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四十五章 衣锦回乡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四十五章 衣锦回乡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现在推行的爵位改制也是从这方面考虑,利用爵位继承制的改变逼迫勋贵上进,让大明这些逍遥了两百多年混吃等死的勋贵们有所危机感,期待从中冒出几个人才来。

但常延龄不一样,他已经是怀远侯了,从爵位来说在大明勋贵中算得上第一等的,而且常家来历更不普通,在勋贵中影响力极大,更重要的是从常延龄上的这个奏折中可以看出,常延龄不仅有想法,也有想做事的决心,虽然能力什么的不好判断,可仅凭于此在勋贵中就算很不错的人选。

而且常延龄不在京师,他在南京,这就让朱慎锥更看重于他了。随着国内流寇的平定,朱慎锥登上皇位后接下来就要解决大明目前南北的情况,大明现在看起来虽是一个整体,可实际上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方还好已掌控在朱慎锥的手中,可南方却是半独立的状态,表面上听从朝廷的命令,可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王国”真正在南方说了算的是那些文官集团和地方的士绅集团,大明皇权在南方远比不上北方。

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大明总不能一直是南北对立的状态,要不然朱慎锥这个皇帝当了还有什么意思?

而且南方是大明的赋税重地,南方商业极其繁荣,这些年受天灾的影响也小,大明仅靠北方是维持不下去的,必须要拿回南方的管辖权和税赋,这也是朱慎锥必须要做的。

就和之前长须男子所判断的一样,现在朱慎锥已经开始着手处置南方的事了,正因为如此在南京的常延龄就极其重要,常家在南京多年,对于南方情况异常了解,而且怀远侯又是勋贵中极有地位和影响力的几家之一,如果朱慎锥在对南方动手的同时有常延龄的支持和奔走,那么做起事来就要容易的多。

纳常延龄之妹为淑妃不仅是因为平衡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的缘故,更是借这个机会拉拢常延龄为己所用,先不说常延龄本就有做事的想法和抱负,仅仅他的妹妹成为淑妃,那么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常延龄上了朱慎锥的船,无论从家族利益出发还是自身的考虑,都会无条件支持朱慎锥。

就在朱慎锥确定了纳妃人选,把这件事按下去的同时,远在浙江的绍兴府诸暨的官道上,一行人正朝着南边而去。

“小林子,到哪里了?”队伍中的一辆马车上,帘子突然一掀,一个穿着锦袍的老者探出头来问,这老者从面容来看就如同一个老农,脸庞黝黑还有着岁月的沟渠,而且这老者只有一条胳臂,右手袖子那边空荡荡的。

“爵爷,马上到五指山了,等过了五指山就进金华府了。”一个年轻的军官骑马上前几步,同马车平行笑着说道。

“快了快了,终于快到了……。”楼老二眉开眼笑,五指山他熟啊,早些年来往过多次,当然这个五指山可不是压着孙猴子的五指山,是在金华府和绍兴府之间的一座山,这山原本没什么名气,只是山峰看起来像是五根手指故而为这名,后来一个叫吴承恩的家伙写了个《西游记》的话本,吴承恩是南直隶人士,年少时在江南读书,游历过浙江不少地方,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经历吴承恩在写话本的时候把五指山给写了进去。

随着《西游记》的完成,并逐步传播开来,原来没有名气的五指山也因为孙猴子的缘故渐渐出了名,但在当地人看来也就是那样,山还是那座山,祖祖辈辈都看着呢,也不稀奇。

可现在这五指山对楼老二来说却意义不同,因为过了五指山就从绍兴府进到金华府的地界了,继续往前百里就能抵达义乌县,而楼老二的家乡就在义乌,等到了义乌,他就到家了。

当年楼老二和老金、颜老四三人因为朱慎锥的缘故由周安民派出人接去了山西,从而有了他们一段人生传奇的开始。

原本他们三人都是当年戚家军的老兵,戚家军驻扎在蓟州,从家乡千里迢迢到边关当兵,这兵一当就是十几年,他们三人也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成了中年人,虽立下了功勋,也赚到了些银子,可在战场上刀枪无眼,戚家军再能打终究是血肉之躯,楼老二他们也不例外,不过运气要比战死的那些兄弟好些,虽然受了伤丢了条胳臂,但依旧活了下来,并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后,三个老兵(残废)在家乡的日子并不算好过,虽说当兵这些年赚了些银子,可问题是他们平日花银子也是大手大脚的,根本就没积蓄多少下来,而且回家乡后还要安置和养病,这银子花起来就更多了,没几年下来带回来的银子就花的差不多了,而且因为残疾的缘故他们也干不了农活,虽回来时买了几亩地租给别人种靠着收租有些收入,但这些收入度日只能算是勉强。

