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一十章 人之将死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一十章 人之将死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兄长,你好糊涂啊!”听完了长须男子的讲述,微胖男子目瞪口呆,他忍不住就痛心疾首责怪道。

“是呀,是糊涂了,诸葛一生唯谨慎,我不如诸葛多也……。”长须男子摇头叹息,一念之差铸成大错,早知如此当时他拼老命都不能让这些混蛋答应,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随着这些人的落网,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查到自己头上,到时候自己一生英明毁于一旦。

“如今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不过依我看来兄长不必如此,或许还有办法挽救。小弟以为兄长可立即上书请罪,就说受人蒙骗误信小人,也许此事就……。”

不等他说完,长须男子缓缓摇头,心中苦涩。

他明白微胖男子的用意,无非就是把责任全部推给高弘图等人,找个理由给自己开脱罢了。可这样做,他的名声怎么办?作为东林党的魁首之一,直接把手下给出卖了,那么未来还有谁能信他?又如何号召东林?

更何况微胖男子还有一件事不知道,就是自己因为此事和高弘图等人有着书信来往,书信中有些事早就白纸黑字落了下来,既然这些人都已经被抓了,这些书信估计也落到了钱谦益和张锡钧的手里,有了这些书信,自己如何能自辩?

再者,长须男子自己知道自己,他可不是杨涟、左光斗这样的硬骨头,三木之下根本吃不住打,一旦被捕入狱一番拷打下去恐怕什么都会交代。而同建奴走私贸易只是小事,他怕就怕自己忍不住把谋害天启皇帝的往事也交代出来,假如这件事公之于众,那么更无法挽回。

他这一生为了名利多年,本想青史留名为后人铭记,假如这些事都揭开的话,那么留下来的只会是骂名,几乎如同宋时秦桧一样,被万世唾弃。

这样的结局是他绝对不愿意看见的,与其如此倒不如死了痛快。长须男子把实情告诉了微胖男子,微胖男子听完后目瞪口呆,一时间也没了半点主意。

“此事同你无关,你也不用卷入其中,现在还来得及,不要在我这久留了,速走速走!”

“兄长……。”

“你要还认我为兄,就听我安排,这件事你千万不要插手,就当时不知即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皇帝下了一盘大棋,又拉拢了钱谦益等人出手,此举好生毒辣,我输的实在是不冤啊!”

“钱谦益!这个老匹夫!我同他不共戴天!”微胖男子眼都红了,忍不住周末道。

钱谦益作为东林大佬,党派领袖,居然帮着皇帝对付自己人,而且下手如此毒辣,自己真是小看了他,一直以为钱谦益只不过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能做得一手好文章,却胆小又无搏鸡之力的书呆子,但没想这家伙居然藏的这么深。

长须男子摇头道:“你不必去怪钱谦益,此事怪不得他,他也是身不由己。”

“兄长到如今为何还维护于他?”

“此事一出,我到现在才算真正明白。”长须男子对微胖男子解释了几句,他之前许多情况没想通,现在全联系起来一下子都想明白了。他告诉微胖男子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按照他的猜测江南事发恐怕早就被皇帝所掌握了,皇帝一直隐忍没马上动作,考虑的就是江南复杂的情况和东林党庞大的实力。

皇帝用钱谦益去江南处置这件事,表面上是钱谦益为主,可实际上长须男子认为孙承宗才是真正做主的人。孙承宗估计已和皇帝商量好了,让钱谦益冲锋陷阵,他在京师总揽,然后再加上张锡钧、杜勋和魏国公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周全的计划,一举发动。

之所以这么干,无论是孙承宗还是钱谦益是存在保全东林党元气的想法,如果不是他们出面由其他人处置的话,那么东林党恐怕要全部卷入其中,等到那时候东林一脉就不复存在了。

恰恰因为孙承宗和钱谦益的缘故,虽然在南京抓了这么多人,可依旧还有不少东林党人没有被牵连进去,而且和钱谦益一起发动的人中比如李邦华、陈良训、宋师襄都是东林党的骨干,他们在东林党内资格也老,当年还上过魏忠贤的《东林点将录》呢,也正是因为他们也参与了逮捕行动,这才让长须男子彻底明白了一切。

