,犹如饿狼一般那个肯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