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但没想到就在黄土都埋到胸口的时候却迎来了转机。

当年周安民受朱慎锥的委托派人去义乌寻找戚家军的老兵,打算找些老兵北上帮忙练兵。而那时候恰好离浑河之战过去没多久,因为浑河之战浙军全军覆没,义乌当地百姓对朝廷心怀怨言,根本就没人愿意跟来人走,就连天启皇帝意图在当地重建浙军都被拒绝了,更不用说周安民所派的人了。

最后周安民的人费了好大力气这才说服了老金、楼老二和颜老四三人,他们三人一来的确缺钱,二来身有残疾日子过的不如意,再加上朱慎锥给出的待遇高,好处也太多,三人一商议反正自己都这样了,倒不如去北方看看情况再说,就算是碰上骗子也没事,谁能花这么大代价去骗他们三个老残废?如果这件事真的和来人说的那么好,或许是一条出路呢。

就这样,楼老二他们三人就跟着周安民派来的人去了山西,随后见到了朱慎锥。后来的事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在朱慎锥手下,他们三人使出了全身本事帮着练出了一支新军,而正是这支新军的存在让朱慎锥从一个私盐贩子一步步走上了后来的路,先掌控了腾格尔部,后来又借机会成为了土默特部的统治者,带着蒙古人打败了西侵的多尔衮兄弟,之后朱慎锥直接在山西起兵,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直接打到了京师,一举拿下大明中枢,进位监国,最终又当上了大明的皇帝。

可以说朱慎锥之所以会成功不仅是因为他的谋划和准备,更因为他有一支能征善战无人能挡的军队——新军。

正是因为这支军队的存在,朱慎锥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而作为帮朱慎锥训练这支军队并让其真正成军的楼老二三人更是立下了大功。

朱慎锥是一个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人,在他登基后不久就对之前跟着他的那些人进行了逐一封赏。

首功的当然是王晋武,这个不用说,王晋武之前本因为战功已是宁山伯了,这一次由宁山伯进一等宁山侯,一下子就成为了勋贵中最尊贵的爵位之一。

除去王晋武外,周安民、王初二、王银生、王铁树、王贵、夏冬、李佑、李虎、陆义生、胡林甚至马世州等人也皆有封赏,各自封了伯爵、子爵、男爵不等,至于曹文诏曹变蛟叔侄、左良玉、贺人龙、黄得功、高杰等将领也各有封爵,可谓皆大欢喜。

此外还有大名鼎鼎的秦良玉,这个奇女子朱慎锥当然不会忘记,不仅直接封了她为一品忠贞伯,并给予一品浩命夫人的容易,除去这外,还特意赐蟒袍、仪仗,再加太子少师,荣耀一时无双,可谓以女子身封爵并领实职的第一人。

楼老二三人自然也少不了封赏,其中他们三人都封了子爵,其中功劳最大的老金是一等子爵,楼老二和颜老四一样都是二等子爵,除去封爵外还有其他诸多赏赐,对于他们三个老军头来说已是想都没想到过的荣华富贵了,要知道当年他们三人残废回乡,只是在乡间苦苦度日,哪里能想到会有今天这一日?

老金的年龄最大,去年跟着到了京师后因为身体原因基本是半退休了,他的家人也早就接到了京师,看样子是打算在京师终老。

颜老四这家伙的身子骨还算不错,现在依旧担任新军的总教头,日子过的很是滋润,前不久又娶了一房小妾,这老小子人老心不老,这几年前前后后娶了好几个女人,还老树开花生出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日子过的美的很呢。

楼老二虽也找了个女人,但他没颜老四玩的那么花,找的那个女人是当年皇太极己已之变逃到京师附近的普通女子,原本听闻建奴入关家在直隶的这女子一家人本想去京师避祸,但没想在半路上被建奴掠走,后明军反攻时趁建奴大意逃了出来,虽逃得性命却家破人亡,只身流落京畿附近。

在朱慎锥起兵后打到京师的时候,楼老二跟着军队恰好到了京畿,碰巧遇上了这个流落的女子,见其可怜楼老二就好心收留了她,这女子平日帮着照顾楼老二尽心尽力,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了眼,楼老二不嫌弃女子身份,女子也不嫌弃楼老二年龄大又是残废,就这样凑成了一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