不得不说长须男子的判断很准确,虽没达到百分之百,可也八九不离十了。正是因为如此,长须男子劝阻了微胖男子意图针对钱谦益的举动,非但不能针对钱谦益,而且还得和他继续交好,在接下来朝廷对此案的实查情况下,东林党没有卷入其中的诸人绝对不能就此和朝廷翻脸,反而要配合朝廷进行核查,只有这样才能让皇帝高抬贵手放过东林党。

只要东林党渡过这次难关,哪怕大伤元气也是值得的。人在,东林党就在,如果人都没了,天下哪里来的东林党?东林的未来就要靠他们了,自己已再也没有能力了。

微胖男子虽心中不忿,但在长须男子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接受了现实。两人继续交谈了几句,在长须男子的催促下微胖男子洒泪而去,离开了对方府邸。

等微胖男子离开后,长须男子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桌上他没有看完的那本书,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起身把书放回了书架上,就和平日一样寻常。

接着,他招来家人和他们做了一番交代,家人们虽感觉奇怪,这不年不节的自家老爷怎么交代这些?不过作为家主,长须男子的话他们不能不听,一一记在心里,等交代完后长须男子挥手让他们离开,接着喊来心腹下人说了几句话,等把下人打发走后,长须男子从书房里找出几封信来,把其中的两封信点火先烧了,剩余的信整理好放在一旁,接着取出一本空白奏折写起了奏折。

这一写就是小半夜,等写完已是丑时,这时候长须男子仔细复看了奏折内容,发现没其他问题后又提笔给家人子女留了一封信。等这些事全部做完后,长须男子特意换上了朝服,安稳坐在太师椅中,从桌上拿起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小瓷瓶,手里握着瓷品迟疑了片刻,一咬牙捏碎外面的蜡封,把瓶中之物倒入了口中,然后静静等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卯时,东方的天空刚刚泛白,鸡鸣声响起的时候,京师新的又一天开始了。

等到辰时,下人们见长须男子一直在书房没有出来,忍不住敲门询问老爷是否要用早餐,却始终屋里没有回音。

无奈,下人只能去报给家中的两位少爷,长须男子的两个公子赶来敲门也没敲开,心急父亲在里面不知什么情况,就急急让下人撬门入内。等好不容易打开书房的门,进去一看,一眼就看见端坐在太师椅中穿着整齐的长须男子。

这时候,长须男子早就没了声息,他的脸色泛着灰白,脚边跌落着一个空空的瓷瓶,而在他面前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奏折,还有几封书信,见此一幕所有人都惊呆了,片刻的宁静后就是抑制不住的哭声传来。

当日辰时刚过,京师的人就发现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原本驻守在外的新军突然开进了京师,而且是被皇帝圣旨调动入京的,除去新军外,京师的警察司、锦衣卫各部也都有了动作,整个京师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虽然这些军队、警察和锦衣卫没有在京师内做出太激烈的举动,但看着这些人涌入京师,并把守住京师所有的要道时,经历过当年新军入城的京师百姓乃至文武百官都忐忑不安,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中午时分,锦衣卫和警察开始出动抓人,其中所抓的人之一就有长须男子在内。不过当他们赶到长须男子府中的时候却得知要抓之人在昨晚已自裁了,而且自裁之前还留了奏折和书信给皇帝,锦衣卫无奈只能把这些东西带回去,并向上级汇报此事。

没多久在乾清宫的朱慎锥就接到了锦衣卫的回报,所要抓的一十九人中只有一十八人被逮捕,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人却已自尽了,而且是在锦衣卫去之前几个时辰就自尽了。

惊讶之余,朱慎锥也见到了长须男子自尽前写给自己的奏折,打开奏折细看,奏折内洋洋洒洒几千言,看得出长须男子为了这本奏折是用了心的,而且奏折中的内容也让朱慎锥吃惊,长须男子不仅承认了自己和南方官员勾结,私下走私的行为,也承认了他是主谋之一的罪名。

另外,长须男子还揭发了东林党中一些人包括其他党人中私下和建奴有所勾结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有他所留的书信为证。长须男子以一死表明自己悔过的态度,并且希望皇帝能看在他临终遗言为国的份上放过自己的家人,并且声明自己家人没有半点参与这些事中,一切罪责都是自己所为。

看完了奏折,再翻看了一下这些书信,朱慎锥不由得冷笑起来,这家伙算盘打的不错,难不成以为这么干就能让自己饶过他的家人?而且借这个机会把一滩水给搅浑?把更多人都卷进来?如果这样的话也太小看了他朱慎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